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因為一場車禍,戚梅方被送入台州市立醫院醫治。當時,戚梅方病情十分嚴重,經過4個月的治療,去年12月份,戚梅方已經達到了出院要求。
但是,劫後餘生的幸運,卻沒有讓戚梅方覺得快樂,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家屬願意接他回家,欠下的2萬多元醫藥費,也無人來結算。53歲的戚梅方至今仍然躺在神經外科的病床上。
在這3個多月時間裡,醫院方面多次聯繫戚梅方家人,都被直接掛斷電話,或稱不關他們的事。
病好了卻出不了院
戚梅方是溫嶺市箬橫鎮人,出車禍前一直居住在路橋。據醫院說,車禍前他在一家公司當保安,當時是被一輛私家車撞傷後,送入醫院的。
「目前,病患神志清醒,能簡單言語,雙下肢肌力恢復不好,已達到出院條件。」醫院的出院告知單上寫著,戚梅方已經符合出院條件。
沒有吊針,沒有家屬陪護,只有腿上還綁著紗布,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睜著無神的雙眼,偶爾看看四周。
「看他一個人怪可憐的,手腳也不太方便,有時候就拿點香蕉、小麵包之類的食物剝好給他。」隔壁病患的陪護家屬說,「幸好有一個陪護阿姨在照顧他,不過聽說那位陪護人拿不到工資,也要辭職了。」
據同病房的一名患者家屬說,這位陪護阿姨是戚梅方的朋友,看他沒有人照顧,經常會來醫院看他。
台州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副護士長杜晟潔告訴記者,戚梅方現在神志清醒,也能簡單交流,除了腿不方便不能行走之外,其他方面都恢復得很好,患者現在根本不需要輸液或者觀察,就是等家屬來辦理出院手續。
「我曾問他想不想回家,他點點頭說『想』。但家裡沒人願意來接他,可能想想挺傷心的,所以常常愁眉不展。」杜晟潔說。
記者嘗試想與戚梅方交流,可是他一直不願意說話,甚至把頭扭向一邊,當護士說到家屬不願意來醫院接他時,戚梅方眼眶裡明顯地有些溼潤。
醫院多方聯繫,一直未果
在去年11月份,台州市立醫院就多次電話聯繫戚梅方的兒子、叔叔、堂兄弟等家屬,但是兒子拒接電話,其他親戚說患者家庭複雜,不願接他出院。
期間,醫院也同椒江區交警大隊辦公室聯繫過,警方表示車禍事故雙方均有責任,事故發生後,對方已支付6.2萬元的醫療費,事故結果處理已基本結束。
由於沒有家屬前來辦理出院手續,11月20日,台州市立醫院聯繫過戚梅方戶籍所在地政府部門溫嶺市箬橫鎮人民政府,被告知戚梅方本人住所不在箬橫(戚梅方居住在路橋),無法受理。
隨後,台州椒江區政府與溫嶺方面也有過協商,可是仍然沒有結果。
戚梅方待在醫院一直出不了院,醫院方面也十分無奈,「床位十分緊缺,長期佔用床位其實是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
戚梅方的雙腿已構成殘疾標準,院方建議家屬儘快辦理出院手續,再進行殘疾鑑定,辦理殘疾證。「一直待在醫院並不是長久之計。」
家屬方面不願意回應
院方說,戚梅方住院期間基本上無家人來探視過,家屬方面都拒絕了醫院動員家屬接他出院的請求。
上周三,記者撥通了戚梅方兒子電話。記者接通後詢問是否是戚先生本人,但電話馬上就被掛斷,再次撥打時,已經是無人接聽的狀態。隨後,記者撥打戚梅方叔叔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堂兄弟的電話也無人接聽。直到現在,記者仍然沒有聯繫到戚梅方的相關家屬。
醫院方面說,戚梅方已經失去了勞動能力,目前十分需要別人照顧。
昨天下午,記者按照院方提供的地址,找到了戚梅方的兒子戚某的住址。可是,位於溫嶺市太平街道前溪路的家,已經被拆遷,正在新建商住樓,目前已經無法找到戚某的具體住址。
隨後,記者來到溫嶺市救助站,救助站一名陳姓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救助站的救助對象是流浪人員,而戚梅方有家屬,並不符合收留條件,當務之急,是通過法律途徑強制要求家屬擔負贍養義務。
時至今日,戚梅方一直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那麼,為什麼家人不願讓其出院?其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像戚梅方這種現象,到底該怎麼辦呢?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