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培養閱讀習慣#關於青少年的課外閱讀,溫儒敏教授說:「文學生活,就是與文學有關的普通民眾的生活,我們每天接觸報紙、網際網路或者其他媒體,其中就會有涉及文學的內容;家長也會在家裡輔導孩子讀古詩,這些參與文學的方式都能叫文學生活。」同時,溫教授還倡導青少年「自由地讀書」,讓閱讀成為習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開啟孩子智慧之門的金鑰匙。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以達到提高學習成績、增強學習能力的目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受益終生。
有一個波蘭女孩,她從小就愛讀書,即使她讀書時波蘭人成了亡國奴,她仍用自己國家的語言偷偷地學習。不管形勢怎麼變化,不論周圍有多少吵鬧,她都不會分心,這個女孩就是日後的偉大科學家居裡夫人。
當我們審視每一個成功人士的生命時,我們會一次又一次地感到總有股力量在左右著他們的人生,這就是知識的力量。一個人要構築自己的知識城堡需要做許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過於讀書。而少兒時期是孩子學會讀書的重要時期;更是人一生潛能發展的最佳時期。
多讀書,才能豐富語言,才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能力。葉聖陶先生說:「小學生今天作某篇文章,其實就是綜合地表達他今天以前的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他的話語明確指出了寫作與積累的關係積累多了,作文的表達自然也豐富了。
積累從何而來?從大量的閱讀來。因為讀得多了,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機會就多起來了,語言積累就豐富了起來,下筆也有「神」了。
可有的孩子天生不愛讀書,認為讀書對自己來說就是多此一舉,還不如看電視、聽聽音樂呢!因此,就有了這樣的例子:小芳小學快畢業了。她在學校成績中上等,但口頭表達能力較強,非常惹人喜愛,親朋好友都誇她聰明。可是,小芳喜歡和電視相伴,平時從不讀書;還說讀書不如看錢視,看電視也可以長知識。
著名作家趙麗宏在其散文《永遠不要做野蠻人》中不無憂慮地寫道:「曾經擔心,現在的孩子課外閱讀的範圍越來越窄,能用於課外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很多人已經喪失了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和欲望,而與課程和考試無關的書,他們更是難有機會涉獵。這是一個令人擔憂也多少使人到悲哀的現象。」
實際上,伴隨著電子產品(尤其是網絡)長大的孩子,他們不但閱讀時間日益減少,閱讀範圍日趨狹窄,而且他們的閱讀興趣隨著「讀圖時代」的來臨而減弱,許多孩子甚至養成了排斥文字的壞習慣。他們的課餘時間被影(音)像、電子遊戲和卡通佔據著,文字在他的閱讀中只是一種點綴。
很多教育專家呼籲:「孩子對文字的冷漠態度就像一種隱形液體慢慢滲透到社會之中。當逃避閱讀成為習慣,孩子的閱讀能力便迅速化,從而直接影響他們的成長。」
中國青年報在2001年8月6日刊登的一篇題目為《網絡與影橫行的年代,你冷淡了文字嗎》的文章提到:「只要留心,人們就會發現,如今兩三歲的孩子簡直都是古怪精靈,一張小嘴表達能力特強。」
教育學家認為,這是電視大量信息對兒童刺激的結果,電視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但奇怪的是,這些孩子長到十幾歲時卻大多歸於平庸,讀寫能力尤其差,比如前段時間傳出的某次全國性考試,有學生面對考題無話可寫,竟引用《大話西遊》裡的臺詞!
教育學家認為,清晰表達思想的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獲得,而電視無法培養人們的這種能力。在與電視依存的日子裡,人們養成了一種遠離書籍的壞習慣,就像與一位朋友在一起待久了,他的壞毛病會傳染你一樣。
楊女士家有3個女兒,都非常優秀:大女兒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二女兒在美國攻讀多媒體專業碩士,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在美國多媒體碩士學位的人;三女兒16歲開始在《人民文學》上發表小說,已出版多部專著、中英文小說,現任美國國務院中文翻譯。
楊女士說他們培養孩子的秘籍是家裡的8個大書櫃。楊女士家3個女兒對於課外書各有愛好:老大從小喜歡古典詩詞和古典文學,被別人戲稱為「王古代」;老二喜歡散文和現代文學,被稱為「王現代」;老三喜歡外語和外國文學等,被稱為「王未來」。
因此,他們家的書五花八門,以滿足孩子的需要。楊女士家被評為「北京市明星狀元藏書戶」,這是一份很高的榮譽,全北京市也只有10個家庭獲此殊榮。
通過閱讀,不僅可以走進一個神奇、美妙的圖書世界,而且還可以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取得長遠的知識效益。有賢哲說過,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出色的教師。同時還可以從書中獲得人生的經驗。
因為人生短暫,不可能事事都去親身體驗,書中的間接經驗,將有效地補充個人經歷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另外,可以使想像力更豐富。
想像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因此,想像的產生離不開表象的積累。
文學作品中形象化的東西特別多,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我們可以積累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有利於增加表象的積累,這樣想像就有了原料,聯想起來也就更加容易。
想像以形象為主,但離不開語言材料,特別是需要用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將想像的內容表述出來時,語言材料起重要作用。因此,養成閱讀書籍不僅利於我們想像能力的表達。
同時,由於文字沒有固定的形象,我們在閱讀時,可以展開想像的翅膀,這也是為什麼說「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