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Jessie,職聊工作室創始人,在行職業規划行家,只分享最實用的職場乾貨;如果你有職業規劃 / 轉型求職 / 職業瓶頸的困惑,歡迎關注我的同名公眾號,與我交流。
剛宣布退出微軟董事會的比爾·蓋茨曾經被問到「你認為自己最不擅長的地方是什麼?」蓋茨的回答是:「我認為自己最不擅長的地方是處理員工的招聘和管理問題,因此我總是聘請別人來幫忙建立優秀的團隊。」
他還說「我特別不感興趣的地方可能就是我做不了的地方。一般來講,如果你對某件事情不感興趣,可能你就不會擅長它,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會僱傭許多人。」
這段回答裡提到了工作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興趣和能力。
興趣和能力的確會互相影響,兩者的關係是:感興趣的事情會讓我們更投入,投入會帶來能力的提升,如果投入後依然做不好,就會影響興趣,反過來,如果一件事情我們總是能做好,就會進一步加深對這件事的興趣。
所以,你的興趣裡可能隱含了你的能力,興趣可以作為能力的線索,能力裡也有興趣。
而理想的工作=興趣*能力*價值。
工作的本質是價值與能力的交換,決定我們成就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能力。那該如何發現我們每個人擅長的能力呢?
作為一名職業規劃師,我也經常會被問到「我好像一無所長,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
今天就以興趣為線索,從天賦智能的角度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個範疇:
第一種,語言智能
善於表達,包括語言和文字表達自己或者是理解他人,閱讀、寫作和溝通能力比較強,能說的人一般也能寫,如果你喜歡閱讀,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程度通常會產生表達欲,可以引導自己通過文字或表述進行輸出,現在這個時代,能說會寫是項非常值錢的技能,參考各類自媒體和直播。
第二種,邏輯數字智能
對於數字和邏輯推理比較敏感,善於用數字工具來理解事物,如果你從小數理比較好,大概率這項能力也比較強。
第三種,視覺空間智能
這方面比較強的人可以準確地識別出視覺空間的結構,比較善於把他們看到的、感覺到的,用具體形狀的東西表現出來,這些人適合畫畫或者是從事建築設計方面的工作。
第四種,音樂智能
對音樂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有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這種智能在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樂師、樂器製作者、音樂評論家等人員那裡都有出色的表現。
第五種,人際智能
可以很敏銳地察覺別人的情緒、動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高,這個方面強的人善於人際交往,與人合作,適合銷售、公關、服務。
第六種,內省智能
內省是指自我反省、自我分析能力特別強,能夠向內觀測到自己的行為和動機,並且設立目標,要求自己完成的這種能力,這種能力也叫第七感。回來看內省能力很強的人,像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這些人對於人性的洞察就很深,目標感也很強,常見於政治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等。
第七種,運動智能
有些人就是善於運動,動手能力強,善於用動作來表達情緒,比如有些人天生喜歡跳舞,喜歡戶外運動,運動員、舞蹈家的運動智能都比較發達。
第八種,自然觀察智能
這類人喜歡觀察外部環境,對花花草草和自然界的東西很感興趣,像達爾文、愛因斯坦就有這種天賦。我們平常只關注自己周圍的一畝三分地,他們平時關注的就是大自然是什麼樣子,喜歡研究這類的問題。
其實這八種智能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強弱的區別,運用的第一步是發現並接納,接納自己不突出的部分,即使聰明如蓋茨也會有不擅長的地方,更要把關注點放在自己擅長的部分,那個才是讓你發光發亮的基石。
每一類都很容易在日常場景中找到實踐的場景,多嘗試,觀察、記錄,反思,對於自己的能力邊界就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發現,就更容易找到正確「使用自己」的最佳方式。
我是Jessie,職聊工作室創始人,在行職業規划行家,只分享最實用的職場乾貨;
如果你有職業規劃 / 轉型求職 / 職業瓶頸的困惑,歡迎關注我,私信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