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全過程

2020-12-17 人民論壇網

【摘要】在現代育人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才培養的本質要求,是構建社會文化生態、堅定文化自信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途徑。要著力構建相應的教育體系、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要堅持以人為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理念。

【關鍵詞】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育人體系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過程是培養品德高尚、信念堅定人才的本質要求。價值觀是指人在現有的認知水平、心理狀態和思維形態上,對特定的事物作出的關於價值理解、取向和選擇,是人的思想道德、心理狀況、知識水平和理想信念的表徵。價值觀對個人的動機和社會實踐有導向作用。在這個層面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行動指南和價值目標。人才的培養首先是價值觀的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過程,實際上是將每一個社會成員都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體系中,這與現代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相契合。從個人與國家、社會的關係上來看,個人是構成國家和社會的基本元素,要處理好個人與國家、社會和其他成員的關係,把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有機統一起來,必須以正確的價值觀作為自身行為的指導,在特定環境下要承擔一定責任和義務。一方面,社會層面的價值觀構建是個人價值觀在認同和實踐中綜合作用的過程,即社會價值體系的構建必須基於個人價值觀的構建。另一方面,國家在建設過程中不僅是國家意志的運行,更是個體成員在微觀上的認同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先進文化,只有內化為個體成員的精神信仰才能得到落實和發展,同時,個人的精神信仰又反過來助推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過程是構建文化生態、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價值系統構成,普拉諾認為「價值是內在的、主觀的概念,它所提出的是道德的、倫理的、美學的和個人喜好的標準。一個人所持的或一個團體所贊成的一組相關價值叫『價值系統』。」道德本質上來源於價值觀,反映於價值觀。本質上文化是價值觀的表現和反映,價值觀是文化的精神內涵,兩者有著內在的統一性。「文化自信是價值觀自信的本源支撐,價值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在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凝練的個人、國家和社會的價值系統,是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蘊含著的科學內涵和精神文明。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育人體系,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過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撐和行動指南。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正確的價值體系作為理論指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這一復興提供了價值目標和價值準則,是重要的思想保障。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先進的價值理念,對個人、國家、社會的發展起到導向作用。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國家只有先進的價值目標作為導向和行動指南,才能堅定價值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推動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過程的理念與原則

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正確的指導思想是一切社會實踐的基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過程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新形勢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出發點。這是保證社會價值體系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能夠有效防止一些腐朽和錯誤的思潮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中的時代潮流下對文化的衝擊。

堅持以人為本。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育人過程,本質上是通過教育將其內化為社會成員的精神信仰的過程,其落腳點在於人的發展。因此,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人是社會的基本元素,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同時也是教育的實踐和社會建設的主體。事實上,只有個人層面的價值觀得到認同和踐行,才能實現國家和社會層面的價值體系的構建。因此,在整個育人體系中要堅持育人為本,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為人的品格和信仰,並被普遍的實踐。

如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過程

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第一,要構建教育體系,整合教育資源。教育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個人精神追求並自覺踐行的基礎,是由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平臺組成的動態體系。例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依託高校、黨委宣傳部門、政府宣傳部門等構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平臺,使社會每個成員能夠享受到便捷和高質量的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大的特點在於實踐性,要將價值觀上升為整個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和價值準則,並不斷地付諸實踐,才能引導和推動社會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傳統美德中汲取新時代的文明元素,舉辦各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涵的精神文明活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植根於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是傳統美德的延續和升華,因此要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本源,挖掘符合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文明元素,創造性的轉化,將其運用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中。第二,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是隨著社會發展和對人才的需求而不斷發展的。教育個性化、教育終身化、教育開放化、教育模式多元化成為當下教育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過程,要秉承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改變以往單向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同時,要堅持以學習者為主體,發揮其主動性,通過外部驅動,使其在現有的認知水平上進行思想、道德、信念的建構,並內化為自己的精神信仰和價值目標。

主題教育與薰陶教育相結合。主題教育針對性強、專業程度高,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為直接有效的模式,但主題教育往往時間短、覆蓋面小,教育質量和效果有限。薰陶教育是在特定社會環境下,通過文化氛圍和行為活動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施加給個體成員以潛移默化和持久的感染、教育、啟示,在這個過程中受教育者將要點逐漸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是從一種無意識的自覺、自醒和自進的長效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生活各個方面的價值準則,對人有著更為廣泛的影響。因此,要充分的將主題教育與薰陶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優缺互補、相互促進的教育格局。

政策導向與制度保障相結合。政策是推動育人實踐的最直接力量,也是最明晰的行動指南。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統籌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育人過程中的各項工作。一是要加強頂層設計,以黨和國家的基本政策為基體,層層細化和分解,完善政策內容,推動育人實踐。二是要完善政策落實和監督機制,細化崗位職責,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的帶頭作用。

完善激勵機制和法律保障機制。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的激勵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調動領導幹部和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發揮法律法規在社會利益平衡、權利救濟方面的保障作用,使育人實踐在有序的環境中順利開展。

(作者為吉林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顏曉峰、耿超:《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5年第1期。

②馬永慶:《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主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6年第2期。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原標題:教育部: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根據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聯繫實際,拓展有效途徑,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
  • 以「六個融入」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學校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理念,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切實做到「六個融入」,即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宣傳教育全過程、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志願服務活動全過程、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教育教學全過程、校園文化建設全過程,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師生員工,形成了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
  • 「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激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這為強化育人、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期,我們編發一組思政教育的稿件,希望對各個層面的學校教育教學有所借鑑,從而為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思政教育的支撐。    大學是立德樹人的地方,只有抓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好,而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就尤為重要。
  •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頂層設計,確立了運用法治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基本方略。我們要更好地運用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傳導正確價值取向,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 遂寧以「四融入」厚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我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校園的一道文明風景線。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營造了有利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氛圍,讓學生自覺形成價值認同和行為取向。目前,我市已建成1所全國文明校園,24所省級文明校園,92所市級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實現100%全覆蓋。
  •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把核心價值觀 融入大學精神
    從本周起,我們開設《核心價值觀·校訓》專欄,通過專訪高校負責人,深入挖掘大學校訓的精神內涵、價值底蘊,深入探索校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點,使校訓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精神、價值理念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大學是文化與教育的機構,其使命在育人,根本也在於以文化育人。
  • 石家莊科技工程職院將勞動教育融入課程體系,融入育人全過程...
    原標題:石家莊科技工程職院將勞動教育融入課程體系,融入育人全過程——勞動教育在校園裡處處生根「這是我們班的責任田,秋天種的菠菜、小白菜我們已經吃上了,明年開春菠菜還能長。」河北石家莊科技工程職業學院二年級學生康建龍指著校園裡的一片空地說。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全過程。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 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是立德樹人的首要任務
    具體實踐中,要通過建設並形成與各高校大學精神、學科特色密切結合的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育人平臺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  首先,要將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文化育人和作風建設全過程。要把推動核心價值觀教育落細落小落實作為重要目標,進一步加強分類指導、聚焦生活細節。
  • 張廣斌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文化路徑探索
    例如,英國、德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制定了價值教育政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的「生活價值教育計劃」在世界上80多個國家8000多所學校開展了致力於「合作」「自由」「快樂」等12項核心價值教育的工作。新時代,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價值教育工作,明確提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強化「四個聚焦」,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環節,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既是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題中之義。做好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不斷強化「四個聚焦」,切實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廣度」「深度」「效度」和「信度」,形成合力育人、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24個字的主要內容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全過程,致力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地生根」,著力建設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強化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文化氛圍,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審判執行工作中
    人民法院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肩負著重要使命,要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司法解釋和審判執行工作之中,發揮規範、指引、評價、引領社會價值的特殊作用,讓每一個公民都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解釋的意義和限度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中共中央印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強調,要用5到10年時間,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 廣東高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
    結合學校定位與專業特色,統籌規劃校園軟硬體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制度、行為、物質和文化建設中。同時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微博、校報、校刊、廣播等宣傳輿論陣地,解讀、詮釋與標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蘊、內涵和主旨。
  • 核心價值觀浸潤人心 凡人善舉匯聚大愛
    作為高校黨務工作者,劉川生參與了調研,在她看來,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構建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合力育人的協同平臺,全社會都應成為育人課堂。「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接地氣,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提升大學生的情感認同。」劉川生建議,要充分挖掘校內外文化教育資源,發揮大學校訓、校史、大學精神的育人作用。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人的哲學:將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
    本人自2008年春季學期開始,一直承擔哲學專業本科生「人的哲學」課程,在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致力於將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系統融入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之中,努力落實課程思政的各項要求。「人的哲學」課程主要圍繞「人的存在」、「人的本質」、「人的價值」與「人的發展與自我實現」等人學基本問題展開,著重闡述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的)人學思想以及中國傳統人生哲學與西方人性學說。
  • 第二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過程
    中國共產黨凝練和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歷了一個逐漸深化認識的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基因是淵源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尤其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價值追求。
  • 構建以「育人」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課程改革仍然是未來教育改革的核心。面向未來,課程需要更好地體現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從根本上解決「為誰培養人」和「怎樣培養人」的核心問題。因此,在區域推進課程改革,需要通過「四個突出」聚焦課程育人價值,讓課程改革走向更為綜合、更為廣泛、更為靈活的發展道路。一是突出課程的「學科育人」價值。目前,我國高中課程標準已經完成了修訂工作,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將啟動新一輪修訂工作。
  • 石中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站在社會進步、國家建設和民族振興的立場上,習近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層次性關係作了明確的、科學的說明,為我們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一個非常嚴密的思想框架。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  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任務,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