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立人
沒有任何一種事物,如時間一般恆定向前,無以阻擋。在以千萬年為單位的尺度內,每天約24小時的均衡「流速」,幾乎是地球的生命法則和根本刻度,居焉不移,禁之無違。所有的事物都在這個基礎上發生、分裂或聚合,衍變出無數形狀、性質和結果。我們走在時間的大路上,回首或前瞻,感知四季各樣景色、大塊不同文章。
從年初全面打響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到奮起應戰夏汛,轉眼變作金色的秋季。在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裡,南縣舉行「我來扮禾」慶豐收活動,遍地金燦燦的稻穀,收入千家萬戶的倉稟。節令交替,事物循時。剛剛慶祝完第36個教師節,孩子拿起書本,老師走上了講臺。安化脫貧村子裡的人們,有人在收穫黃精,有人在接待遊客,有人在扶貧車間裡忙碌……歷史會記錄今天,生動而明亮。
時間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在物理的法則之外,我們賦予它以人的色彩和溫度。再過一旬,中秋相逢「十一」,傳統的喜慶和當代的榮光「邂逅」,深情而莊重,親切又溫暖。在每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們要記得手按前胸,抬起腳掌,比照前人留下的印跡,去踩一踩吧。這歷史和集體的共情,民族和國家的凝聚。有了這些,文化的血脈能世代延綿,文明的花朵會四時綻放。桃江縣修山鎮三官橋中學創新辦學,把桃花江剪紙藝術納入美術教育課,請民間藝人進課堂傳藝,許多孩子興趣盎然,潛心學習,創作的作品在全省和全國獲獎,這裡也成為省、市兩級剪紙藝術培研基地。9月10日,「萬裡茶路」沿線8個省市(自治區)的專家齊聚安化,共商申遺工作。這條起自17世紀末、延續200餘年、橫跨中蒙俄三國的國際商道,寫下了中外經貿、文化交流的輝煌史詩。目前國內有43處文物和文化遺存入選申遺內容,安化境內就佔有6處。歷史的川畔,風吹過,鳥飛過,種子落入泥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不是原來的果實,但是同樣甘美。讓我們來精心培育更好的果園、更勝的風景吧。
時間的路上,留下人進行的姿態,會有逆順、悲喜和成敗。然而,人們向前的方向永遠不變。2020年魚形湖槳板邀請賽打響,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同類賽事。一件賽事,折射益陽人民創新、開放的進取精神。省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益陽開展「回頭看」,不管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們在保護生態環境上的工作仍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以人民為中心,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是一切工作的主題和歸旨,也是我們行進的大路。時間是多面的稜鏡,每一面有每一面的色彩,每一鏡像都與具體的真實相對照。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收穫。
每一條大路上,都有裡程碑,記錄我們的足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歷史的偉業將鑄鼎銘文。面向「十四五」,新的起點、新的使命、新的航程,如何持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如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代的強音振聾發聵,傳向前方。紮緊綁腿,振作精神,重新出發,再走長徵,時間會見證新的輝煌!
來源:益陽日報作者:曾立人編輯:卜勝男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