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內地實力歌唱家,一個集作詞作曲、編曲、製作、演唱和音樂教育於一身的音樂人。一直以來受到了無數大眾的追捧與尊崇,非科班出身的他憑藉著自學掌握了各項出色的音樂技能,激勵著眾多像吉克雋逸這類的非學院派的自由派音樂人堅持在屬於自己的音樂道路上。
我國音樂界的學院派與自由派一直都是人們熱烈探討的話題。學院派表示要想學習音樂就必須要在專業的音樂教育培養下才能有所發展、有所成就,培養就必須經由正規、系統、嚴格的專業訓練。
而自由派卻不贊同,他們沒有接受過完整的音樂教育,僅僅憑藉自學或者自我訓練就單槍匹馬的闖入音樂的圈子,他們覺得自己不受音樂教育一樣也能夠成就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這兩種觀點似乎就成了國內音樂人的分水嶺,對於學院派和自由派他們非左即右,可在劉歡眼裡,這些觀點卻構不成他對音樂的正當看法。
在一檔訪談中明確了自己對音樂界的現狀所反映的一個問題:「音樂教育不夠普及」。我國的青少年音樂基礎教育變成了兩種極端,要麼就不去理睬,認為與我無關;要麼就想走職業,一門心思走到底。
像上文提到的學院派與自由派的爭辯,歸根結底就在於他們的父母對於自小對孩子音樂教育的看法與培養。劉歡表示,國內的父母對孩子的音樂培養缺乏一種中間地帶,沒有一種對孩子學音樂的普及意識。其實,他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劉歡小時候並不是專業學音樂出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體育小學的文藝隊裡主攻的竟然是「相聲」,劉歡的相聲時常搞得全場捧腹大笑,不過與音樂相關,劉歡在京劇上有所造詣,這都要多虧了他的父母。
劉歡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他們很注重對孩子的培養,當時的京劇是比較流行的,恰巧劉歡是一個很會說話的孩子,劉歡在唱戲方面也很有天賦,於是劉歡的父母就找了當時很有名的幾位老師來教導劉歡在唱戲方面的知識。
不僅如此,大學期間,劉歡表現出了對音樂的很瘋狂的痴迷,父母便為自己買了一架鋼琴,有了鋼琴的劉歡自此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音樂大門。
雖然不是藝術科班出身,但是從小因為父母而接受音樂薰陶的劉歡比起專業訓練的孩子,不僅有著優異的學習成績而且有著對音樂執著的熱愛,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在音樂的世界裡,他找得到自己。
「她音樂感悟力和記憶力特別好,從小沒有迫使她學點音樂,有點後悔。」
劉歡的女兒劉一絲是妥妥的學霸體質,不僅獎學金不斷而且成功考入紐約大學,不過對於作為華語音樂大師劉歡女兒的她,未來卻是想要當導演這一點上許多人還是表示極其意外的,畢竟自己的父親是一位「流行樂壇的常青樹」,而自己沒能一脈傳承父親的音樂之路。
其實,對於這一點,劉歡也是十分後悔的,與自己父母對自己的培養重視不同,劉歡更在意的是對女兒的「快樂教育」,不想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孩子不想練琴也不去引導,只是放任她自主選擇,久而久之,女兒與音樂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
這種教育不止是出現在劉歡身上,而是現在國內的一種通病。與其強壓孩子學音樂,不如放任孩子自己學習,學成則成,學不好就算了,沒有一種對孩子音樂普及的意識。
劉歡不去強壓女兒可以看出是因為他自己自小就對音樂有著著迷般的喜愛,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的女兒也會和自己一樣有著對音樂的自覺,但是他忽視了一點,身為父母雙方都是教師的自己,最不缺少的就是家人的引導。
音樂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講求更多的在於對孩子的素質提升。
不是說自己的孩子對音樂感冒,就一定要讓他在音樂裡有所成就,也不是說孩子對音樂無感,就讓他完全放棄不去堅持,做到有嚴有松,保持一個平衡,對於孩子來講,或許他今後可能不是一個音樂大師,不是一個職業音樂製作人,但至少在他的生活裡流淌著對音樂的流動。
您手機上的免費音樂課
6000多節免費的在線音樂課
蝌蚪課 後臺回復樂器名稱,觀看名家名師的樂器教學視頻。如回覆:鋼琴;不知道怎樣查找課程請點擊這裡→查找課程方法
*後臺有的樂器:鋼琴、電子琴、手風琴、吉他、貝斯、尤克裡裡、架子鼓、長笛、單簧管、薩克斯、古箏、琵琶、二胡、竹笛、葫蘆絲、洞簫、聲樂、樂理、視唱、名家名作、考級、大師班、講座。
蝌蚪課 後臺回復書名,觀看整套書的名師教學視頻。如回覆:599
*後臺有的書:小湯、大湯、拜厄、孩哈、哈農、599、849、718、299、巴赫二部、巴赫三部、巴赫小前奏曲、巴赫賦格、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布格繆勒、萊蒙、小奏鳴曲集、孟德爾頌無詞歌、鋼琴彈唱、鋼琴即興伴奏、鋼琴基礎教程(鋼基)、陸佳教你巧學鋼琴、貝多芬奏鳴曲集、音協鋼琴考級、央音鋼琴考級、上音演奏級考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