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錦瑟》,您認可是悼亡詩嗎?談一談我的理解

2020-12-15 沉於古詩

(全文共3000字,讀完大約需要8分鐘,如果您暫時沒有時間,建議先收藏哦)

李商隱的《錦瑟》,是文化史上公認的難解之詩,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悼亡詩。

我以前也是同樣的觀點。

不過,近兩天我和幾位朋友討論比興手法的時候,談到了這首詩,讓我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今天分享給大家。

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歡迎點個讚;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沒道理,也歡迎您指出。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不詳,不過普遍認為這是李商隱晚年所作。

李商隱

1、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無端,何故,是怨怪之詞。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錦瑟何故竟有五十弦,一弦一柱都叫我回憶青春年華。

開篇就充滿了爭議。

瑟,一般只要二十五弦,為什麼詩人要說五十弦?

歷來主要有兩種解釋:

(1)斷弦之說,詩人是在妻子去世以後所寫,暗示了詩人對妻子的懷念。

(2)「五十弦」暗喻詩人接近五十歲,這是比興句,引起後面對青春年華的回憶。

這兩種觀點的對與錯,我不展開講,只談一談我對「五十弦」的理解,供您對比參考。

我認為,「五十弦」是借用典故,並不是指瑟的弦數。

典故出自《史記》(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後來常用「五十弦」指悲哀的樂曲、音樂。

您看,如果我們把「五十弦」理解為悲哀的樂曲,那麼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錦瑟的聲音何故要這麼悲哀呢?一弦一柱都讓我想起自己的青年時代。

從這裡我們可以判斷出,詩人的青年時代是充滿悲哀的。

詩人聽到了悲哀的瑟聲,不禁想起了自己悲哀的青年時代。

這是觸物生情,但並不是比興句,因為這裡沒有比喻,這是以物起興。

從行文的脈絡來分析,我們可以肯定,下文應該主要描寫詩人的青年時代是如何悲哀的。

我們來讀頷聯。

蝴蝶

2、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我們直接看典故。

(1)莊生夢蝶。

源自《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詩人為什麼認為莊子迷上了蝴蝶?

因為 「自喻適志與」,蝴蝶能讓莊子感到愉快和愜意。

可見,蝴蝶是一個美好的事物,讓莊子著迷,於是他在夢中追求。

聯繫前兩句我們可以判斷,詩人聽到了瑟聲,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時代,也和莊子一樣迷上了一個美好的事物。

詩中的「曉」字,我認為有「早」的意思,也就是說,詩人很早就迷上了一個美好事物。

(2)望帝化鵑。

望帝為什麼會化作杜鵑?

這個典故版本太多,有因為愛情,因為百姓等等。

我在這裡採納《四川通志》的說法:「望帝自逃之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

這裡的「春興」,表面上是指愛情,但是也可以理解成美好的理想。

望帝渴望復位的願望非常強烈即使死後也要化為杜鵑,啼血哀鳴。

再結合上一句,可以推斷這一句的意思是:詩人為了得到心中的美好事物,正在苦苦地追求。

那麼,詩人想要追求的美好事物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繼續讀頸聯。

海上明月

3、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這首詩最難讀懂的就是「滄海月明珠有淚」。

為什麼它最難讀懂?

因為這一句就包含了三個典故:

(1)蚌蛤珠胎,與月虧全。(珠與明月有關)

出自左思的《三都賦》:「蚌蛤珠胎,與月虧全。」

這個典故的意思是,蚌蛤體內的珍珠和月亮的圓缺有關,月圓的時候珍珠就是完整的,月缺的時候珍珠就是殘缺的。

我們理解一點就行了:珍珠之所以晶瑩剔透,就是因為有明月。

(2)鮫人泣珠。(珠與淚有關)

出自《洞冥記》:「(吠勒國人)乘象入海底取寶,宿於鮫人之舍,得淚珠,則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這個典故的意思是,珍珠,其實是鮫人哭泣的淚珠。

(3)滄海遺珠。(珠與滄海有關)

這個典故被很多人忽略,其實它才是關鍵。

「滄海遺珠」,原指大海中之珍珠為採珠人所遺漏。後喻人才埋沒,不為世人所知。

這一句有沒有讓您嘆為觀止?

簡單七個字,卻包含了三個典故,而每一個典故都突出了一個對象,分別是明月、淚和滄海,這三個對象又通過珍珠緊密地串聯在一起。

更絕的是,三個典故的糅合,不僅在形式上天衣無縫,而且在內容的表達上也非常準確。

珍珠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整合一下就可以得出來:滄海裡的一顆遺珠,在明月的照射下,晶瑩剔透,但是也飽含了淚水。

滄海裡的這顆遺珠就是指詩人。

也就是說,詩人在明月的幫助下,具備了才能,卻飽含淚水。

明月指什麼?

查一查李商隱的資料我們就能知道,他在考取進士之前,就得到了令狐楚的賞識,令狐楚親授其學,把他培養成了人才。

所以,「明月」就是指令狐楚。

那麼詩人這顆珍珠為什麼還要飽含淚水?

這也很簡單,因為他是滄海中的一顆遺珠,他這個人才沒有被朝廷重用。

我們也可以從他的資料中查到,李商隱的應舉之路很坎坷,屢次被考官阻撓而失敗。

所以「滄海月明珠有淚」的意思是:我在令狐楚的幫助下,已經學有所成,卻得不到朝廷重用,心裡很悲傷。

讀到這裡,我只想感嘆一句,高手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4)我們接著讀「藍田日暖玉生煙」。

出自司空圖的《與極浦書》,戴叔倫以「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詩景。

您看,李商隱是活用了戴叔倫的這句話。

玉生煙,很好理解,就是指良玉可望而不可即。

那麼,「藍田日暖」應該如何理解呢?

我認為要和前一句的「滄海月明」聯繫在一起理解。

滄海月明,比喻詩人在遠離朝廷的地方,有令狐楚的賞識。

而藍田,離長安不遠,而且「日」,通常比喻帝王,所以「日暖」,比喻在帝王身邊。

那麼「藍田日暖」,就是比喻在朝廷為官。

在朝廷為官,為什麼良玉可望而不可即呢?

聯繫上一句,詩人是滄海遺珠,自然渴望到朝廷為官,建功立業。

所以這裡的良玉,就是指建功立業的理想。

這就很清楚了,「藍田日暖玉生煙的意思是:在朝廷為官,建功立業的理想卻可望不可即。

那麼詩人已經在朝廷為官了,為什麼還是不能實現理想呢?

熟悉李商隱背景的朋友都知道了,他身陷「牛李」兩黨之爭的漩渦,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我們再回頭看頷聯:詩人想要得到的美好事物是什麼?

很顯然,也是指建功立業的理想。

到這裡我們就弄明白了,詩人的青年時代為什麼充滿悲哀?

就是因為他建功立業的理想沒有得到實現。

那麼他現在已經到了晚年,實現了理想嗎?

我們繼續讀尾聯。

海上明月

4、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可待,是「豈待」的意思。只是,是「正是」的意思。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這種感情難道是等到追憶的時候才有嗎,正是在青年時代就已經悵然失意了。

這兩句要讀出反問,才能理解詩人此時的感情。

「只是」,古今含義不同,指「正是」。

「只是當時已惘然」表面是說,詩人在青年時代,就已經感到悵然失意。

但是奇怪就在於,為什麼詩人現在追憶的時候還是感到悲哀呢?

原因很簡單,這說明從青年到現在,詩人一直沒有實現他建功立業的理想。

您看,尾聯這兩句其實是為了表達詩人此刻仍然很悲哀,但是他卻用反問把讀者的視線轉移到了青年時代的惘然。

這種「想表達A,卻故意把視線轉移到B」的方法,包含了詩意的真諦:含蓄曲折,方見其味。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這首詩的脈絡:

首先,詩人聽到悲哀的瑟聲,想起了自己悲哀的青年時代;

其次,詩人很早就樹立了建功立業的理想,並且苦苦地追求;

然後,詩人在令狐楚的幫助下,學有所成,但因為被人阻擾,屢次考不取進士,心裡很悲傷,等到考取進士入朝為官以後,卻又身陷黨爭的漩渦,建功立業的理想就在眼前卻無法實現;

結尾,直到如今,詩人的理想仍然沒有實現,心裡很痛苦。

以上就是我對這首詩的理解。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唐詩#

我是沉於古詩,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

相關焦點

  • 讀書一首詩李商隱《錦瑟》,聽瑟而引起的傷心回憶
    ——唐代:李商隱《錦瑟》吳喬《圍爐詩話》云:「所謂詩,如空谷幽蘭,不求賞識者。唐人作詩,惟寓己意,不索人知其意,亦不索人之說好。」所說的正是像李商隱所作的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詩。李商隱的一些詩,運用迷離的意象,表達難以言喻的感情,而語言又綺麗婉妙,雖然不易理解,但也使人愛之不舍。他這樣說,正是求索含義而不能得,於是最終對那類詩作出妥協,意思是承認那類詩太難理解,我怕你了,你就是那樣的一種類型。雖然如此,但是任是誰,每當讀一首詩,很自然地首先要去理解詩中所表達的含義。
  • 古詩詞賞析——李商隱《錦瑟》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適、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敘詩歌創作等許多種說法。
  • 李商隱《錦瑟》8句詩,5個典故,不懂還好,如果真懂了,你會哭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當中,最難懂的恐怕就是《錦瑟》了。這首《錦瑟》當中,8句詩,用了5個典故,差不多一句詩就是一個故事。除去詩的末尾大家耳熟能詳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剩下的還真是必須查閱典籍才能明白。
  • 李商隱最負盛名的一首詩,無人解其真意,卻依然流傳千古
    一、詩的大意何謂「錦瑟」?「瑟」是古代的一種樂器,「錦」則是裝飾華美的意思。所以「錦瑟」就是指裝飾華美的瑟。雖然詩名為「錦瑟」,但這首詩並不是專為說這種樂器。了解李商隱的人都知道,他善於作無題詩,他的很多詩是沒有題目的,有的雖然有題目,但其實就是以詩的開頭幾個字為題,並不能代表整首詩的內容,這首《錦瑟》就是如此。
  • 李商隱用錦瑟寫了一首詩,王安石大讚:要學杜甫,先從李商隱入門
    李商隱《錦瑟》一詩問世以來注家蜂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北宋至今,研究《錦瑟》的學者不下50家。王安石還說:要學杜甫,應當從李商隱入門。宋刊《義山詩集》把《錦瑟》置於卷首。——李商隱《錦瑟》李商隱,字義山,晚唐人。少時喪父。唐朝節度使令狐楚欣賞他的文才,請他到幕府去做巡官並教他今體文,李商隱應考數次未中,過了一段隱居學道的生活。
  • 李商隱藍田日暖玉生煙 說的是什麼意思 其實很簡單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李商隱《錦瑟》詩,藍田日暖玉生煙,說的是什麼意思?前言李商隱的詩向來以晦澀難懂聞名,惹得元好問專門寫詩揶揄到: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望帝春心託"這兩句說的就是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這首詩取前兩字為題,其實和其他的無題詩差不多,搞得大家雲裡霧裡,眾說紛紜。
  • 李商隱流傳千古的一首詩,無人解其中真意,爭議至今沒有定論
    詩歌的大意是:錦瑟的弦為什麼是五十根,每一弦一柱都能讓人想起美好的青春年華。莊周夢蝶,他痴迷於夢中的蝴蝶,但是卻稍縱即逝。望帝將思念寄託於杜鵑,日日哀鳴。滄海的明月下,珍珠泛著淚光。藍田的暖陽中,玉石升起青煙。這樣的感情要等到成為追憶才開始惆悵嗎?其實當時就已經十分惘然。
  • 《錦瑟》是李商隱最負盛名的代表作,也是他晚年所作總結一生的詩
    《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補弘農尉。當時牛(僧孺)、李(德裕)黨爭激烈,由於李商隱早年受知於牛黨令狐楚,後又娶李黨王茂元之女為妻,被牛黨視為背恩,長期受到壓抑。
  • 史上最難懂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千古名句
    《唐詩三百首》是蘅塘退士所選出的唐詩選本,也是流行最廣的唐詩選本,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李商隱的22首詩分別是:《登樂遊原》《嫦娥》《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夜雨寄北》《賈生》《北青蘿》《蟬》《籌筆驛》《春雨》《風雨》《韓碑》《寄令狐郎中》《錦瑟》《涼思》《落花》《隋宮一》《隋宮二》《為有》《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瑤池》。
  • 愛情或「似訴平生不得志」,李商隱的《錦瑟》到底表達什麼意思?
    適逢宦禍黨爭時期,晚唐最著名的一位詩人李商隱誕生了,他與李白,李賀並稱「三李」。很早之前在我們熟讀《唐詩三百首》時,就開始認識他,但是對於他的詩,卻不那麼容易理解,因為其中充滿了雋永和爭議。李商隱的《錦瑟》歷來被公認《李義山詩集》中最難懂的一首,詩歌中所表達的意思眾說紛紜。就以其中兩個典型的說法來闡述:一部分學者說他是抒寫愛情的,還有一部分說這是回憶平生的。
  • 唐詩三百首 | 202李商隱《錦瑟》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註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無端,無緣無故,生來就如此。樂器,琴有三弦、五弦;箏有13弦;而「瑟」卻有五十弦。用這麼多弦,來抒發繁複之情感,該是多麼哀傷。古有泰帝與素女之典故,已是哀傷至極了。
  • 一首《錦瑟》將李商隱封神朦朧詩鼻祖
    一、少年求學,幸遇天王巨星李商隱在晚唐的蕭索中徘徊、茫然。「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他筆下的詩諷刺當朝權貴,也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一個文弱詩人就這樣陷入牛李黨派之爭,本身李商隱的意志力就不堅定,性格又猶豫不決,在黨派之爭中他毫無還手之力,在夾縫間苟延殘喘,欲罷不能,鬱鬱寡歡,成為黨派鬥爭的犧牲品。但是這一時期,他也創作了大量的傳世之作。《錦瑟》就是其中的一首。
  • 《六神磊磊讀唐詩》,李商隱的心事你別猜
    這就是著名的《錦瑟》。據說李商隱寫下這首詩,沒有名字,《錦瑟》是後人所加。唐詩幾萬首,寫的這麼美的,的確不多。把一份對愛妻的懷念寫得如此至真至純,至情至痛的,恐怕只有裡李商隱了。他是詩人,他的每一滴淚都要流進詩裡。
  • 李商隱最難解的一首詩,短短56個字卻運用了四個典故!
    李商隱是唐文宗時的進士,因為出生於中晚唐,當時宦官弄權、藩鎮割據,他雖然有報國之心但卻不被重用,這從他的詩詞《賈生》中可以看出端倪,從文學作品上來看,他的詩篇構思新奇,風格穠麗,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解其意,而他所有的詩中最難解的應該就是這一首《錦瑟》了。
  • 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從《錦瑟》看李商隱的坎坷人生
    《錦瑟》是晚唐詩人李商隱晚年所做的一首借瑟以隱題的無題詩,其中飄渺的意象和神奇絕妙的情緒表達,成功吸引了無數後人的賞析甚至是解密,也因此在經過數千年的洗禮後依舊光彩奪目,是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詩人們大抵都擅長借物詠懷,《錦瑟》這首詩也被很多人認為是一首詠物詩,但是透過這些詩句,一字一句去深度挖掘,去了解詠物背後的強烈情感,我們不僅僅能夠感受到李商隱想抒發的情緒,更能夠通過情緒,了解到詩人不平凡的一生。
  • 嘗過愛情的苦,才能讀懂《錦瑟》,李商隱的情路有多坎坷?
    提到《大話西遊》這部稱得上的經典之中的經典,其中至尊寶在戴上緊箍咒之前的那一句:「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後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感動了多少觀眾,賺取了多少觀眾的眼淚?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李商隱的名詩中,有一首叫做《錦瑟》,這首詩是李商隱詩詞中最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影響深遠。李商隱就像是謎一樣的男子,李商隱在中年時期的時候,妻子去世了,他也因為寫抒情的詩句,被人貶斥了,事業和婚姻雙雙受挫,最後李商隱病逝在鄭州滎陽,也就是李商隱出生的地方。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李商隱三類詩詳解
    在宦官燻天勢焰之下,當時許多詩人都不敢正面發表反對意見,有的甚至順從宦官的言論,而年青的李商隱卻從國家安危出發,毅然呼籲誅討宦官,這種勇氣是難能可貴的。他的朋友劉蕡 「耿介嫉惡」被貶死,他也連寫了幾首詩為他呼冤。李商隱還寫了許多詠史詩,曲折地發表對政治問題的看法。這些詩主要是諷刺歷代帝王的荒淫奢侈,引為現實明鑑。
  • 李商隱的悼亡詩寫得感人肺腑,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相信很多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李商隱,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才子,同時他對於妻子的愛,那也是很令人感動,特別是在王氏逝世之後,他寫過了很多的悼亡詩,以此來懷念妻子。兩個人儘管在一起生活的時間並不算太長,可是感情深厚,這也使得他在王氏逝世之後很是痛苦。雖然李商隱有過好幾段戀情,但是很顯然他最愛的還是王氏。
  • 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苦讀,卻仕途坎坷。他成家後與妻子非常恩愛,可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到處奔波。一方面他感慨自己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另一方面痛惜自己無法盡一位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經常深感自責。下面介紹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悼亡妻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嬌郎痴若雲,抱日西簾曉。枕是龍宮石,割得 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