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講述1942年太原大屠殺,50餘名女兵被日寇交給新兵當活靶子

2021-01-07 騰訊網

歷史會被塵封,但不會被掩蓋,更不會被扭曲,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些真實的史料!

1942年,全面抗戰進入中後期,日寇侵略我國的戰線拉得過長,兵力嚴重不足,為了應付中國戰場的擴大,其只能不斷從國內徵集新兵送往各個戰場,其中就有241名新兵被補充到侵佔太原的陸軍獨立混成第4旅團所屬獨立步兵第十三大隊。

關注歷史的人都知道,日寇的士兵是非常講究戰鬥力的,但是那些剛剛送到戰場的新兵們並不是天生的殺人狂魔。那麼怎麼辦呢?為了鍛鍊新兵在戰場上的膽量,這支部隊的旅團長津田守彌下達命令,要求各部隊用活人做靶,對剛從國內徵來的新兵進行試膽教練。

獨立步兵第十三大隊接到密令後,大隊長安尾正綱大佐即召集輔佐官會議,經過密謀,決定將這批新兵第1期教學科目中的假靶刺殺教練,改為用活人做靶,進行真實目標的刺殺。並決定以集中在小東門裡的俘虜集中營內的中國抗日戰俘為對象。他們大多是當年5月日寇在太行南部地區進行的為期三個月,代號為「C號作戰」的大掃蕩中被俘的抗日勇士。

這些戰俘被關押在對外稱為「太原工程隊」的戰俘營裡,從事著重體力勞動,被迫提供抽血、活體解剖、細菌實驗等,受盡殘害。

活靶刺殺教練的地點選在位於小東門外的賽馬場上,這場大屠殺分兩次秘密進行。第1次是1942年7月26日清晨,從小東門裡的集中營到小東門外的賽馬場,被日寇全部封鎖,上午8點左右,220餘名被俘人員以參加勞動為名,被騙到屠殺現場。

隨後檢閱官安尾正綱帶領輔佐官分乘兩輛卡車急駛到賽馬場,大約9點,檢驗官下達刺殺訓練的預備令,首先將50名被俘人員每七八名分為一組,雙手倒捆,以兩米間隔排成一列橫隊,強迫跪在地上,解開上衣,露出胸膛,在距離前方10米處,相對站著一名手端刺刀的日寇新兵。

一聲令下,日寇一陣狂吼,刺刀穿透被俘戰士的胸膛,被害者的鮮血淌在地上,在慘叫聲中倒地身亡,一些沒有被刺中要害的戰士在血泊中反抗,柴田教官看到這種情況,暴跳如雷,從新兵手中奪過刺刀,向血泊中反抗的戰士刺去。而完全失人性的安尾,一次下達命令,4個中隊輪番刺殺,每次殺害戰士50名左右,直到在場的戰士全被刺死。

戰俘營裡的第2次屠殺是在同年8月上旬,這次有121名中國軍民慘遭殺害,在這次被屠殺的人中,還有50餘名是抗日女兵,她們臨危不懼,昂首挺胸對日寇怒目而視,面對這些威武不屈的抗日女戰士,有一些日寇新兵膽怯了,他們刺不中要害,急得輔佐官們責罵新兵,一面拔出軍刀亂砍亂殺,還有人掏出手槍射擊,在一片混亂中,一名被捕戰士掙脫了綁繩,拼命向東山跑去,日寇發現後立即隨尾追擊,並放出警犬搜索,但都沒有發現。

這名成功逃跑的倖存者就是趙培憲,他也是這場屠殺的唯一倖存者。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活一天就要講一天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活一天就要講一天2019年12位倖存者離世,僅餘78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始收集倖存者後代數據 ●夏淑琴 90歲 1937年8歲2019年12月13日是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根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統計,截至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餘78人。
  • 電影《三藏塔1942》在南京啟動拍攝 講述日據時期保護玄奘頂骨舍利
    電影《三藏塔1942》在南京啟動拍攝 講述日據時期保護玄奘頂骨舍利 2017-04-23 18:34: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燒殺搶掠持續八天八夜,1942年日寇在浙江一個村莊的暴行
    1939年農曆3月18日這一天,僅在黃泥樓一村就被日寇殺害17人,還有3人受傷,有8戶人家房屋被燒,又有一位60多歲的蔣姓老人被日寇一槍打在頭上,半個頭顱飛貼在牆上,慘不忍睹。
  • 【關注】 女兵入營,女新兵班長的第一天如何度過?
    今天,前線哥將帶大家走近一位特殊的「兵教頭」,零距離感受一位女新兵班長的一天——兵齡5年的餘草,現為第73集團軍某旅衛生連下士班長。2012年12月,餘草從浙江衢州入伍。在連隊,多才多藝的餘草身兼數職,各個崗位都活躍著她的身影,被身邊戰友親切地稱為全能「白衣天使」。部隊每逢重大演訓活動,隨隊保障的餘草都會抽空為駐地群眾義診。
  • 這個惡魔拿女戰俘訓練新兵,50多人集體受辱,戰後卻僅被判刑11年!
    在山西太原舊城東北角小東門街北巷,曾經有個集中營,它的面積幾乎覆蓋了太原城大部分。 在這片土地上,曾經被關押著幾千名戰俘,他們是被日本鬼子抓來的無辜老百姓、八路軍以及學生等等,因此這個集中營又被成為中國的奧斯維辛。
  • 26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26段血淚抗爭故事
    26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26段血淚抗爭故事  尋訪倖存者,記錄血淚抗爭史:今天是抗戰勝利69周年紀念日,本報記者尋訪26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以26段血淚抗爭故事見證歷史。  今天是2014年9月3日,期待已久。  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首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這是一個綻放笑容的日子——八年浴血奮戰之後,勝利者是我們。在這樣一個銘記勝利的日子,我們又該如何紀念?
  • 戰友被鬼子玷汙了,這4名中國遠徵軍女兵晾曬內衣,智擒日軍淫魔
    中國遠徵軍,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入緬對日作戰部隊,1941年12月由第5、第6、第66軍編成,計9個師10萬餘人,受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中將和羅卓英司令長官指揮。1942年3月,遠徵軍入緬發起滇緬路作戰,失利後大部分退回雲南。1943年4月,重建遠徵軍司令長官部,後稱滇西遠徵軍,一部撤至印度,稱中國駐印軍。
  • 抗戰時日寇普查中國知識分子,懂得英語的都是親英美的要統統殺掉
    這是一系列別有用心的大屠殺。從1941年12月開始至1942年底,日寇在山西大同市對知識分子進行大規模普查一共有5次,日寇普查知識分子的目的就是要屠殺淪陷區裡的精英,好讓其可以長久的統治、奴役中國人民。
  • 首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生活史出版 講述其普通又不平凡的一生
    荔枝新聞訊 今天(12月13日)下午,南京夫子廟小學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讀書分享會——「從歷史記憶中汲取精神的力量,老校友常志強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常志強的生活史
  • 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 解剖戰爭給兒童的創傷 長篇小說《女兵安妮...
    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 解剖戰爭給兒童的創傷 長篇小說《女兵安妮》在寧發布 2020-12-15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軍對22名護士幹了什麼?唯一倖存者戰後開口,澳洲士兵全哭了
    文/快哉風 薇薇安·布爾溫克爾(Vivian Bullwinkel)是二戰中澳大利亞的一個陸軍護士,也是一場鮮為人知的日軍屠殺事件中唯一倖存者——在邦加島被機槍掃射的22名護士中,只有她活了下來。
  • 記者採訪:八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講那段歷史
    昨天,夏淑琴、葛道榮、岑洪桂、馬庭寶、陳德壽、艾義英、石秀英、傅兆增八位倖存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日本人太狠了……」  「我活一天就要告一天,不但為被日軍屠殺的家人,也為身後30萬的死難同胞。今天,我終於在國內打贏了這場官司,但這還不夠,我還要在日本告倒他們(日本右翼)。」當年夏淑琴在南京起訴日本右翼引起全世界的關心,這也是南京大屠殺受害者首次在中國法院對日本右翼提起的此類訴訟。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公布證言 曾兩次赴日應訴
    雖然講述的是70多年前發生的事情,夏淑琴仍然流下了眼淚,「我用我的親身經歷證明,南京大屠殺是真實存在的,誰也抹殺不了這段歷史。不要忘記這段歷史,永遠銘記。」  最令日本右翼膽寒的倖存者  首位公布證言的夏淑琴無疑是最令日本右翼膽寒的倖存者,她是第一個赴日證言的大屠殺倖存者,也曾起訴日本學者並兩次赴日應訴。
  • 讓人義憤填膺的日寇暴行:殺人前強逼農民用手從熱油鍋裡撈食物吃
    1938年6月,日寇的鐵蹄踏上了江西的土地,開始了對江西人民進行蹂躪。日寇為打擊和消滅江西軍民的抵抗力量,竟以「作戰地區不準一個百姓活著」、「燒殺以助軍威,姦淫以助軍樂,搶劫以助軍食」為口號,對中國人民實施「三光」政策,製造了一起又一起前所未聞的慘案。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之前,南京大屠殺的幾名倖存者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講述了那段令人痛苦、難堪回首的過往。悲哀、控訴,心酸,不僅僅只屬於他們和他們的時代。▲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6周時間南京城30萬同胞遇害。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本周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講述這段苦難?每一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都是這段歷史的活證人,他們是歷史真相的捍衛者,更是和平與正義的守護者。
  • 民國以來第一位抗日烈士,竟被日寇割鼻削耳挖眼殘忍殺害,年47歲
    蔡公時奉命赴濟南與日方交涉,據理力爭,痛斥日寇種種暴行,竟被日寇 割鼻削耳挖眼殘忍殺害。回國後,於1904年隨黃興、譚人鳳等人入粵,參與欽廉之役,失敗後出走越南,後輾轉返回江西,任法政學堂教授,秘密進行革命宣傳;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復赴日本,入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經濟科學習。
  • 新兵連女兵的家書裡,原來藏著這麼多的小心思
    不聽話地漸漸洇染輕巧的信箋藏著青春的多姿多彩寫不完的思緒訴不盡的衷腸還有心中燃起的那團烈火十月的秋風吹打窗欞,陸軍第71集團軍新兵某團新兵連指導員許樂小心翼翼地將幾十名女兵的家書裝訂蓋章九月中旬,來自9個省市的女兵懷揣夢想入營時,她們身上都留下了明顯的時代印記:98%以上的女兵具有大學學歷,其中入伍前在校讀書的女兵佔到了90%;女兵們不僅多才多藝,而且考取的各種證書一籮筐;女兵中間年紀最小的是00後,最大的女兵也是1996年出生,她們對高科技產品和新鮮事物的興趣非常濃厚。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之前,南京大屠殺的幾名倖存者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講述了那段令人痛苦、難堪回首的過往。悲哀、控訴,心酸,不僅僅只屬於他們和他們的時代。/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1前夜1937年,正逢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十年慶,南京城內慶祝活動數不勝數。截止當年7月,南京城人口達94萬餘人。城內大肆慶祝之時,城外戰火已蔓延。隨著戰事的升級,難民和前線撤下來的傷員近10萬人,他們從上海、鎮江、蕪湖湧進南京。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人為大學生講述母親經歷
    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越/文 施向輝/攝)12月12日上午,南京師範大學「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在隨園校區舉行,學校學生會、學生社團、「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生代表,部分學院的師生代表等300餘人參加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