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揭秘 | 環境空氣品質報告中臭氣濃度是如何測量的?

2020-12-1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環衛揭秘|環境空氣品質報告中臭氣濃度是如何測量的?

寫在前面

臭氣濃度,根據嗅覺器官試驗法對臭氣氣味的大小予以數量化表示的指標,用無臭的清潔空氣對臭氣樣品連續稀釋至嗅辨員閾值時的稀釋倍數叫作臭氣濃度。

臭氣濃度為無量綱量,單位是「1」。測定方法採用「三點比較式臭袋法」進行測定(國家檢測標準編號為GB/T14675-93)。例如臭氣濃度500,檢測方法是用三隻無臭袋,其中的2隻充入無臭氣體,另一隻按一定稀釋比例充入無臭空氣和檢測樣品供多名嗅辨員嗅辨,當嗅辨員正確識別有臭氣袋後,在逐級稀釋,嗅辨,直至稀釋樣品的臭氣濃度低於嗅辨員的嗅覺閾值時停止嗅辨。最終,由多名嗅辨員嗅辨稀釋樣品的平均稀釋倍數500,即為臭氣的濃度。

臭氣、惡臭、臭氣濃度的區別

臭氣

指難聞的氣味,與「香氣」相對。

指令人難以承受的氣味,這個味道是依人而言的。

惡臭

惡臭是各種氣味(異味)的總稱,大氣、水、廢棄物中的異味通過空氣介質,作用於人的嗅覺思維而被感知;表徵它不僅要靠分析數據,還要通過人們的感知思維進行分析和判斷。根據國內外有關論述,可將惡臭定義為:凡是能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產生令人難以忍受的氣味或使人產生不愉快感覺的氣體通稱惡臭。

臭氣濃度

根據嗅覺器官試驗法對臭氣氣味的大小予以數量化表示的指標,用無臭的清潔空氣對臭氣樣品連續稀釋至嗅辨員閾值時的稀釋倍數叫作臭氣濃度。

惡臭概述

惡臭是指難聞的臭味。迄今憑人的嗅覺就能感覺到的惡臭物質就有4000多種,其中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的有幾十種。有的散發出腐敗的臭魚味,如胺類;有的刺鼻,如氨類和醛類;有的放出臭雞蛋味,如硫化氫;有的類似爛洋蔥或爛洋白菜味等等。惡臭物質使人呼吸不暢,噁心嘔吐,煩躁不安,頭暈腦脹,甚至把人燻倒,濃度高時,還會使人窒息而死。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探秘 咋區分PM2.5和PM10
    空氣品質指數AQI以及PM2.5等汙染物到底是咋檢測出來的?PM2.5和PM10怎麼能區分開?網上汙染物數據不同該信哪個?環境空氣品質數據能作假不?為啥PM2.5值總比PM10低?帶著這些問題,昨日,長春晚報記者來到長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經開環衛處站,帶您看看監測站點是咋工作的。揭秘1:10個監測點咋選址?
  • 氣象部門:負氧離子濃度與清新健康空氣的關係,對應空氣品質表格
    空氣負離子濃度觀測空氣負離子濃度是指單位體積空氣中的負離子數目,其單位為:個/cm3。空氣離子測量儀,主要用於測量空氣本底值和各種空氣離子發生器所產生的各種正、負極性的中、小離子。二、自然環境中的負氧離子在大氣環境中,空氣分子濃度為2.7×l019個/cm3,其中小離子濃度僅為l02~l03個/cm3,但它們卻以自身微小的粒子、正或負的電荷、高生物活性影響著大氣環境的質量,以至整個地球生態平衡。
  • 專家解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改單
    問:《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的?郝吉明:評估報告認為《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自2012年頒布和分階段實施以來,在改善環境空氣品質、保護生態環境和保障人群健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引領了我國環境管理制度的轉型。
  • 2020世界環境日:空氣品質有改善麼?解讀最新全球空氣品質報告
    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去年世界環境日由我國主辦,主題正是「 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呼籲世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技術,以改善世界各地城市和地區的空氣品質。近年通過對大氣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落實,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和倡導使用新能源等的方式,使我國整體空氣品質有了極大的改善。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9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中,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對近年來中國大氣汙染治理的背景、措施、成效等進行系統總結。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間,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展的同時,中國環境空氣品質實現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明顯好轉。
  • 環境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擬修訂 實現與國際接軌
    問:《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的?郝吉明:評估報告認為《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自2012年頒布和分階段實施以來,在改善環境空氣品質、保護生態環境和保障人群健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引領了我國環境管理制度的轉型。
  • ——專家解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改單徵求意見稿
    中國環境報記者 杜宣逸  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徵求意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 世界環境日 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
    在杭州舉行的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現場,與會各方呼籲全球攜手應對空氣汙染。生態環境部今天還發布了《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這是我國首個闡述2013年以來空氣治理改善成效報告。數據顯示,六年來,我國空氣品質明顯改善,重汙染發生頻次和汙染峰值明顯降低。
  • 空氣淨化後市場:空氣品質如何測量?
    不過在定性分析之前,定量分析其實能做到很準確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揭開空氣中顆粒物測量方法的秘密。標準化與重量法:做空氣的定量測量,必須要設定好條件,否則空氣這種受熱就膨脹的氣體,大家測量的標準不一樣,數據也就失去了意義。我國的國標設定的標準是0攝氏度、101.3kPa,如果在其它條件下測量的,就要查表進行轉換。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潘子璇/攝【新民晚報·新民網】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正式出爐。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北大發布空氣評估報告:北京四種汙染物濃度改善有限
    【財新網】(實習記者 吳美微)北京大學一個課題組今天(2017年3月17日)發布的一份北京空氣品質評估報告顯示,近四年來北京市PM2.5與二氧化硫濃度改善明顯,但其餘四種汙染物改善有限。
  • 全球空氣品質報告:空氣最差30城,22個來自印度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日報導,最新的一項全球空氣品質報告顯示,全球30個空氣最差城市中,22個來自印度;相比之下,中國之前霧霾籠罩的城市空氣品質有了明顯改善。
  • 空氣指數、臭氣指數、保潔情況如何?鄭州智能公廁來體驗一下
    這些天,不少在鄭東新區北龍湖溼地公園遊玩的市民驚奇地發現,龍湖內環路龍尾橋附近一處公廁突然變得比以前 " 智能 " 多了:空閒蹲位在哪,空氣指數、臭氣指數如何,保潔情況、人流量等信息也都在入口處的大屏幕上清楚地羅列著。
  • 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傳感器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認為空氣汙染嚴重的是室外,認為室外的環境汙染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然而事實是,辦公室、居室、電影院等密閉的室內環境中的空氣品質遠比室外的環境汙染程度更高。那該如何監測環境中如此多的要素呢?
  • 如何選擇合適的PM2.5粉塵濃度傳感器和空氣檢測儀
    下面講解下四種檢測方法的優缺點:1、粉塵傳感器重量法原理重量法原理是分別通過一定切割特徵的採樣器,以恆速抽取定量體積空氣,使環境空氣中的PM2.5和 PM10被截留在已知質量的濾膜上,根據採樣前後濾膜的質量差和採樣體積,計算出粉塵的濃度。
  • 全市空氣品質報告來了!
    九江市大氣汙染防治指揮部向您報告12月19日全市空氣品質九江發布的讀者朋友們:12月19日全市空氣品質PM2.5濃度(ug/m3)排名、空氣品質綜合指數(AQI)情況如下。1.修水縣PM2.5濃度(29),AQI(53),空氣品質等級(良);2.武寧縣PM2.5濃度(43),AQI(60),空氣品質等級(良);3.廬山市PM2.5濃度(66),AQI(89),空氣品質等級(良);4.永修縣PM2.5濃度(67),AQI(91),空氣品質等級(良);5.都昌縣PM2.5濃度(71),AQI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規範
    第七條環境空氣品質常規監測項目應從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規定的汙染物中選取。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測點,須開展必測項目的監測(必測和選測項目見附件一);國家環境空氣品質背景點以及區域環境空氣品質對照點,還應開展部分或全部選測項目的監測。地方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測點,可根據各地環境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及具體情況參照本條規定確定其必測和選測項目。
  • 測甲醛濃度哪個牌子檢測儀好?賽納威空氣品質監測儀使用介紹
    2020年社會經濟雖然遭遇了疫情的衝擊,但是依然在快速發展,不過發展再快也必須保持對空氣環境汙染問題的關注,加強對環境空氣品質的監測。另外很多城市都有在道路上安裝相關的空氣品質監測儀器,以此數據來客觀反映一定空間範圍內的環境空氣品質水平和變化規律,不過我們安裝空氣品質監測儀器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城市自然地理、氣象等綜合環境要素以及工業布局、人口分布等各種經濟特點才可以,這樣有利於讓每個監測點獲得的數據更加具有對比度。
  • 空氣品質新國標公布 明確PM2.5濃度標準
    同時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現行的空氣汙染評價指數(API)將改為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  空氣品質新國標將於2016年1月1日在全國施行,但珠三角地區今年就將推行新國標。
  • 李皓:中國的空氣品質報告應儘早與世界接軌
    問題在於我國的空氣品質播報評語出了問題。我國的空氣品質分為5級,評語卻有7個,它們是:優(一級,0-50)、良(二級,51-100)、輕微汙染(三級1, 101-150)、輕度汙染(三級2,151-200)、中度汙染(四級1,201-250)、中度重汙染(四級2,251-300)與重汙染(五級,大於300)。括號中的數字是空氣汙染指數,數字越高,汙染物濃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