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文點讚濰坊教育:看到了比升學率更重要的事

2020-12-17 閃電新聞

山東壽光,高中教育的新目標是幫助孩子走上適合自己的路

看到了比升學率更重要的事

在山東,濰坊教育名聲響亮。很多山東考生可能沒去過濰坊,卻大多做過從這裡傳出的高考模擬題。這個以高升學率著稱的地級市,甚至吸引了很多濟南、青島的學子前來求學。不過,與不少地區優質生源高度集中,以至於形成「超級中學」不同,濰坊下轄各區縣的高中階段教育都挺強。壽光、安丘、諸城、昌樂……這些區縣各自至少擁有兩三所實力不俗、不相伯仲的高中。

作為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濰坊壽光經濟實力不俗, 2016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57億元,財政總收入128億元,位列山東省各區縣上遊。在這個縣級市,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情況如何?

沒有超級中學,六所普高劃片招生

「和很多地方不同,壽光高中階段也採取劃片招生政策。」壽光市教育局黨委委員、教科研中心主任朱導泉語氣中透著驕傲,「壽光目前共有壽光一中、現代中學、壽光二中、壽光中學、渤海實驗學校、聖都中學6所高中,除了聖都中學,其它學校的招生都按照地理位置就近等原則,有著嚴格的區域劃分和明確的對口初中。」朱導泉說。

家長不會有意見?「2016年,在濰坊市政府對各縣市區教育重點工作督導評估中,壽光名列第一;在濰坊市教育局組織的滿意度測評中,壽光市教育局獲得99.18分,名列濰坊各縣市區第一位。」朱導泉底氣很足,「這6所學校,當然也有前後高低,但教育質量並沒有太大差異,如果光看升學率,學校之間差距並不大。」

壽光中學地處壽光郊區,九成以上生源來自農村。這所學校在升學率上始終保持著很高的水平。壽光中學校長黃本東說:「2017年學校共有畢業生742人,其中達到一本線以上的215人,二本線以上的433人。」在壽光,即便是排名靠後的學校,二本上線率也能保持在五成以上。

敢於劃片招生,源自壽光對自身教育均衡程度的自信。早在2002年,壽光市就提出了「教育均衡發展」,10多年來一直注重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和教育質量。目前,壽光市一年的教育經費總投入約25億元,佔市財政收入約26%。

良好的教育傳統,讓壽光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在壽光人心目中,壽光一中和現代中學是兩所較好的高中,但其它學校同樣能幫助學生走進理想的大學。

壽光能做到教育均衡發展,與其良好的經濟基礎不無關係。作為蔬菜之鄉,壽光的GDP近幾年穩居山東省上遊,這裡幾乎家家戶戶「種大棚」,只要肯受累,一年下來掙十幾萬元不成問題,也因此,壽光的城鄉差距並不明顯。「比起所謂的『城裡人』,壽光的農民大多『家底殷實』,普遍十分重視教育,也並不急於讓孩子打工掙錢,一般都要求孩子先把書念完,職專高中都可以。」壽光市教育局幹部商榮賓說。

職校有效整合,四成孩子選擇上職專

楊麗臻就來自壽光一個「種大棚」的農村家庭,今年17歲的她,在初中畢業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去壽光職教中心上學。

楊麗臻的成績並不算差,用她初中班主任的話說,將來考個本科肯定沒問題。「一開始父母也不理解,但我有自己的打算」,楊麗臻說:「將來我想做一名空姐,我們職校的口碑不錯,在這裡學習相關專業能讓我提前了解和接觸這個行業。」她近期的「小目標」,是通過即將到來的春季高考考上青島大學,可以在更高的平臺上實現自己的夢想。

和楊麗臻一樣,懷著類似想法的學生還有不少。濰坊職教中心學校教管主任崔春勝表示,在壽光,大約四成初中畢業生在升學時選擇上職業中專,初中畢業後直接打工的很少見。這幾年,初中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選擇職專的數量有所增長,他們大多希望通過春季高考考取更好的大學。還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成績不好,很難在學業上有所成就,轉而謀求「術業有專攻」。鄭濤就屬於第二種類型,他的學習成績雖然不好,但卻依靠個人的特長和努力,拿下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營銷項目一等獎。

壽光職教中心由濰坊科技中專、市工貿職業中專、市第二職業中專、市勞動技校、濰坊水產學校5所學校整合而成,2013年統一搬入現在的新校區。如果不仔細分辨,這裡空間大,環境好,更像是一個大學的校園。

通過整合,職教中心形成了規模發展優勢,不僅避免專業重複設置、教學設備利用率低等問題,還可以集中更大力量購買培訓設備、吸引優秀師資。新校址地處濱海經濟開發區,與企業的聯繫更加方便,遠離市區也讓學校管理更加從容。

師資問題待解,希望引進人才豐富課程設置

雖然是公認的教育強市,但壽光也有自己的困惑。

師資問題就是擺在很多校長眼前的難題。壽光一中校長王繼林坦言,前些年學校教師的整體年齡偏大,師資一度緊張,這幾年通過加大招聘力度,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但學校還是希望能引進更多優秀的大學生,很多人一聽說是小地方,就不願來了。」王繼林說。

接受採訪的校長們都希望,通過引進優秀年輕教師,給學校帶來更多活力,也可以豐富課程設置。

高考改革的推進,給學校教學活動帶來很大挑戰。「6選3」模式形成了學生選課的多樣性,現有教育資源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對老師的素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沒辦法做到像北京一些學校那樣開設200多門課程,但也希望給孩子帶來更多選擇。」一位校長說。

不過,改變正在發生。在確保優秀成績的同時,學校也儘自己所能關注孩子全面成長,注重素質培養。

「這既是高考改革的要求,也是家長學生的共同呼聲。」王繼林說。壽光一中打磨出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課程體系,開展「課內研究性學習」和「課外創新實踐活動」,著重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思維,不少項目都在全國的科技創新大賽上拿了獎。壽光中學則編訂自己的校本課程《我的人生我做主》,在高一入學時為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指導。

壽光市教育局局長李玉明認為,高中階段教育尤其要重視生涯規劃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和自主規劃能力。不管是普通高中教育還是中等職業教育,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努力,引導孩子走上適合他們未來發展的道路。

相關焦點

  • 今天,《人民日報》再次刊文講貴州大數據
    今天,《人民日報》再次刊文講貴州大數據 2018-05-30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坊最牛的高中是哪所?濰坊四中在網友心中最牛!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濰坊新聞網3月8日訊 教育是濰坊的一張名片。今年的濰坊兩會工作報告中提出,「十三五」濰坊將加大教育發展力度,把濰坊打造成全國教育名城。
  • 小盒課堂獲人民日報點讚 AI讓學習更高效
    小盒科技作為國內知名AI教育公司,在人工智慧教育領域深耕多年,2017年率先在行業內進行基於自適應學習場景的內容建設,推出的AI課程體系「小盒課堂」,獲得人民日報點讚。11月18日,人民日報科技版刊發報導《提供高質量教育資源、開發個性化教學方式,小盒科技——為教育插上人工智慧翅膀》,高度讚賞「小盒課堂」,並在報導中說到「區別於傳統班課的固定上課時間、固定課程內容和固定講解節奏,小盒課堂可以精準分析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自動診斷學習進度,並根據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掌握水平、學習狀態實時匹配最合適的學習路徑。」
  •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點讚廣東
    6月9日,《人民日報》推出「在危機中育新機 於變局中開新局」專欄,首期聚焦保就業,並在頭版頭條位置點讚廣東「撐企業、渡難關,手中飯碗穩下來」。內容如下:廣東江門市,位於高新技術工業園的奔力達電路板集團,往常要運轉到晚上10點的設備,現在7點就歇了下來。「公司外銷比例一下從高峰期的50%下滑到30%,庫存也從往常的3萬平方米增加到5萬平方米。」
  • 人民日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人民日報》曾刊文,告訴各位家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圖省事」,更不能「怕麻煩」。世界上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麻煩,越耗費功夫。父母要比孩子更加努力,更加用心,才能用你的「不怕麻煩」換來孩子的「真正優秀」。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 蘇曉暉/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1-23 06:24
  • 人民日報:比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做到這5點,家長都該看看
    人民日報就曾經為父母們總結了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5件事情:01讓孩子擁有直面挫折的勇氣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慧新說關於如何進行挫折教育,人民日報有以下幾點建議:1、給孩子時間體驗挫折當孩子遇到一些挫折、困難的時候給讓孩子時間去感受這些所帶來的負面情緒,下一次才會更有動力、才會脫敏,不至於一點小困難就崩潰。
  • 《人民日報》刊文介紹山東衛視《美麗中國》經驗
    以下為《人民日報》全文:生態節目《美麗中國》告訴你「你的選擇,就是地球的模樣」(創意空間)胡韶紅《 人民日報 》(2018年12月13日24 版)最近,有關陝西榆林毛烏素沙漠「變綠洲」等消息成為社會熱點
  • 《人民日報》點讚夸克搜索創新:「框+AI工具」圈出搜索新領地
    7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網際網路企業角逐搜索市場》,梳理時下網際網路企業藉助多項新技術、細分市場後展開的「搜索工具+業務生態」新布局,同時分析了搜尋引擎在內容生態、算法推薦和視頻搜索等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 人民日報刊文談改拼音:打破詩詞合轍押韻,影響韻律美感
    人民日報刊文談改拼音:打破詩詞合轍押韻,影響韻律美感 桂從路/人民日報 2019-02-25 06:42
  • 人民日報刊文 | 今年,快遞已超700億件
    人民日報刊文 | 今年,快遞已超700億件 2020-12-02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點讚永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發揮...
    《人民日報》2020年7月19日頭版刊發了《凝聚力量 齊心戰疫——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積極作用紀實》一文,對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給予肯定和讚揚,其中,金昌市永昌縣河西堡鎮作為典型事例,被《人民日報》點讚。
  • 人民日報刊文:共產黨人的親情是吃透嚴與愛辯證法的大愛
    人民日報刊文:共產黨人的親情是吃透嚴與愛辯證法的大愛 吳齊強/人民日報 2016-04-06 13:31 來源:澎湃新聞
  • 飛機修理工自學倫敦腔走紅抖音,人民日報點讚評論「開口脆」
    人民日報點讚評論:開口脆!  張建海今年32歲,在上海從事機務工作,多年來一直定居在國內。據張建海自述,自己平時愛好英語,在閒暇之餘他會看英語電視、聽英語廣播,邊聽邊模仿電視廣播中的口音。經過多年來的積累與練習,張建海的口語有了巨大的提升,就好比在倫敦生活了很多年一樣,地道純正。
  • 今天,《人民日報》點讚了馬鞍山這個地方
    >本報記者 田先進《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近年來,安徽省當塗縣五星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不斷整合當地文化資源,創新文體活動,打造家門口「文化圈」。 與許立勇不同,楊永金老人更喜歡聽當地新聞。「一些本地政策、民生新聞,我都特別感興趣,有時候還會喊上朋友一起來。」楊永金笑著說。 「為了滿足每位老人的閱讀需求,每天早上8點,我們的領讀人就要趕到閱覽室,挑選不同類型的文章。」
  • 剛剛,開平高考這一幕被人民日報點讚!
    剛剛,開平高考這一幕被人民日報點讚!>權威發布 服務民生十年寒窗磨一劍只待今朝問鼎時今天又逢一年高考日開平學子滿懷信心步入考場為著未來而衝刺在考場外有這樣一群人在為他們保駕護航暖心舉動甚至還被人民日報點讚啦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只是權力的工具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只是權力的工具 張亞中/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08-02 10:38 來源:澎湃新聞
  • 盛典丨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桃李獎獲得者風採展
    歲末年初,由山東省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濰坊創新教育政策研究院、濰坊市中小學家長聯合會、《濰坊教育》雜誌等單位共同組織發起的第五屆全民教育節暨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活動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第五屆全民教育節暨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以「堅守·超越」為主題。作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吸引了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的熱情參與。前期,經過學校自主申報、媒體推薦及專家評審,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桃李獎等多個獎項名單已正式確定。
  • 點讚衡水中學,點讚毛坦廠中學
    儘管《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堅持正確導向規範高考成績發布和相關宣傳工作的通知》要堅決剎住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等不良風氣,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統計、公布所屬高中學校的升學人數、升學率、升入 985/211 高校及一本高校情況等高考信息,不得以高考成績對各市、縣(市、區)及高中學校進行排名排隊。
  • 人民日報刊文批"一站到底":部分題目有悖常識
    人民日報刊文批"一站到底":部分題目有悖常識 但是,與「戲說」、「外傳」這樣的虛構節目不同,史實的嫁接、常識的訛誤,是製作節目的硬傷,更有可能誤導觀眾的認知。而且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電視信息不再是一閃而過、雁去無痕,網絡成為二度乃至N度傳播的遼闊空間。這樣一來,電視的陳年舊帳不僅隨時可查,謬種流傳的可能性也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