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後悔對女兒「快樂教育」?科學放手,是分階段的

2020-08-27 給媽媽的心理學

作者:八段錦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自己過好了,孩子才能教育好,父母想了解如何調整情緒和親子關係,關注我就對啦~

在2019「歌王衝刺夜」中,劉歡和袁婭維在臺上合唱一曲,妻子和女兒劉熠思在臺下觀看。

比賽之後劉歡接受採訪,說很在意女兒的評價,因為她的音樂領悟力、鑑賞力都很好,比賽前他也特意問過女兒的意見。


女兒小時候喜歡彈琴,但是受不了彈琴的苦,劉歡和妻子都希望女兒童年能快樂一點,所以沒有逼她練琴,現在他已經後悔了,還笑著勸家長們該逼就要逼一下。

這可被推崇嚴厲教育的人給抓住了,大作文章討伐快樂教育。

「快樂」和「教育」這倆詞自打捆綁出道,就被妖魔化成「放手不管」,其實它的本意更接近於,調動孩子自身的內驅力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潛能和實現自我。

劉歡說後悔,不過是家裡有礦的學霸家長隨口撒個嬌罷了,他女兒畢業於鼎鼎大名的紐大導演系,酷得很,音樂也還喜歡著。

那麼年輕又有資源,人生還有無限可能,就算現在改做音樂可能也比那些一直被逼著練琴的強,吃瓜的就別太認真了。

當初逼了,沒準現在就不喜歡早放棄了呢。


小孩走一段彎路後回歸真正喜歡的軌道時的爆發力,是那些只重短期利益的人看不到的。

曾經有個網友說,小時候被逼著練琴,練不好就打,導致她考級過了以後這輩子都不想摸琴。

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劉歡一家視頻對話互相調侃那個勁兒就能感覺出來,逼來逼去的家庭絕不可能擁有這樣的輕鬆和親密,這才是千金不換吧。


說到底,問題還是父母在孩子成長各階段能不能放手、怎麼放手的問題。


上次的文章「 」中提到過,不能孩子還沒準備好,你突然大撒把;也不能等孩子翅膀都長好了,你還死死薅住不放。

《自驅型成長》的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一位做了20年家長教育工作的專家的建議。

父母最好從學齡前就給孩子提供日曆,記錄他們生活中所有重要事件,這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時間是怎麼流逝的,也能讓他們了解以後的日子將怎麼度過。

孩子為自己記錄下重要的內容,可以幫助他們培養出屬於自己的控制感

今天八段錦就來講講每個階段父母具體怎麼放手,才能更好幫助孩子成長。


  • 幼兒階段:提供備選項

開始給孩子提供備選項。

小孩在公園玩得正開心不想走,但時間已經到了,你用不著吼叫和打罵,給他多一個選擇就好了:

「你是想把現在這個遊戲玩完嗎?我們現在要走了,你還想再多玩5分鐘嗎?」

可以多玩5分鐘,但是這之後孩子如果不遵守諾言,你可以說:「你是想來握住我的手,還是要我帶你走?」

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就把他抱起來,再把他帶到車上,不管他是蹬腿,還是尖叫。

在下一次去公園之前,對他說:「如果離開公園時,能接受我提前5分鐘通知,我還是很願意帶你去公園的。如果離開公園還是搞得很麻煩的話,我會等幾天再帶你去玩。」


  • 小學階段:多一點選擇

「這事你來定」開始對他們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很多事情你需要和他溝通和商量了。

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包括要參加什麼活動、吃些什麼食物來保持健康,以及怎麼做時間規劃,才能讓他得到充足的睡眠。



  • 初中階段:幫助孩子找到求學的最好學校

父母這個階段能為孩子做出的最重要決定之一,就是將他們送到哪個學校去讀書。

有個學習障礙的男孩,一直上的是規模小的專門學校,高中他想換一個大點的公立高中,在那他可以認識更多人。

他想證明,他不需要上為學習障礙兒童開設的特殊學校了。

父母很焦慮,怎麼才能幫助男孩了解到保持現狀才是最好的呢?

專家建議他們,首先是告訴孩子,最終還是會讓他自己做出決定,而父母會盡一切可能幫助他做出正確的決定。

男孩參與了整個決策的全階段,包括審核備選的兩三所學校,和招生老師討論能得到什麼樣的支持。男孩問的問題,明顯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最終他得出了結論,他還是需要原來學校的學業支持。

高中階段,因為還在熟悉的學校,他越來越自信,順利考上了大學,計劃繼續攻讀研究生。

父母和孩子截然不同的意見,是怎麼達成一致的呢?

就是讓孩子明白,他完全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做出選擇。

如果他被迫留在原學校而不是自己嚮往的學校,他會一直認為自己根本不該在那上學,憎恨父母拖了後腿。



  • 高中階段:讓孩子學會和你辯論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事聽你的」這句話,對很多高中生的父母來說,真的很難。

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會更強調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的積極結果,而非潛在風險,專家將這種現象叫作「超理性」

如果他們堅持在錯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完全聽不進去你與他們合作討論的解決方案,那你可以稍微退回到強硬一些的養育模式來加以應對。

「行吧,」你可以這樣說,「不商量?那接下來這段時間,你也別要零花錢了。」

高曉松曾經分享過,在選擇大學時和父母有分歧,父母對他說,如果上他自己想去的浙大,學費就自理;如果上父母想讓他去的清華,供他讀到博士後也沒問題。

父母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不能一邊盡情享受額外的供養,一邊想要完全不需要負責的自由。

但是需要記住,好好商量對你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你也希望他能學會為自己辯護,為將來進入現實世界磨鍊技能。

如果他永遠沒有與父母達成雙贏的經歷,那以後獲得想要的東西時他就會想,既然從來都沒有發言權,不如耍滑頭、撒謊、作弊,或者徹底服從權威。

你肯定不希望外人像你一樣強迫你的孩子的。

青少年是最接近法定成人年齡的人群,他們也是最需要聽到這句話的人:「你能夠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的決定,並學著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我對此深信不疑。」

孩子肯定都會摔跟頭的,但是每一個錯誤的發生,都能促進他們發展出更好的行為直覺和自我意識,尤其是當你幫著他們處理爛攤子,而不是只會說風涼話:「我早就說了吧。」

寫在最後


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表達不同意見,你可千萬別高興,那更麻煩,他們可能是因為害怕自己決策失誤,總是難以做決定。

你應該鼓勵他們,「如果你不願意,我也很樂意替你做決定。不過最好能先告訴我,如果讓你自己選,你認為最好的決定是什麼樣的。」

沒必要強迫孩子,但是一定要培養他們變得有主見和自信。

自由放任的養育模式達不到很好效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孩子不得不做一些他們還沒準備好的事,會讓他們感到太大壓力。

父母要做的,是為他們不懂的事情提供信息,對他們能力所及的給予授權。

真正的成功,是父母逐漸隱入幕後,但讓孩子走向光彩奪目的臺前。


· End ·


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劉歡談起對女兒的快樂教育後悔:毀了孩子的就是快樂教育
    著名的歌唱家劉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但是這樣一個成功的歌手每次談起女兒的教育,都覺得十分惋惜,劉歡談起對女兒的快樂教育後悔:毀了孩子的就是快樂教育。劉歡老師說自己的女兒其實應該是很有音樂天賦的,還經常跟他分享自己的歌單。但是跟很多的小朋友一樣,也非常的不喜歡練琴。
  • 劉歡談女兒後悔不已:把放縱當「快樂教育」,是人生中最大的失敗
    正文字數:1488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又會後悔。——安娜·昆德蘭古人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面對日漸流行的「快樂教育」理念,很多父母也開始跟風,卻理解錯裡面蘊含的真正意思:要讓孩子快樂成長,而不是放縱孩子。
  • 劉歡談女兒黯然神傷,直言後悔奉行「快樂教育」,給各位家長警示
    劉歡談女兒黯然神傷,直言後悔奉行「快樂教育」,給各位家長警示劉歡在參加湖南衛視一檔節目中,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談到女兒的時候黯然神傷,話語中透露著一絲遺憾,坦言後悔在女兒小時候奉行了「快樂教育」,這給了各位父母警示。
  • 劉歡坦言對女兒有遺憾:後悔用「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她才對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深受家長的重視,而每個家長的教育方式卻大有不同。劉歡是一位著名的歌唱家,深受大眾的喜歡。事業上有大有成就的劉歡在家庭方面卻存在一個很大的遺憾。劉歡和妻子結婚後孕有一個女兒名為劉熠思。在一個採訪中,當記者提出他有這麼高的音樂造詣,女兒難道沒有從中學習的問題時。劉歡表示他和自己的妻子一直認為應該用&34;的方式,不強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所以並沒有要求孩子去學習什麼。
  • 劉歡揭露國內音樂教育弊端,後悔對女兒奉行「快樂教育」,沒有迫使女兒學點音樂!
    像上文提到的學院派與自由派的爭辯,歸根結底就在於他們的父母對於自小對孩子音樂教育的看法與培養。劉歡表示,國內的父母對孩子的音樂培養缺乏一種中間地帶,沒有一種對孩子學音樂的普及意識。其實,他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劉歡談對女兒有遺憾:到現在都後悔進行快樂教育,應該推她一把
    大家應該都認識劉歡老師吧,他在音樂造詣上非常的高,而且劉歡還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但也因此每次談到她對女兒的教育的時候,總是會有些後悔,因為劉歡覺得女兒是很有音樂天賦的,但是當時的自己並沒有去強求自己的女兒去學習音樂,所以總會有些後悔的情緒在裡面。
  • 劉歡談女兒後悔不已:把放縱當「靜待花開」,是教育中最大的謊言
    我心疼自己的女兒,就同意了,從此她再也沒去過舞蹈班。現在,她後悔了,也曾開玩笑抱怨過我:「媽媽,您當年如果再堅持一下,也許我會多才多藝,您當年如果再嚴厲一些,也許我會……」看完這個故事,我個人倒是覺得,最後悔的不是女兒,而是這位媽媽。一個4歲的孩子面對困難選擇退縮,再正常不過。
  • 劉歡後悔對女兒"快樂教育",警示家長,孩子要適當"逼"一下
    無論是明星富豪,還是普通百姓,第一次當爹媽後,都是摸索著教育孩子。一些教育方法雖然當時自認很正確,在孩子成長起來之後可能才發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問題。但一次看歌星劉歡的採訪讓我改變了想法,他說當時他和愛人對女兒實行快樂教育,就是不要求孩子非要學什麼或做什麼。但是在孩子長大後就感到有些後悔。我因此也思考,是否該&34;兒子學些技能或特長才是正確的。
  • 劉歡:我後悔自己奉行快樂教育,沒有「推」孩子一把
    01「快樂教育風」近年來,曾颳起過一陣「快樂教育」的大風,使得許多人紛紛跑出來指責「應試教育」,說應試教育是在培養「刷題高手」,是一個「教育機器」,有的甚至還崇拜起西方教育來。他們稱衡水中學為「高考工廠」,批量式的製造「考試機器」,他們猛烈地抨擊著自己國家的教育制度。可是,那些人所不知道的是,在多年以後,曾經奉行「快樂教育」的人大多都後悔了自己對孩子的「快樂教育」。
  • 有種「可惜」叫劉歡女兒,小時候音樂天賦很強,卻因快樂教育止步
    ,小時候音樂天賦很強,卻因快樂教育而止步:說起音樂界大佬,一定是有劉歡的名字的。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因為劉歡想用「快樂教育」的方式養自己這個唯一的女兒。所以說,在女兒抗拒苦練鋼琴的時候,劉歡沒有拒絕孩子。當時的劉歡以為,只要孩子快樂就好,如果過分逼迫孩子的話,孩子就會喪失掉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音樂的意義。
  • 劉歡談女兒後悔不已:把放縱當「靜待花開」,是教育中最大的謊言
    現在,她後悔了,也曾開玩笑抱怨過我:媽媽,您當年如果再堅持一下,也許我會多才多藝,您當年如果再嚴厲一些,也許我會……」看完這個故事,我個人倒是覺得,最後悔的不是女兒,而是這位媽媽。劉歡在歌壇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在音樂領域絕對是「殿堂級」人物。但談到對女兒的教育,他卻有些無可奈何。
  • 劉歡談女兒神傷:現在後悔「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僅是家長關心的熱門話題,同樣對國家來說有種更為重要的意義,我國一直在實行教育體制的改革,在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在努力進步。「快樂教育」就是我們現在提出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快樂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將快樂放在首位,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
  • 劉歡談「快樂教育」,愧疚沒逼女兒一把,教育路上怎樣才是正確的
    #劉歡是家喻戶曉的歌手,2008年的時候在北京的奧運會上的演唱更是讓人拍板叫絕。但是他也有遺憾的事情,某次在節目上劉歡真情流露,表示後悔對女兒「快樂教育」。劉歡直言女兒小時候在音樂上比較有天賦,但是他和妻子都是奉行「快樂教育」的人,孩子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 劉歡談女兒面露悔色:不該奉行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而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孩子的童年應該是美好的,童年就應該有童年的樣子,如果太逼著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那孩子又怎麼會快樂呢?應該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法」,讓孩子自由快樂地成長,說不定也能創造奇蹟。著名歌手劉歡就奉行快樂教育法,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劉歡這麼優秀,有錢又有名,給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環境肯定不會差,孩子也應該很優秀才對。
  • 「快樂教育」理念教育的孩子,最後怎麼樣了?劉歡曾用兩個字概括
    朋友的孩子初三了,明年就要中考,成績一塌糊塗,作為一名高級教師,朋友感到內疚和後悔,因為從小到大,他對孩子都很包容,認為一個好的性格比什麼都重要,不願意對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讓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最重要。
  • 周杰倫新歌刷屏,劉歡後悔,朗朗哭泣,葉惠美如何成就教育神話
    2劉歡的後悔周杰倫的歌曲《聽媽媽的話》裡有這樣一段歌詞: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對著鋼琴說話?2019年湖南衛視《歌手》總決賽中,蜚聲國內外的歌唱家劉歡拿到了冠軍。然而他在節目中兩次談到自己的女兒,都不免流露出一絲絲地惋惜。劉歡在某次採訪中說起女兒的教育問題時, 提及女兒的音樂天賦,兩次說到了「後悔」二字。
  • 教育最大的騙局,鼓吹快樂教育
    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國的家長越來越尊重孩子,崇尚「快樂教育」。快樂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只能適用於家庭,而不適合這個社會。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快樂自由地學習,這樣看起來真的很理想。
  • 別讓「快樂教育」折斷了孩子會飛的翅膀
    很多父母對「快樂教育」的定義都只停留在了字面意思,認為孩子不喜歡就是不快樂,逼孩子就是快樂的對立面,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才是快樂教育的精髓。於是才會發生下面的這些場景,當孩子對舞蹈、畫畫、樂器等方面表示出感興趣時,父母們便二話不說給孩子報班學習。然而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後,從一開始的新鮮期過度到厭倦期時,就會有放棄的想法出現,而那些將「快樂教育」停留在表面的父母就會遵從孩子的決定。
  • 是快樂教育、棍棒教育還是賞識教育?我終選擇因材施教
    如快樂放養式,劉歡在綜藝節目《歌手》中談到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時,提到女兒劉一絲在很小的時候,也非常喜歡鋼琴,但是,她也像絕大多數的孩子一樣,都不喜歡練琴的枯燥。於是,崇尚快樂教育的劉歡和妻子就不想逼迫女兒,沒有讓劉一絲堅持練琴,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 劉歡談女兒神傷,給家長的警示:有些事情錯過將無法重來
    劉歡參加《歌手》節目中拿到冠軍,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的女兒,充滿遺憾地說:「他說我女兒很有音樂天賦,音樂感悟力很強,時常會給我提意見。」 「她小時候也很喜歡彈琴,但就是不喜歡練琴,我當時和太太的教育觀念是快樂教育,希望她有個快樂的童年,就沒有逼她,現在想來有些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