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一小時陪孩子做這3件事,勝報十個輔導班!

2020-12-20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相比這句話各位爸爸媽媽們都異常熟悉了。從很早時候,這種觀念便已經根深蒂固,大家總覺得讓孩子把握好早上最關鍵的時刻,就是一天最大的收穫。然而幫媽要說的卻恰恰相反。

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時刻不是早晨,而是睡前一小時!

幫媽搜集了大量對孩子學習生活研究的數據,結果發現,傳說的一天之計在於晨的說法,對孩子的學習根本就不適用。孩子真正成長的時間更多是在睡前而不是早期。原因是什麼呢?

1、學習記憶的最有效時間不是早晨,而是睡前

關於學習的最佳時間,科學家們早已達成共識,他們認為,一天之中最適合學習的時間是早晨。但這只是開始,科學家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原因就是在早晨的時候,孩子大腦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有更多的精力記憶新的東西。但記憶本身是需要不斷重複和回顧的,單單早晨的記憶若不得到及時的複習,學到的知識很快便會忘記。

因而,科學家強調,在進行一天的學習之後,一定要在睡前進行複習,根據人腦的遺忘曲線,一天睡前的時候,是複習記憶的最佳時機,而在複習中產生的記憶,才是真正有效和長久的記憶。

2、睡前的總結不僅是回顧,更是反思

睡前孩子對白天的活動依舊記憶猶新。孩子在經歷一天的生活之後,利用睡前的時間對白天活動進行反思是再好不過的了。睡前的反思,可以很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總結之後孩子便可以很清楚的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讓孩子對自身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對今後的生活有會更好的安排。

更重要的是,在睡前,孩子一般都已經把白天的任務完成,並且已經消耗大半的精力,在這個時候進行反思,這種溫和的行動能讓孩子的大腦在睡前得到適當的緩衝,使孩子更容易進入睡眠,並且提高睡眠質量。

3、睡前父母的陪伴更有價值

孩子都喜歡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這樣能體會到更多的父愛和母愛,讓孩子體會家庭的溫暖和關懷,孩子在關愛的氛圍下成長也會更加的活潑開朗,富有愛心。孩子在睡前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回顧時,不僅方便爸爸媽媽即時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狀況,更多的是增加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交流的機會,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這對孩子今後性格的養成也是莫大的決定因素。

同時,在睡前,父母也可以一起和孩子完成反思的過程,在反思時教孩子使用繪本、模具等各種工具,而如果是在早晨,爸爸媽媽上班之後便再不會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總而言之,孩子睡前的總結和反思是孩子學習成長的重要環節,早晨的時間固然重要,但對於孩子來說,把握好睡前一小時的時間,才是真正高效的成長時間。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陪他做這4件事,勝過報10個學習班
    、學習力和想像力等能力達到頂峰的時間段,利用好孩子睡前一小時的時間,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睡前一小時」,父母陪他做這3件事,勝過報10個學習班01陪孩子聊一聊國際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療師Miriam Chachamu認為:父母的關注,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心、緩解孩子的焦慮。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講睡前故事,所以父母也買了很多繪本,每天睡前一小時,就講給孩子聽,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增進親子交流和拉近親子關係。但是有時候父母講完故事了,孩子還不想睡還想接著聽;也有的孩子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第二天就忘了講了什麼。寶媽群裡,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陪孩子閱讀、回顧一天的事情以及玩益智遊戲。從孩子6歲開始做起,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講睡前故事,所以父母也買了很多繪本,每天睡前一小時,就講給孩子聽,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增進親子交流和拉近親子關係。寶媽群裡,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陪孩子閱讀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做好三件事,娃既能長智商還長個
    據相關研究表明,孩子睡前一小時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最佳時間段。可是由於現在父母的壓力大,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發展,常常早出晚歸。沒有辦法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孩子,殊不知這種做法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據相關研究表明,孩子睡前一小時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最佳時間段。所以在這段時間裡,父母即使再累,也要陪孩子做以下這四件事,經常這樣做勝過給孩子報十個培訓班。
  • 睡前一小時,聰明父母堅持做3件事,會讓孩子一生受益
    睡前的這段時光,除了是記憶的高峰期,更是一個人內心最寧靜,最渴望溫暖,渴望溝通的時候。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比起華麗的大餐或偶爾一次的旅行,爸媽做的一碗麵、睡前講的一個小故事,更能觸動孩子的心,讓他們念念不忘。
  • 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
    導讀: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前抽出一小時,常陪孩子做這三件事,你會發現他正在悄悄拔尖
    白天的時侯家長無論工作再怎麼繁忙,都會抽出時間陪孩子做作業或者是外出增長見聞。但是等到晚上的時侯,就算是時間很充足也不會想著要教育孩子,最多就是在睡前給孩子講一個小故事。但是事實上孩子們的大腦在晚上睡覺前一段時間會非常活躍,大腦會把睡前得到知識通過夢境的形式轉換成為更加深層的記憶。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抓緊這段時間,最好能夠在孩子睡覺之前做到這三件事。
  • 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
    一開始,大家都很納悶,但在聽了周姐的解釋之後,倒也都理解了:「不好意思,孩子準備睡覺了,我得陪他。」儘管在單位擔任要職、工作繁忙,可每天睡前那一個多小時,周姐卻雷打不動全部給了娃。說起周姐的兒子,我們單位的人都知道,那可是一個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 睡前1小時是記憶高峰期,父母帶孩子做3件事,能開發大腦長智商
    ,是孩子一天記憶力的高峰期科學家曾針對人體睡眠情況做過研究,睡前一小時,是一天中記憶力最高峰的時期,在這個時候能接收到新鮮的刺激,可以牢牢記住。有些聰明的父母會好好利用這段時間,陪伴孩子去做一些積極而且有意義的方式來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和情緒管理,幫助他們提升智慧和情商。
  • 睡前1小時,堅持陪孩子做好這3件事!孩子將一天比一天優秀
    01陪孩子閱讀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兒科學會呼籲: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這對孩子日後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每晚的睡前故事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培養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02一天中的回顧總結這點尤其重要。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一天中的回顧總結,對於人生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學會在回顧總,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父母還可以在孩子的總結中更加了解孩子!每天問孩子這三個問題,相信孩子內心將會更加充盈!1.你今天快樂嗎?
  • 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
    白天職場爸媽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晚上睡前是最親密的親子時光。睡前時間,是一個人內心最需要溫暖和溝通的時候。如果家長可以心平氣和的,順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巧妙地利用孩子睡前時間,做好以下四件事,會讓孩子聰明健康的成長。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陪著做這四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自律
    殊不知,大部分孩子之所以調皮,不過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罷了。現在,大多數的年輕父母工作都很忙,根本就沒時間陪伴孩子,導致孩子疏於管教,進而變得調皮。事實上,陪伴孩子其實並不需要太長時間,父母只需要睡前抽出一小時,陪孩子做這四件事,孩子就會遠離調皮,變得自律。
  • 睡前一小時,父母能陪孩子做三件事,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很多職場父母,希望孩子在不經意間就能長大,變得懂事、聰明、優秀,但是,卻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然而,陪伴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養料!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隨時隨地隨叫隨到。它講求時間,也講求方法。孩子長大進入社會之後,學習成績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他的情商、行為處事與人際交往的能力。
  • 睡前堅持陪孩子做這四件事,幾年後孩子變化驚人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的態度是尖銳的,那真的會刺傷孩子,也破壞親子間的親密感。3睡前的這段時光,除了是記憶的高峰期,更是一個人內心最寧靜,最渴望溫暖,渴望溝通的時候。如果父母能放鬆心情,順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巧妙地利用這睡前一小時,做以下幾件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會發現搗蛋鬼變成了一個優秀自律的好孩子
    導讀: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會發現搗蛋鬼變成了一個優秀自律的好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會發現搗蛋鬼變成了一個優秀自律的好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前父母堅持陪孩子做3件事,對娃大腦發育有幫助,越長越聰明
    睡前"3件事",父母堅持陪孩子做,對大腦的發育有幫助①睡前陪孩子閱讀睡前陪孩子閱讀,其實和睡前給孩子講故事的原理是一樣的,不僅僅可以哄孩子睡覺,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因為孩子聽故事或者是看書的過程中,孩子會根據父母的話和書中的畫面,自己想像故事裡的世界。如果持之以恆,對孩子的想像力發育很有幫助,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 孩子體質差?睡前一小時,千萬不要讓你的孩子做這三件事
    2016年,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發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的最佳睡眠時間:4~12個月嬰兒:睡眠12~16h(包括小睡);1~3歲兒童:11~14h(包括小睡);這三件事,家長一定不能在孩子睡前一小時做。01.不要在睡前批評孩子小編的侄子讀三年級,平常睡覺都很規律,一般是晚上10點睡到第二天的7點半,睡眠時長是9.5個小時。
  • 堅持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3年後孩子變化驚人
    從現在開始,睡前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堅持3年孩子的變化會讓你驚訝,那個調皮搗蛋,沉迷手機的孩子會變成一個優秀自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一起閱讀喜歡讀書的孩子,這一生的運氣都不會太差。我家晨晨很喜歡看書,我對他沒有限制,在每天晚上的20點是我們的親子閱讀時間,一家人坐在書桌前,翻翻自己喜歡的書,小聲的討論,講講書中的故事和自己的體驗,好不愜意。晨晨喜歡讀小說,不管是怎樣的書目,讓孩子對讀書有喜悅和熱情,這是我堅持的初心。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每天晚上捧著手機,孩子又怎麼讀的進去書?
  • 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
    導讀: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前堅持陪孩子做5件事,培養高智商寶寶,孩子越來越聰明
    所以家長要特別注重孩子習慣的培養。這孩子還小的時候,對孩子培養一些對他好的習慣。比如說在每一天睡覺之前,家長可以堅持做以下這五件事情,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也能夠讓孩子的記憶力越來越好。每天睡覺之前可以說是最放鬆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堅持陪孩子做一些事情,不僅能讓心情放鬆愉悅也能夠更加的期待和展望明天的到來。以下小編就推薦五個,在睡前可以陪孩子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