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並非越早獨立越好,「揠苗助長式」成長,只會讓孩子加速失敗

2020-09-15 琳姐寶貝育兒

每次大人們坐在一起閒談,總是在各自比拼自家的孩子。有些家長誇自家的孩子獨立懂事,有的家長自豪自家孩子成績好。但有時候,家長對孩子的驕傲可能會害了孩子。

寶媽小玉就發現了女兒的不對勁,在她心中,女兒一直是讓親朋好友羨慕的好孩子。女兒在學校會努力學習,回到家會主動給父母幫忙,從來都不會抱怨一句,而是非常懂事聽話。而這樣一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卻突然有一天變了。

在女兒升入初三後,面臨著中考的巨大壓力,背後有父母和老師的殷殷期望,這使得孩子的內心過於焦慮,突然有一天就承受不住了。那天女兒把自己緊鎖在房門裡,不願意去上學。小玉好意去勸說女兒,結果女兒說出了一段令她震驚的話。

&34;

小玉這才知道,原來孩子心裡承受了這麼多。自己平常驕傲於孩子的懂事獨立,卻也沒有想到,孩子年幼時承擔著太多的壓力,總有一天也會崩潰的。

而這類&34;的成長,只會讓孩子加速失敗。

&34;成長對孩子有何危害?

1、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事實上孩子並非越早獨立越好,而是要在恰當的時刻獨立是最好的。一顆種子剛剛發芽,你就指望著它長成參天大樹。魚竿還沒放上魚餌,你就迅疾地放入水中垂釣,不關心孩子的實際狀況,只忙著推著孩子一味向前。這樣的家長不尊重孩子的內心感受,這樣的孩子內心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總有一天會瀕臨崩潰。

2、與同齡人的關係受損

過早獨立的孩子一直會被長輩視作同齡人的榜樣,無形之中也給同齡人帶來了很多壓力。比起同齡孩子看到某些任務就頭痛的樣子,獨立的孩子不抱怨卻早已把事情做完,這樣很容易引起這些同齡孩子的不滿,他們會認為有人在故意炫耀。當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出現了嫉恨等心理,那麼孩子和同齡人的關係很容易受損。

3、和父母的情感聯結出現問題

過早獨立的孩子不懂得如何向父母撒嬌和抱怨,他們認為自己的抱怨會傷害到父母,因此很少主動和父母溝通自己內心的感受。而父母總是為孩子感到驕傲,認為孩子的事情會自己搞定,不需要自己去管,所以不會主動和孩子溝通。所以孩子和父母的感情聯結,很容易出現問題。

所以這類揠苗助長式的獨立是一種偽獨立,它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隱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出來。父母與其期待這種偽獨立,不如教會孩子真正的獨立!

什麼才是真正的獨立?

首先,讓孩子具備一定的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觀察身邊的小動物大家就能發現,很多動物幼崽會跟隨父母生活一段時間,學習捕獵的技能和父母躲避天敵的經驗,再離開族群獨立生活。這個道理放在孩子身上也很實用,先教會孩子必備的技能,再鼓勵孩子獨立起來,才是對孩子真正的負責任!

其次,鼓勵孩子在挫折中不斷進步。沒有誰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面對成長中的挫折,吸取經驗後再不斷進步。這樣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就算暫時跌入了人生低谷,也會勇敢地站起來繼續為自己的夢想拼搏,因為他知道人生之路從來就是曲折而向上的。

最後,讓孩子保持獨立的心態。孩子真正地獨立起來,就是要學會不去依靠他人的力量,憑藉自己的能力完成一件事情。有句老話說的好,靠山山會倒。對其他人有太強的依賴之心,等到他人離開的那一天,你又能去依靠誰呢?想要讓自己獨立起來,首先需要心態獨立,不要再想著去依靠他人的力量。

總結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更好,但家長有時候的一些做法,卻是在把孩子推向相反的方向。明明想讓孩子早點獨立起來,結果卻讓孩子面對更加焦慮的人生。所以請停止用這種揠苗助長式的獨立培養孩子,耐心地引導孩子,讓孩子走向真正的人生獨立!

相關焦點

  •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小心對孩子揠苗助長
    然而,並非是每個孩子都有足夠優秀的先天條件來接受早教,超前教育未必能獲得超高回報,而且過重、過早的心理壓力實際上會阻礙孩子發展,甚至造成厭學心理、逆反心理。在心理學界,科學家格賽爾曾做過一個研究"超前教育"的實驗——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研究表明:早教不是越早越好,扭曲的成長規律對孩子而言是苗助長。
  • 孩子越早獨立越好?揠苗助長的「偽獨立」,會讓孩子成長更混亂
    很多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學這樣學那樣,似乎都恨不得一下子把各種知識技能塞給孩子,讓他(她)武裝到牙齒,那樣他(她)就不怕任何競爭,而作為父母的自己也會因孩子而感到無比自豪。在這麼多需要學習的內容裡,有一項在家長們的心中所佔的位置無比重要,那就是獨立生活能力。
  • 孩子多大可以獨立坐著?並不是越早越好,揠苗助長傷害脊椎
    孩子多大可以獨立坐著?並不是越早越好,揠苗助長傷害脊椎導語現在很多家長不管什麼方面都要攀比,尤其是生下寶寶以後,更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就會拔苗助長似的養育寶寶,其實這樣並不正確。因為寶寶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有規律性的,若是打破了這個規律,很可能會讓寶寶的身體受傷。就拿寶寶獨坐能力來說,有的家長發現寶寶學會翻身後想要自己獨立坐起來就興奮不已,甚至幫助寶寶鍛鍊獨坐的能力。
  • 孩子遊泳並非越早越好,這4點兒童遊泳注意事項,家長別大意
    有研究表明: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已經會遊泳,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遊泳的這項天賦也在不斷的喪失。因此不少家長就早早的讓孩子接觸遊泳,不過新生兒並不適合過早遊泳,寶寶出生以後臍帶還在恢復,此時盲目的學習遊泳無疑會讓孩子的傷口受到感染。
  • 孩子啥時候上幼兒園?並非越早越好,"天賦遞減法則"先了解一下
    在她眼裡,幼兒園只有過度的作用,所以在孩子快要上學的前一年,她才出於&34;的理由把孩子送進幼兒園,而此時她孩子的語言能力、習慣形成明顯不如其他小朋友。而另一個寶媽則是抱著不落於人後的想法,即便孩子的年齡和情況不適合去幼兒園,她也還是把孩子強行送到了幼兒園。結果孩子一個學期下來就只知道哭,還對上學產生了排斥和恐懼,這些做法無疑都傷害到了孩子。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專家簡介:楊珍,副主任醫師,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從事臨床兒科二十餘年,熟練掌握兒科各種疾病的診治。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 孩子學習英語是否越早越好?外教說:這樣的年齡最適合
    根據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現在很多家庭都有意為孩子營造一個英語學習的氛圍,甚至在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聽英文歌曲。隨著兒童的成長,耳濡目染地聽英文兒歌,看英文卡通或早教片,一到兩歲就開始給孩子進行外教早教,這已經成為全社會的普遍現象。
  • 闢謠:孩子越早獨立越好?紐約心理醫生:易造成習得性無助
    紐約精神分析協會前主席Arlene在一次分享中也提到了這種情形:被過早培養獨立性的孩子,或許會因為獨立過程中的反覆失敗和無力感,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在美國社會,很多孩子都面臨這樣情況,受整雖說我們應該讓孩子儘早接觸家務,但這並不代表強迫他們去做能力範圍內的家務。因為那樣不但會摧毀孩子自信心(因為能力不夠,無論如何努力都不會成功。),還會讓他們對「完成自己的事情」產生牴觸情緒,更不利於成長。
  • 孩子越早識字越好?格賽爾雙生子爬樓梯實驗:你的無知會毀了孩子
    而且,在很多父母心中,孩子越早識字就越好。 然而,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我們,這樣的結論是錯誤的。在不恰當的時候,過分心急焦慮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 孩子才8個月大,閱讀啟蒙會不會太早了點?真相是越早越好
    閱讀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但凡對孩子教育上點心的父母,都知道讓孩子進行閱讀的重要性,哪怕家長自己不會去看書,也要給孩子網購各種老師和熟人推薦的書籍。只是這種一股腦兒把書塞給孩子的做法,並不一定讓孩子就愛上讀書,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牴觸情緒。要想讓閱讀成為一種好習慣,也遵循著越早培養越容易的原則,如果現在孩子還很小,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終身受益。
  • 養男寶有「四忌」,父母越早知道越好,不然孩子懦弱又膽小
    導讀:養男寶有「四忌」,父母越早知道越好,不然孩子懦弱又膽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養男寶有「四忌」,父母越早知道越好,不然孩子懦弱又膽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不!大錯特錯!
    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不!大錯特錯!有家長後臺私信江老師:江老師您好,我孩子4歲了,想讓孩子學習鋼琴,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是需要現在報名嗎?現在很多樂器教學培訓班都是給家長傳輸一個觀點:兒童樂器學習要越早越好。甚至很多樂器培訓班都說,樂器學習要從寶寶做起,建議寶媽寶爸們從3歲至4歲就要開始重視孩子們的樂器興趣培養,甚至讓孩子在三四歲時就開始學習鋼琴。江老師以一名鋼琴教師的身份來說,孩子學習鋼琴並不是越早越好。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 孩子英語啟蒙是越早越好嗎?
    我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面對一個孩子,卻如同一個剛剛牙牙學語的嬰兒,竟然不知道怎麼表達。小姑娘用微笑化解了我的尷尬,然後就一邊自己玩去了。顯然她覺得和這位陌生叔叔溝通太困難,不和你玩了。小姑娘一口流利純正的加拿大口音,她是加拿大出生長大,在家那位同學要求她講中文,在外自然是英文。我趕緊向同學請教起孩子英語學習的事情。
  • 孩子學外語越早越好嗎?
    所以,學習一門語言並非只是學會其中的詞彙和語法這麼簡單,他們背後是一種語言的邏輯關係和文化習慣。2、孩子一般在哪裡學會語言的?在街上、在學校以及和同伴、和長者交流,這些都是自然的語言環境。如果家長僅僅較早地讓孩子接觸外語,而不能隨時提供外語交流的環境,那麼學習效果也是不明顯的。
  • 孩子多大開始學英語合適?少兒英語並非越早越好
    「上班」並非越早越好   因為有了80後家長這個龐大的消費團體,社會上各種英語培訓機構擴張的步伐也越來越大,在很多大城市,幼兒學英語培訓班已經很普遍了。據報導,在武漢,不少英語培訓機構甚至把目光瞄準了3個月大的小寶寶。
  • 育兒園丨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 孩子越早開始學習外語越好嗎?
    關於孩子開始外語教學的最佳時間,眾說紛紜。 當然,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方法是從出生開始就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但是,已經掌握了第一語言的幼兒應該何時開始第二語言學習呢?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越早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就越好(例如,Krashen,Long和Scarcella,1979年) 但是,至少在學校環境下學習外語,研究文獻不支持這一結論。
  • 孩子學英語是不是越早越好?外語老師說,這個年齡才最合適
    基於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現在很多家庭刻意給孩子營造英語學習氛圍,甚至在孩子出生時就開始給孩子聽英文兒歌。伴隨孩子的成長,耳濡目染的是英文兒歌、英文動畫片或早教片,孩子一兩歲時就開始給孩子上外教早教課,這已成為整個社會的普遍現象。
  • 孩子這幾個「惡習」,越早糾正越好,否則將來容易「跑偏」
    導讀:孩子這幾個「惡習」,越早糾正越好,否則將來容易「跑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這幾個「惡習」,越早糾正越好,否則將來容易「跑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