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老鼠粄,細滑鮮嫩,一道被名字耽誤的美味

2020-12-19 丫丫媽媽愛做飯

老鼠粄,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認為是老鼠做的食物或是跟老鼠有關係,其實不然,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由於粄條的兩端尖尖,形似老鼠的尾巴,所以被稱為「老鼠粄」。被傳入各地後還有不同的名字,在臺灣叫米篩目,在香港叫銀針粉,在漳州叫米苔目。老鼠粄傳統的做法是選用上等的大米,浸泡之後磨成米漿,用布袋吊起瀝乾水分形成米糰,取一半的米糰掰小塊放入燒開的水中煮熟撈起。然後和另一半生的米糰拌勻搗在一起,使其發酵帶來韌性,既成粄團。鍋中放水燒開,架上特製的粄擦,將米糰在粄擦上用力來回摩擦,便可有一條條的粄條掉在鍋中,待老鼠粄熟時就會浮起,把它撈起放入冷水中浸泡,冷卻再撈起瀝乾既成。

而今天在家裡做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就來做一道簡單的改良版的家常版的老鼠粄。

主要材料:

粘米粉250克,木薯粉或地瓜粉100克,五花肉100克,香菇7-8朵,小白菜一顆,胡蘿蔔、大蒜、蔥、香菜各適量

配料:

鹽,生抽,蠔油,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將粘米粉和木薯粉混合攪拌均勻,一邊一點點倒入剛燒開的水,一邊快速用筷子攪拌,當出現絮狀後用手揉搓,注意燙手。反覆揉搓粄團表面光滑,這時候就可以一點點的掰出來在案板上搓成兩頭尖尖的長條,如圖所示。

看,搓好的粄條是不是跟老鼠的尾巴很像。

2、鍋中注入水,大火燒開,放入粄條煮至浮起,撈出過一遍涼開水,再撈出瀝乾水分備用。

過完涼開水的老鼠粄純白似雪。

3、將五花肉切丁,白菜切絲,香菇泡發切丁,蔥、蒜、香菜切成末。

4、炒鍋燒熱,放適量油,放入蔥頭香菇煸香,盛出。再放入五花肉炒至變色,倒入香菇、胡蘿蔔、白菜,加入適量的鹽、生抽、蠔油、胡椒粉,翻炒均勻,小火煮至白菜析出的水分半乾即可。

5、將炒好的配菜放在老鼠粄上,撒上香菜末即可食用。

6、吃的時候將老鼠粄與配菜拌勻,口感清涼利口,細滑鮮嫩,消暑開胃,特別適合夏天食用。

感謝認真閱讀的你,如果你也喜歡下廚,請關注【丫丫媽媽愛做飯】,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提出你的意見或建議。如果你也喜歡裡面的菜式,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歡迎點讚、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傳統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梅州以客家菜為主,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稱,客家菜其製作過程工序較為複雜,味道美味及獨特,受到廣大食客們的喜愛,在梅州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經典美食,這些美食都是流傳已久,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經典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一代傳承一代下來的經典美食,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
  • 這廣東美食是給名字給擔誤了,叫老鼠粄,明明還可以叫珍珠粄!
    讓人驚恐的老鼠,還是讓人噁心的老鼠粑粑呢?其實都不是,跟老鼠身上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形象有相近,叫起來也生動,自始以後,這個名字就跟著這種美食了,其實它只是一種瀨粉。這美食是給名字擔誤的,明明就是顏值高,味道好,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就是叫珍珠粄。多麼讓人嚮往的名字,珍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晶瑩剔透,而其實這種美食跟它也很貼近的,但奈何,廣東人們覺得老鼠粄才是最貼切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舌尖上的梅州」客家美食非遺項目——西河老鼠粄
    老鼠粄來源 西河老鼠粄是大埔的特色美食,已有一百多年歷史,2016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西河人天天吃老鼠粄」,道出了當地人對西河老鼠粄特別鍾愛的情懷。
  • 客家美食,美味之極!
    梅州古稱「嘉應州」,是中國客家民系最後成熟的地域,也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素有「世界客都」之稱。在梅州,常見的客家美食可分為客家菜餚和客家小吃兩大類。客家菜與潮菜、廣州菜並稱為廣東三大菜系。客家人早期多聚居於山高水冷地區,地溼霧重,食物宜溫熱,忌寒冷,故多用煎炒,少食生冷。
  •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客家人統稱為「粄」。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不難發現客家菜的「身影」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味酵粄用米漿製成的味酵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味酵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
  • 客家小吃「老鼠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第一次聽到的人卻不敢吃
    推薦語:實質上,老鼠粄跟米苔目是同一個東西吧,都是米漿做的東西,就看怎麼煮下文轉載自作者:玉食星推薦客家小吃「老鼠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第一次聽到的人卻不敢吃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不同的地方自然是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今天小優要說的這一種美食是來自客家地區的美食小吃,它的名字就叫做老鼠粄,你有聽說過沒有呢?大家現在看到圖中這一種麵食就是老鼠粄,其實它就是一種和河粉差不多的美食。不過,它的歷史就長遠了呢,這一種客家特色小吃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呢。
  • 客家米漿粄:飽滿彈牙層層疊加的米漿粄,具有客家特色的小吃
    今天和大家分享客家地區一道頗具名氣的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名字叫做「米漿粄」。從這道小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道小吃大約有什麼內容,顧名思義「米漿粄」,主要的食材就是用米漿製作而成的。之所以稱為「粄」的原因,是因為在客家地區,客家人大多數都喜歡將一些用澱粉製成的小吃稱為「粄」,就有點類似於北方的「包」字或者是潮汕地區的「粿」字,是差不多的意思。客家米漿粄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層次感很豐富,是由好幾層米漿相互疊加在一起的,並且口感十分彈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家人喜愛。接下來的內容裡,就與大家分享這道客家米漿粄的製作方法,讓我們一同感受在這份特色客家小吃中,所蘊含的的客家美食文化!
  • 客家粄大全,你喜歡吃哪種?
    客家粄,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裡的客家魂。「粄」之於客家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繞心頭的故鄉味道。經過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個味道依然能勾起無數客家人濃濃的鄉愁。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源於廣東梅州大埔一帶,因為兩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慣稱米粉製品為「粄」,原稱「老鼠屎粄」,後因不雅改稱為老鼠粄。
  • 快來試試這些口味豐富、別具特色的客家粄吧
    粄,是客家飯的一種特色食品,客家人喜歡吃米飯,同時也創造了很多讓人慾罷不能的充滿吸引力的粄,我們稱之為「客家粄」。這些美味的粄,從種到收成品,所有過程都是從手中粗糙的客家婦女的勞動鍾來。是純粹的客家婦女最珍貴的禮物,其獨特的味道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美食。1、酵母粄用米漿製成的發酵過的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
  • 客家粄大全,你最喜歡吃哪種?
    「粄」字並非客家人的原創發明,不過現如今卻是客家話中的特色詞彙。在客家地區,有一類食物被統稱為「粄」,泛指用米漿所制食品,是客家米類食品中的特色。客家粄,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裡的客家魂。「粄」之於客家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繞心頭的故鄉味道。
  • 美食小科普|客家人口中的「粄bǎn」,到底是什麼?
    小編經常聽身邊的客家朋友說起,想吃粄,而這個粄還分老鼠粄、紅粄、筍粄等等等等。小編就好奇了,這個「粄」,究竟是什麼?於是小編去找了一些資料,相信小夥伴們一定也有不太清楚,那麼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 「客家美食」舌尖上的梅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吃貨一族,ID:Afoodi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舌尖上的梅州梅州古稱「嘉應州」,是中國客家民系最後成熟的地域,也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素有「世界客都」之稱。在梅州,常見的客家美食可分為客家菜餚和客家小吃兩大類。客家菜與潮菜、廣州菜並稱為廣東三大菜系。
  • 客家黃金粄條:如何製作爽滑彈牙的粄條,磨漿環節對口感非常重要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道客家美食,是廣東梅州豐順縣的特產,黃金粄條。黃金粄條是豐順縣黃金鎮的一張名片,到現在已經有了三百年的歷史,同時也已經被列入了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金粄條又被豐順人成為「面帕粄」、「竹篙粄」、「水粄」,而之所以有這些名稱的原因,則是因為黃金粄條的外形是白白的一大張,形似毛巾,而毛巾在客家方言中的意思就是「面帕」,所以豐順人就稱呼它為「面帕粄」;而「竹篙粄」這個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黃金粄條在製作完成後都會放在竹篙上面晾曬,所以才得來了「竹篙粄」這個稱呼;「水粄」這個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黃金粄條就是用水和大米磨成的米漿製作而成的
  • 筍粄的外形與客家蘿蔔粄相似,入口爽滑,是梅州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筍粄是廣東梅州大埔小吃中最典型的帶有濃厚中原飲食文化烙印的一道風味小吃。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埔美食之一,它的外形與客家蘿蔔粄相似,入口爽滑,口感香糯十足,是梅州人記憶中的老味道!客家族群長期在遷移中漂泊,對吃雖然不十分講究,但他們根深蒂固、始終如一地延續中原飲食習慣,很久以前,逢年過節都要包餃子,但南方沒有種植小麥,弄不到包餃子的麵粉,聰明的大埔人就把當地種植的山芋、薯類製成澱粉作為「餃皮」,然後用當地的竹筍、香菇、木耳等加以肉料製作餡,最後製成形似「餃子」的粄,因裡面包餡料主要是竹筍,人們就稱它為筍粄,是大埔客家人賀歲的食品,後來逐漸發展
  • 試試客家一鍋傳統美味,營養好吃又開胃,做法簡單
    客家傳統美食中,很多人都喜歡我們這裡的釀三寶、鹽焗雞這些,其實我們的美食還有好多是值得品嘗的哦,比如蘿蔔粄、釀粄、碗仔糕等。而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一款傳統美食是:客家老鼠粄。名字聽起來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哈哈,這個老鼠粄可不是用老鼠做的哦,只是我們這邊的習慣叫法,其實它是用粘米粉和玉米澱粉一起做的,味道很好,有時孩子們不想吃飯時,我就這樣做一大鍋,既當菜又當飯,簡單營養還特別好吃,孩子也非常愛吃,總是一碗接一碗吃到撐,對了,做法還很簡單哦,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
  • 客家粄萬萬千,你最喜歡哪一款?
    客家粄類萬萬千—煎蕎粄,嶺南蕎菜算是地方特色,春天的菜蕎比較多,所以這種粄也是春季比較常見。糯米粉打入雞蛋攪成稠糊,蕎切碎加入,按自己口味輕重加入鹽巴等調料。油燒熱舀一勺漿糊入油鍋,炸到金黃撈起放涼即食。咬一口,清香撲鼻,喚起小時候家裡的味道。客家粄類萬萬千—蕎菜,這個就是煎蕎粄的精華蕎菜,形似韭黃,又像小蔥,味道卻又不完全一樣,是一種略帶辛香的口感。
  • 「品客家粄食 享麻磡濃情」 你知道客家蘿蔔粄這道美食嗎?
    麻磡客家粄伴隨著麻磡村的立村和發展,已有400年的傳承歷史。粄既是小食,也作主食,是麻磡人進山勞作隨身攜帶的糧食,伴隨著先輩們從艱苦歲月裡一路走來。400年來,客家粄既是麻磡人抵禦飢餓的糧食,也是麻磡人傳承客家文化的精神食糧,其中蘊含的鄉情親情與生活哲學,成為麻磡傳統習俗的重要祭品。
  • 百年客家粄創新之旅
    伴隨著熱氣騰騰的五華釀粄出鍋,秋日的氛圍也變得越發濃烈。五華縣技工學校的烹飪課室裡,「小廚們」一邊學一邊吃,紛紛豎起大拇指誇讚:「這釀粄肉餡飽滿、皮滑彈口、香而不膩!」釀粄、甜粄、發粄、艾粄……作為客家人,粄的美味或許並不陌生。粄之於五華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留於口的家常美味。
  • 「粄」,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客家美味,你想吃嗎?
    說起廣東的美食,不得不說的就是來自於客家的美味,客家有一種特別有意思的食物叫做「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字怎麼讀,但是絲毫不影響客家人對它的喜愛,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很多人對一些比較古老的東西已經開始了遺忘模式,但是仍有一些人,他們在傳承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東西,無論是文化還是飲食方面
  • 客家人的「粄」,既是美味的食物,又是客家文化以味覺的形式傳承
    粄是如餈粑一類的米製品,是很傳統的特色小吃。在客家人眼裡,把米製作成各種「粄」是米的最佳歸宿,一碟粄裡,甚至濃縮著客家人說不盡的鄉愁。客家捆粄說起客家人,總讓人以為是少數民族,其實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如今主要居住在贛閩粵邊區等地,還有大量遷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