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自己一無所長,建議你從這八個維度重新認識自己

2020-12-12 Jessie職業規劃

我是Jessie,職聊工作室創始人,在行職業規划行家,只分享最實用的職場乾貨;如果你有職業規劃 / 轉型求職 / 職業瓶頸的困惑,歡迎關注我的同名公眾號,與我交流。

剛宣布退出微軟董事會的比爾·蓋茨曾經被問到「你認為自己最不擅長的地方是什麼?」蓋茨的回答是:「我認為自己最不擅長的地方是處理員工的招聘和管理問題,因此我總是聘請別人來幫忙建立優秀的團隊。」

他還說「我特別不感興趣的地方可能就是我做不了的地方。一般來講,如果你對某件事情不感興趣,可能你就不會擅長它,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會僱傭許多人。」

這段回答裡提到了工作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興趣和能力。

興趣和能力的確會互相影響,兩者的關係是:感興趣的事情會讓我們更投入,投入會帶來能力的提升,如果投入後依然做不好,就會影響興趣,反過來,如果一件事情我們總是能做好,就會進一步加深對這件事的興趣。

所以,你的興趣裡可能隱含了你的能力,興趣可以作為能力的線索,能力裡也有興趣。

而理想的工作=興趣*能力*價值。

工作的本質是價值與能力的交換,決定我們成就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能力。那該如何發現我們每個人擅長的能力呢?

作為一名職業規劃師,我也經常會被問到「我好像一無所長,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

今天就以興趣為線索,從天賦智能的角度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個範疇:

第一種,語言智能

善於表達,包括語言和文字表達自己或者是理解他人,閱讀、寫作和溝通能力比較強,能說的人一般也能寫,如果你喜歡閱讀,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程度通常會產生表達欲,可以引導自己通過文字或表述進行輸出,現在這個時代,能說會寫是項非常值錢的技能,參考各類自媒體和直播。

第二種,邏輯數字智能

對於數字和邏輯推理比較敏感,善於用數字工具來理解事物,如果你從小數理比較好,大概率這項能力也比較強。

第三種,視覺空間智能

這方面比較強的人可以準確地識別出視覺空間的結構,比較善於把他們看到的、感覺到的,用具體形狀的東西表現出來,這些人適合畫畫或者是從事建築設計方面的工作。

第四種,音樂智能

對音樂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有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這種智能在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樂師、樂器製作者、音樂評論家等人員那裡都有出色的表現。

第五種,人際智能

可以很敏銳地察覺別人的情緒、動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高,這個方面強的人善於人際交往,與人合作,適合銷售、公關、服務。

第六種,內省智能

內省是指自我反省、自我分析能力特別強,能夠向內觀測到自己的行為和動機,並且設立目標,要求自己完成的這種能力,這種能力也叫第七感。回來看內省能力很強的人,像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這些人對於人性的洞察就很深,目標感也很強,常見於政治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等。

第七種,運動智能

有些人就是善於運動,動手能力強,善於用動作來表達情緒,比如有些人天生喜歡跳舞,喜歡戶外運動,運動員、舞蹈家的運動智能都比較發達。

第八種,自然觀察智能

這類人喜歡觀察外部環境,對花花草草和自然界的東西很感興趣,像達爾文、愛因斯坦就有這種天賦。我們平常只關注自己周圍的一畝三分地,他們平時關注的就是大自然是什麼樣子,喜歡研究這類的問題。

其實這八種智能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強弱的區別,運用的第一步是發現並接納,接納自己不突出的部分,即使聰明如蓋茨也會有不擅長的地方,更要把關注點放在自己擅長的部分,那個才是讓你發光發亮的基石。

每一類都很容易在日常場景中找到實踐的場景,多嘗試,觀察、記錄,反思,對於自己的能力邊界就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發現,就更容易找到正確「使用自己」的最佳方式。

我是Jessie,職聊工作室創始人,在行職業規划行家,只分享最實用的職場乾貨;

如果你有職業規劃 / 轉型求職 / 職業瓶頸的困惑,歡迎關注我,私信與我交流。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如果女人想要把控自己的愛情,建議你從這3個維度去思考
    有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有和伴侶的相處之道。對於愛情,她們從不畏懼,甚至充滿嚮往。高級的思維模式,讓她們深得男人的心。每個人個性不同,交往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想要男人對你死心塌地,就必須要走進他的內心深處。在愛情中處於主動地位,才不會受傷害。如果你想要把控自己的愛情,建議從這三個維度去思考。
  • 一無所長的人該如何找工作?
    最近又遇到一些「一無所長」的人諮詢職業規劃問題,如高一沒讀完先在家玩了幾年再出來工作,工作也是服務員營業員之類的,期間沒有自學過什麼知識……這種算是典型的「一無所長」人員吧?誠然,如果這個人一直就這樣自暴自棄,完全一直都不去補充技能,肯定就這樣廢了。但如果找到職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的補充技能,這是很多人不會的。
  • 心理學:如果命運可以改寫,必將以重新認識自己開始
    如果你時常逃避社交場景,或許是"我不擅長人際關係"這一圖式在影響你的行為。"我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會使得一個人自卑不已,無論外界是不是認可了我的成就,自我圖式造成的影響始終難以打破。
  • 書單 | 這五本心理學書籍,讓你重新認識你自己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件所有人都需要做到的事,那就是:認識自己。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詢問:我是誰?
  • 品牌介紹:重新介紹自己,讓別人想認識你!
    三種自我介紹的方式,讓你從1分鐘的簡單介紹到數十分鐘的自我介紹,都遊刃有餘,別人聽了想認識你,結交你。你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重塑自己的品牌了,那麼,現在是時候重新介紹自己了。打造個人的超級品牌,都是從自我介紹開始,自我介紹是自我推銷的鑰匙,因為任何人一開口,其實就是在做自我介紹;通過自我介紹,去銷售自己。打造個人品牌,一個有效的檢驗標準就是看你的自我介紹,如果我們有意識到未來都是個人影響力品牌的時代,我們就會持續不斷的進步,讓自己成長,那麼,我們都會不斷地重寫的自我介紹。
  • 奮鬥八年一無所長:怎樣挽救停滯不前的自己?
    曉晨嘆了口氣:「我發現自己一無所長,眼看就要30歲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曉晨說,她這次來找我,是希望我能夠幫她尋找一份適合她的行業。 我認為這事沒這麼簡單。在我接觸的來詢者中,有很多人遇到困難時喜歡打著「選擇」的旗號,希望我能給到他們一份適合的選擇。
  • 這5本心理學書籍,讓你重新認識你自己
    亞隆的這本裡,就用了23個真實的案例來為我們揭開死亡的面紗,跟著他的描述,也許我們可以能夠一窺死亡的真正模樣,並找到真正的自己,正如亞隆在書中所說:「唯有面對死亡之時,一個人的自我才真正誕生。」「我很少考慮那些每天發生的瑣碎小事,無論發生什麼我都能接受,因為我能夠緊緊抓住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放棄那些其實並不重要的。
  • 如果不是抑鬱症,我不會重新認識自己,也沒機會遇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客GAKER抑鬱症讓我重新認識自己我從未如此清晰地認識過我自己,直到我陷入了抑鬱的深淵當我爬出了抑鬱的深淵,重新審視這段過往的時候,我既感覺到悲傷又感覺到興奮。之所以悲傷,是因為我努力了多年建立起來的驕傲,在那一刻徹底瓦解了,所有的驕傲最終只不過是一系列美麗的錯誤!之所以興奮,是因為在那一刻我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對自己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即將遇到更好的自己!
  • 「職業倦怠」是一種流行病,精疲力竭的你需要重新認識自己
    疲憊的概念並不新鮮,新的是我們開始認識到這是一個大問題,它影響了很多人,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他們有這種病。「管理工作壓力問題可以幫助人們預防精疲力竭,」牛津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的醫學顧問蘿拉·文森特博士說,「你需要調整你的工作結構、工作環境、人們對你的期望和情緒壓力,同樣關鍵也有公司同事的關係、領導模式、溝通方式和員工的價值觀。」
  • 一個40歲的男人,一無所長、一無是處、一無所有,出路在哪裡呢?
    這是一個粉絲的問題。看到這樣的問題我也是暈了,一個人如果是這樣的「三無產品」,真的是沒有出路了。也許做夢會遇到神仙點化一下,點石成金,這樣也許能前景光明吧。面對這樣的問題怎麼去正面回答呢?只能提出幾點建議。
  • 一無所長的年輕人,沒經驗沒技術,怎樣去找工作?
    一無所長?那就培養一個所長。不要瞻前顧後,不要什麼都想要,把自己的所有退路都堵死了。背水一戰,只留給自己一條路,一個選擇,你會選什麼?想到的那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毫無保留去做,其他的,管他呢!也不用害怕失敗,既然別無選擇,連捨棄的成本都幾乎沒有。
  • 這八本書,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從九月底開始,歷時80多天,我初步完成了「自我」主題八本書的閱讀,收穫頗多。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在某個時刻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要怎麼得到我想要的?」「我能改變嗎?」所有這些關於自我的問題,你都能夠在這幾本書裡面得到答案。
  • 如果可以我想重新認識你
    如果可以我想重新認識你嗨!你好,我叫......很高興認識你。多麼簡單的開場白,可對於如今的我們卻成為了奢望。重新認識你,重新在一起,還有機會嗎?你在哪。很多時候,愛的太深會讓人把自己壓迫的喘不上氣。說出那些傷人的話,讓彼此痛到極致。最終失望的放手,你也知道她很愛你,可你更知道現在的你給不了她憧憬的未來。雖然,你知道她不在乎她會陪你,可你沒辦法允許沒出息的自己耽誤她的未來。終於後來的某一天,你真的功成名就了。可是她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 《筆記思考術》:讓我重新認識時間管理,其實就是認識自己
    最近在看的《筆記思考書》這本書,顛覆了我很多的認知,讓我重新定義了很多固有的信念,比如時間管理。曾經我認為,只要自己的注意力能夠聚焦在要做的事情上,那麼按照曾經我認為的注意力比時間更寶貴的信念,那麼,我的時間就沒有浪費,我就能夠高效地完成很多的事情。
  • 當你的內心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時,試試這些方法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人,成年之後很可能會認為:沒有人喜歡我,我什麼都做不了,我是一個失敗者。有時對失敗的定義並不是來自我們自己,而是周圍的人。也許你被那些認為自己不足並且經常談論它的人所包圍,周圍的人以這種方式談論別人,這也許是最糟糕的成長環境之一了。當然,關於失敗的想法也可能源於我們本身的人格特質,例如完美主義。
  • 如果能重新選擇的話,你是否有想重新認識的一個人?
    對於每個人的青春來說,都不免會留有遺憾,那是你還是一個青澀少年,對於自己喜歡的那個他/她,最終並沒有在一起,而是選擇各奔東西,這應該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吧!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能夠重新選擇的話,你是否有想重新認識的一個人?
  • 對偶之 認識你自己
    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德爾菲阿波羅神廟三箴言之首。蘇格拉底籍此開悟,終成一代宗師。世上何事最難?認識你自己。如何認識自己?佛教主張反觀自心心性自明。這些都是說要從內部出發來認識自己。但陽明心學的真正精髓在於:知行合一。《傳習錄》記載弟子陸元靜問道:「獨自靜處是感覺不錯,安安靜靜的時候,道理我都懂,但遇見事情的時候就心裡慌亂,不是那個感覺了,這是什麼原因?」王陽明一針見血地指出:「你只懂得平時入境修養,從來不在事上磨。
  • 人啊,認識你自己
    希臘古城特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以至被認為點燃了希臘文明火花的卻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了解自己,意味著把"你是什麼人和你想成為什麼人","與世人認為你是什麼人和希望你成為什麼人"區分開來,自我認知和自我造就都是一生的過程,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夠教會你怎樣變成你自己,怎樣負起責任,怎樣表現自己。那麼一個人應該如何有效地改善自我認知呢?
  • 因為抗擊抑鬱症,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成長與改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客GAKER抑鬱症讓我重新認識自己我從未如此清晰地認識過我自己,直到我陷入了抑鬱的深淵,在那裡苦苦掙扎著尋找爬出深淵的梯子。當我爬出了抑鬱的深淵,重新審視這段過往的時候,我既感覺到悲傷又感覺到興奮。
  • 一無所長的情況下怎麼找工作?
    一年後,當我做了成千上萬個蛋糕的時候,同樣是一家五星酒店,我可以決口不提我的任何熱愛,直接去廚房做了一道甜品,怎麼浮誇就怎麼來。Chef再去看到我的本科學歷,說的是,哎喲,可以啊,文武雙全。你知道嗎,那一下子我聽到這四個字的時候啊,煽情得都要淚灑當場了。為了這一刻,我一個人埋頭走了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光是探店,吃遍每一種法式甜品店就活活胖了十斤啊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