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團體人事、志願者管理風險

2020-12-17 致誠社會組織

社會團體是指我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在我國的具體實踐中,社會團體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樣性,如名稱中含有協會、商會、學會、研究會、校友會、慈善會、促進會、聯誼會、聯合會、聯盟、論壇、大會等字樣。業務領域包括經濟、文化、教育、體育、衛生、宗教、科學、法律等各個領域。

社會團體人事、志願者管理風險

社會團體的人事、志願者管理主要包括了負責人任職、勞動用工、勞務人員、勞務派遣人員、退休返聘人員以及志願者的管理問題。由於社會團體在人事管理方面存在大量細緻的政策和制度,所以社會組織在人事和志願者管理方面面臨非常多的法律風險,這些風險不僅僅涉及到行政處罰、也涉及到民事賠償問題。結合社會團體的具體用工形式以及相應的法規政策,社會團體在人事管理上主要面臨以下風險:

第一,專職工作人員的勞動用工問題

民政部 2011 年 9 月 15 日印發了《關於加強社會組織專職工作人員勞動合同管理的通知》(民發〔2011〕155 號),用於規範社會組織的用工管理,其中社會團體作為社會組織的一種形式,也受該通知的制約。通過該通知我們了解到。社會團體籤訂《勞動合同》的專職工作人員,是指除兼職人員、勞務派遣人員、返聘的離退休人員和納入行政事業編制人員以外的所有與社會團體建立勞動關係的人員。

社會團體應依照《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與專職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並加強勞動合同的日常管理。社會團體應依法加強和完善社會團體勞動合同管理,按照《勞動合同法》有關勞動合同必備條款的規定,補充、完善現行勞動合同文本,與專職工作人員訂立合法、有效的勞動合同,並依法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意,為了滿足各級社會團體勞動用工管理的需要,民政部門還依照《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專門制訂《社會組織勞動合同範本》供各級社會組織與專職工作人員籤訂勞動合同時使用。

在司法實踐中,有大量的社會團體與勞動者的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主要集中在:1.未給勞動者籤署勞動合同;2.未繳納社會保險;3.拖欠工資、獎金;4.休假和加班費爭議;5.違法解除勞動合同;6.工傷爭議;7.試用期爭議等七個方面為主。相關的司法判例非常多,本文不再贅述。

第二,兼職用工的法律問題

實踐中,社會團體採用兼職用工的方式較為普遍,甚至很多兼職員工也並不領取報酬。但是,聘請兼職員工也存在相應的風險,譬如(1)能力不達標,造成社會團體損失;(2)工傷問題;(3)對第三人造成損害的賠償問題;(4)發生糾紛,可能被認定為勞動關係的問題。前三點風險,都可以通過崗前培訓,購買商業保險等常規手段有效規避。而在實務中比較常見的,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第四點風險。

中國某xx協會,每年定期舉辦某大型展會,展會需要提前兩個月進行籌備,結束後需要1個月來總結和歸納,在展會的籌備召開期間會招募一批兼職人員負責部分工作,協會支付一定的勞務報酬。2016年期間,協會招聘了5名人員負責展會的籌備工作,為了展會的順利進行,協會為5名人員分別製作了不同的協會名片,後因為工作報酬發生了爭議,有兼職人員以未籤訂勞動合同為由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雙倍工資。由於協會和兼職人員未籤訂相關的勞務協議,最後仲裁委員會認為雙方存在勞動合同關係,要求協會支付相應的賠償。

為了防範兼職員工被認定與社會團體存在勞動關係,社會團體應注意:(1)兼職員工不適用社會團體的員工手冊等規章制度,不存在隸屬關係,只能進行有限管理;(2)兼職員工工資的發放,不適宜跟勞動人員工資發放混同,而最好採取周結、季結、一項一結等結算方式;(3)員工工作時間,不宜參照正式員工,而應當比正式員工短;(4)工作崗位,需要符合臨時性,可替代性的特徵,不能是社會團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崗位;(5)籤訂勞務用工合同,適用民事法律調整。

第三,社會團體主要負責人的問題

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布的《關於規範退(離)休領導幹部在社會團體兼職問題的通知》(中組發[2014]11 號)中指出,當前,領導幹部退(離)休後在各類社會團體兼職,或參與成立新的社會團體的情況有所增多。大多數退(離)休領導幹部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積極發揮個人業務專長和經驗優勢,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為促進社會團體健康有序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作出了貢獻。

但也有一些退(離)休領導幹部以兼職為名,利用個人影響找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錢要車要辦公場所,甚至領取較高薪酬,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幹部群眾對此多有反映。為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從嚴管理幹部的精神,對退(離)休領導幹部在社會團體兼職行為要進一步從嚴規範。

具體規範要求包括:

(1)退(離)休領導幹部在社會團體兼任職務(包括領導職務和名譽職務、常務理事、理事等),須按幹部管理權限審批或備案後方可兼職。兼職不超過兩屆,兼職的任職年齡界限為 70 周歲。

(2)一般不得兼任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不得牽頭成立新的社會團體或兼任境外社會團體職務。

(3)兼職不得從社會團體領取薪酬、獎金、津貼等報酬以及其他額外利益,也不得領取各種名目的補貼等。

(4)中央管理的幹部退(離)休後兼任社會團體職務,須由幹部所在單位黨委(黨組)審批並報中央組織部備案同意後方可兼職。

此外,民政部 2015 年出臺《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管理辦法(試行)》,對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也提出了要求。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是指擔任理事長(會長)、副理事長(副會長)、秘書長等職務的人員。針對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的主要規範包括:

(1)理事長(會長)、秘書長不得兼任其他社會團體理事長(會長)、秘書長。理事長(會長)和秘書長不得由同一人兼任,並不得來自於同一會員單位。

(2)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法定代表人一般由理事長(會長)擔任,不得兼任其他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

(3)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不得由現職和不擔任現職但未辦理退(離)休手續的公務員兼任。領導幹部退(離)休後三年內,一般不得到行業協會商會兼職。

(4)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應當履行民主選舉程序,通過會員(會員代表)大會或者理事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

第四,志願者管理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和《志願服務條例》都對志願者、志願服務以及相關的權利義務作了規範,比如志願者有權獲得志願補貼,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工作有知情權,獲得培訓權和安全保障權,也有權獲得志願服務證明等。這使志願者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有法可依。

實踐中,社會團體在志願者用工方面的風險主要是:意外傷害風險和勞動爭議風險。

2006 年 10 月 11 日,河南電視臺報導了一起志願者交通事故的案件。張某是河南某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在 9 月 7 日那天,張某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求助,後和協會其他志願者相約去走訪一個特困老人。張某騎電動車前往老人家中,在路上為了躲避逆行的三輪車,衝進非機動車道,撞到了路上的女孩,後女孩搶救無效死亡。按照交通事故認定,張某全責,於是女孩家屬向張某索賠 80 萬元。

志願者在從事志願服務的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致第三人死亡,交通事故認定志願者全責。那麼這些賠償費用要志願者一人全部承擔嗎?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志願者是侵權方,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如果組織該志願服務活動方,有過錯的,協會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反觀本案,如果這次走訪的組織方為該協會,那麼該協會依法也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至於志願者是否存在重大過失,我們不得而知。但無論怎樣,這筆巨額賠償對志願者或志願者協會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某慈善協會承接了某公益服務項目,服務期自 2015 年 5 月起至 2016 年 1 月止。期間,為更好運作該服務項目,該組織從志願者庫中選擇嚴某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嚴某並無固定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工作內容都較靈活。該組織每月向嚴某支付志願者津貼,款項來源於該項目專項撥款資金。2016 年 1 月,該公益服務項目結束後,該組織認為與嚴某之間的志願服務關係已終止。不料,嚴某突然向上海某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該組織支付未籤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

本案中,仲裁最終認定嚴某和公益組織構成勞動關係,並支持了嚴某的賠償請求。實踐中,如果該公益組織與嚴某籤訂了志願服務協議,對志願服務內容、時間、補貼等事項做出約定,那麼本案中公益組織在勞動爭議方面的風險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來源於中國社會團體法律風險報告

編寫團隊丨姚豔姣、何國科、劉佳、代瑩瑩

相關焦點

  •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0206
    法律、行政法規對社會團體的監督管理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二章 管轄  第七條 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由國務院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由所跨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
  • 張長東、馬詩琦:中國社會團體自主性與政策倡議積極性
    基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10 至2012 年三省市社會團體調查數據和部分訪談資料,本文發現,在政府政策制定過程中,一種有限制的多元化政策參與模式逐漸形成:一方面,社會團體自主性的提高有利於其更加積極地參與政策倡議,政府有意於為享有資源獨立和人事自主的社會團體提供更多的建言獻策機會(即被動型政策倡議) ; 同時,當社會團體擁有更多自主權時,會更主動地聯繫政府,表達政策看法(即主動型政策倡議) 。
  • 蕪湖3個大學生團體獲「國家級優秀百千萬志願者團體」稱號
    11月27日,記者從蕪湖市疾控中心獲悉,在日前舉行的全國評比中,安徽工程大學「菁菁」大學生志願者服務隊「龍骨花」團隊、安徽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新雷鋒」志願者協會、皖南醫學院「蘆花」志願服務隊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級優秀百千萬志願者團體」稱號。
  • 申請成立全國性教育類社會團體
    ,發起人數量不限(國家機關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不作為發起人,也不能成為會員),但應當在擬成立的社會團體活動區域、領域內具有社會認知的代表性。《關於××作為××××社會團體掛靠單位的請示》(請示由掛靠單位出具正式文件,抬頭為教育部社團辦,需明確具體掛靠單位,並承諾對社團承擔相應的監督、管理職責,確定負責管理業務處室與聯絡員,加蓋掛靠單位印章);  2.
  •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將發生七大變化
    原來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申請成立社會團體,要先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相關文件申請籌備。批准籌備後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產生執行機構、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並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登記管理機關再決定是否準予登記。《徵求意見稿》則取消了這一規定,申請成立社會團體,可以由發起人直接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
  • 陝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關於增補個人、團體會員的通知
    根據《陝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章程》規定,現就陝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增補個人、團體會員相關事宜通知如下。一、入會條件 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 社會團體2020年度網上年檢填報指南
    (一)單位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管理類別、社團類型、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登記日期、證書有效期、註冊資金和住所地址均是根據市民政局(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所掌握的情況自動生成,參檢單位如果發現信息有誤,請撥打年檢服務熱線進行糾正。
  • 關於取消社會團體會費標準備案規範會費管理的通知
    關於取消社會團體會費標準備案規範會費管理的通知 民發[2014]16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財政廳(局),各計劃單列市民政局、財政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財務局:  為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推進社會團體依法自治
  • 桂林多部門聯動志願團體開展國際志願者日 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指導下,市民政局聯合市文明辦、團市委等單位,並聯動桂林市社會工作協會等50多個志願團體、社會組織在市中心廣場集中開展國際志願者日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近千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 志願者培訓(1):認識自我
    一、關於對自身參與志願服務動機的認知  參與心理是社會人士要求成為志願者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維繫志願者在機構中參與志願活動的思想支柱,所以志願者自己必須對參與心理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它會使志願者在志願活動中的表現和參與取向出現一些不同的情況:  1、幫助有需要的人,回應社會需要;  這類朋友喜歡參與幫助服務對象的服務活動,而對於其它的活動,就已經不太感興趣了,例如交流活動、培訓活動、宣傳活動等,這類志願者大多喜歡默默地開展工作;  2、參與改善社會問題:  這類朋友積極面對和關注社會問題,通過不斷的關注的深入了解,可能會對社會問題有很多的意見
  • 湖南省民政廳 湖南省財政廳關於規範社會團體會費管理有關問題的...
    HNPR—2016—10005 各市州、縣市區民政局、財政局:  根據民政部、財政部《關於取消社會團體會費標準備案規範會費管理的通知》(民發〔2014〕166號,以下簡稱「通知」)精神,為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推進社會團體依法自治,激發社會團體活力
  • 《軍隊社會團體管理工作規定》宣講提綱
    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規定》 繼續推進全軍社團專項清理整治——《軍隊社會團體管理工作規定》宣講提綱
  • 志願者的動機、目的、性格與培訓
    但要提醒的是自己本人更容易受到自己的認知框架的影響和制約,正如俗語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所以在需要的時候應該詢問一下自己身邊的朋友,更全面的認識自己。關於對自身參與志願服務動機的認知參與心理是社會人士要求成為志願者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維繫志願者在機構中參與志願活動的思想支柱,所以志願者自己必須對參與心理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 廈門版分餐制管理團體標準出臺 公用和自用餐具顏色應有區別
    -實驗證明分餐可降低病從口入風險。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高金環通訊員 韓嵩松 圖/陳立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推行公筷公勺的社會呼聲再起,「分餐制」成為熱門話題。  今天上午,廈門市食安辦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我市餐飲業首個針對分餐制管理的團體標準——《餐飲業分餐制管理規範》團體標準(以下簡稱《規範》)。實驗得出的數據表明,分餐可以減少對菜品的汙染,從而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
  • 志願者將被賦予國家統一編號
    正式發函徵求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部門、全國社會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各委員以及有關單位的意見,並根據意見完善文稿形成送審稿。四是技術審查。2015年6月,民政部社會工作司和全國社會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召開《基本規範》技術審查會,根據審查意見修改形成報批稿;7月份民政部人事司組織報批審查會,《基本規範》通過審查。五是批准發布。
  • 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企業所得稅徵收管理辦法
    應納稅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單位為納稅人。  第二條 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非專門從事生產經營而有應稅收入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國家稅務總局稅務登記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依法辦理稅務登記。
  • 文化部:整治領導幹部在社會團體兼職多,明確兼職不得領薪酬
    二是以年檢為抓手,調整和壓縮社會組織數量。對不年檢、多年年檢不合格及基本合格、問題較多且未按照規定整改的社會組織,該整改的整改,該處罰的處罰,該撤銷的撤銷。三是理順管理體制,對於不屬文化部職能範圍的社會組織,協調轉出。       2.整治領導幹部在社會團體兼職多和領取薪酬現象。
  • 廈門版分餐制管理團體標準出臺公用和自用餐具顏色應有區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推行公筷公勺的社會呼聲再起,「分餐制」成為熱門話題。今天上午,廈門市食安辦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我市餐飲業首個針對分餐制管理的團體標準——《餐飲業分餐制管理規範》團體標準(以下簡稱《規範》)。
  • 寶安社會團體管理人員加強國家安全學習
    寶安日報訊(記者 韓翀)12月16日上午,寶安公安分局聯合區民政局在寶安廣場大廈舉辦《寶安區社會組織國家安全教育專題講座》,來自寶安區社工機構、福利機構、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的管理人員和其他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共100餘人參加此次學習,深圳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作專題授課。
  • 中國社會團體官氣十足
    中國社會團體官氣十足 非盈利組織成食利集團中國社會團體衙門作風盛行,官氣十足。理應用社會管理的方法進行管理,可是,這些社團卻行政至上,官本位盛行,用衙門的方式對企業吆五喝六,窒息了服務精神。為此,必須回歸社會組織的民間性質,先撤衙門,去掉級別,清除其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