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有滋補作用,常吃有益。除蒸吃外,它還可入饌,做成美味佳餚,但一次的食用量不宜多。
芋頭屬於薯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每百克新鮮芋頭含蛋白質2. 2克、脂肪0. 2克、碳水化合物17. 1克,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每百克芋頭能提供80千卡的熱量,它的膳食纖維含量也較高,約為1. 0克。
芋頭的礦物質鈣、鐵、鋅、鉀的含量分別為每百克36、1、0. 49、378毫克,其鉀含量在食物中屬於上乘,鉀有助於維持人體液的酸鹼平衡和正常的心臟功能。芋頭含有多種維生素,但量均較少,與同是薯類的馬鈴薯和紅薯相比較差。
芋頭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中醫認為,芋頭性平味甘,具有補益肝腎、破結散淤、理氣化痰、養胃護胃、通便、解毒的功效。中國民間視芋頭為滋補之物,常吃能強身健體,男女老少皆宜。因其含有較多的多糖類膠體物質,容易消化,能護胃寬腸,既可防治便秘,又能止瀉,有習慣性便秘的老年人吃芋頭,能通便。它能滋補脾胃,適合胃病與消化不良的患者。大病後或體質虛弱的人食用,有助康復。
有研究發現,芋頭有抗癌抑癌作用,乳腺癌、甲狀腺癌、惡性淋巴癌患者在術後做放療與化療時,吃芋頭,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芋頭是高鉀食物,鉀含量高於土豆。故有人說,其抗中風的作用不亞於土豆。
芋頭含熱量不高,肥胖者用其代替一部分糧穀類主食,有利降低體重。
最新報告稱,芋頭含有一種能調節生理節奏的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種能提高人的睡眠質量的激素,由松果體分泌,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因此有人提出,睡眠質量不高的老年人在睡前吃些芋頭,能收到助眠的效果。
芋頭南北方吃法多樣,我國北方吃芋頭的習慣方法,是在蒸或煮熟後,剝皮直接蘸白糖或蜂蜜吃。其實,芋頭的吃法很多,煮、蒸、煨、烤、炒、燒、燴均可,它既可做主食,用其充飢,又可做副食,能同多種食物搭配,烹製成美味佳餚。
下面介紹流行於我國南方的幾款吃法:
芋頭丸子:將芋頭200克洗淨煮至半熟,剝去皮後,用刀將其剁成糊狀,加鹽、姜、五香粉等調料,打人一隻雞蛋,攪勻,做成小丸子,油炸或氽湯吃。
芋頭芹菜蝦米粥:將生芋頭去皮後切成小丁,加人煮熟的大米粥中,慢火熬至芋頭酥軟後,再加入切成小段的芹菜、泡軟的蝦米與適量的鹽、蔥等,煮片刻,即成。
芋頭燉雞:將250克芋頭去皮,切成滾刀塊,過油炸成七成熟撈出,備用;再將500克白條雞切塊,加花椒、姜、料酒等調料共放鍋中,加水,燉至熟;倒入芋頭塊,繼續燉至芋頭糯軟,撒上蔥花即可出鍋食用。
食用芋頭也是有禁忌的,首先芋頭不能生吃,中醫稱「生吃有微毒」。生芋頭中含有一種黏液,此黏液觸及咽喉,會產生癢痛,熟吃則無。
直接用手剝生芋頭皮時,黏液會刺激皮膚產生癢感。所以,最好戴膠皮手套剝皮。有一個剝皮的好方法是:將芋頭洗去泥土後,放入沸水中燙數分鐘,取出後再剝,不僅可以皮易掉,還不會手癢。如果不小心觸到黏液,將手塗上醋,或者,在火旁輕輕烘烤,則能緩解癢感。
另外,芋頭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中醫稱「多食有滯氣之弊」。所謂滯氣,即表現為腹脹、打嗝。若避免滯氣和維持膳食平衡,一次的適宜食量是不超過100克,即相當於中等大小的芋頭2-3隻。
關鍵詞:M: 芋頭;C: 鉀;G: 抗癌、助眠、護胃、通便、抗中風;Z: 褪黑素、高鉀食物
喜歡我們可以關注「文華養生」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