寒門再難出貴子?哈佛畢業生成功背後,道出多少寒門心聲!

2020-12-25 勤奮的娛樂小故事

哈佛大學第365屆畢業典禮在Harvard Yard盛大舉行。多好的數字,似是象徵性的一年365天。而這個數字對於身為演講代表的何江來講,更是在非常值得紀念,因為它足以吹噓一輩子。因為與他同臺的演講人,正是著名的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何江,出生於湖南農村,對於這個上大學才有了進城經歷的小夥子來講,顯得多麼美好。與此同時,初次見到高樓林立、人山人海的他,不經讓人有些同情乃至好奇。同情他像初飛的雄鷹,見識短淺;好奇偏僻農村怎樣出了這樣一位「天之驕子」?而他的父母又比別的農村父母強在哪兒呢?

白屋出公卿,寒門生貴子?

很多人都在說「白屋出公卿,寒門生貴子」這句話,但卻殊不知這是建立在怎樣的條件下。首先要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貧寒人家常常出顯貴的人物,公卿等高官往往出身於平民家庭,富貴並非僅依靠高貴的門第來取得。其次,寒門為什麼能出貴子,原因自然在於一個人對於一個家庭或者是一個家族的感知,因為我覺得家裡窮所以我要努力奮鬥,因為抱怨沒用。

如果很難理解,不妨再來做一個百米賽跑遊戲!規則是:1,父母未離婚長期陪伴身邊,前進5米。2,家庭有固定房產,年收入超過20萬,前進5米。3,父母都是本科及以上學歷,前進5米。4,父母屬於政企高管,再前進5米。……現在聽口令:預備,跑!如果你在最後的位置上,就算你跑得再快,你有可能超過前面一兩位,但你永遠超不過最前面的那位!這就是現實!

拋開家庭影響這一觀念,「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老生常談的話有錯嗎?並沒有。但是放在當下這個社會,在中國被誤解為「讀書改變命運」就不可取了。不妨反觀一下過去的30年時間,不用過久,30年足以看出:成績好、學位高、大學出身的人,反而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反倒是那些更早進入社會摸爬滾打的那類人已經獲利居多,而有事業再選擇深造的那些人更是成為了各大企業的支柱型人才。表面看來,格局對一個人來講似乎很重要。

放在當下,通過一組數據對比,很多人都能找到答案。根據權威周刊《中國社會科學》通過50年的研究數據表示:90年代以後,考上北大的精英弟子,比例快速攀升,而這些所謂精英只佔到了全社會人口的1.7%,其中40%的北大考生誕生於這樣的精英家庭。

反觀哈佛的何江而言,似是也差不多。眾所周知農村與城市的受教育程度、資源肯定有很大差距,為什麼城裡的孩子們卻遠遠比不上農村的孩子,或許從何江的父母那裡就能找到答案。

面對孩子的成長,何江父母怎麼說?

我有農村親戚,我深深感到在農村蓋房子對家庭的意義,這無疑是唯一的存在感,同時也是最直接的生存意義,是對於一個農民來講最看重的面子。關於這樣的說法,通過對照《鄉村愛情》系列劇,我們就能夠很真切的感受出鄰裡之間的那種感情,要說這部劇為什麼那麼多人看,也許正是被鄉村生活所吸引。高於生活的這部劇,其實在訴說的就是農村人的質樸;反觀《歡樂頌》這樣的城中鄰裡關係,許是太難遇到,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受得出來。

何江的父母,在上個世紀的30年代,就明確地認識到,不能為了錢讓自家孩子變成留守兒童。「幾年過去了,外出打工掙錢歸來的那些人,不是砌房子就是給孩子好吃好喝供著;反觀何江的家庭情況,仍舊只是一個勉強遮風擋雨的毛坯房。」而身為人父,何江的爸爸每天都給兩個兒子講睡前故事,以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所以就算住毛坯房,同樣能夠滋養出像和江這樣的兒子,或許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何江的父母並沒有多高的學歷,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雖不能給何江帶來學業上的幫助,但是從思想層面就能夠徹徹底底的影響一代人的成長。不過,也好在何江自己足夠努力。教育無疑是父母最大的能量,而這沒有方式憑空而來,不管是身處哪個階層,都是需要父母去做出犧牲、付出代價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說是一回事,做才是真知?

何江的父親對自己的兒子自然是要求嚴苛,而鬥大字不識幾個的母親或許只能通過何江給她念書,來融入到兒子的學習,而這從小也為何江和弟弟帶來了很大的成就感。直到後來,何江才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不識字的母親此番做法,更像是效仿了美國最推崇的鼓勵式教育方式。

一方面母親的鼓勵式教育方式,另一方面父親的時刻監督。在這樣一對文化層次並不高的家庭裡,很容易看出現實的殘酷面,但何江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用一張張優異的成績單來證明著自己的努力。為了孩子的命運,何江的父母貢獻了所有的時間和僅存的智慧。所以,寒門出貴子這個問題,首先還是得建立在擁有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

寒門難再出貴子的原因,其實就在於很多人對於這個「貴」字有著太過濃烈的功利思想。尤其是在「寒門家長」們看來,貴肯定是不能是普通的貴,必須是衣錦還鄉、大富大貴的「貴」。說句不好聽的,這是在間接鼓勵先天腿部殘疾的人去參加百米跨欄勇奪冠軍。而父母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不切實際的期待,往往在第一時間壓垮了孩子的自信心,甚至是成為了一種負累。

何江是唯一的,概率素來很低。對於寒門的孩子,其實不必成為第一去變成何江或者誰;他們要做的,只是一個簡單的鼓勵,「向前一步,成為唯一的自己」,這已經足夠。

生在這個只要努力,就能被認同的年代,其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是教育給了當下年輕人這個機會。而知識,不僅可以改變命運,而且是改變命運方式中最公平的一種。

小結

寒門能不能出貴子?自古難有定論。

但是在何江父母身上,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雖然概率極低,但是知難而行,才是類似於何江父母此生修行的最終目的。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憑什麼別人家孩子就能站得高望得遠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待時間去慢慢驗證。首先,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懷抱,然後再進行教育似更可行!

相關焦點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貴子大多出寒門
    過有品質的生活不只是吃穿不愁,而是在遇到困難時笑對困境,走在成功路上時保有一顆平常心。做到以平常心態對待困境和成功,需要有這樣的應對方法。但是,寒門學生與生俱來的坦誠、好學、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是生活環境好的學生無法比的。不要說自古以來寒門多貴子,就是現今有多少優秀學生是出自豪門的。古今中外豪門能有幾家幾代,創造社會財富的還不是廣大的寒門子弟。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我想成功一定是擁有成功的品質才會成功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豪門也一定有豪門的特質,豪門的父母把這些思想品質潛移默化的傳承。綜上所述的豪門有這些優勢,鑄就豪門出貴子、出人才的概率會偏高。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而有的人則認為當下寒門照樣能出貴子,並且列舉出大量的案例,某某名人是寒門出身,某某富豪是寒門出身。首先,要說說什麼是貴子?考上名牌大學算不算是貴子?大學畢業考上了一個金飯碗算不算是貴子?在自己的崗位上當上了領導算不算貴子?有房有車算不算是貴子?開了個公司,有一點小小的事業算不算貴子?
  •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嗎?答案是否定的,告訴你寒門教育的三個真相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是河南南陽淅川縣中學的應屆畢業生,今年高考取得666分的好成績,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在那麼艱苦的學習環境中,仍然考出這麼好的成績。可見,大家在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的時候,其中一定是忽略了那個「難
  • 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
    之前有一位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比我們父輩那代更難了,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今天,我這個不起眼的窮人,想對此發表一下我的觀點,我出生農村家境貧寒,這一路走來,難嗎?難!
  • 回應《寒門再難出貴子》
    昨天某專業教育媒體轉發了《中國青年研究》的一篇題目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文章。
  • 寒門再難出貴子?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連續兩年三位寒門學子工地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誰還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趙桂寧的這些話雖然不是什麼豪言壯志,但是卻說出了許多農村學生的心聲,說到了許多人的心坎裡。同時,趙桂寧再次證明了寒門出貴子的說法。家境貧寒艱苦,同樣可以金榜題名,拔得頭籌,進入高等學府,發光發亮。
  • 寒門再難出貴子?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連續兩年三位寒門學子工地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誰還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相信有很多考生,在高考完去打暑假工。比如,是為了給自己賺一些零花錢,又或者去鍛鍊一下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而有的卻是為了補貼家用。同時,趙桂寧再次證明了寒門出貴子的說法。家境貧寒艱苦,同樣可以金榜題名,拔得頭籌,進入高等學府,發光發亮。
  • 某些教育機構的騙局,讓「寒門再難出貴子」
    可現代教育下,寒門再難出貴子。一代人的努力幾乎不可能實現直接走出貧窮。堅定我這個想法的,是一個培訓機構演講老師的自我獨白。這位老師以極度愧疚的心態,寫下這篇文章,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他們欺騙的是那些,本就沒有多少文化,卻渴望孩子能走出大山的父母。雖然這些父母有著「學習改變生活」的心態,奈何,碰到了花言巧語的教育機構。將近十萬的學費,帶走了這些父母的所有希望,卻沒有送回一絲結果。10萬足以讓這些本就貧窮的家庭揭不開鍋,這些父母像傾盡家產的賭徒,將一切都壓在了孩子身上。
  • 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是資源的差距
    2017年北京狀元熊軒昂在採訪中也道出了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因為教育資源供給不平衡,中產之上的家庭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是多數人認同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那麼寒門就能接受這個現實而無法改變麼?從資源分配的角度來講,一個國家的資源永遠只掌握在上層少數人手中,而下層的大多數人掌握的資源少,所以想像古代家裡出個狀元,一步登天的事是不可能再現的。
  • 寒門再難出貴子
    自古以來「寒門出孝子,豪門出敗家子」這一觀點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裡,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逐漸發現這一觀點是錯誤的
  • 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
    所以自古就有 寒門出貴子這句話!但是現在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了!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我,根據我的見解和經歷,客觀分析一下為什麼寒門難處貴子?1 貧窮的教育資源。 有的人生來命好,出生就是別人的終點。但是那些出生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的家庭沒有關係,沒有人脈,沒有收入。窮人家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
  •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可今年「寒門學子」卻集體爆發,原因是?
    今年的寒門揚眉吐氣了相信大家都還記得20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的一番話: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大學,而像我這樣的中產家庭,還在大城市,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有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基本上每年高考都會被提起,今年也不例外。不過,今年的寒門學子們,似乎特別爭氣,他們奪狀元、考清華北大,人數明顯多了起來。
  • 他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的是這樣嗎?
    面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我們依然可以淡定的說一句「so what?」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ID:jinrongbaguanv),作者黃明亮。寒門何以再難出貴子?大概一年以前,有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北大才女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決賽演講《寒門貴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有人說,她用四分多鐘的演講讓整個世界沉默。
  • 寒門也能出貴子,清華大學畢業生代表張薇,飲水思源
    近段時間,清華大學畢業生代表張薇在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發言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從她的發言稿所描述的經歷中,我看到了希望。張薇發言(圖片來源於網絡)寒門也能出貴子。對於這部居民而言,他們的生活條件,所擁有的教育資源都遠遠落後於城市居民,從而導致了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寒門再難出貴子。儘管這句話很刺骨,很諷刺,但是這確實是我們所面臨的現狀。但是筆者認為,寒門也能出貴子,儘管這其中的過程會更加艱辛。
  •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
    前段時間無意間刷視頻看到了一個演講節目裡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我翻閱了一下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寒門再難出貴子》,簡單交代下背景,家在蘇北農村,算是很貧窮的農村,初中時還吃不飽飯的那種,父母是老實巴交農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對我的教育也僅限於學習學習再學習。小學初中時自己成績不錯,基本上都是前一兩名吧,高中之前沒去過鎮上之外的別的地方...高中在縣城,也在那裡慢慢變得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