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拜日式,前面已經講過阿斯湯加拜日式A和B,今天要說的是哈他瑜伽拜日式,一起來看看有什麼不同。
拜日式Surya Namaskar也被稱為太陽致敬式,是哈達瑜伽的常見序列。它表達了人們對對太陽的崇拜。拜日式涉及串聯的12個體式。體式的連接方式是使脊柱向前和向後伸展。每個體式都涉及呼氣和吸氣。練習拜日式,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得到鍛鍊。
練習拜日式需注意:
在進食2小時後練習拜日式。通常在朝陽的方向練習。拜日式Surya Namaskar練習一般在墊子上完成。
拜日式Surya Namaskar的所有12個姿勢都應在一種練習中完成。最後可以攤屍式結束。呼吸與體位同步。在12個體式的序列中有8個姿勢。有一些重複體式,以致敬式開始和結束,這些體式都較易於完成,而且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練習。
拜日式旨在使您的整個身體變暖並整合身體,思想和呼吸。拜日式是一個熱身練習,被認為是瑜伽中最好的運動,它可以伸展,壓縮,拱起並增強身體的主要肌肉以及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它還有助於增強靈活性,力量,平衡和專注。
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拜日式
第一式:祈禱式
動作:雙腳自然併攏,身體直立,雙肩放鬆,目視前方。雙手合十胸前,保持正常呼吸。
功效:心中湧動著呼吸的能量,感覺自己的身體挺拔而穩定。
第二式:展臂式
動作:山式站立;吸氣,將雙手上舉過頭頂,伸直手肘,脊柱向後緩慢彎曲,充分向後伸展;呼氣,收腹回正。
功效:伸展腹部臟器,促進消化,增強脊柱力量和彈性,鍛鍊手臂、肩部的肌肉,緩解肩部緊張。
第三式:前屈式
動作:呼氣,雙手帶動身體,從髖部開始摺疊身體向下,雙手落地。吸氣,感覺脊柱延展拉長,上身儘量靠近雙腿。呼氣,感覺後背柔軟放鬆。
功效:擠壓腹內器官,緩解便秘,同時打開大腿後側肌肉,柔軟脊柱,強化脊柱神經。
第四式:騎馬式
動作:雙手控制力量,吸氣的同時右腳向後一大步;呼氣,左小腿垂直於地面,右腿伸直,右腳尖點地; 吸氣,雙手扶住左腳兩側地板(或雙手上舉),眼睛望向前方地板,保持均勻呼吸。
功效:延展腹部,加強雙腿前側的延展,同時讓身體保持平衡穩定。
第五式:斜板式
動作:吸氣,左腳尖點地,右腳後撤;呼氣,髖下沉。將身體放在一條斜線,保持均勻呼吸。
功效:增強手臂的肌肉和神經,滋養脊柱神經,刺激脊柱和兩肩胛骨之間的血液循環,加強核心力量。
第六式:八體投地式
動作:呼氣,屈膝著地。手肘彎曲,胸腔下巴貼地面。
功效:加強手臂力量,促進內臟自我按摩和自愈,加強腸道蠕動。
第七式:眼鏡蛇式
動作:吸氣,頭部帶動身體向上,胸腔、肋骨、腹部依次離地;呼氣,大腿和恥骨儘量貼於地面,感受肩膀打開向後,帶動脊柱伸展。
功效:保持脊柱柔軟,加強脊柱彈性,滋養脊柱神經;加強生殖器官的功能;刺激消化,消除便秘;加強肝臟功能;按摩腎臟與腎上腺。
第八式:下犬式
動作:呼氣,放鬆背部,勾起腳趾點地;吸氣,臀部上頂,伸直雙膝,腳跟放在地面上,雙手壓實地面;呼氣,低頭向下,肩背下壓,感受尾骨的延伸。
功效:調整腿型,緩解肩關節僵硬的問題,提高身體靈活性。強化四肢神經和肌肉,有助於脊柱柔軟和脊神經供血。
第九式:反向騎馬式
動作:吸氣,抬頭屈膝。 呼氣,讓右腳前邁雙手之間。右小腿垂直於地面,左腿伸直,左腳尖點地。 吸氣,保持背部挺直,雙手扶住左腳兩側地板(或雙手上舉後彎),眼睛望向前方地板,保持呼吸。
功效:按摩腹部器官,改善其活動功能。加強兩腿肌肉,增強平衡能力。
第十式:前屈式重複
動作:右腳離地,吸氣的同時向前邁出右腳; 呼氣,雙手臂帶動身體向前彎曲,儘量保持雙腿伸直;雙手掌儘量按在地面上,上身儘量靠近雙腿。
功效:消除和避免腹部疾病和脂肪,增強消化功能,緩解便秘,滋養脊柱神經。
第十一式:展臂式重複
動作:雙腳壓實地面;吸氣,將雙手上舉過頭頂,伸直手肘,脊柱向後緩慢彎曲,充分向後伸展;呼氣,身體還原回正。
功效:伸展腹部臟器,促進消化,增強脊柱力量和彈性,練習手臂、肩部的肌肉,緩解肩部緊張。
第十二式:祈禱式
動作:呼氣,收回手臂,雙手合十,放回胸前。保持緩慢而均勻的呼吸。
功效:體驗呼吸的平靜,身體的輕盈,氣脈的通暢。
練習注意事項:專注呼吸的流動和意識的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