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上小學,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寫作能力還是一張白紙,在這個時候提早打下紮實的基礎,養成寫作的好習慣,對於孩子以後的作文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那些認為孩子剛剛一年級,不需要學習寫作文的家長,得趕緊改變了。畢竟,一年級學習的寫句子也是屬於作文。
那麼,對於低年級或者不會寫作文的孩子來說,家長們怎樣幫助到孩子?
一:每天閱讀半小時
作文,是知識輸出的過程。有輸出必然要有輸入,而閱讀就是最好的知識輸入過程。
每天閱讀半小時,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量,詞彙積累量。這就好比給孩子開設了一個銀行帳戶,每天存點錢,積少成多,需要用錢時可以拿出一大筆。
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每天閱讀需要家長陪伴,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書籍的選擇上,儘量以圖文搭配、圖少文多為主。圖文搭配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圖少文多有利於孩子知識的積累。
二:每天學習一個詞
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每天都在讀書,但是對寫作的幫助很小。對於這個問題,下面的文章分析得很詳細,大家可以點開看一看,說不定對你有幫助。
親愛的媽媽,孩子看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寫作文,原因在這裡
我們說的是每天學習一個詞。既然是學習,孩子們不僅要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還要學會用這個詞語組詞造句。
一個詞語不單單是只有一個意思,用在不同的語境當中意思也不同,所以孩子們需要把這些內容全部寫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徹徹底底地掌握一個詞語,才能夠保證在日後的使用中不會出錯。
三:每天練習寫日記
日記,把每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不論是好事壞事,不論是大事小事,不論是喜事悲事,都可以成為日記的內容。
日久天長日記本上的內容越來越多,日後翻起來不僅是一種回憶,同時也是最真實的寫作素材。寫日記的時候也鍛鍊了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文字使用能力,自然而言,寫作能力水漲船高。
對於剛開始寫日記的孩子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孩子能夠把事情說清楚。例如記錄一件事,只要寫出什麼時候,什麼地點,誰在幹什麼,心情如何就可以了。
但是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來說,日記便有一定的要求了。具體要求大家參考一下7月15日的那篇文章《日記內容、日記格式,超細緻講解。解決孩子寫日記難題》。
作文,它是一門循序漸進的課程,願每個孩子寫作時都可以行雲流水,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