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書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2020-12-16 盤錦網警巡查執法

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完善立法體制,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完善;堅持依憲治國,與時俱進修改憲法,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憲法實施和監督全面加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建立政府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改革,依法糾正一批重大冤假錯案件,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推進法治隊伍建設,發展壯大法律服務隊伍;堅持依法執政,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依法懲治腐敗犯罪,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全面依法治國領域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書寫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恢弘篇章。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制定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路線圖、施工圖,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從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到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設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實現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轉化為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了全面依法治國正確方向。

法治建設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編纂民法典,制定慈善法、反家庭暴力法,修改完善環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用法治來規範政府和市場的邊界,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實現「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規範行政權力,確保「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一批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法律法規陸續出臺,立法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法治政府公信力、執行力持續提升,全民法治觀念切實增強,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歷史任務,也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目標任務,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重要部署。前進道路上,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效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我們就一定能乘勢而上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來源:人民日報、公安部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書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南開融媒 11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書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文章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丨從法治汲取力量——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從法治汲取力量——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基層見聞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從法治汲取力量——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基層見聞新華社記者近期在內蒙古、廣東、山東等地採訪看到,針對基層執法和行政中存在的問題,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改善執法手段,營造清新行政環境,依法劃定決策權力紅線,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獲得感,為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匯聚力量。
  • 開啟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徵程
    原標題:開啟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徵程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闢了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新時代。
  • 陳冀平: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時代內涵
    文章著重闡釋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豐富時代內涵和重大時代意義。全文如下: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個基本方略之一。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最新戰略定位,具有十分豐富的時代內涵和重大時代意義,需要從發展歷程、戰略布局和基本內涵三個方面予以把握。
  • 執住「牛耳」推動全面依法治國踏上新徵程
    剛剛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會議強調,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 心得體會範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心得5篇
    其次,推進依法治國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適應的這個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要注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不繼更新推進體制機制,法律法規,讓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使黨,國家,社會管理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
  • 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山海講堂】學習網評: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山海講堂】學習網評: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2020-12-11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得體會範文:全面依法治國感悟5篇
    【篇二】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強調,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各方面制度體系不斷成熟,我國在法治為民實踐上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彰顯出了強大生命力。
  • 「人民日報」推動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提高到新水平
    >弘揚憲法精神 樹立法治觀念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蔣建國我們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夯實依法治國社會基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 【法治習語】依法治國篇: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 人民日報學苑論衡:為依法治國提供學理支撐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要求,「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以法治理論創新引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踐。
  • 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貫通、國內和國際關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呈現出四大標誌性意義。
  • 羅志堅:依法治國的價值新追求
    原標題:依法治國的價值新追求 開欄的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軍號。「奉法者強則國強」。
  • 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
    ……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 心得體會範文:全面依法治國心得體會5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妙筆」汲取了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文化之「神彩」,融入了新時代中國特徵之「意蘊」,彰顯了親民愛民利民的情懷之「底色」,必將以「巨筆」揮毫寫活全面依法治國的治理「新篇」。依法治國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託,只有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始終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重要價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根本目標,更好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才能開啟「十四五」全面依法治國新徵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切身感受,讓人民群眾帶著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法治社會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程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   法治社會建設在全面依法治國中具有重要意義。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要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 學苑論衡:全面依法治國的法哲學思考
    全面依法治國既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布局,也是法哲學領域的重大理論問題。在法哲學層面深入探討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性、正當性、必要性、必然性,釐清其要義、方法和邏輯規律,進而形成廣泛價值認同、實踐理性、社會合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作者:李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原所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也保證了人民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區別於資本主義法治的根本所在。第二,以公平正義為崇高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人民的期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了我們黨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
  • 永康法院組織傳達學習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及浙江省委十四屆...
    永康法院組織傳達學習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及浙江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 2020-11-24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