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談女兒黯然神傷,直言後悔奉行「快樂教育」,給各位家長警示

2020-12-18 胖胖小發才

劉歡談女兒黯然神傷,直言後悔奉行「快樂教育」,給各位家長警示

劉歡在參加湖南衛視一檔節目中,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談到女兒的時候黯然神傷,話語中透露著一絲遺憾,坦言後悔在女兒小時候奉行了「快樂教育」,這給了各位父母警示。

他表示自己的女兒非常有音樂天賦,對音樂的感悟力很好,也會給自己提一些意見,但是當時劉歡和太太過於奉行「快樂教育」,希望女兒有個快樂的童年,現在想來有些後悔。

而同樣有音樂天賦的郎朗,如今卻非常成功,這背後是郎朗父親對他的嚴厲教育。

在郎朗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給他制定了非常嚴格的作息時間表,每天練琴好幾個小時,和很多孩子一樣,郎朗沒過多久就開始厭倦了,母親也看出了孩子的不滿,就建議父親尊重孩子的意願。

但是朗朗的父親卻表示,如果什麼事情都要聽孩子的,那還要我們父母幹什麼。

正是郎朗父親的這種堅持,讓郎朗有了今天的成就,經過了魔鬼般的聯繫,郎朗成為了世界著名的鋼琴家。

一次一個小朋友問朗朗:「我彈一小時就煩得不行,你是怎麼彈八個小時都不膩的呢?」

朗朗說「剛練琴時我和你的狀態一樣,練不了多久就煩。任何興趣想發展成頂尖,都會經歷一個厭倦期,如果能度過這個厭倦期,你就會更加熱愛這個事情。」

「厭倦期時彈鋼琴,彈的都是技術,所以會覺得枯燥。而度過厭倦期彈鋼琴,我彈得可不僅是技術,更是心境,練琴如同練心,所以很享受。」

和郎朗同樣嚴格的,還有周杰倫的母親,周杰倫每次練琴的時候,母親都會拿著小棍子在後面站著,雖然當時覺得練習的過程很痛苦,但是現在的成就卻讓他非常感激母親。

其實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經歷厭倦期,最開始的好奇心不在了,時間長了就覺得不在新奇,但是度過了厭倦期之後,成就感是非常快樂的。

可能你家孩子也經歷過這樣的情況,跳舞跳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辛苦就放棄了,畫畫畫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沒有進步,也放棄了,這樣反而實在耽誤時間。

所有的興趣都會經歷三個階段:前期的興奮期、中期的厭倦期,後期的享受期。

這是所有事情發展的一個規律,如果不能忍受痛苦堅持下去,那就永遠體會不到後面的享受期。

最近幾年,董卿似乎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當中,作為央視當紅的主持人,她在很多節目上的表現足以用驚豔來形容。

而就是這樣一個很優秀的人,也堅持了每天睡前讀書一小時,幾乎是雷打不動,現在我們看到的董卿的文化底蘊和內在氣質都是書本和知識給她的支撐。

或許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根本不需要學這個、學那個,只要快樂就好,但是我要告訴你,快樂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低級的快樂,一種則是高級的快樂。

低級的快樂很容易實現,或許就是吃一頓美食、看看好看的綜藝,但是過後,快樂很快就會消失,而高級的快樂不一樣,高級的快樂是持久的。

人這一輩子有一個定律,那就是吃苦只是暫時的,沒有人會苦一輩子。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要逼孩子一把,在《家有兒女》中,有一集,劉星抱怨父母沒有給他們報興趣班,他說「如果從小培養我們,我們要是會彈鋼琴,拉小提琴,或者吹小號……那應該多好啊!」

但是母親劉梅卻反駁孩子:「你小時候我很想給你報各種興趣班,我也想讓你多才多藝,可是你們自己不學啊!」

劉星反駁:「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就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教育我。」

這就足以讓你明白,快樂教育的方式孩子並不一定會買單,如果適當的逼孩子一把,等到成功之後,他們會非常感激你。

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你要記住,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是要經歷風雨之後,才能看見彩虹。

所以我奉勸各位父母,千萬不要在孩子該吃苦的年紀讓他們享福,否則長大以後,只會花費更大的代價來彌補。

如果你覺得說教的方式對孩子來說根本沒有用,他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可以搭配繪本,在無形中影響孩子,在選擇繪本的時候也要注意,要儘量貼近生活,引導孩子思考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問題,時間長了,孩子就知道控制情緒了。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7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8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劉歡:我後悔自己奉行快樂教育,沒有「推」孩子一把
    01「快樂教育風」近年來,曾颳起過一陣「快樂教育」的大風,使得許多人紛紛跑出來指責「應試教育」,說應試教育是在培養「刷題高手」,是一個「教育機器」,有的甚至還崇拜起西方教育來。他們稱衡水中學為「高考工廠」,批量式的製造「考試機器」,他們猛烈地抨擊著自己國家的教育制度。可是,那些人所不知道的是,在多年以後,曾經奉行「快樂教育」的人大多都後悔了自己對孩子的「快樂教育」。
  • 劉歡談女兒面露悔色:不該奉行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相信每個家長們都是非常重視的,每個家庭在培養孩子的事情上都是那麼的不遺餘力,竭盡所能。不過,在教育理念上,不同的家庭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是需要不斷管教、不停鞭策才會出成績的,畢竟孩子還小,自控力弱,容易有懶惰心理,不嚴加管教就很容易鬆懈。
  • 劉歡談女兒後悔不已:把放縱當「快樂教育」,是人生中最大的失敗
    正文字數:1488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又會後悔。——安娜·昆德蘭古人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面對日漸流行的「快樂教育」理念,很多父母也開始跟風,卻理解錯裡面蘊含的真正意思:要讓孩子快樂成長,而不是放縱孩子。
  • 劉歡談女兒神傷:現在後悔「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僅是家長關心的熱門話題,同樣對國家來說有種更為重要的意義,我國一直在實行教育體制的改革,在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在努力進步。「快樂教育」就是我們現在提出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快樂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將快樂放在首位,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
  • 劉歡談「快樂教育」,愧疚沒逼女兒一把,教育路上怎樣才是正確的
    #劉歡是家喻戶曉的歌手,2008年的時候在北京的奧運會上的演唱更是讓人拍板叫絕。但是他也有遺憾的事情,某次在節目上劉歡真情流露,表示後悔對女兒「快樂教育」。劉歡直言女兒小時候在音樂上比較有天賦,但是他和妻子都是奉行「快樂教育」的人,孩子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 劉歡談起對女兒的快樂教育後悔:毀了孩子的就是快樂教育
    著名的歌唱家劉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但是這樣一個成功的歌手每次談起女兒的教育,都覺得十分惋惜,劉歡談起對女兒的快樂教育後悔:毀了孩子的就是快樂教育。劉歡老師說自己的女兒其實應該是很有音樂天賦的,還經常跟他分享自己的歌單。但是跟很多的小朋友一樣,也非常的不喜歡練琴。
  • 劉歡揭露國內音樂教育弊端,後悔對女兒奉行「快樂教育」,沒有迫使女兒學點音樂!
    像上文提到的學院派與自由派的爭辯,歸根結底就在於他們的父母對於自小對孩子音樂教育的看法與培養。劉歡表示,國內的父母對孩子的音樂培養缺乏一種中間地帶,沒有一種對孩子學音樂的普及意識。其實,他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劉歡後悔對女兒"快樂教育",警示家長,孩子要適當"逼"一下
    無論是明星富豪,還是普通百姓,第一次當爹媽後,都是摸索著教育孩子。一些教育方法雖然當時自認很正確,在孩子成長起來之後可能才發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問題。但一次看歌星劉歡的採訪讓我改變了想法,他說當時他和愛人對女兒實行快樂教育,就是不要求孩子非要學什麼或做什麼。但是在孩子長大後就感到有些後悔。我因此也思考,是否該&34;兒子學些技能或特長才是正確的。
  • 劉歡談對女兒有遺憾:到現在都後悔進行快樂教育,應該推她一把
    大家應該都認識劉歡老師吧,他在音樂造詣上非常的高,而且劉歡還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但也因此每次談到她對女兒的教育的時候,總是會有些後悔,因為劉歡覺得女兒是很有音樂天賦的,但是當時的自己並沒有去強求自己的女兒去學習音樂,所以總會有些後悔的情緒在裡面。
  • 劉歡坦言對女兒有遺憾:後悔用「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她才對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深受家長的重視,而每個家長的教育方式卻大有不同。劉歡是一位著名的歌唱家,深受大眾的喜歡。事業上有大有成就的劉歡在家庭方面卻存在一個很大的遺憾。劉歡和妻子結婚後孕有一個女兒名為劉熠思。他的女兒是喜歡彈琴的,但卻不喜歡練琴。而劉歡和妻子因為&34;的思想,也沒有堅持讓女兒練下去,埋沒了她的天賦,導致孩子如今在音樂領域變得平平無奇。所以對於這種教育方式,他是有些後悔,覺得當初應該逼她才對,那她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發展。
  • 劉歡後悔對女兒「快樂教育」?科學放手,是分階段的
    歌王衝刺夜」中,劉歡和袁婭維在臺上合唱一曲,妻子和女兒劉熠思在臺下觀看。 比賽之後劉歡接受採訪,說很在意女兒的評價,因為她的音樂領悟力、鑑賞力都很好,比賽前他也特意問過女兒的意見。,劉歡和妻子都希望女兒童年能快樂一點,所以沒有逼她練琴,現在他已經後悔了,還笑著勸家長們該逼就要逼一下。
  • 劉歡談女兒後悔不已:把放縱當「靜待花開」,是教育中最大的謊言
    現在,她後悔了,也曾開玩笑抱怨過我:媽媽,您當年如果再堅持一下,也許我會多才多藝,您當年如果再嚴厲一些,也許我會……」看完這個故事,我個人倒是覺得,最後悔的不是女兒,而是這位媽媽。孩子一無所長,家長後悔不已。
  • 劉歡談女兒後悔不已:把放縱當「靜待花開」,是教育中最大的謊言
    我心疼自己的女兒,就同意了,從此她再也沒去過舞蹈班。現在,她後悔了,也曾開玩笑抱怨過我:「媽媽,您當年如果再堅持一下,也許我會多才多藝,您當年如果再嚴厲一些,也許我會……」看完這個故事,我個人倒是覺得,最後悔的不是女兒,而是這位媽媽。一個4歲的孩子面對困難選擇退縮,再正常不過。
  • 女兒成劉歡唯一遺憾:如果當初「推一把」,孩子是否另一種人生?
    很多家長認為,應該讓孩子自由生長,奉行「佛系教育」的策略;但還有一部分的家長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必須要有家長在旁邊不停的督促,孩子才能夠健康成長,最終才能按家長鋪設的路線,成功成才其實很多家長都曾經因為這個問題而困擾過,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歌星「劉歡」。在一次採訪當中,劉歡更是直言,後悔當初沒有推孩子一把,現在女兒成為自己唯一的遺憾。
  • 有種「可惜」叫劉歡女兒,小時候音樂天賦很強,卻因快樂教育止步
    ,小時候音樂天賦很強,卻因快樂教育而止步:說起音樂界大佬,一定是有劉歡的名字的。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因為劉歡想用「快樂教育」的方式養自己這個唯一的女兒。所以說,在女兒抗拒苦練鋼琴的時候,劉歡沒有拒絕孩子。當時的劉歡以為,只要孩子快樂就好,如果過分逼迫孩子的話,孩子就會喪失掉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音樂的意義。
  • 劉歡談女兒神傷,給家長的警示:有些事情錯過將無法重來
    劉歡參加《歌手》節目中拿到冠軍,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的女兒,充滿遺憾地說:「他說我女兒很有音樂天賦,音樂感悟力很強,時常會給我提意見。」 「她小時候也很喜歡彈琴,但就是不喜歡練琴,我當時和太太的教育觀念是快樂教育,希望她有個快樂的童年,就沒有逼她,現在想來有些後悔。」
  • 「快樂教育」理念教育的孩子,最後怎麼樣了?劉歡曾用兩個字概括
    朋友的孩子初三了,明年就要中考,成績一塌糊塗,作為一名高級教師,朋友感到內疚和後悔,因為從小到大,他對孩子都很包容,認為一個好的性格比什麼都重要,不願意對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讓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最重要。
  • 周杰倫新歌刷屏,劉歡後悔,朗朗哭泣,葉惠美如何成就教育神話
    2019年湖南衛視《歌手》總決賽中,蜚聲國內外的歌唱家劉歡拿到了冠軍。然而他在節目中兩次談到自己的女兒,都不免流露出一絲絲地惋惜。劉歡在某次採訪中說起女兒的教育問題時, 提及女兒的音樂天賦,兩次說到了「後悔」二字。
  • 教育最大的騙局,鼓吹快樂教育
    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國的家長越來越尊重孩子,崇尚「快樂教育」。快樂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只能適用於家庭,而不適合這個社會。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快樂自由地學習,這樣看起來真的很理想。
  • 明星家庭都在雞娃,你家還在「快樂教育」?
    雖有誇張成分,但顧佳在劇中展示的這種雞娃教育,近幾年在北上廣是個普遍現象:為娃擇名校、打雞血,用各種學習輔導班和興趣班充斥孩子每一分鐘課外時間。這種教育方式,是孩子的一種修行,同樣也是家長的一種修行。與之對立的,是十幾年來我國一直推崇的「快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