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社論: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社會大和諧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中國婦女報社論: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社會大和諧

2021-01-01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一元始,萬象新。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新一屆全國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受表彰,2020年全國最美家庭同時揭曉,在此,讓我們向他們表示祝賀!

家好,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家和,是「中國之治」的重要維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出發,強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進入新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家庭的作用更為凸顯。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到今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強調「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作出的戰略性制度安排,為新時代家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升到歷史新高度。

全國婦聯在城鄉開展五好家庭評選已經走過了十二屆,成果豐碩、影響深遠。今天,這些受到表彰的五好家庭生動展現了新時代家庭的精神風貌,同時也向全社會傳遞了這樣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態度——在家外,愛國守法、遵德守禮,敬業誠信、熱心公益;在家內,平等和諧、孝老愛親,家風優良、科學教子,移風易俗、綠色節儉。

這,也是這些家庭的「幸福密碼」。

作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倡揚和踐行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優秀家庭典範,五好家庭正影響著千千萬萬個家庭共同升華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建設相親相愛的家庭關係、弘揚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體現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因為有那些夫妻相攜、父子上陣的最美逆行家庭的忠誠、擔當和奉獻,才築起抗擊疫情的巍峨長城;在脫貧攻堅進程中,正因為千萬貧困家庭依靠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家人的共同努力,才得以脫貧摘帽,過上好日子。現實再一次告訴我們,將個人、家庭命運融入時代發展的洪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才能實現個人的人生出彩、家庭的和諧幸福,才會有「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現實也再一次告訴我們,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傳承好家風,事關個人幸福、家庭和諧、社會穩定、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庭文明建設,推動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重要著力點在於做好家庭工作。做好家庭工作離不開廣大家庭工作者的開拓創新、銳意進取,離不開他們在家庭文明、家庭教育、家庭服務、家庭研究等家庭工作領域中作出的突出貢獻。

評選五好家庭、尋找最美家庭、推動家庭建設的過程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而微地落實到婦女和家庭中的生動實踐,也是黨中央交給婦聯組織的重要任務。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的獨特作用,帶動家庭成員做好家庭建設,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大社會的和諧,推動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動局面。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我們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魂,以千千萬萬家庭為壤,厚植家國情懷,動員和引領廣大家庭傳承家庭美德、踐行科學教子、樹立良好家風,促進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夯基助力。

關鍵詞 >> 家庭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玉山匯集志願服務力量共建和諧社會
    玉山訊 玉山縣著眼於百姓個性化、差異化需求,通過整合志願服務資源,梳理特色服務項目,在縣級層面組建「16+X」支志願服務隊伍,由相關縣直單位組成16支專業隊伍,社會公益組織形成X支志願服務力量,鄉鎮(街道)、村(社區)設支隊、分隊,常年深入群眾開展活動,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有效打通縣鄉村三級志願服務渠道。
  • 兩會聽潮說廣東:和諧社會 共建共享是根本
    共建共享和諧社會,是人們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之後,一個新的社會體認。  經濟社會發展一直高歌猛進的廣東,近年來以「十大民心工程」為載體,奏響了「共建共享」的先聲。在本次兩會上,排頭兵的思考,理性而深沉。
  • 提升「小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助力社會「大家庭」的和諧穩定
    開啟經營婚姻關係的探索之旅,提升婚姻幸福智慧,使其對如何經營好幸福美滿的婚姻家庭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通過提升「小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助力社會「大家庭」的和諧穩定。講座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相關內容為基礎,從婚姻家庭現實入手,講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就如何發揚優良家風家教、如何保持家庭婚姻和諧幸福、如何經營好家庭關係,釋放心中的壓力,構建和諧婚姻家庭關係,營造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家庭文明的良好氛圍等內容進行典型例舉分析和提出解決意見。
  • 和諧社會的人格範型:和諧人格
    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平等、互助、協調的和諧社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諧說到底不是物的和諧,是人的和諧,是人際關係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和諧需要從人的精神與人的價值方面提升。也就是說,和諧社會需要和諧人格。「和諧人格」是指人格內部結構及人格與所處環境的和諧。
  • 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
    構建和諧社會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包括心理學在內的所有學科共同努力的方向。關於和諧社會的特點已經有了許多的描述,但「和諧」本身的含義是什麼以及和諧社會的特徵是什麼,從心理學角度如何有效構建和諧社會?對此,王登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 家是小家庭,國是大家庭,希望大家庭,小家庭都充滿和諧、充滿愛
    家是小家庭,國是大家庭,希望大家庭,小家庭都充滿和諧、充滿愛到了年根,我減少外出,每天的活動範圍特別小,小到不超過方圓兩公裡。內心的第一要務就是經營家庭。與家有關的事才是要緊事,責任感才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指導,主次要分明,輕重要懂得。
  • 臨海:政企同心,共建和諧勞動關係
    12月11日下午,「政企共建和諧勞動關係」培訓暨現場答疑會在臨海市頭門港經濟開發區二樓會議室召開。臨海市人社局副局長王以日、臨海市勞動人事仲裁院院長朱新軍、臨海市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朱勝、工商聯副主席虞賢躍等應邀參加,頭門港經濟開發區局長陳曉福、委員會勞動保障科和社會管理科全體人員、50家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 【專題探索:和諧社會與新聞宣傳】和諧社會呼喚媒體的和諧音
    王 澎 孫湘源(北京電視臺新聞中心 100089) 「黃金髮展期」與「矛盾凸顯期」高度重合,這是新時期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徵。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論述。
  • 國務委員陳至立:加強學校管理 共建和諧校園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要把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目前,我國城鄉有45萬多所中小學校、9萬個左右農村教學點,有12萬多所幼兒園,有2億1千萬中小學生和2200萬在園兒童。確保中小學生的安全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億萬家庭的和諧幸福,直接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關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一件大事。
  • 加強裁審銜接 共建和諧勞動關係
    加強裁審銜接 共建和諧勞動關係 2020-12-18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個論斷揭示了社會和諧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關係,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奠定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對於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尤其是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 攜手共創和諧家庭
    女性的素質和修養關係著後代的身心發展,關係著家庭和社會文明的進程,關係著國家的強盛與和諧。因此關愛、服務女性的成長,加強女性身心健康管理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社會責任。在三月,這個屬於女人的日子裡,《天津日報》將與中國婦女兒童事業發展中心、全國三好女人-365項目組共同舉辦「愛與你我他,愛在身心靈——攜手共創和諧家庭」公益活動。
  • 習近平: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習近平就此提出4點建議:一是堅持生態文明,增強建設美麗世界動力。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生態興則文明興。要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二是堅持多邊主義,凝聚全球環境治理合力。《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等國際條約是相關環境治理的法律基礎,也是多邊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廣泛支持和參與。
  • 聚合慈善力量 共建和諧社區
    READING聚合慈善力量,共建和諧社區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提升社區志願者服務能力,大境門街道西山底社區以社區為平臺,充分運用社區場地、人員等資源優勢,成立了「西山底社區志願者之家」,目前已經引進藍天救援隊和橋西區愛在點滴志願服務組織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的思想道德與和諧倫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它具體表現為"倫理-道德悖論"、"義-利對峙"、"德-福分立"、"發展指數與幸福指數分離"、德性論與公正論對立的矛盾關係。四元素所構成的倫理道德精神的文化合力,大致圍繞"市場經濟道德"這一"底軸"(或"底邊")上下波動,表明中國的倫理道德已經基本完成其市場經濟的轉型,正面臨如何超越"經濟必然性支配"而達到的"倫理道德精神辯證和諧"的難題。
  • 任劍濤:從衝突理論視角看和諧社會建構
    怎麼將必不可免的社會衝突限制在以小衝突換大穩定的範圍內呢?達倫道夫的基本答案是自由和法治。他認為,保障個人的自由發展,讓個人不至於受到來自社會、國家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強制與約束,以個人的獨立和決定保證個人自我的負責,是限制衝突規模和程度的重要條件。與此同時,法律上、政治上的人人平等,以及人人都有參與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權利,也構成為有小衝突而無大破壞的狀態的條件。
  • 和諧社會 你我共建
    有存檔,專治各種和諧。今天重新發一次,各種激動人心的詞語都被替換,希望大家能夠看得懂。看不懂的話,那就瞎猜吧。此次和諧事件告訴大家:有材料一定要趕緊看,趕緊學。別懶惰,祖國通過這種方式敦促大家充分利用時間,記得感謝祖國。敬禮!北京的春天已經到了,中午時刻的暖意讓人困不欲生。給我一張床,我可以睡到天荒地老。但是,沒有這種時間。
  • 反對家庭暴力 促進社會和諧_中國網
    專家系列訪談文章之一 [婦女研究論叢 2014年第5期]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 促進社會和諧目錄1、反對家庭暴力,建設和諧社會,王世洲(1953-),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論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之必要性與可行性,夏吟蘭(1957-),女,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婦女人權、婚姻家庭法、繼承法。3、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基本原則,陳明俠(1940-),女,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退休)。
  • 共建和諧美麗文明太原
    省直文明辦倡議,省直各單位要積極開展辦公環境衛生整治,對院落、樓道、辦公室等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整飭,使單位環境美起來、玻璃亮起來、樓道淨起來;嚴格落實單位門前「三包」責任,做到環境衛生整潔、綠化管理到位、社會秩序規範;積極開展志願服務,組織黨員幹部職工深入社區、街道、商場、公園等場所,進行文明宣傳、勸導、衛生整治等活動,傳播文明新風,爭做文明太原人;各單位文明委
  • 「社會和諧」用英語怎麼說?
    社會和諧Social harmony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