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Look全面閉店,快時尚品牌已經步入疲軟期?

2020-12-22 第一財經

就在雙十二前夕,英國快時尚品牌New Look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和天貓旗艦店同步掛出了一則消息:將於近期內關閉位於中國的店鋪,即日起全店清倉,非質量問題不退不換。而早在今年10月18日,New Look就已在官網宣布其位於中國的門店將於2018年底前全部結業。

2014年,New Look以直營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2015年,New Look被南非私募股權基金Brait SE以7.8億英鎊收購90%股權,隨後品牌決定在中國加速擴張。在原CEO Anders Kristiansen的主導下,該品牌曾經一度計劃三年內在中國開設500家店。然而如今時間期限已經超出一年,最終成形的130家門店也面臨著永久閉店的慘澹命運。

在中國市場的碰壁並不是個例,New Look也計劃關閉法國、比利時和波蘭的門店。數據顯示,在截至到今年3月份的財年,公司的國際業務錄得3700萬英鎊虧損。面對全球時尚零售行業趨勢不斷變化和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New Look在最為核心的英國本土市場的業績也是節節敗退。今年3月,New Look決定與業主籤署CVA自願破產協議,並且宣布在英國市場計劃關閉60家門店,預計裁員980人,另外6家分店或轉租給第三方,也可能關閉,從而減少租金成本。與此同時,控制Brait SE的南非老闆Christo Wiese還因另一上市公司Steinhoff的財務造假醜聞身價大跌,間接對New Look造成負面影響。

於去年11月重新回歸的公司董事長Alistair McGeorge認為New Look的當務之急是精簡業務規模,關閉冗餘門店,從而儘快提升品牌自身的盈利能力。

業界一般認為,像New Look這樣的快時尚品牌魅力不再、吸金能力逐漸下降、大量消費者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千禧一代消費主體的觀念轉變。隨著消費模式的升級、消費需求的提升,他們對ZARA、H&M等快時尚品牌的興趣逐步下降,反而更青睞個性化、時尚化且能凸顯時代設計理念的品牌。因而Supreme、Off-White、Champion這些更加符合年輕人追求個性和特立獨行的潮牌迎來了爆發。根據OFashion迷橙聯合尼爾森發布的全球首個潮牌大數據研究趨勢及用戶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潮牌消費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增長速度達到62%,而非潮牌消費增速是17%,潮牌正成為市場熱寵。近年來,潮牌消費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趨勢,2011年全球潮牌市場規模600億美金,2017年到達2000多億美金。在千禧一代的主戰場上,快時尚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逐漸降低。

然而,潮牌和快時尚品牌的消費者群體並不完全重合,在中國市場上,依然高歌猛進的快時尚品牌並不在少數。在截至7月31日的上半年,Inditex集團(Zara母公司)的淨銷量增長3%,達到破紀錄的120.3億歐元,所有地區均錄得增長。2018財年優衣庫海外市場銷售額同比大漲26.6%至896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51億元,已經超過日本市場。期內,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銷售額同比大漲14.4%至2.13萬億日元約合1314億人民幣,淨利潤同比大漲29.8%至1548.11億日元約合95億人民幣,逼近100億大關。

Zara、優衣庫、H&M等品牌之所以能夠長期佔據中國快時尚市場上頭部品牌的地位,首先是因為它們率先建立起了極具特色的品牌內在文化價值,消費者認知度很高。比如ZARA、H&M注重將T型臺上的時尚和流行元素,以最快的速度搬到零售賣場。而優衣庫則更注重單品的科技創新,專注於將基本款做到極致。其次,它們進駐中國之後,都能夠及時入鄉隨俗,聯合中國代言人進行推廣,粉絲經濟,流量時代,網購熱潮,一樣都沒落下。最後,面對快時尚紅利的消散和大眾審美疲勞的瓶頸,它們也能及時調整戰略,Zara早在去年就透露會放緩店面擴張,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到線上渠道。優衣庫的辦法是,拼技術,把平價商品做出奢侈品的感覺來。優衣庫與愛馬仕原創意總監 Christophe Lemaire 達成長期合作關係,定期推出「UNIQLO U」系列,其與 KAWS、J.W. Anderson等聯名均獲得消費者的積極反響。

反觀New Look以及Topshop、ASOS這些早些時候已經在中國敗北的快時尚品牌,它們入駐中國的時間相對較晚,本就錯過了最佳競爭時期。面臨著已經擁有忠粉的強勁對手Zara、H&M、UR、GAP、優衣庫等品牌,它們並沒有想辦法打破僵局,反而保持高冷。在其他快時尚品牌想盡辦法「親民」,與消費者打成一片的時候,Topshop的官方微博就如殭屍號一般,隔幾天才更新一條。在服裝設計上也沒有考慮亞洲人的審美、身材、膚色等,一味照搬英國的款式,整體定價也偏高。

既沒有價格優勢,又沒有品牌辨識度,一方面希望藉助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為其帶來全新增長機遇,另一方面卻完全不站在中國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的品牌在中國無法立足似乎也有理可循,意料之內。

相關焦點

  • 服裝品牌的2018年:New Look中國全面閉店 阿迪、耐克開新店
    千禧年後,Champion開始弱化運動功能,加入潮流時尚元素,並靈活營銷,明星帶貨和合作聯名齊上陣受到了國內外諸多年輕人的追捧,一躍成為了潮牌中的大牌。   自2017年9月,Champion進入中國以來,連開42家門店,遍布各一二線城市,全面開拓中國市場。僅2018年12月,champion就在哈爾濱、蘭州、長沙、南京等地接連開出7家門店。
  • 英國快時尚品牌New Look全店清倉,退出...
    英國快時尚品牌New Look全店清倉,退出中國倒計時 一提起店內清倉,店員面露惋惜之色:「唉,都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這是英國快時尚品牌New Look位於廣州的一家門店的情景,而卻並不是個例。 12月10日晚間,New Look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和天貓旗艦店同步掛出了一則消息:將於近期內關閉位於中國的店鋪,即日起全店清倉,非質量問題不退不換。
  • Esprit宣布5月底全面關店,快時尚服裝品牌迎退潮
    來源:北京商報【#Esprit宣布5月底全面關店#,#快時尚服裝品牌迎退潮#】一些快時尚服裝品牌陷入停擺。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不過此次Esprit關店並非徹底告別中國市場,根據此前公開信息其將與慕尚控股整合重新出發。而在海外疫情蔓延的情況下,一些服裝品牌門店宣布暫時關閉。3月中下旬,服裝品牌Levi’s、優衣庫、H&M、Zara在歐美地區的門店先後宣布暫時關閉。曾經風光一時的快時尚已經到了瓶頸期,Esprit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 Superdry虧損、New Look及瑪莎百貨退出 這些英國品牌為何紛紛...
    作為英國最大的跨國商業零售集團,「瑪莎百貨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甚至還上了熱搜。   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發展的異常順利,使中國消費者對於歐美風格的服飾品牌也有極高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但為何這些英國知名品牌在中國市場紛紛「淪陷」?其背後的市場反思值得關注與探討。
  • NEW LOOK全國各地清倉大甩賣 深圳部分門店已經關門
    贏商網發現,有一些毛衣已經沒有小碼和中碼了。據店員透露,店內的許多衣服都已經斷碼了,倉庫也沒有貨了。但是具體閉店時間尚未接到通知,預計12月底前停止營業。   此外,豆瓣鵝組的網友「天才彭于晏」表示,位於北京中關村歐美匯店的NEW LOOK也在瘋狂打折,「看到了幾十塊的衣服和二十塊的鞋子……買了一條背帶小裙子花了七十,原價都好幾百的,感覺像是白撿的一樣。」   小紅書上也有網友爆料,位於上海七寶萬科廣場門店的NEW LOOK 全面清倉,300元封頂。
  • 再見,New Look!連吃敗仗的英國品牌,是時候考慮本土化了
    顧客在挑選打折商品 中新經緯 趙佳然攝除了店內興致勃勃的顧客外,商場裡路過的人們也不時好奇地打量店內。對於不少人來說,New Look的閉店潮才使他們第一次聽說這個品牌。「我經常來國瑞城,這家店看著眼熟,但好像從來不知道它是什麼風格。」
  • New Look!時尚巨頭撤店退出中國!關店倒計時商品清倉賤賣
    據每經報導,時尚諮詢機構No Agency創始人唐小唐表示,New Look在激烈的快時尚服飾競爭中不佔優勢,未能打開知名度,資金「輸血」能力也較弱,只能通過關店去「止血」。在中國市場,國外快時尚品牌逐漸增多,除了New Look,不乏Zara、優衣庫、H&M等國外其他快時尚服裝品牌相繼殺入進來。雖然這些服裝品牌一路高歌猛進,但目前看來真正能夠順風順水的並不多,此次New Look的退出也給其他同行們敲響了警鐘。
  • 英國時尚品牌New Look確定被南非大亨以19億英鎊收購
    雖然目前在中國僅有不到20家店鋪,不過英國時尚品牌New Look已將中國視為它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據英國每日電訊最新消息,這家英國第二大女裝零售商已確定被南非億萬富翁Christo Wiese以19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交易完成後,品牌創始人TomSingh家族和管理層的持股比例會縮減至10%。
  • 繼Forever 21、New Look後,又一服裝大牌退出中國,快時尚完了?
    繼Forever 21、New Look後,又一服裝大牌退出中國,快時尚完了?推薦語:眾所周知,快時尚品牌曾憑藉緊隨潮流、價格親民以及快上快下等優勢,在中國市場井噴式發展。但近年快時尚的日子並不好過。在業績上節節敗退後,不少品牌相繼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基本停滯甚至退出。就在2020年,又一國際大牌快時尚品牌宣布退出中國,它就是GAP集團下的Old Navy。根據2020年2月最新消息顯示,美國知名服裝零售品牌Old Navy發布公告,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並在3月1日關停所有線下及線上門店。
  • 快時尚服裝品牌Esprit宣布5月底全面關店
    疫情之下,快時尚服裝品牌洗牌加速。日前,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早在今年2月份開始,就有消費者陸續注意到Esprit的一些門店、官網通過1折銷售清庫存,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Esprit退出國內市場迎來倒計時。
  • 【HM全球臨時閉店約1600家 珠寶品牌潘多拉臨時閉店比例超2成】據...
    文 / 夏洛特2021-01-12 00:36:34來源:FX168 【HM全球臨時閉店約1600家 珠寶品牌潘多拉臨時閉店比例超2成】據彭博11日消息,瑞典快時尚品牌H&M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截至1月7日,該品牌在全球臨時關閉的零售店數量已增至約
  • 閉店不歇業!117歲東安市場本周六起改造升級
    12月8日是東安市場閉店倒計時第三天,記者前往探訪發現,整座市場都在全面打折促銷,市民紛紛抓住最後時間掃貨。根據公告,東安市場將於12月11日22時結束營業,12月12日開始閉店改造,將其升級為「時尚買手制百貨」和「時尚主題街區」,計劃明年暑期亮相。
  • 2019快時尚品牌排行
    快時尚能夠受到消費者的親睞,一方面是因為快時尚運作模式能夠提供豐富的、多樣化的產品,增加了消費者的時尚選擇;另一方面是因為快時尚品牌價格較為便宜,性價比高,品牌溢價低。 快時尚在中國的快速發展還因為趕上了好時機。2002年9月,優衣庫在上海首開兩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ZARA在上海南京西路開出了第一家快時尚店鋪。
  • BEEROOM蜜蜂潮 輕潮快時尚潮流女裝品牌
    原標題:BEEROOM蜜蜂潮 輕潮快時尚潮流女裝品牌齊魯晚報10月9日訊:時尚與潮流在流行服裝界從來都不是兩個簡單的形容詞,而作為潮流領袖的BEEROOM蜜蜂潮女裝,秉承輕潮快時尚的品牌理念,並伴著新的時尚流行風,款款步入國內市場,走進都市追求時尚的女性心中, BEEROOM蜜蜂潮女裝以女性快時尚時裝為主要產品,輔助部分包括有針織毛衫和其它服飾配套的全系列產品
  • ...LV今年將在全球開100家快閃店;時尚電商LOOK控股買手店品牌ICON
    06H&M旗下的&Other Stories將入駐歐洲二手轉賣平臺Sellby瑞典快時尚巨頭H&M旗下的&Other Stories將在Sellpy平臺中開設店中店,消費者可在該平臺上發售二手的&
  • 又一時尚品牌凋零,Superdry即將全面退出中國內地市場
    與此同時,每經記者注意到,Superdry的天貓旗艦店也發布了一則「會員俱樂部關閉公告」,稱將於7月24日正式閉店。「唯快」商業模式,讓海外品牌在中國內地遭遇極大挑戰雖然Superdry今天才官宣「即將暫別中國內地市場」,但其實,早在數天前,Superdry就有店鋪悄然關門。
  • 快時尚品牌集體衰落,童裝能否強勢補位?
    2019上半年快時尚品牌新增84家門店,與前三年相比大幅減少,這背後是多個品牌的「辛酸淚」:繼New Look、Topshop撤出中國後,FOREVER 21也在今年上演大潰敗,ZARA、H&M、UR、MJstyle則接連閉店、放慢拓展步伐。曾經風靡全球的快時尚品牌落得如今的下場,有根源上的因素,其中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在於:抄襲。
  • 歐美快時尚品牌步入寒冬倒閉潮
    最近LVMH踢榜首富名單,富豪榜上,ZARA也依然名列三甲,看起來時尚業是致富法寶,特別是以快時尚著稱的ZARA生產線,也給了許多人造富奇蹟。然而在競爭激烈的時裝產業,每年備受討論的品牌更換速度,簡直一年比一年還要快,加上年輕世代的喜好不斷地在改變,就算主打平價、時髦的設計,已經無法滿足大家的胃口。除了 ZARA 母公司 Inditex 集團坐穩龍頭寶座外,在你心中還有哪個品牌成功稱霸時尚圈?
  • 遠東百貨北城店今日閉店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多家百貨閉店停業,有專家認為,成都百貨進入轉型升級的加速期,未來舊式百貨閉店將成為新的常態。現場走訪商城人氣冷清  對於閉店的原因,遠東百貨方面稱:「由於店鋪周圍環境自2015年11月起,分階段進行調整改造,整體環境因施工圍板影響入店消費與購物的氛圍,深感抱歉。
  • 快時尚服裝品牌迎退潮 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
    原標題:Esprit5月底全面關店 快時尚服裝品牌迎退潮一些快時尚服裝品牌陷入停擺。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事實上從2月份開始,Esprit的中國門店、官網就通過1折銷售清庫存,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Esprit在中國市場迎來退出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