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寶媽產後控訴:生娃的疼還能忍受,但尊嚴掃地的感覺真不好受

2020-12-18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說起來容易,但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怎麼也體會不到「生孩子的不容易的」。生過孩子的女人才明白:分娩的疼痛不算什麼,而是生孩子過程中各種尊嚴的挑戰,讓自己不想再經歷一次了。

新手寶媽產後控訴:生娃的疼還能忍受,但尊嚴掃地的感覺真不好受

朋友小芳生完孩子,我第一時間去探望,看她的面色憔悴了不少,見了我之後,她連眼眶都直接紅了。

隨後病房裡就只剩下我和小芳兩個的時候,她才哇地一聲哭了出來:「你都不知道,我生孩子的時候經歷了什麼,再也不要生孩子,實在是太可怕了!」

我就有點懵了,按道理來說,我是生過兩個孩子的人,雖然是剖腹產,但應該見識過的場面都見識過了吧,但她接下來的話讓我都很詫異。

原來小芳是順產生娃,不僅遇到了男醫生接生,還看到旁邊站了一個實習的醫生,那位男醫生邊操作,還一邊向實習的醫生講解要怎麼接生。

如果僅僅是這樣,小芳為了寶寶的健康還是很忍的,但沒想到生孩子的過程中,自己還特別地想上「大號」,當時真想找個地方上廁所。可是醫生說這是正常現象,讓她當場「拉」出來,所以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她照做了,隨後她感覺自己瞬間面子掃地,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了。

小芳說:「疼,生孩子的時候確實是很疼,但疼真的無所謂,但那種沒尊嚴的感覺,真的讓人很崩潰,再也不想經歷過一次了!」

聽到小芳的話,其實我挺能理解的,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順產的這種尷尬,但我第一胎剖腹產的時候,給我打讓麻藥的是男醫生,而我連個睡裙都沒穿,那種感覺真是讓人特別沒尊嚴,確實不想再經歷一次。幸虧我生二胎的時候在大城市,比較人性化,給我穿了睡裙,這樣感覺好受多了。

在分娩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尷尬」,讓產婦臉紅的事情呢?

①備皮的尷尬

在分娩的過程當中,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要經歷「備皮」。所謂的「備皮」,剃光多餘的毛髮,也是為了保護產婦不受細菌的感染。

有很多產婦想讓家屬或丈夫代勞,但實際上,這個操作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出現傷口甚至發生感染。

所以,即便是產婦再尷尬也不能拒絕醫生或者護士備皮。

「內檢」也超級尷尬。

產婦有了臨產徵兆,進入醫院後,醫生會要做「內檢」,以確定宮口的情況、以及孩子是不是快出生了。

像我當時快生第一胎的時候,是先見的紅,醫生給我做了「內檢」,說開了一指了,我當時還高興呢,還以為快有希望了,才知道基本上快生的孕婦都是一指,離開十指還遠著呢。

我見紅了一天一夜,但一直沒有規律的宮縮,胎頭也沒有入盆,最後沒辦法,怕孩子不安全,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剖腹產了,這期間還做了好幾次內檢,那滋味真的很難受。

③生理失禁的尷尬

在生產的過程當中,非常容易遇到生理失禁的尷尬,這是順產的產婦都會遇到的問題。

醫生和護士在接生,自己在使勁生娃,結果娃還沒出來,「排洩物」卻先出來了,就像我朋友小芳一樣,遇到後真的會終生難忘。

④遇到男醫生的尷尬

最後一個也是讓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一些人在分娩的過程當中遇到女醫生還好,還有一些運氣比較差的直接遇到男醫生接生。

本來無比尷尬的一件事情,由一個男士來完成,氛圍可就變得更為古怪,讓很多人心理上都難以接受。

所以,生孩子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僅僅是生理上的疼痛,還有種種心理上過不去的坎,這也是讓很多女性十分恐懼生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卻也不得不說,這些狀況雖然尷尬,但卻是每個女人生孩子的必備步驟,想躲也躲不掉。既然如此,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吧!

做為二胎寶媽,送給孕媽的幾點建議,要想順利生產,分娩時注意到這兩點很重要!

1、放平心態,不要太過於緊張,更不要鑽牛角尖

固然生孩子的過程比較尷尬,但還是希望每個產婦都能夠放平心態。在躺在床上分娩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千萬不能夠過分緊張,更不要因為遇到男醫生或者是遇到自己生理失禁,出現心裡彆扭的想法,即使有那麼一會兒也要很快平復過來,否則難為的只能是自己。

2、積極配合醫生,聽從醫生的指揮

無論接生的醫生是男是女,無論過程是難是易,既然進了產房,產婦就要無條件地相信醫生,聽從醫生和護士的指揮。越配合醫生,生孩子相對會順利一些。

「生孩子,就不需要尊嚴嗎?」這一句話,說到了多少寶媽的心坎當中。但是既然是生孩子,這道心理上的坎,自己就一定要挺過去!

產婦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地配合醫生,為了胎兒和自己的安全著想,暫時拋掉一切的尊嚴,相信一切都會順利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手寶媽產後控訴:生娃的疼還能忍受,但尊嚴掃地的感覺真不好受
    生過孩子的女人才明白:分娩的疼痛不算什麼,而是生孩子過程中各種尊嚴的挑戰,讓自己不想再經歷一次了。新手寶媽產後控訴:生娃的疼還能忍受,但尊嚴掃地的感覺真不好受朋友小芳生完孩子,我第一時間去探望,看她的面色憔悴了不少,見了我之後,她連眼眶都直接紅了。
  • 「比起勇氣,產房裡更缺尊嚴」,新手寶媽忍不住發圈,戳心控訴
    新手寶媽產後吐槽分娩過程沒尊嚴,戳心直言:希望每個產婦都能夠被溫柔對待阿玲是一名新手寶媽,雖然已經出了月子,她的情緒卻一直有些低落。隨著疼痛變得越來越規律,阿玲意識到自己快生了,隨後阿玲被老公送去了醫院。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的她,沒想到在內檢的時候就已經被弄得內心崩潰了。
  • 「我不怕疼,但請給我留尊嚴」產後媽媽發文控訴脫褲子僅是開始
    懷孕的時候,需要每天扛著一個大肚子,走上走下的;還有生產時的疼痛,有些孕媽可能從出生以來都沒有感受過這麼痛的感覺,還有最讓孕媽們尷尬的事情,就是在分娩時很多醫生的「不在意」。 婦產科的醫生每天都要接生非常多的新生兒,與非常多的孕婦打交道,他們早已習以為常。可孕婦們大多都是第一次生娃,她們都會比較害羞,擔心發生尷尬的事情。
  • 「產房裡我一點尊嚴都沒有」,新手產婦含淚控訴:脫褲子只是開始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女人生娃非常不容易,要經歷難以忍受的疼痛,而除了生理上的疼痛之外,在產房中更是面子全無,沒有任何尊嚴。小果是一位90後寶媽,在整個孕期,小果都非常注意,家人更是精心呵護。事後這位新手產婦回想起來含淚控訴:"原來生娃時脫褲子只是開始,在產房裡,我更是一點尊嚴都沒有",可見生娃對於女性來說絕對是個巨大的挑戰。
  • 生個孩子沒了尊嚴,脫褲子只是開始,順產媽媽控訴,新手媽媽別怕
    這篇名為「產房裡沒有尊嚴,脫褲子只是開始」的帖子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爭議。90後寶媽控訴產房沒有尊嚴,脫褲子只是開始這位寶媽控訴自己今年9月在醫院生孩子,給他開指的是一名男醫生,她當時就很詫異,為什麼婦產科會有男醫生?
  • 新手寶媽的「帶娃焦慮」,該如何緩解
    小林是一名25歲的新手寶媽,經歷了10月懷胎的痛苦之後,她終於生下了一個兒子,全家人都為她感到高興。餵奶的時候,更是疼得快讓小林停止了思考。原來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孩子又哭了,丈夫似乎心情不佳,直接指責小林帶不好孩子,給他添了好多麻煩。對小林來說,帶孩子再多的艱辛她都可以忍受,但是丈夫的指責卻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產後抑鬱是怎樣的,看完各位寶媽的控訴忍不住流淚了
    同時大家也要正視一個現實,中國的女性產後抑鬱高達80%,超過10%的人如果照料不周會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那麼產後抑鬱是怎樣的,這些寶媽的控訴讓人忍不住流淚。@豆媽的小寶貝:生完娃沒多久,不敢一個人陪著娃,因為控制不住自己,想掐死娃然後弄死自己,感覺腦海中有個人不停的對我說,沒錯,就這樣,直接掐,然後你就解脫了,那段時間真的不想活了,然後不停的二十四小時放喜劇周星馳無釐頭的電影,整整放了一個多月,回過來了。
  • 生孩子時沒尊嚴嗎?新手寶媽:備皮只是初級操作!
    以前只聽過女人生孩子很兇險,老人也常說,女人生娃就像是在鬼門關走一遭,但是女人生娃還有很尷尬的一面。前段時間有個孕媽在後天諮詢我,問生孩子都需要準備什麼?進產房都要注意哪些?最後孕媽弱弱地問:都說生孩子的時候很狼狽,難道孕媽在產生上真的就沒有自尊了嗎?
  • 恐懼順產生娃的人,剖腹產就意味著輕鬆嗎?小心這三個後遺症
    然後某位網友說道某位孕媽堅持順產,結果女性不堪忍受疼痛導致跳樓,這難道不是教訓嗎?請尊重孕婦。在自由觀念上,女性們似乎非常一致對外,但是說到底順產生娃還是剖腹產生娃時,寶媽們有不同的意見。順產還是剖腹產主要看寶媽自己決定。
  • 章子怡稱產後「石頭奶」比生娃還痛,坐月子的這些痛,你還記得嗎
    說自己產後53小時漲奶症狀開始出現,雙乳硬得像兩塊堅不可摧的巖石,感覺你用錘子鑿它都未必能成功,疼痛感覺不低於宮縮或生產。閨蜜俊傑前段時間剛剛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在臨近產房前,心態還是很好的,一直都覺得生孩子這種痛忍忍就過去了,後面的好日子就要來了。可她恰恰沒想到的是,生孩子才僅僅是第一關。
  • 產後尿失禁真尷尬,一個動作輕鬆緩解生娃後漏尿
    基本上所有的新媽媽都會遇到產後尿失禁的問題,那麼要如何緩解呢?其實應對很輕鬆,只需要一個動作就能輕鬆應對!產後尿失禁真尷尬  產後尿失禁真尷尬,應對很簡單,一個動作輕鬆緩解生娃後漏尿  新手媽媽們是否在做任何腹部用力的動作如大笑,打噴嚏、咳嗽、彎腰,跳躍時,尿液就不由自主排出?如果有此症狀,就是產後輕度壓力性尿失禁。  產後輕度壓力指的膀胱壓力。人能控制排尿,是因為尿道會產生阻力來抵抗膀胱壓力。
  • 剖腹產生娃,產後以下事項一個也別碰,一碰月子就全廢了
    文|好孕姐說起剖腹產生娃,很多過來人都說,生的時候輕鬆,兩眼一閉,睜開眼就當媽了。但是,產後就開始「歷劫」了,因為刀口疼,以及下床走路的酸爽,都超乎想像。因此,剖腹產生娃,其實比順產生娃有更多麻煩需要注意。
  • 帶娃後,除了沒人疼,渾身上下哪兒都疼
    若說生娃後,哪裡最疼,肯定非腰莫屬!那種站著疼、坐著疼,躺著還疼的滋味真心難受。很多媽媽因為長時間一個人抱娃還得腰椎間盤突出了。為什麼很多人帶娃後腰疼呢?1.受孕期激素的影響,寶媽骨盆和脊椎周圍的韌帶、肌肉鬆弛。2.孕期體重增長過多,增加了腰部的負擔,甚至造成腰肌和韌帶的損傷。3.加之產後缺乏運動,肌肉乏力。
  • 妻子產後抑鬱,丈夫需要注意態度
    生娃究竟有多痛?而女人生娃,大多經歷的正是這抓心撓肝,慘不忍睹的10級疼痛。關於生產,主持人李靜曾說,自己生完孩子後最大的心理缺失是沒有尊嚴了,感覺身體像一個機器,所有人跟她討論的都是自己的器官。剛剛經歷生產的疼痛,身體還沒有恢復,虛弱,每天睡不好,休息不好,頭昏腦漲,心情也不好。新手媽媽,孩子一哭心就慌了,不知道是餓了還是尿了,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慢慢學習。如果老公不給力,不體諒,半夜寶寶哭他睡得像頭豬,只能自己來。要是再趕上一個幫倒忙的婆婆,請月嫂怕花錢不讓請,說自己可以照顧,結果各種封建迷信。
  • 產後子宮恢復得好不好,從這個地方就能看出來,寶媽可以自檢
    懷孕的時候,為了寶寶的健康,產檢是一次都不會落下,生了娃之後,娃每天的吃喝拉撒全都門兒清,結果一說到產後新手寶媽該做的檢查,這群人卻沒幾個能說清楚......要不怎麼說,新手媽媽眼裡只有孩子呢~然而,產後檢查是萬萬不能忽視的,這關係到寶媽們未來的婦科健康。產後檢查一般指的是產後42天複查,大多數寶媽身體在此時已經恢復了。一般來說,早幾天晚幾天都是可以的。1.產後寶媽們究竟要做哪些檢查呢?
  • 換個尿片,寶媽的腰部就疼得齜牙咧嘴,拿什麼拯救產後腰酸背痛?
    閨蜜跟我吐槽,說自從生完寶寶後,腰就疼得不行,給娃換個尿片,都能疼的齜牙咧嘴而孕期準媽媽的腰部負擔本來就很重,還要運轉十個月,不管是產前還是產後,寶媽的腰部自然而然就跟著痛了寶媽產後腰部太勤有了寶寶以後,寶媽的腰部基本都在寶寶服務,抱娃、給娃換尿片、餵奶,都是需要用腰,當寶媽的腰部用得太勤時,就會被累痛了!
  • 產後第一周4種「痛」寶媽很難躲掉,有些比分娩更難熬,母愛偉大
    而順產雖然是產婦自己生,但為了讓胎兒更快更順利地出生,多數產婦都需要經歷側切,並且是不打麻藥的側切,縫合傷口,疼痛可想而知。只要有傷口,就需要恢復時間,而在此期間傷口就會疼痛,而產後第一周就是寶媽最疼痛的時候。
  • 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從懷孕到生產,不同階段差別有多大?
    文|好孕姐總是聽那些生過兩個孩子的過來人,說出類似這樣的結論,第一次生孩子的時候很痛苦,第二次就不會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從懷孕到生產,不同階段的差別有多大,過來人說出了真相。孕期差異有位寶媽說,自己第一次懷孕生孩子的時候,整個孕期都沒什麼感覺,一切都很順利,尤其是孕初期的時候,所謂的孕期反應她一樣也沒經歷。反而是二胎開放後,在她準備要二胎,並且也順利懷孕之後,第二次懷孕,這個孕期她卻遭受了很大的折磨。除了孕吐,胃口不好之外,孕期她還感覺各種疼痛,孕後期失眠也很嚴重。
  • 新手媽媽開宮口被疼哭,醫生勸打無痛堅決不從,說出的理由很無知
    除此之外,還有分娩後的疼痛,剖腹產的刀口疼和行動不便,側切的疼痛和坐立難安,只有經歷的寶媽才能體會,生孩子的痛苦。90後寶媽執意不打無痛,真相居然是這個!小格是個90後寶媽,今年剛24歲。初中畢業後就跟現在的老公在一起,經歷8年的戀愛長跑。
  • 生娃太爽了!我還能再生十個!
    停經40周+2天前一天晚上八九點就有種肚子快要炸開了的感覺,很不舒服。想著娃要是再不出來,我肚子就要炸開了。睡覺的時候仰臥肚子疼,側躺不疼,而且感覺格外熱,翻來覆去睡不好。後來回想起來,可能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宮縮了,只是我沒有意識到。12.11凌晨4點,感覺突然尿了一點兒,能憋住,心想還好不是破水,趕快去上廁所,沒想到內褲上有一道鮮血,竟然見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