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阿甘鍋盔包裝上的那本《衝突》,到底是什麼來頭?

2020-12-19 知更圖書館

弱弱地問一句,有沒吃過阿甘鍋盔的嗎?

就是這家成立短短六年、以著名電影人物「阿甘」命名的鍋盔店,如今已經在全國150多個城市開了一千多加店,而他家的鍋盔每年賣出1.5億張的天量,十分令人乍舌。而君不見,這家鍋盔的店面往往顧客盈門,想吃上一口鍋盔往往要排上好久的隊,真可謂生意寶紅。

而就是這樣一家「神店」,它的包裝紙竟然在長期的為一個人的一本書打廣告,很多朋友相比都注意到了:

而當今年《衝突》升級為《衝突第2版》之後,阿甘鍋盔依然及時跟進,跟換了包裝封面:

剛才提到,阿甘鍋盔每年銷售量達到了驚人的1.5億張,那麼,這本書僅僅通過阿甘鍋盔的曝光,每年就是1.5億次。這種營銷量級,在中國的出版史上,恐怕是空前的。

不僅鍋盔,如果大家留意,就也會在中國很多高鐵站看到這本書:

那麼,葉茂中到底是誰?他的書《衝突》及《衝突第2版》到底又講了什麼?恐怕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了解。那麼接下來的篇幅,就不妨採用回答三個問題的形式,來給大家講一講葉茂中,以及他的「衝突」故事。

問題一:葉茂中是誰?

能以一個超級營銷形式,來營銷自己的營銷理論圖書,想必也是營銷天才了。

而葉茂中就是一個天才的營銷大師。

1968年,葉茂中出生於江蘇泰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學校畢業後,於1989年進入了泰州電視臺做美工。當時春蘭空調找到電視臺,希望可以做一個廣告。在那個時候,電視廣告在地方電視臺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大家也都缺乏拍攝廣告的經驗。也許機會往往都屬於敢出頭的人,初生牛犢的葉茂中,接下了這個廣告業務,並取得了成功,而葉茂中,也得到了在當時屬於天價的1300元的報酬。

葉茂中早期著作《廣告人手記》

而吃到甜頭的葉茂中,從此在廣告理論界和實踐界,開啟了狂奔之旅。

聖象地板、北極絨保暖內衣、真功夫快餐、大紅鷹、柒牌男裝、361度,在葉茂中的策劃下,這些品牌迅速地被人熟知,而品牌的廣告語也成為了大家口口相傳的順口溜。

「大紅鷹,非一般的感覺!」

「地球人都知道!」

「關鍵時刻,怎能感冒?」

.......

「地球人都知道」

而最讓人們記憶猶新的,還是要數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葉茂中策劃的幾個廣告了:

「馬蜂窩,喔喔喔~」

「有問題,上知乎!」

馬蜂窩世界盃廣告

我們在世界盃期間,就是這樣每天被這些洗腦的廣告語狂轟濫炸,有人對此表示了批評,但是葉茂中卻對大家的罵聲並不以為然,因為這就是他需要達到的廣告效應,也符合他創造的「衝突理論」。

三流營銷尋找衝突,二流營銷發現衝突,一流營銷製造衝突!

這是葉茂中的信念。

問題二:衝突理論是什麼?

葉茂中在營銷理論方面,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創造的「衝突理論」。

葉茂中認為,發現衝突,就是發現需求,營銷就能一招致命,實現指數級增長。而製造衝突,就是創造需求,營銷就能改變賽道,重構市場。

而看到這裡,想必很多朋友都希望知道這套衝突理論具體是怎麼操作的。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筆者很難將衝突理論講清楚。不過,在葉茂中的官網,有很多案例,都非常完美的對衝突理論做了詮釋,在此摘錄,供大家參考:

通過這幾個案例,衝突理論的精髓,可見一斑。

問題三:《衝突第2版》講了什麼內容?

關於這本《衝突第2版》的由來,以及書中所講的內容,恐怕還是要葉茂中自己講述,才會最明白,在此,引用葉茂中在書中的作者序言再好不過了:

《讓中國企業不走營銷的彎路,就是衝突理論的使命 》

作為營銷學領域關於衝突理論的第一部著作,《衝突》第1版於2017年8月出版,在一年的時間裡,加印了10次,成為年度暢銷的營銷書。感謝企業的厚愛!出版社反映,有相當多的企業一次性購買幾千冊,甚至有企業一次性購買了1萬冊送給員工。為了讓更多企業家、營銷人能更直觀地了解衝突理論,2018年葉茂中這廝啟動了全國巡迴演講—以上海、北京、廣州、南京、長春、深圳、杭州作為首發城市,希望更快地幫助企業家和營銷人理解衝突理論,並運用到戰略營銷中去。  洞察《衝突》熱銷的真正原因—還是眾多企業家和營銷人都急於為企業、為產品、為品牌找到能夠「一招致命」的解決方案。而《衝突》在戰略的高度,給各位看官提供了新的營銷方法和視角。尤其是在傳統營銷越來越失效、傳統營銷理論越來越偏離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和時代需求時,《衝突》可以為各位看官帶來洞察消費者衝突、解決消費者衝突的新思路、新方法。  《衝突》,是葉茂中衝突戰略基於30年來200多個成功的戰略諮詢項目,以及大量國際國內案例的研究分析,總結出的一種戰略方法,也是讓品牌快速崛起的方法。品牌崛起的秘訣在於四個關鍵要素:  ●1.偉大的產品創意;  ●2.意義深遠的核心價值;  ●3.持續強勢的營銷活動;  ●4.數量可觀的傳播廣告。  衝突理論,是從理論層面研究和指導企業如何發現衝突、解決衝突、製造衝突,最終制定戰略,迅速提升企業品牌與銷量,打造強勢品牌,實現指數級增長的方法論。  葉茂中這廝醞釀衝突理論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其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這個時代。這十年,是市場變化最大的十年,是消費者變化最大的十年,更是營銷與傳播變化最大的十年,所以整本書的寫作過程,也是不斷收集、梳理、分析、推翻、更新的循環過程。《衝突第2版》更是在廣泛徵求了社會各界對第1版的意見之後,歷時半年修改的升級版。  二是因為本土營銷理論的匱乏。很遺憾,這麼多年來,指導中國企業營銷的一些主流理論,幾乎都是舶來品,且其中不乏半個世紀前的理論,依舊在中國市場大行其道。網際網路重新定義了營銷,有些理論已經明顯與這個時代脫節,反而讓企業走上了營銷的彎路,所以這十年來,我腦海中總有個聲音縈繞不去:中國人是否可以探索、總結出屬於自己的在這個時代的營銷理論?希望這本書能夠拋磚引玉。

總結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當代營銷理論,相信這也是所有中國營銷人廣告人共同的願景了。

(完)

相關焦點

  • 提客單價不能只靠漲,西貝、阿甘鍋盔、望湘園用一招多賺上千萬!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內參君發現,西貝、阿甘鍋盔、望湘園等品牌,紛紛選擇了一種四兩撥千斤的做法——靠一張小小的碼就完成了坪效的提升和會員體系的搭建。一張碼多賺幾千萬提營收大殺器給品牌帶來了什麼?在進店就餐的時候,服務員早就習慣於提醒客人一句,微信掃桌上碼點餐。事實上,這張碼能為餐廳做的還有很多。
  • 來伊份、阿甘鍋盔夸父炸串 加盟星星選直播的排面有多大?!
    本次直播為加盟星星選直播的首場,屆時邀請到來伊份副總裁-趙漢利、阿甘鍋盔聯合創始人-胡瑋、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他們做出了全網火爆的網紅小吃零食店成績,作為招商加盟行業重量級大咖,他們會為創業者帶來關於創業的思考和私有經驗分享。
  • 來伊份、阿甘鍋盔夸父炸串都來了!加盟星星選直播的排面有多大?!
    本次直播為加盟星星選直播的首場,屆時邀請到來伊份副總裁-趙漢利、阿甘鍋盔聯合創始人-胡瑋、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他們做出了全網火爆的網紅小吃零食店成績,作為招商加盟行業重量級大咖,他們會為創業者帶來關於創業的思考和私有經驗分享。
  • 包裝 交換禮物要怎麼包?試試「食物包裝法」就對了
    說到聖誕節,除了要吃聖誕大餐之外,重頭戲就是要交換禮物啦~~~不過交換禮物最怕打開的一瞬間,收禮的人露出不滿意的尷尬表情......為了避免這種情形,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把禮物包得很有誠意,光靠包裝就能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禮物包裝制勝法!那麼到底要怎麼做呢?關鍵只有一個,那就是Fooooooood~~~~「食物」!
  • 《阿甘正傳》你真的看懂了嗎?
    1、開場以及結尾羽毛暗喻了阿甘的人生起伏不定以及冥冥之中的命運,羽毛的隨風飄零,正如人生飄忽不定一樣,正如甘母一直教導甘的那句話,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2、一開始阿甘還小得的時候 他媽指著電視上那個跳搖擺舞的說「少兒不宜」。之前這個人還在阿甘他們家投宿過。 這個人就是貓王。
  • 「讀經」姊妹篇—「一日一書運動」
    其實要養成一個人的讀書習慣,要改善社會的風氣並不是很困難的。只要我們把現在的教育觀念稍作反省,改變一下,提出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  我建議的方法是:「兒童一日一書運動」。  所謂「一日一書」,就是「一天看一本書」。所以稱為「運動」,就是「希望讓每個兒童都能如此,以形成風氣」。
  • 薦書|到底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回想一下,這樣的兩幅聊天場景:A向你抱怨著,孩子不聽話,公婆不好,工作不順心,一切都糟糕透了;Ta喋喋不休地說著,「我真是全天下命最苦的人,這輩子就這樣了,不會有什麼改變了。」同樣的一番境遇,B的說法則完全不同,「這些事情的發生只是為了磨鍊意志,當我在抱怨境遇不公時,卻發現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沒有鞋穿。
  • 「每日一薦」薦書人姬十三—免疫「On Immunity:An Inoculation」
    #真相來了#外文名稱:On Immunity: An Inoculation作者:[美] 尤拉·比斯 著,彭茂宇 譯出版時間:2016-08-01字數:152000薦書人推薦語疫苗一下子成為焦點。當我們談論疫苗時,我們在談些什麼?反對、退卻或支持,對疫苗來說都過於簡單了。你會發現,疫苗是個相當複雜的事,是一種綜合利弊權衡下的社會解決方案。
  • 日語中「は」和「が」的用法到底如何區分?
    之前我們介紹了「は」「が」的意思,有同學說,有些不太清楚它們之間如何區分,到底什麼時候用「は」什麼時候用「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吧~首先,「は」和「が」在詞性上是有區別的。「は」是提示助詞,讀作「wa」,用於提示主題,突出提示句中的某一成分,句子後面會對該成分進行敘述或說明。「は」可以提示主語,還能夠提示賓語、狀語,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提示各種補語。「が」是主格助詞,起強調作用,表示主語,即主格。那我們在看一下它們的區別。
  • 書與影:《阿甘正傳》
    珍妮這個角色也與原著中的角色形象差異甚大,在原著中她雖然和阿甘也是自小認識,但是交情卻不深(因為在小說中阿甘後來去了特殊學校,電影在此處有頗多改動)也有輟學賣唱的經歷,不過輟學的原因卻是有關私生活而非給雜誌拍攝照片,她在書中和阿甘共同生活過兩次,但是最終都選擇了離開,嫁給了別人並且生下了阿甘的孩子。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究竟什麼是「發物」?這類會讓你過敏的「發物」,不管有沒有生病,日常生活中本就該避免。辛辣刺激的「發物」蔥、蒜、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是發物榜上的前幾名。
  • 馬斯克的「第一原理」到底是什麼?
    而他不止一次的提到過,他之所以能夠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來自於他對「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的思考。那麼什麼才是「第一原理」呢?我發現國內的翻譯表述都不一致,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麥肯錫工作法 | 一本教職新人「如何工作」的書
    這本由麥肯錫前資深培訓師大島祥譽所編著的、不足 200 頁的薄書,圍繞著「解決問題」這個核心目標,用簡潔幹練的語言,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麥肯錫內部的「秘密武器」:專業的工具、框架性的思維方法、漂亮的結果展示
  • 把二手書店搬到線上,「多抓魚」的循環商店夢
    魏穎同意一個觀點,「一家書店的氣質是通過它不賣什麼書來決定的」。在買賣條例中,多抓魚只收人文、商業、生活、科技四個類目的二手書,並明確拒絕應試教輔、厚黑學等類別,過髒、過舊的書也不在收購的範圍。「目前的用戶,和豆瓣影音書用戶的重合率還是很大,但也天生地吸引了一些文化圈的人,比如蔣方舟、陳楸帆等等。」魏穎說。
  • 文具迷、包裝控、雜貨控的購物天堂「下島包裝廣場」
    東京自由行旅遊,想一次買齊日本最新最夯的文具、生活雜貨、包裝素材、零食嗎?一定要去能同時滿足文具迷、包裝控、雜貨控的聖地「シモジマ 下島包裝廣場 淺草橋本店」! 「シモジマ」(Shimojima)為包裝材料、文具等的雜貨店鋪,主打低價格,同樣的商品比LoFt、Tokyu Hands等店家便宜20%~30%,再加上提供免稅服務,且「樂吃購!
  • 登上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這兩所哈爾濱高校到底什麼來頭?
    北京時間5月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宣布產業安全局,將以具有採購相關物項用於中國的軍事最終用途的風險(represent a significant risk of supporting procurement of items for military end-use in China)為由將33家中國企業和機構列為「實體清單」
  • 《阿甘正傳》:幸運背後的玄機,是對命運的臣服與寬恕
    細心的觀眾會注意到,影片開始的那片隨風起伏的羽毛,這片羽毛似乎寓意深遠,引人深思。我覺得這片羽毛就象徵著我們充滿偶然性的命運沉浮,引領我們去思考該如向面對生命的無常。我在想導演為什麼要讓阿甘這個智商只有75的「傻瓜」一路開掛。這並非一部喜劇片,這其中的合理性何在?阿甘憑什麼這麼幸運?讓我們一起去探求阿甘幸運背後的玄機到底是什麼。
  • project「2070 書會」—— 一年52本科普閱讀輸出挑戰
    倒推回現在,我們又可以做點什麼呢?當這個世界過分關注眼下、過分關注這個那個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為五十年後做點什麼是否可以為促進社會學習、基礎科普科研的閱讀和學習做點什麼所以,我們想發起這個「2070 書會」為推動50年的科普閱讀、基礎學科的閱讀和學習做自己的一份推力,
  • 對男人來說,到底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但……「喜歡」與「愛」呢?兩者的界限更是許多人無法得知的。往往就因為這樣子的不明不白,而追逐幻影直到迷失,接著再引發憤怒引發悲傷。所以今天讓我來告訴各位,對於男人來說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往往只要有「我想跟她相處」、「我想把她撲倒」的念頭這都算有好感,都算是喜歡。
  • 寄一本書給那條「魚」
    但具體賣什麼,當時還未確定。貓助有的,只是過去賣二手物品的愉快經歷。在中國傳媒大學讀書期間,常常買碟買書的她為了添補生活費,會在畢業季上假裝成畢業生賣舊物。除了經濟上的收入外,那些年的擺攤經歷也讓她明白,自己還是小有品位的,東西都賣得特別好。在30歲這一年決定創業前,貓助做了一系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