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New Look!連吃敗仗的英國品牌,是時候考慮本土化了

2020-12-22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3日電 (趙佳然)4年前進入中國,揚言要開500家分店的英國服飾品牌「New Look」,如今宣布要退出中國了。而此時,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只有100多家,許多消費者甚至對該品牌的印象和定位都還模糊不清。

New Look關店 預計730名員工失業

12月10日,New Look官方微信推送了一張圖片,稱近期內將關閉位於中國的店鋪,即日起開始全店清倉。而官微上一次推送的信息,正是一篇「全場3折起」的甩賣式廣告。該品牌的微店也已正式結束營業。New Look方面稱,此次關店預計將會有730名員工面臨失業。

New Look官微及微店發布的公告

在雙12這天,北京城國瑞城New Look分店迎來了關店前的最後一晚。13日打烊後,該店將正式清倉停業。

New Look國瑞城店門口 中新經緯 趙佳然攝

中新經緯客戶端到達分店時,雖然一半以上的店面已空空如也,但仍是人頭攢動,工作人員不得不限流進店。在店門口及僅有的幾個貨架上,都立著「全場一口價」的標識,一件t恤僅售10元。許多衣服被隨意堆放在地,顧客蹲在地上挑選。而一邊的櫃檯旁,店員把用過的衣架都擺出來售賣,一個一元。

顧客在挑選打折商品 中新經緯 趙佳然攝

除了店內興致勃勃的顧客外,商場裡路過的人們也不時好奇地打量店內。對於不少人來說,New Look的閉店潮才使他們第一次聽說這個品牌。

「我經常來國瑞城,這家店看著眼熟,但好像從來不知道它是什麼風格。」一位剛購買了十幾個衣架的消費者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說,「平時店裡人也很少,而且總覺得性價比不高,要不是這次清倉,我從來沒想過要進來逛。」

店裡大部分貨架已空 中新經緯 趙佳然攝

New Look董事會執行主席Alistair McGeorge在解釋退出原因時表示,「在審查中國市場業績表現及未來運營所需投資預算後,我們決定退出中國市場。伴隨重整計劃的進一步實施,我們會調整 New Look的市場定位,以推動銷售額和利潤增長。」

New Look集團發布的2017-2018年報中顯示,集團業績大幅下滑,全年營業收入為13.48億英鎊,較上年下降7.4%,為五年內最低值。此外,集團的基本經營利潤也在2018年出現了高達7430萬英鎊的虧損。

New Look集團2014-2018年的營業收入(左)和基本經營利潤(右) 來源:New Look

從往年數據來看,New Look從2016年開始大幅擴張中國市場,在其他區域開店速度緩慢的情況下,中國區門店數從2015年的19家增至85家;2018年,門店數達到了148家,佔全球總數的近20%,中國為該品牌最大的海外市場。

而由於缺乏充足的現金流,New Look門店很難佔據核心商圈的重要位置,而面積與知名度也難與同是快時尚品牌的Zara、H&M相對抗。

時尚諮詢機構No Agency創始人唐小唐向媒體表示,快時尚服飾的市場仍有一定增量,但New Look在激烈競爭中不佔優勢,未能打開知名度,資金「輸血」能力也較弱,只能通過關店去「止血」。

英國品牌「水土不服」?

New Look並不是今年第一個撤出中國的品牌。同樣來自英國的著名高街品牌Topshop也於今年8月宣布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尚品網的合作,其天貓旗艦店也在11月宣布即將閉店,目前已全部清倉。

而TOPSHOP並未開設中國官網。這就意味著中國消費者想再買一條TOPSHOP爆款牛仔褲,就不得不重返四年前的「海淘」模式。

來源:天貓

不僅時尚品牌如此,英國老牌百貨公司——馬莎百貨,也於2018年初徹底與中國市場說再見。2008年首次進入中國的馬莎百貨,門店數最多達到15家,並開設了線上旗艦店。然而在2016年,馬莎百貨宣布關閉在中國的10家門店,在其他虧損的國際市場也紛紛撤店「止血」。據媒體分析,服裝款式老氣、斷碼嚴重、不符合中國消費者審美、本土化不足等,都是馬莎在中國市場10年間飽受詬病的原因。

為何英國品牌連連在中國敗走?一些業內人士分析,這些品牌往往在本土化方面有所欠缺。一些商家在設計風格上過分保守,堅持純正「英倫風」的同時卻沒有因地制宜地做出調整。在細節上,產品款式、尺碼標識仍為歐洲標準,使消費者在購物時產生疏離感。同時,New Look等品牌在營銷上過於低調,導致品牌曝光度較低。

H&M門店 中新經緯 趙佳然攝

在這一點上,部分時尚品牌已開始注重轉型。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在今年8月更新了logo和印花圖案,採用更鮮亮的顏色組合,致力於吸引年輕消費群體。而與New Look同為輕時尚品牌的H&M、ZARA、UNIQLO優衣庫等也開始放緩開店速度。

「任何品牌都有門店開開關關的,這很正常。」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但品類的同質化是快時尚品牌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如何把握流行趨勢、做好產品上新的快速反應,是衡量一個快時尚品牌的標準。」

在本土消費者日趨成熟、不盲目跟風國外品牌的今天,一味保守的品牌定位已經不足以滿足市場的多方面需求。看來,英國品牌想要繼續在中國成長,本土化將是最大的課題之一。(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Superdry虧損、New Look及瑪莎百貨退出 這些英國品牌為何紛紛...
    Superdry連續三年虧損   New Look、瑪莎百貨等英國品牌退出中國市場   Superdry是成立於2003年的英倫酷拽時尚品牌,從備受青睞的「OSAKA」標誌的5種T恤開始,Superdry於英國走向全球,目前其產品在全球超過500個網店均有銷售,賽琳娜·戈麥斯、貝克漢姆等明星都是該品牌的粉絲。
  • 難對抗Zara、H&M,英品牌NewLook宣布退出中國
    英國品牌「水土不服」?New Look並不是今年第一個撤出中國的品牌。同樣來自英國的著名高街品牌Topshop也於今年8月宣布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尚品網的合作,其天貓旗艦店也在11月宣布即將閉店,目前已全部清倉。而TOPSHOP並未開設中國官網。
  • New Look全面閉店,快時尚品牌已經步入疲軟期?
    面對全球時尚零售行業趨勢不斷變化和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New Look在最為核心的英國本土市場的業績也是節節敗退。今年3月,New Look決定與業主籤署CVA自願破產協議,並且宣布在英國市場計劃關閉60家門店,預計裁員980人,另外6家分店或轉租給第三方,也可能關閉,從而減少租金成本。
  • 深度| 英國本土品牌為何持續低迷
    在提到英國本土品牌的時候,你不難發現,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只會想到Burberry。這在世界服裝行業內一直是個有趣的話題。英國作為世界服裝史上的百年大頭,除了Burberry、AlexanderMcqueen等少數品牌以外,其餘的本土品牌卻很少名揚四海。而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原因,這便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 英國時尚品牌New Look確定被南非大亨以19億英鎊收購
    雖然目前在中國僅有不到20家店鋪,不過英國時尚品牌New Look已將中國視為它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據英國每日電訊最新消息,這家英國第二大女裝零售商已確定被南非億萬富翁Christo Wiese以19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交易完成後,品牌創始人TomSingh家族和管理層的持股比例會縮減至10%。
  • 肯德基開始賣豆花,洋餐飲品牌正在從「本土化」走向「中國化」!
    如今,越來越多的洋餐品牌開始通過「本土化」的戰略在中國餐飲市場進行破局,對於吃慣了中餐的中國消費者來說,也非常願意為「新鮮」的本土化產品買單。1、中餐本身擁有強大的消費基數,「本土化」能提高品牌的復購率和銷售額中國作為一個餐飲文化大國,中式菜系在全國各領風騷,隨著洋餐品牌的本土化菜品的加入,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就餐選擇。
  • New Look表現持續低迷 或成最新退出中國的英國品牌
    英國品牌  英國高街品牌New Look 三季度持續低迷表現,收入和盈利繼續雙雙下滑。  截至12月23日的前三季度,英國服裝集團New Look Group Ltd.收入錄得6.3%的跌幅至10.692億英鎊,期內可比銷售暴跌10.6%,主要因英國市場可比銷售跌幅10.7%影響。
  • 日本服裝品牌出海記——品質、獨特性和本土化是打開英國市場的王牌
    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日本品牌確實與倫敦男裝界產生了共鳴。人們傳統上認為,日本品牌很難走出國門,但這卻讓它們更受英國消費者的歡迎。」 實體店和電子商務也注意到了這一需求,並逐漸擴大了日本品牌的範圍。 儘管日本品牌在英國的需求較為旺盛,但日本品牌通常不願在本國以外的市場開展業務。
  • 英國本土的高街服裝品牌大匯總
    【英國本土的高街服裝品牌大匯總】  先來說說什麼是高街品牌High Street Brand吧。  說到高街品牌,第一印象就是價錢實惠、緊跟潮流,雖然用料做工沒那麼精細,不過以便宜的價格穿一段時間就扔一點兒也不可惜。有那麼多高街牌子來自世界各地,既然我們在英國,不如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這些知名的高街品牌裡,有哪些是英國本土的吧。可能有遺漏,歡迎大家補充哦~  Topshop/Topman
  • 遲來的韓妝「本土化」
    文/五月過去,與韓劇頗有淵源的韓妝在馳騁中國市場時,選擇的代言人均是清一色的韓國歐尼和歐巴,韓星代言的韓妝品牌在中國一時風光無兩,甚至很多本土品牌也不惜花重金請韓星代言。但在「薩德」事件愈演愈烈的今天,連街邊的「韓式半永久」店都開始甩掉「韓國」的影子變成了「半永久」之後,韓妝品牌也開始了後知後覺的變革,比如越來越多的韓妝品牌邀請中國本土明星代言。可以說,在國際化的今天,倚重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韓妝,這波本土化浪潮,來得有些遲。
  • 英國快時尚低迷,繼Topshop後,傳New Look也或將出售
    有分析指,New Look擁有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只是受累於債務太多和過於龐大的門店網絡面對全球時尚零售行業趨勢不斷變化和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英國快時尚品牌 New Look 近年來的日子並不好過。據《泰晤士報》泰晤士報消息,曾於2013年拋售英國快時尚品牌 New Look 股份的投資公司Alchemy Partners,現在正考慮重新買入以試圖拯救品牌持續低迷的業績。據悉,Alchemy Partners是專門投資陷入困境企業的私募基金。
  • 2020年英國本土奶粉品牌大整理,英國哪個品牌比較好?
    嬰兒奶粉一直是媽媽們重點關注的對象,尤其是對於國外奶粉,不少媽媽對於國外奶粉了解的不是很多,難免會在選擇方面遇到困惑,作為一名專業的奶粉測評師,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說一下英國奶粉,英國本土奶粉品牌,2020年有哪些值得買的?
  • 任天堂美國部:英文版翻譯本土化讓任天堂虧本
    任天堂美國部:英文版翻譯本土化讓任天堂虧本 時間:2015-08-07 18:55:08 來源:3DM新聞組-druiber
  • 服裝品牌的2018年:New Look中國全面閉店 阿迪、耐克開新店
    自2017年9月,Champion進入中國以來,連開42家門店,遍布各一二線城市,全面開拓中國市場。僅2018年12月,champion就在哈爾濱、蘭州、長沙、南京等地接連開出7家門店。   Champion進入中國,一方面看中了這個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中國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們擁有的巨大的消費潛力。
  • 英倫快時尚——產自英國本土的高街服裝品牌大匯總
    英倫快時尚——產自英國本土的高街服裝品牌大匯總 2016-04-06 10:42:32 來源:搜狐
  • 王均豪:品牌創造 可學習國際品牌本土化經驗
    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5日訊 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在「搜狐企業家論壇」上表示,跟國際品牌對接,把國際品牌在國內本土化以及跟它的先進理念學習了之後,再把這些產品返回過去,可能是品牌創造的一條出路。
  • 上海家化完成對英國知名母嬰品牌TommeeTippee的收購
    從收購TommeeTippee開始,上海家化引入海外品牌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這與其「品牌驅動」的發展戰略不無關係。過去,上海家化曾代理過阿迪達斯中國區個人護理業務、日本花王,但由於不掌握代理品牌的核心品牌資產,這些海外品牌並不能為公司帶來穩定的回報。通過收購海外品牌變為自有品牌,對上海家化來說更有主動權。
  • 廣州升威何賢清:產品本土化策略是實現品牌溢價的終極秘密
    本土化策略一直是跨境電商發展到後期要走的一條路。本土化,能夠幫助賣家實現本地貨幣結算,物流倉儲,本地市場戰略的擴張。如今,國內不少買家密鑼緊鼓地布局本地倉儲和本地客服,但其實產品本土化才是核心。何賢清同樣也意識到這一點:本土化策略不僅僅限於物流與倉儲,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通過了解本土消費人群習慣,快速在產品策略上調整。為了實現產品本土化和企業品牌化,達到品牌價值溢價的終極目標,他選擇一邊在產品研發、供應鏈生產、物流、稅收、客服售後等環節上執行本土化策略,一邊布局本地團隊去進行長期且大量的市場調研,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消費習慣來進行產品的反覆調試與優化。
  • Lazada打造「娛樂化消費」模式,扶持中國跨境商家實現品牌本土化
    (原標題:Lazada打造「娛樂化消費」模式,扶持中國跨境商家實現品牌本土化)
  • 英國最受歡迎的六個本土男裝品牌
    對於一個以紳士文化著稱的國家,英國男裝比女裝擁有更久遠的歷史和更多的品牌。除了以定製西裝享譽世界的薩維爾街(Savile Row)上最好的男裝品牌之外,還有很的男裝品牌值得推薦。本篇僅介紹最具有特色的英國男裝品牌, 提供網上訂購,免費在店內取貨的服務,郵寄方式的退貨流程也比較簡單。作為網購達人的您是否也想躍躍欲試?推薦給您在英國最受歡迎的六個本土男裝品牌。Moss B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