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高鐵行駛在昆楚大鐵路上。李茂穎 張偉明攝影報導
開欄的話
「十三五」即將收官。這是值得點讚、必須銘記的五年。在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砥礪前行,以智慧、勇氣和擔當,一次次攻堅克難,穩步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邁上1萬美元臺階,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分量更重、含金量更高的領跑者。
這是每個中國人為了更美好生活孜孜努力、夢想成真的五年。就業穩定,收入增加,消費紅火,空氣變好,預期壽命增長,文化活動多姿多彩,惠及民生的新科技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分享著改革發展的成果,老百姓的獲得感更強、精氣神兒更足。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十三五·中國印象」專欄,回眸神州大地這五年來令人感奮的可喜變化和生動故事,全面展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新亮點。
「每次坐高鐵都很興奮。現在有機會實地感受高鐵製造,太酷了!」近日,烏克蘭小夥子伊戈爾和上百位車迷一起,走進位於湖南的中車株洲基地。
他們看到,一列列電力機車如箭在弦般整齊排列、引弓待發,全球首個超千億規模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就在此地。成功研製全球最大功率電力機車、產品服務出口全球逾百個國家和地區……組建5年來,中國中車在新時代的軌道上一路馳行。
回望這5年,「十三五」規劃落地生長、拔節育穗。時光隧道沿途,一幅幅向上的圖景閃現——
那是國之重器彰顯國家實力。
客流量突破1000萬人次!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整年來,「鋼鐵鳳凰」引頸展翅,啟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引擎。目光移至南國,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近兩年,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這五年,人們見證了被外媒直呼「世界新七大奇蹟」工程的誕生,也見證了科技領域的一次次突破,飛機「三劍客」,藍天競翱翔,國產大航母,下海逐波浪,是嫦娥躍升空、玉兔落月面,是北鬥聯天下、天問赴蒼穹……
這背後,是中國經濟實力的大幅躍升。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99萬億元,人均GDP進入「1萬美元俱樂部」,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達30%。預計到「十三五」末,中國GDP將穩穩地躍過100萬億元。「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美國《紐約時報》今年年中這樣寫道。
那是數字創新激起動能澎湃。
不久前,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在中國電商平臺為泰國水果直播「帶貨」,一口氣賣出近5000個榴槤和2萬個椰青。網絡零售、電子支付、大數據、雲計算、5G、新能源,一系列創新為中國經濟拓開新空間,也在全球掀起新潮流。「我非常欽佩中國在跨境電商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領先的技術。」朱林讚嘆。
今天,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居世界第二,近4年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年均增速高達19.4%。作為世界第一大市場,中國正成為全球創新的策源地。
那是開放合作譜就共贏樂章。
疫情衝擊不小,中歐班列卻逆勢開出加速度。「每周都有45趟至60趟中歐班列往來於杜伊斯堡和中國城市,這個數字創下新紀錄。」德國杜伊斯堡市政財務主管馬丁·穆拉克說。到今年8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近2.9萬列;在全球,83%擁有鐵路的國家都運行著中車的產品。
堅持在開放中發展,中國201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1.5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一,累計與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籤署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為世界貿易復甦提供了重要動力。」德國工業聯合會董事總經理約阿西姆·朗說。
那是改革紅利結出惠民果實。
機場修到了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過去「出門過溜索,種地靠攀巖」的怒江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機場。「這是我們千年『飛天夢』,也是脫貧致富、發展提速的『空中快車』。」蘭坪縣豐華村黨總支書記楊五金說。隨著脫貧攻堅步步深入,當地傈僳族同胞搬進新居,村鎮上蓋起嶄新的幼兒園、衛生院……「村民再也不用為小病跑老遠!」蘭坪縣啦井鎮衛生院院長李汝妹笑得開心。
2016年到2019年,中國超過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到2020年末,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將如期實現,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得到歷史性解決。
5年來的一幕幕,在華生活的伊戈爾都是見證者。中車株洲基地上,他目不暇接,不停提問,還隨手將這些科技創新的結晶統統「裝」進鏡頭裡,「要讓更多人認識開放、發展的中國。」伊戈爾說。(本報記者 李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9月29日 第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