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廣東美食是給名字給擔誤了,叫老鼠粄,明明還可以叫珍珠粄!

2020-12-22 老虎頭上的兔子

大家看到標題,會聯想到什麼呢?讓人驚恐的老鼠,還是讓人噁心的老鼠粑粑呢?其實都不是,跟老鼠身上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形象有相近,叫起來也生動,自始以後,這個名字就跟著這種美食了,其實它只是一種瀨粉。這美食是給名字擔誤的,明明就是顏值高,味道好,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就是叫珍珠粄。多麼讓人嚮往的名字,珍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晶瑩剔透,而其實這種美食跟它也很貼近的,但奈何,廣東人們覺得老鼠粄才是最貼切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文/老虎頭上兔子

大家看到的這個,肥肥胖胖,短小可愛的粉條就是老鼠粄了,形似老鼠嗎?是廣東梅州一帶的美食,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他們說的小吃,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的主食了,都是米製品,很能果腹,跟傳統小吃的精緻量小有區別,但的確是他們當地的一種小吃。因為它的兩頭尖端,跟老鼠形似,所以得名為老鼠粄。小編倒是認為它跟老鼠的尾巴很像,短短胖胖,難道不是老鼠掉落的一籮筐尾巴嗎?

這種美食還有一個名字很好聽,叫珍珠粄。這個就得從它的顏值出發,顏色潔白,有珍珠的晶瑩剔透,但是沒有珍珠的圓滑呢,所以人們還是覺得老鼠粄更為貼切,你們認為呢?這小小胖胖的一根粉團,吃起來口感很好,就直視圖片,我們也能感受那種彈牙的感覺。沒有普通粉面的拖拉,短短小小的一根,吃得乾淨利落,爽口彈牙,這小小的身材也是特色之一。

正宗的老鼠粄是專門用千孔粄擦摩擦出來的,粉團在上面擦呀擦,下面就會掉落一根根、白白胖胖的老鼠粄,這過程也是很奇妙的。一般尋常人家沒有這個工具,都是選擇用手捏成形,這樣效率就會低一些,口感也沒有用千孔粄擦的好,但其實已經不錯了。雖然是客家的食品,但卻是在廣東東莞那裡發光發熱,做起了升級版的老鼠粄。

傳統揉面那裡做出了改變,打出來的米漿分為兩份,分別做成生漿、熟漿,然後再混合,打至軟滑。湯底那裡也花了不少心思,下了不少的成本,加了豬骨、粉腸、豬肚等,還有多種香料一起熬製。聽到這些食材,都知道這鍋湯底不可忽視了,粉我不要了,直接給我上湯吧!但這個僅僅只是湯底,更加豪華的在後面。為了讓粉吃起來更有味道,更加秀色可餐,做成紅白相間的樣子,加入了廣東的著名美食燒鵝。燒鵝點綴了老鼠粄,鵝汁還讓粉更加的入味,這味道還能有誰!

在家裡也能做這樣可愛的粉條。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就不磨粉了,直接買現成的粘米粉和木薯粉,粘米粉250g和木薯粉50g混合,並倒入開水,快速用筷子攪拌,當出現那個絮狀以後開始用手和,這裡得注意燙手。麵團有一點硬的時候就可以一點點地弄出來,搓成短而胖的長條狀。搓好後就按你的喜好烹飪就行了。如果你也像小編一樣,對上面的燒鵝垂涎欲滴的話,就趕快到市集裡加菜吧!

相關焦點

  • 客家美食老鼠粄,細滑鮮嫩,一道被名字耽誤的美味
    老鼠粄,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認為是老鼠做的食物或是跟老鼠有關係,其實不然,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由於粄條的兩端尖尖,形似老鼠的尾巴,所以被稱為「老鼠粄」。被傳入各地後還有不同的名字,在臺灣叫米篩目,在香港叫銀針粉,在漳州叫米苔目。
  • 「舌尖上的梅州」客家美食非遺項目——西河老鼠粄
    老鼠粄來源 西河老鼠粄是大埔的特色美食,已有一百多年歷史,2016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西河老鼠粄呈圓柱形、兩頭尖、長約二寸,白色,光滑鮮亮,形若珍珠,故又名珍珠粄,因其形美味佳,贏得了大眾的普遍喜愛。
  • 客家小吃「老鼠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第一次聽到的人卻不敢吃
    推薦語:實質上,老鼠粄跟米苔目是同一個東西吧,都是米漿做的東西,就看怎麼煮下文轉載自作者:玉食星推薦客家小吃「老鼠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第一次聽到的人卻不敢吃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不同的地方自然是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今天小優要說的這一種美食是來自客家地區的美食小吃,它的名字就叫做老鼠粄,你有聽說過沒有呢?大家現在看到圖中這一種麵食就是老鼠粄,其實它就是一種和河粉差不多的美食。不過,它的歷史就長遠了呢,這一種客家特色小吃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呢。
  • 客家粄大全,你喜歡吃哪種?
    黃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釀、蒸、煮、煎、炒,還可以切片曬乾,暑天時,用來煲糖或煲鹹蛋,清涼解暑。蒸軟的黃粄片,蘸上蒸腊味時漏下的油汁,風味獨具一格。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屬於粄的一種。因舊時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後包餡而得名。存在於閩西、粵西、贛南一帶,尤其是閩西的西南一帶特為流行。樣子有些像廣州腸粉或梅州捆粄,因此許多人將其混為一談,其實其工藝和用料上並不相同。
  • 客家粄大全,你最喜歡吃哪種?
    黃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釀、蒸、煮、煎、炒,還可以切片曬乾,暑天時,用來煲糖或煲鹹蛋,清涼解暑。蒸軟的黃粄片,蘸上蒸腊味時漏下的油汁,風味獨具一格。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屬於粄的一種。因舊時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後包餡而得名。存在於閩西、粵西、贛南一帶,尤其是閩西的西南一帶特為流行。樣子有些像廣州腸粉或梅州捆粄,因此許多人將其混為一談,其實其工藝和用料上並不相同。
  • 客家美食之「發粄」
    清明節做艾粄,八月半做花生糖餡粄,十月朝做蘿蔔釀芯粄,過年做大籠粄和發粄……發粄,是客家人的叫法,或者叫發粄子。普通話叫發糕。而廣東陸河的客家人叫它碗粄,喜粄。以前,做碗發粄時,都加上些花紅粄粉去,把粄子做成紅色的,看上去有喜慶的氣氛。發粄是用粳米粉做的。也可適量加一些糯米粉或者面去做,吃起來比較軟和,口感好。
  • 美食小科普|客家人口中的「粄bǎn」,到底是什麼?
    小編經常聽身邊的客家朋友說起,想吃粄,而這個粄還分老鼠粄、紅粄、筍粄等等等等。小編就好奇了,這個「粄」,究竟是什麼?於是小編去找了一些資料,相信小夥伴們一定也有不太清楚,那麼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 客家黃金粄條:如何製作爽滑彈牙的粄條,磨漿環節對口感非常重要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道客家美食,是廣東梅州豐順縣的特產,黃金粄條。黃金粄條是豐順縣黃金鎮的一張名片,到現在已經有了三百年的歷史,同時也已經被列入了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金粄條又被豐順人成為「面帕粄」、「竹篙粄」、「水粄」,而之所以有這些名稱的原因,則是因為黃金粄條的外形是白白的一大張,形似毛巾,而毛巾在客家方言中的意思就是「面帕」,所以豐順人就稱呼它為「面帕粄」;而「竹篙粄」這個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黃金粄條在製作完成後都會放在竹篙上面晾曬,所以才得來了「竹篙粄」這個稱呼;「水粄」這個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黃金粄條就是用水和大米磨成的米漿製作而成的
  • 還沒吃早飯嗎?快來試試這些口味豐富、別具特色的客家粄吧
    是純粹的客家婦女最珍貴的禮物,其獨特的味道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美食。1、酵母粄用米漿製成的發酵過的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
  • 梅州特色美食之-味酵粄
    廣東是客家人聚居區,其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韶關、河源、惠州、深圳等城市,客家人口有2100萬。廣東是客家美食文化的發祥地,集客家美食之大成,又將客家美食無限發揚光大。味酵粄是客家傳統美食之一,這種韌而頂牙的風味非常獨特,吃法也有很多:蒸、炒、炸。
  •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炸味酵粄的香味更是讓人無法抵擋,即使再熱氣,也要咬上一口!味酵粄切條或切塊配上香菇瘦肉丁,再撒上一把香蔥,就可以成就一盤香氣十足的快手菜,保證你吃了會上癮!蕎粄相比味酵粄,蕎粄的造型說它土氣都不為過,但它土氣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一咬就會滿口溢香的能量。
  • 客家米漿粄:飽滿彈牙層層疊加的米漿粄,具有客家特色的小吃
    今天和大家分享客家地區一道頗具名氣的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名字叫做「米漿粄」。從這道小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道小吃大約有什麼內容,顧名思義「米漿粄」,主要的食材就是用米漿製作而成的。之所以稱為「粄」的原因,是因為在客家地區,客家人大多數都喜歡將一些用澱粉製成的小吃稱為「粄」,就有點類似於北方的「包」字或者是潮汕地區的「粿」字,是差不多的意思。客家米漿粄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層次感很豐富,是由好幾層米漿相互疊加在一起的,並且口感十分彈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家人喜愛。接下來的內容裡,就與大家分享這道客家米漿粄的製作方法,讓我們一同感受在這份特色客家小吃中,所蘊含的的客家美食文化!
  • 走街竄巷 ▏了解「客家人」特色小吃「粄」一道古老的傳統美食
    hello,各位小夥伴大家好,今天要分享的主題是「客家傳統美食」粄」粄是客家話中的特色詞彙,類似於謎語中的粿,一般只用米漿或米粉製成的糕點,少部分用粗糧、麵粉等做的果品。在一些客家地區,也叫「粄」。客家「粄」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裡的客家魂。客家人做「粄」通常是有時令之分的,例如:過年做「蒸甜粄」、清明做「艾粄」、冬至做「蘿蔔粄」,所以客家人過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的儀式感,每逢過年,客家人大多都有「蒸甜粄」的習俗,「甜粄」又稱大龍粄是客家地區的年糕,寓意來年生活甜甜美美。
  • 客家人的「粄」,既是美味的食物,又是客家文化以味覺的形式傳承
    代代傳承至今的,除了客家話、客家文化,當然還有味蕾的記憶——客家美食。粄,便是客家美食的典型代表之一。客家漢式婚典粄對於客家人來說,並不僅僅只是一味小吃,更是逢年過節時,祭神拜祖的必備品。不同的節日製作不同各類的粄,比如過年蒸甜粄,清明做艾粄,冬至做蘿蔔粄等,是客家人節日的儀式感。
  • 廣東人太狠了,這東西長得像老鼠,還能吃得賊香,福建人瑟瑟發抖
    廣東人太狠了,這東西長得像老鼠,還能吃的賊香,福建人瑟瑟發抖老鼠粄,這個名字聽起來可能會有點恐怖,但是卻是一道非常好吃的客家美食,老鼠粄起源於廣東梅州一帶,那為什麼又叫這樣一個名字呢?當然是跟這道菜的外形有關了,老鼠粄兩段尖中間粗,形似老鼠才因此得名。老鼠粄的傳統做法和刀削麵有些相似,製作老鼠粄的師傅現在煮沸了的大鍋前面,將面用手搓出一條一條的像銀針一樣的老鼠粄,但是那種做法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一個比較適合小白的老鼠粄做法,做好之後也一樣的好吃!
  • 「品客家粄食 享麻磡濃情」 你知道客家蘿蔔粄這道美食嗎?
    麻磡客家粄伴隨著麻磡村的立村和發展,已有400年的傳承歷史。粄既是小食,也作主食,是麻磡人進山勞作隨身攜帶的糧食,伴隨著先輩們從艱苦歲月裡一路走來。400年來,客家粄既是麻磡人抵禦飢餓的糧食,也是麻磡人傳承客家文化的精神食糧,其中蘊含的鄉情親情與生活哲學,成為麻磡傳統習俗的重要祭品。
  • 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傳統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梅州以客家菜為主,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稱,客家菜其製作過程工序較為複雜,味道美味及獨特,受到廣大食客們的喜愛,在梅州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經典美食,這些美食都是流傳已久,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經典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一代傳承一代下來的經典美食,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
  • 小康餐桌·粵菜說〡一個粄,濃縮滿滿客家情
    ,「粄」就應運而生了。 隨著節氣、環境變化,粄可以衍生出很多種做法、形態。 比如清明節有「清明粄」,客家民諺說:「清明時節,百草好做藥」。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艾草等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製作成清明粄,有養生、藥用兩大功效。
  • 客家小吃,蘿蔔粄
    蘿蔔粄客家有各種小吃,各種粄,蘿蔔粄就是其中的一道美食,也是廣東人的蘿蔔糕。是用豬肉(或臘肉)、香菇、蝦仁、蒜白做成。可以用來做蒸、煮、煎各種口味的吃法。第14步、(注意這是關火的狀態),放入粘米粉、糯米粉。第15步、和的面太幹可以適量加點開水,必須是開水。第16步、拌成稀泥狀即可。第17步、準備一個模具。第18步、將和成的麵糊倒入模具中,攤平。
  • 客家粄萬萬千,你最喜歡哪一款?
    客家粄類萬萬千—煎蕎粄,嶺南蕎菜算是地方特色,春天的菜蕎比較多,所以這種粄也是春季比較常見。糯米粉打入雞蛋攪成稠糊,蕎切碎加入,按自己口味輕重加入鹽巴等調料。油燒熱舀一勺漿糊入油鍋,炸到金黃撈起放涼即食。咬一口,清香撲鼻,喚起小時候家裡的味道。客家粄類萬萬千—蕎菜,這個就是煎蕎粄的精華蕎菜,形似韭黃,又像小蔥,味道卻又不完全一樣,是一種略帶辛香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