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2020-12-19 中國數字科技館

千百年來,關於幸福的思考一直是哲學家和詩人的命題,而近幾十年來,神經系統科學也加入了關於幸福的討論,從科學的角度揭開了幸福面紗的一角。

在研究抑鬱症、躁鬱症這些人類痛苦的情感機制時,科學家意外地發現,愛、愉悅、舒適、充實,這些被認為是幸福的組成元素其實也有著生物學意義上的構成。

「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

得益於生物學研究以及大腦造影技術的進步,神經生物學家從1970年開始,持續進行著深入大腦結構的研究。他們觀察到了大腦在情緒調節中發揮作用的各個部位,並且破譯了幸福或痛苦的情感產生的連貫過程。不過,雖然幸福是大腦的事情,可是大腦中卻沒有任何一塊區域是專門對應它的。幸福的情感隱藏在額葉皮層的腦組織和腦幹深處彎彎曲曲的迴路裡,傳遞著信息,這種現象被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名譽研究主任讓-皮埃爾·泰爾諾稱為「大腦的交響樂」,他說,「我們在外側下丘腦、大腦邊緣葉、杏仁核、伏隔核、海馬回這些地方都發現了幸福的信息,在這些參與情感管理的區域,神經遞質在神經元之間起著信息傳遞的作用。」

科學家們發現,大腦中的某些物質對身體和心理的舒適感起著根本作用,例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等,它們的活動能夠刺激或者消滅愉快、渴望、積極等多種情感。被形容為「行動的荷爾蒙」的多巴胺,能夠參與到人類積極情感的預測和投射中,並推動人們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改善和進步。適當的多巴胺可以鼓勵我們積極地生活,但多巴胺水平過高會煽動人們尋求危險的境地,相反,多巴胺不足則會妨礙我們的日常活動,使人失去活力,這也是帕金森症的特徵之一。

血清素如何影響人的情緒

血清素是另一種能夠抵抗悲傷的物質。這種產生於腦幹神經元裡的神經遞質對於調節我們的情緒不可或缺。戀愛的激情、社會關係、積極想法、身體接觸都會激發這種物質的產生,它的作用就像是引發欣喜和歡樂的藥物。科學家們發現,抑鬱症患者或者僅僅是沉浸在失戀痛苦之中的人,都有血清素嚴重不足的現象。

內啡肽和腦啡肽容易在體育運動中分泌,有著「愉快的荷爾蒙」的稱號。這兩種物質能夠使人產生快樂的感覺,有緩解焦慮和止痛的作用。它們能夠調整和改變痛苦的信息,抑制痛苦信息在大腦中傳遞,而且在被神經元接受後,能夠立刻產生一種舒適的感覺。內啡肽和腦啡肽的變化對於壓力和焦慮的狀態有調節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物質並不是在神經網絡中獨自發揮作用。「它們與電解質、胺基酸、肽、激素等其他物質互相作用,共同參與到情緒的製造工作中。」讓-皮埃爾·泰爾諾說。

幸福的先天激素水平因人而異

儘管從出生之日起,每一個人大腦中就配備了這些幸福的成分,但這些幸福先天激素的水平因人而異。只需稍加觀察便可發現,有些人比其他人看起來更幸福,更樂觀,更快樂,在面臨苦難處境時也更堅強;而有些人則表現得極為憂鬱、愁悶,甚至絕望。

「實際上,這些神經遞質指數是起伏波動的,其變動也因人而異。」巴黎第十一大學神經系統科學中心研究員西爾維·格拉農解釋說。這個理論首先得到了美國著名神經科學家雅克·潘克塞普的肯定。後者在對幾千隻小白鼠的腹部撓痒痒後發現,從對動物的積極情緒進行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某些小白鼠比其他小白鼠更喜歡被撓痒痒。這種個體間的差異取決於機體釋放的5-HTT基因,這種基因的作用是在神經細胞內部傳遞血清素。而根據等位基因的不同,5-HTT傳遞血清素的多少也有差異,擁有長度更長的5-HTT的個體會被輸送更多的血清素,因而也更有能力對抗痛苦的境況;而那些5-HTT基因相對短小的人,配備的血清素也相對較少,面對令人沮喪的狀況時就會更加敏感,在社會關係中也比較封閉。

緩解壓力、產生愛的情感,催產素並非女性獨有

近期科學研究發現,催產素是一種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激素。它由腦垂體分泌,在性高潮時得以釋放,它能夠作用於機體,使母親分泌乳汁。而催產素不是女人的專利,男人和女人都會分泌這種激素。研究指出,催產素能夠緩解壓力,產生愛的情感,它能夠使夫妻關係更加融洽,使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更加和睦。科學家認為,這種愛的激素可能是打開幸福大門的一把重要的鑰匙。

在對平原田鼠進行催產素研究時,科學家發現,這種小型哺乳動物有著一夫一妻制的特殊性,並且至死不渝。與之相反,它們的表親,生活在山裡的田鼠則是一夫多妻制的動物。讓-皮埃爾·泰爾諾解釋說,「美國兩位科學家羅威爾·蓋茨和拉裡·揚已經論證了這種情況的產生並非由於物種生存的環境因素,而是由催產素水平決定的。與山區田鼠相比,平原田鼠機體內的催產素更為豐富。」接下來,科學家們將研究又推進了一步。通過操控催產素的基因密碼,他們成功將一夫一妻的田鼠變成了一夫多妻的田鼠,而把一夫多妻的田鼠變成了一夫一妻的田鼠。通過這個實驗,科學家們證明了催產素在愛情和忠誠中的本質作用。近期的科學研究證明,催產素還能夠對社會恐懼症或自閉症起到治療作用。

幸福要求你對生存積極參與

我們每個人在生物學上都先天地具備產生幸福情感的基因,也許我們不能通過任性地改變基因來改變世界的面貌,但我們可以運用科學研究的成果緩解壓力,強化積極行為,例如通過進行適當而有規律的體育運動促進內啡肽的分泌,通過攝取某些食物提高體內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色氨酸(糙米、奶製品、肉類、花生、大豆蛋白、雞蛋、魚、豆科植物中富含)和酪氨酸(杏仁、牛油果、香蕉、奶製品中含有)可以製造血清素和多巴胺。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幸福並不只是一種化學反應,也並不等同於愉快的感覺。正如神經生物學家讓-迪迪埃·文森特指出的,「幸福不等同於愉快,它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它需要尋找,獲得和經營。它是愉快和痛苦之間、積極和消極之間、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一種不穩定的平衡。幸福要求你對生存積極參與,它是一門功課。」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8年05月17日 08 版)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血清素如何影響人的情緒     血清素是另一種能夠抵抗悲傷的物質。這種產生於腦幹神經元裡的神經遞質對於調節我們的情緒不可或缺。戀愛的激情、社會關係、積極想法、身體接觸都會激發這種物質的產生,它的作用就像是引發欣喜和歡樂的藥物。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是三種快樂物質,哪種最難得到呢?
    多巴胺,能帶來短暫愉悅;血清素,能幫人放鬆心情緩解焦慮;內啡肽,可以改變一個人所有的負面情緒、改變對自我的認知、變得積極向上,甚至可以改變人的外表。 三種物質中,內啡肽帶來的快樂最持久、最真實、最有意義,但同時它也最需要付出努力。
  • 如何跑步,才能產生多巴胺、內啡肽和HGH?
    無論是多巴胺,還是內啡肽,或者是HGH,它們的分泌都是和運動強度有關。而測試運動強度最關鍵的指標就是心率,用一句大白話來說,就是一分鐘之內你的小心臟跳動的次數,跳動次數越多,表明運動強度越大。比如,身體在燃燒脂肪的同時還增加了血液中游離色氨酸的數量,而色氨酸則是合成穩定情緒作用的血清素的必要成分。不僅如此,它還改變了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布,使得人能夠樂觀、專注和堅持不懈。不要忘了,多巴胺是由人腦中分泌,能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歡愉感受。
  • 簡析多巴胺和內啡肽
    多巴胺是人的獎賞、激勵和快樂中心。多巴胺是大腦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對人的情緒影響重大。當人們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時,通常會產生這種物質。根據,洛雷塔.布萊寧博士的研究,人類的祖先在經歷了長期的飢餓後找到了食物或發現了獵物時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給人的神經元建立了連接,當再次看到那些食物或獵物時會再次分泌。
  • 多巴胺與內啡肽:你為什麼應該學習?
    這個世界上的生意分成兩種:一種是多巴胺的生意,一種是內啡肽的生意。
  • 多巴胺這種物質,是如何控制人的情緒的?
    影響情緒的化學物質,除了我們熟知的多巴胺,還有內啡肽、梅拉多寧、鈷胺素等等。很多地方都會提到,愛上一個人,是因為你看到TA後體內分泌了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物質讓你瘋狂的愛上TA,想要和TA在一起,讓你失去理智,讓你看不到TA的缺點,讓你為了TA可以放棄任何的尊嚴和底線。
  • 羅振宇:有出息的人應該擺脫多巴胺,追逐內啡肽
    什麼是多巴胺呢?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於是,缺乏動機,缺乏反饋,容易被誘惑成了我們自律道路上的攔路虎,我們的自律始於多巴胺,也敗於多巴胺。所以,純粹依靠多巴胺的自律並不靠譜,我們應該學會利用大腦中的另外一種快樂物質,內啡肽,來幫助我們度過「自律中期」。
  • 多巴胺、內啡肽,快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它們是什麼關係?
    ,怎麼做這些事情。Dopamine 多巴胺,Merriam Webster:a chemical substance that is adecarboxylated form of dopa and that occurs especially as a neurotransmitter inthe brain,下面是百科解釋: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
  • Neuron:多巴胺和血清素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能力的關鍵角色!
    ,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對於機體的運動障礙和精神性疾病(包括藥物濫用和抑鬱症等)至關重要。研究者將該遊戲描述為電腦屏幕上的一系列點,這些點會通過位於屏幕中心的「十字線」參考點來移動,而患者必須決定小圓點會向哪個方向移動,有時候小圓點會朝向一個方向移動,而在其它時候,其則會混亂地移動,這就會讓患者的決定變得非常困難。
  • 實時追蹤血清素/多巴胺的新方法為治療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提供了可能性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多巴胺和血清素是與帕金森氏症和抑鬱症等一系列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的大腦化學物質,因此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可能是開發治療這些疾病更有效療法的關鍵。一種新工具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觀察這些神經遞質作用的機會,使科學家能夠首次監測它們的實時活動。
  • 薦讀│從快感到成就感:多巴胺vs內啡肽(科普好文)
    這就是多巴胺的獎勵機制在告訴你,「下一條會很爽」,當你強迫自己放下手機,你會覺得很焦慮,多巴胺只是讓我們對下一個充滿期待而已。關於成癮痛苦的生理心理原因,蘇小蛇Arrogance提到:成癮(英語:Addiction)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即使這些行為已知可能造成不良後果的情形下,仍然被持續重複。
  • 揭秘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制定能力方面...
    ,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對於機體的運動障礙和精神性疾病(包括藥物濫用和抑鬱症等)至關重要。研究者將該遊戲描述為電腦屏幕上的一系列點,這些點會通過位於屏幕中心的「十字線」參考點來移動,而患者必須決定小圓點會向哪個方向移動,有時候小圓點會朝向一個方向移動,而在其它時候,其則會混亂地移動,這就會讓患者的決定變得非常困難。
  • 由快感到成就:多巴胺VS內啡肽帶來的啟發
    悅跑圈聯合創始人兼COO 吳文業老師,他為我們帶來《由快感到成就:多巴胺VS內啡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跑步、多巴胺和內啡肽有過了解,這和我的產品——悅跑圈有著莫大的關係。跑步會產生多巴胺和內啡肽,這是生物學的概念。我今天想談談這兩個生物概念,在運營中會起到什麼作用。
  • 揭秘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制定能力方面扮演的關鍵角色!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題為「Sub-secon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Signaling in Human Striatum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記錄了人類大腦中參與感知和決策制定的多巴胺好血清素水平的實時變化情況,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對於機體的運動障礙和精神性疾病
  • 當你做出決定時,多巴胺發生了什麼?
    當你做出決定時,多巴胺發生了什麼?此外,這些神經遞質對一系列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帕金森氏症和抑鬱症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帕金森病的特點就是大腦中多巴胺的產生耗盡,從而導致對身體運動失去控制。因此,對這些大腦化學物質在人體中的實際作用更清楚的了解,將有利於改善治療帕金森氏症、藥物使用障礙或抑鬱症等疾病的藥物或治療方法。
  • 多巴胺和內啡肽有什麼區別?
    她說了一句話,說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應該是「擺脫多巴胺,追逐內啡肽」。什麼意思?多巴胺和內啡肽都是人體內的兩種激素,都能夠提供快樂。但是產生的機理不一樣。2. 多巴胺是一種獎勵機制,也就是說你拿到了你想要的東西,比如吃好吃的,玩遊戲,多巴胺就分泌一下,獎勵你一下你爽一下。
  • 你以為多巴胺只和愛情快感有關?它卻還關乎成癮和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決定天長地久,腎上腺決定出不出手。」而許多神經科學家認為,多巴胺迴路就是腦內負責獎賞和快感的腦迴路。儘管成癮的機制目前在醫學界還存在爭議,但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成癮與多巴胺系統的失衡有著密切的關係。行為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的決定帶來了良好的效果,大腦會用愉悅感「獎勵」人們並促使人們繼續這樣的行為——在這樣的「獎賞系統」中,執行獎勵的物質,正是多巴胺。
  • 難以抑制憤怒,問題在大腦,那是血清素不夠所致
    已經被科學研究發現的神經遞質有30多種,其中,扮演重要功能的有7種,分別是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乙醯膽鹼、穀氨酸、氨基丁酸、內啡肽。血清素,還有1個學名,叫5羥色胺,它不像多巴胺那麼有名氣,不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血清素,其實對情緒控制及表達,至關重要。
  • 其實是這些物質控制了我們
    其實隨著腦科學的逐步發展,我們發現人的情緒也和大腦中的某些物質有關。今天老K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關於影響我們情緒的這些大腦物質。腦科學發現大腦傳遞信號是需要通過神經元來完成,但大腦神經元並不是一個系統的網絡,而是獨立的組織,在神經元末端,有一種名叫「突觸」的組織,它就像神經元的手,可神經元之間的溝通並不需要握手表達,而是在突觸分泌一些化學物質,這就是今天我要說的「腦神經遞質」,是這些物質決定我們情緒的愉快或者悲傷。
  • 血清素管理情緒閘門,缺了它,就會與憤怒相伴
    已經被科學研究發現的神經遞質有30多種,其中,扮演重要功能的有7種,分別是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乙醯膽鹼、穀氨酸、氨基丁酸、內啡肽。血清素,還有1個學名,叫5羥色胺,它不像多巴胺那麼有名氣,不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血清素,其實對情緒控制及表達,至關重要。咱們形容某人憤怒至極時,會使用失去理智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