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的生意分成兩種:一種是多巴胺的生意,一種是內啡肽的生意。
張一鳴就是專門幹多巴胺生意的,無論是今日頭條還是抖音,都是讓你一上手就爽,不停地爽,停下來就不爽。
做教育的人,幹的就是內啡肽生意。學習這個事兒,上手的時候是不爽的,越學越痛苦,但是,熬過痛苦,你會感覺特別幸福,這是因為,你的體內分泌了內啡肽,而內啡肽是用來止痛的。
今日頭條號稱要做教育,但他就是做不起來,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做多巴胺生意做得太順了,內啡肽生意對他來說很不習慣,難度係數太高了。
很多人說,學習反人性,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大部分人希望一上來就爽,而不希望沒事兒找虐,但是,為啥還是有人愛學習呢,這是因為,這群人發現,一上來就爽的事兒,一停下就空虛,而空虛是不爽的,而剛開始不爽的事情,只要熬過去,那種幸福感是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的。
那些沒有體驗過痛苦後的幸福的人,一輩子困在多巴胺的世界裡,對他來說,學習就是反人性的;而那些看見過風雨後的彩虹的人,就願意一次次迎接風雨,對他來說,學習就是不反人性的。「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這句話對一部分人來講是個笑話,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講卻是真的。
除了學習,運動也可以產生內啡肽,所以,有的人很愛運動,而另外一些人不愛運動。這些不愛運動的人總是在精疲力盡之前停下來,他就沒有體會過幸福,那麼,運動留給他的記憶都是痛苦的。同樣的道理,那些沒有進行過高強度思考的人,他們也一定不愛思考,因為,思考留給他們的記憶全是痛苦。
當然,我們在這裡,用了非常簡化的模型,人不可能在娛樂的時候,只分泌多巴胺不分泌內啡肽,而在學習的時候,只分泌內啡肽不分泌多巴胺,但這個模型仍然是個好模型,因為符合真實體驗。
所以,如果有人不愛學習,或者不愛運動,或者做事情遇到困難不肯堅持時,你都可以把這個模型解釋給他聽:你是想做多巴胺的奴隸,還是想做內啡肽的主人?你是想要快樂後的空虛,還是想要風雨後的彩虹?
最後,再說一個我個人的小秘訣:我為什麼經常熬夜寫文章?是因為我喜歡寫文章嗎?不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如果每天腦力勞動的強度不夠,晚上是睡不著覺的,看書不行,就只好寫作。可能有人覺得奇怪:專家不是建議睡前要放鬆嗎?沒辦法,放鬆對我不適用,我一放鬆反而睡不著。後來我才知道,內啡肽是有助於睡眠的,我覺得,我應該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