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客GAKER
抑鬱症讓我重新認識自己
我從未如此清晰地認識過我自己,直到我陷入了抑鬱的深淵,在那裡苦苦掙扎著尋找爬出深淵的梯子。
當我爬出了抑鬱的深淵,重新審視這段過往的時候,我既感覺到悲傷又感覺到興奮。
之所以悲傷,是因為我努力了多年建立起來的驕傲,在那一刻徹底瓦解了,所有的驕傲最終只不過是一系列美麗的錯誤!
之所以興奮,是因為在那一刻我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對自己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即將遇到更好的自己!
為了走出抑鬱症,我不斷發掘自己內在的真相,撥開了自己神秘的面紗!
01 懦弱的自信與內心的自卑
我真實的內心是自卑的,這一點我從未否認,但是我也極力掩飾著自己的自卑。
我的自卑源自於童年的規則教育,在那種非對即錯的規則之下,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畏懼之心一直佔據著只要位置。
所以,每當我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從腦海裡跳出來的,就是畏懼,很多失敗的理由與後果伴隨著畏懼而來,久久揮之不去!
我的自卑也源自於在成長過程中總是被拿來和別人做對比,也因此在很多的時候,我聽到的都是別人如何優秀,而我如何糟糕,我看到的都是那些被放大的缺點。
所以,每當在人多的地方,我都會深深自卑。為了極力掩飾自己的自卑,我會強求自己去做一些能夠展示自信,但是卻讓我感覺到難受的事情。
自卑才是我內在的真相,而自信只不過是我創造出來掩飾自卑的假相!
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我瘋狂的學習知識,努力工作,努力用自己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自信。
然而,就算是工作再怎麼努力,成績再怎麼突出,能讓我在別人面前抬得起頭,但是內心的自卑感是無法消除的,自卑帶給我的影響是難以抹去的。
我的負面思維,自責與自罪,自我否定的信念,完美主義失敗者信念,都和我內心的自卑緊密相關!
就算再怎麼向別人證明我的自信是強大的,我的內心還是被自卑主導著,裝出來的自信終究是懦弱的!
懦弱的自信,讓我游離在逃避和偽裝之間,游離在真實的自我與偽裝的自我之間,漸漸失去了原本的堅強,自責感和自罪感不斷加強,最終的結果就是我抑鬱了!
02 教育教會我的自責與自罪
如果我的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自責與自罪,那麼抑鬱症或許真的與我無關,可是偏偏自罪和自責就像我生活中的家常便飯一樣,讓我長時間承受自己對自己的傷害!
小時候我經常犯錯,只要犯錯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因為我接受到的教育似乎不容許我犯錯。
但這和我的家庭教育無關,而是和我的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造成了。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要加大普及的時候,很多的老師似乎在執行政策的時候用力過猛。
為了讓教育水平顯得更高一些,他們的教育要求我們不許犯錯。只要是犯了錯,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懲罰其實不算什麼,真正讓我走上錯誤道路的,是在他們強行的得到教育之下,我不得不思考為什麼自己犯了錯,犯錯意味著什麼?
換句話說,所有錯誤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和別人無關,和別的事物無關;所有的錯誤必須要自己承擔,必須要受到懲罰!
只要犯錯,就意味著我在道德上出現了瑕疵,辜負了家庭和學校對我的期望,辜負了家人和老師對我的期望。
這就是我受到的學校教育!
我曾經感謝過那段嚴厲的教育,因為那讓我建立規則意識,讓我能夠克制自己的行為,讓我小心翼翼不再犯錯。
但此時此刻,我是批判那段嚴厲的教育的。那段教育給到我的規則意識,就是不容許犯錯,只要犯錯就要受到懲罰,做錯事情,主要的責任在於自己。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犯錯,只要犯錯我就會責備自己,就會怪罪自己。
同時我也不斷的教育自己,做事要追求完美,不要辜負家人對我的期望,也不要辜負我對自己的期望。
更可怕的是,雖然這些年一直在自我教育中成長,改變了許多偏執的想法和觀念,放下了許多錯誤的認知和觀念,但是卻始終沒有脫離學校帶給我的基本教育理念:自責與自罪!
我始終沒有放下自責,始終沒有停止怪罪自己。甚至在很多時候,我會因為一些和自己不相關的事情責備和怪罪自己!
就是在這種自責和自罪的不斷攻擊之下,我對自己的評價越來越低,對自己的否定也越來越多,最終我抑鬱了!
03 自我反思與反芻思維的陷阱
這些年,我始終堅持一個好的習慣,就是自我反思!
同時,在反思自己的過程中,我又堅持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反芻思維!
反思可以讓我認識到自己的過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讓我持續改變和成長,可以讓我的能力不斷增長,可以健全我的人格!
但是,每當我反思的時候,很容易就陷入了反芻思維的陷阱當中,把自己的過錯和缺點不斷放大,給自己更多的否定和批判。
每當我陷入到反芻思維的陷阱裡,我內心都會有這麼一段獨白:看來你註定是一個沒有能力,沒有膽量,沒有格局,做不成事的平庸之輩!
我腦海中總會出現這些話:
「你就是不行,幹什麼都不行。」
「你就這樣了,沒有什麼前途了。」
反芻思維讓我不斷否定自己,讓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讓我越來越感覺到自卑,越來越沒有自信,對自己的評價越來越低!
我做事的時候也越來越瞻前顧後,越來越追求完美主義,越來越想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但是卻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失敗,越來越多的對自己的不滿!
反芻思維讓我能看到的自己的優點越來越少,缺點越來越多!
為了彌補自己的缺點,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培養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這也讓我越來越貪婪,越來越自負有才,越來越覺得不到滿足!
最終的結果,就是不僅沒有建立信心,反而徒增消耗,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打擊,越發否定自己!
我一步一步陷入了反芻思維的陷阱當中,一次又一次狠狠攻擊自己,否定自己,最終我抑鬱了!
04 無法與情緒和解
對待情緒衝突,過去我唯一的辦法就是逃避!
我不想和其他人發生情緒上的衝突,也不想被別人的情緒傷害。
可是到頭來,我卻同時承受了別人的情緒傷害和自己的情緒傷害!
而這一切,都與我秉承的個人道德觀念有關。
我被自己的德道綁架了!
小的時候,我看過太多大人之間的爭吵,感受過太多情緒衝突的傷害,我不希望有朝一日我自己成了傷害別人的人,我也不想成為製造情緒衝突的人。
於是,我總是保護別人的情緒不受傷害,即便是我們之間的爭吵很激烈,我也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去對待別人,對待自己,因為我認為情緒碰撞起不到什么正面作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情緒傷害,幾乎都由我來承受!
於是,我總是包容別人的情緒,總是去理解別人的情緒,理解別人為什麼發脾氣,因為我認為壞情緒一定是有根源的,找到了根源就解決了問題。但是最後我卻把矛頭轉向我自己,不僅承受情緒的傷害,還要指責自己,怪罪自己!
於是,我總是去理解別人的行為,總是為別人的行為找藉口,總是嘗試著把別人的情緒和行為和行為合理化,因為我不想有太多的怨恨,不想有太多的情緒衝突。但到了最後,承受不合理結果的總是我自己,承受情緒傷害的還是我自己!
於是,我總是替別人開脫,總是想辦法阻止更多的誤會和矛盾產生,總是不希望再節外生枝,因為我認為和諧最重要,總是想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可是到最後,不僅要承受別人的自責,還要承受自己的指責與怪罪!
我所有的做法,都是在逃避情緒衝突,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同時,我也不希望自己成為那個傷害別人的人。
我在內在建立了某種自我道德觀念和規則,這些觀念和規則指導了我的行動,影響了我的思維,讓我不懂得和自己的情緒和解,只會一味地逃避,最終卻受到了更大的傷害!
長時間的情緒傷害,讓我仿佛被情緒套上了枷鎖,無法和解也無法釋放,漸漸也不會表達,產生了嚴重的情緒障礙,最終我抑鬱了!
這就是我在生活中養成的自責自罪、反芻自卑、自我逃避的抑鬱心理模式,這也是導致我抑鬱的直接原因!
如果不是抗擊抑鬱,我可能很難察覺到我的內在存在這麼多的矛盾和問題,我也很難認清我自己的心理模式會導致我患上抑鬱症,我也很難認識到是這些心理模式是如何被養成的!
在抗擊抑鬱症的過程中,我重新認識了我自己!
也正是因為對自己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也才有了戰勝抑鬱症的可能!
我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現在是一名抗擊抑鬱症的戰士!如果你也被抑鬱症困惱,你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加油,幫助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戰勝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