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溫儒敏,相信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廣大的中小學師生和學生家長都一定對這個名字感到熟悉。
溫儒敏,男,1946年生,籍貫廣東紫金。現任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教育部基礎教育專家委員會成員。
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本,溫儒敏擔任總主編。很多老師反映,該版本的難度係數高,在教授給學生時有些無從下手。沒辦法,現在的孩子處在知識爆炸時代,很多知識在入學前已經通過電視、手機、電腦初步了解,家長也會早早地給孩子報啟蒙班,開發智慧。如果小學課本還是一成不變,像我們那個年代的那樣簡單,孩子會覺得沒有挑戰性,從而厭倦學習。
對於孩子們的發展,溫儒敏很是關心,他希望現在的中小學生可以多讀一些名人傳記。因此他建議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多選一些名人傳記類,這自然是為了孩子們更好地發展考慮的。
那閱讀名人傳記對於中小學生到底有怎樣的益處呢?換一句話說中小學為什麼要讀名人傳記?下面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閱讀名人傳記,可以增長的學生的見識。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今的學生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課,晚上寫作業到深夜,周六周日要參加各種輔導班,藝術培訓班。不誇張地說,就像個旋轉的陀螺,直到精疲力盡才能停止。學業繁忙,再通過行萬裡路去貼近生活,品嘗百味,是不太現實的。
這時候就只能通過讀書,沿著名人走過的路,吸取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去領會名人給我們傳達的人生智慧,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比如,我們閱讀有關孔子的傳記,就能夠了解我們的至聖先師的一生是怎麼走過來的,更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孔子的思想。
再比如,我們閱讀魯迅的傳記,就可以了解魯迅是怎麼從一名醫學生轉變成一位戰鬥性的作家的。
總之,閱讀名人傳記,不僅可以增長文化知識,還可以拓寬社會視野,而不是把目光局限於課本,做井底之蛙。
二、閱讀名人傳記,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
樹立高尚的人格,比學富五車更為重要。一個人如果人格不健全,那他總有再淵博的學識,對於社會也是無用之人。
中小學生,首先要樹立健全的高尚的人格,成才先成人。那通過閱讀名人傳記,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這些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或是像孔子一般安貧樂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或是像魯迅一般具有政治遠見,不怕犧牲,堅持戰鬥直至死亡。
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氣度不凡,絕非等閒之輩。中小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中國未來的頂梁之柱,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加強對孩子品格的培養。
三、閱讀名人傳記,可以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
人一旦有個目標,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學生也一樣要樹立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遠大,也可以是短期的,但遠大的目標可以持續給予孩子前進的動力,而不會在一個小目標面前戛然而止。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是周恩來少年時所說,周總理在立此志時,只不過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能有這樣的志向,是何等不凡!而周恩來的一生始終在為此志向而奮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周恩來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
中小學生閱讀偉人的傳記,必然會為之振奮,從而在心中燃起熊熊火焰,向著自己遠大的目標而前進!
既然,閱讀名人傳記的益處這麼多,那到底家長該如何選擇呢?什麼樣的名人傳記適合孩子們閱讀?顯然,那些動則幾十萬字的大厚本是不適合孩子讀的。我在前面也提到了,孩子們的時間是有限的,那怎樣利用有限的時間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呢?
我們需要一套緊貼教材,能用精煉的文筆敘寫出名人們一生重要的事跡和經典故事,這樣既能增進孩子對課內知識的理解,同時又能開闊孩子的閱讀視野,能夠幫助中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增強人文素養和塑造理想人格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