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這些問題不是感覺不好嗎,不讓你洗澡,不讓你陪寶寶玩,你公公婆婆可能一直管著你,然後或者你不想跟他們一塊住,等等,你不是感覺不好嗎?不光是這個感覺不好,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覺不好,不管什麼原因,只要感覺不好,只要有情緒,第一時間格物致知。這個也包括你跟你老公之間的,跟你孩子之間的,包括你自己的,包括你跟什麼左鄰右舍的等等親朋好友的,只要是感覺不好,格物致知。
好,格物致知之後怎麼辦?我簡單模擬一下,如果9點,你聽完答疑解惑了,問自己感覺如何?感覺不好,不管什麼原因感覺不好,格物致知。和平了之後,問自己想做什麼?假如說你格物致知到9:30你和平了,馬上知行合一,問自己,此刻當下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我做什麼最開心?去做,對結果零期待。
問自己最想做什麼?陪孩子玩。好,陪孩子玩。正陪孩子玩,婆婆不高興了,讓你不跟孩子玩了,這個時候你問自己感覺如何?如果有情緒了,回到房間不跟孩子玩了,格物致知,告訴你,格物致知比陪孩子玩重要1000倍、1萬倍、1億倍。
格物致知和平了,問自己想做什麼?又想陪孩子玩,繼續陪孩子玩,陪孩子玩,婆婆又幹涉了,你又感覺不好了,回到房間繼續格,格完之後和平了,問自己最想做什麼?如果最想出出去吃飯,自己出去吃飯,不帶公公婆婆,那就出去吃飯。如果婆婆不高興了,婆婆說,你自己出去吃飯算怎麼回事?不高興了,好,回房間格,格完之後,再問自己最想做什麼,還想出去吃飯,繼續跟婆婆說我要出去吃飯,然後婆婆又不高興了,問自己感覺如何?如果你感覺沒有情緒,感覺和平,那就不要管婆婆的反應,自己出去吃飯。如果你不敢做,那就繼續格。你明白嗎?這裡面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說,其實為什麼很多人在犧牲、很多人在討好或者很多人不敢做自己想做的,因為我們內在有恐懼,我們怕失去一些東西。您也是內在有恐懼。所以就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就行了。
然後對結果零期待,是什麼?婆婆可以說你或者她可以跟你老公告狀,或者你老公會說你,甚至你老公說離婚,那就離!你有這個底氣,你就能活出來。如果他一拿這個要挾你,我說那不行,我絕對不可以,我好不容易找這麼好的老公,有這麼個生活條件...那你繼續輪迴。這就是說你自己願意過的,你就沒有自己了。
所以當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你就能活出你的神性。但如果你不行,你做不到,那就沒辦法了,就是不斷的格,讓自己一點一滴的去嘗試知行合一,就會變了。
好吧,你說出去工作逃避他們,這是逃避嗎?這當然是逃避。但如果出去工作是你很享受的、很想做的,你可以去,但不代表說你工作回來之後,他們會改變。不會的,除非你做格物致、知行合一,你的家才會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你不做格物,不做知行合一,你只是出去找個工作,恭喜你工作回來之後,你家裡濤聲依舊,並不會因為你出去工作了,事情就改了。如果工作是你知行合一的結果(那是可以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