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坐第幾排?」這是家長們湊在一起時常常會聊到的話題。在許多家長眼中,讓孩子在教室裡找個好「地段」,是件再重要不過的事情。
家長對於孩子的座位,究竟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呢?且聽小編為大家細細道來~
有這樣一份資料:
超過60%的父母認為座位會影響孩子的視線;
超過50%的父母認為座位會影響孩子與老師的溝通;
超過40%的父母認為座位反映了老師對孩子的關注;
超過40%的父母說孩子會受到周圍學生的影響;
超過20%的父母認為座位會影響孩子的上課熱情。
事實上,孩子的座位本是一件小事,卻成為一個困擾眾多家長的「大問題」,可見,家長對於孩子教育問題的焦慮有多大!
本周,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開學日,鄭小編想和大家一起聊聊,教室裡究竟有沒有「C位」?而最值得搶佔的「C位」又是什麼?
對於排座位,建議是:
順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績好不好,和座位沒有必然聯繫,關鍵還是看孩子的領悟能力、行為習慣,以及心裡是不是憋著那股勁。
"排座位」對於孩子的影響其實並沒有很多家長想的那麼大。
對於座位的糾結其實更多的是來自於家長的焦慮。首先,現在解決了大班的問題,一個班裡就40幾個孩子,「最後一排」也不過是第五六排,不存在老師關注不到的問題。
其次,老師上課會有針對性地提問,也會走下講臺,孩子即使想在後排搞點小動作,老師也能及時發現。
如此看來,只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座位管理的難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地解決。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啦。
坐後排的同學也有好處,坐得太靠前反而容易近視,低年級孩子坐5米以外對視力最好。
對於網傳的「黃金座位」,眼科教授醫生卻並不認同。低年級的孩子都有一定度數的遠視儲備,坐得離黑板太近,遠視儲備消耗得越快,反而容易近視。
專家說,孩子的視力正處於發育階段,坐在5米以外對視力是最好的,算起來也就是教室第四排往後的座位。
專家表示,坐在旁邊其實沒有關係,只要不是長時間固定坐在那裡,就不會引起斜視。比較理想的辦法是教室的前中後排輪換著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