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地問一句,有沒吃過阿甘鍋盔的嗎?
就是這家成立短短六年、以著名電影人物「阿甘」命名的鍋盔店,如今已經在全國150多個城市開了一千多加店,而他家的鍋盔每年賣出1.5億張的天量,十分令人乍舌。而君不見,這家鍋盔的店面往往顧客盈門,想吃上一口鍋盔往往要排上好久的隊,真可謂生意寶紅。
而就是這樣一家「神店」,它的包裝紙竟然在長期的為一個人的一本書打廣告,很多朋友相比都注意到了:
而當今年《衝突》升級為《衝突第2版》之後,阿甘鍋盔依然及時跟進,跟換了包裝封面:
剛才提到,阿甘鍋盔每年銷售量達到了驚人的1.5億張,那麼,這本書僅僅通過阿甘鍋盔的曝光,每年就是1.5億次。這種營銷量級,在中國的出版史上,恐怕是空前的。
不僅鍋盔,如果大家留意,就也會在中國很多高鐵站看到這本書:
那麼,葉茂中到底是誰?他的書《衝突》及《衝突第2版》到底又講了什麼?恐怕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了解。那麼接下來的篇幅,就不妨採用回答三個問題的形式,來給大家講一講葉茂中,以及他的「衝突」故事。
問題一:葉茂中是誰?
能以一個超級營銷形式,來營銷自己的營銷理論圖書,想必也是營銷天才了。
而葉茂中就是一個天才的營銷大師。
1968年,葉茂中出生於江蘇泰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學校畢業後,於1989年進入了泰州電視臺做美工。當時春蘭空調找到電視臺,希望可以做一個廣告。在那個時候,電視廣告在地方電視臺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大家也都缺乏拍攝廣告的經驗。也許機會往往都屬於敢出頭的人,初生牛犢的葉茂中,接下了這個廣告業務,並取得了成功,而葉茂中,也得到了在當時屬於天價的1300元的報酬。
而吃到甜頭的葉茂中,從此在廣告理論界和實踐界,開啟了狂奔之旅。
聖象地板、北極絨保暖內衣、真功夫快餐、大紅鷹、柒牌男裝、361度,在葉茂中的策劃下,這些品牌迅速地被人熟知,而品牌的廣告語也成為了大家口口相傳的順口溜。
「大紅鷹,非一般的感覺!」
「地球人都知道!」
「關鍵時刻,怎能感冒?」
.......
而最讓人們記憶猶新的,還是要數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葉茂中策劃的幾個廣告了:
「馬蜂窩,喔喔喔~」
「有問題,上知乎!」
我們在世界盃期間,就是這樣每天被這些洗腦的廣告語狂轟濫炸,有人對此表示了批評,但是葉茂中卻對大家的罵聲並不以為然,因為這就是他需要達到的廣告效應,也符合他創造的「衝突理論」。
三流營銷尋找衝突,二流營銷發現衝突,一流營銷製造衝突!
這是葉茂中的信念。
問題二:衝突理論是什麼?
葉茂中在營銷理論方面,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創造的「衝突理論」。
葉茂中認為,發現衝突,就是發現需求,營銷就能一招致命,實現指數級增長。而製造衝突,就是創造需求,營銷就能改變賽道,重構市場。
而看到這裡,想必很多朋友都希望知道這套衝突理論具體是怎麼操作的。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筆者很難將衝突理論講清楚。不過,在葉茂中的官網,有很多案例,都非常完美的對衝突理論做了詮釋,在此摘錄,供大家參考:
通過這幾個案例,衝突理論的精髓,可見一斑。
問題三:《衝突第2版》講了什麼內容?
關於這本《衝突第2版》的由來,以及書中所講的內容,恐怕還是要葉茂中自己講述,才會最明白,在此,引用葉茂中在書中的作者序言再好不過了:
《讓中國企業不走營銷的彎路,就是衝突理論的使命 》
作為營銷學領域關於衝突理論的第一部著作,《衝突》第1版於2017年8月出版,在一年的時間裡,加印了10次,成為年度暢銷的營銷書。感謝企業的厚愛!出版社反映,有相當多的企業一次性購買幾千冊,甚至有企業一次性購買了1萬冊送給員工。為了讓更多企業家、營銷人能更直觀地了解衝突理論,2018年葉茂中這廝啟動了全國巡迴演講—以上海、北京、廣州、南京、長春、深圳、杭州作為首發城市,希望更快地幫助企業家和營銷人理解衝突理論,並運用到戰略營銷中去。 洞察《衝突》熱銷的真正原因—還是眾多企業家和營銷人都急於為企業、為產品、為品牌找到能夠「一招致命」的解決方案。而《衝突》在戰略的高度,給各位看官提供了新的營銷方法和視角。尤其是在傳統營銷越來越失效、傳統營銷理論越來越偏離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和時代需求時,《衝突》可以為各位看官帶來洞察消費者衝突、解決消費者衝突的新思路、新方法。 《衝突》,是葉茂中衝突戰略基於30年來200多個成功的戰略諮詢項目,以及大量國際國內案例的研究分析,總結出的一種戰略方法,也是讓品牌快速崛起的方法。品牌崛起的秘訣在於四個關鍵要素: ●1.偉大的產品創意; ●2.意義深遠的核心價值; ●3.持續強勢的營銷活動; ●4.數量可觀的傳播廣告。 衝突理論,是從理論層面研究和指導企業如何發現衝突、解決衝突、製造衝突,最終制定戰略,迅速提升企業品牌與銷量,打造強勢品牌,實現指數級增長的方法論。 葉茂中這廝醞釀衝突理論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其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這個時代。這十年,是市場變化最大的十年,是消費者變化最大的十年,更是營銷與傳播變化最大的十年,所以整本書的寫作過程,也是不斷收集、梳理、分析、推翻、更新的循環過程。《衝突第2版》更是在廣泛徵求了社會各界對第1版的意見之後,歷時半年修改的升級版。 二是因為本土營銷理論的匱乏。很遺憾,這麼多年來,指導中國企業營銷的一些主流理論,幾乎都是舶來品,且其中不乏半個世紀前的理論,依舊在中國市場大行其道。網際網路重新定義了營銷,有些理論已經明顯與這個時代脫節,反而讓企業走上了營銷的彎路,所以這十年來,我腦海中總有個聲音縈繞不去:中國人是否可以探索、總結出屬於自己的在這個時代的營銷理論?希望這本書能夠拋磚引玉。
總結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當代營銷理論,相信這也是所有中國營銷人廣告人共同的願景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