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一定要恩威並濟,他才不會目中無人

2021-02-13 愛源善書處


很多家長跟我說:「我這個孩子天生就沒禮貌,天生就不 會向長輩問好。」這句話有沒有道理?人都會一句話把責任推 得一乾二淨。 
有個孩子兩歲多,他媽媽把他送到我們中心來學習,他媽媽對我說:「我這個孩子都不跟您問好,怎麼辦?」我就跟她 說:「如果你覺得孩子從小有禮貌很重要,那今天我們兩個配合一下,你先到外面去,我跟你孩子溝通一下。」我就跟這個孩子說:「今天假如你不跟蔡老師問好,就不能回家。」結果 他開始流眼淚。我請他媽媽離開他的視線後,他就放聲大哭。我把門關上說:「今天假如你不向老師問好,就一定不能回家。」他看我如此堅定,哭聲更大,這時我找了一把椅子坐下來:「來!你儘管哭,沒有人會救你。」這個時候他不僅哭,雙腳還踏地板,還跑來跑去,這是在考驗我們的耐性,他的哭鬧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突然,從孩子的嘴巴裡面冒出了一句 話:「蔡老師再見!」我當時真的是快要笑出聲來了,但不能笑,還要很嚴肅地告訴他:「你看,做一個聽話的孩子,一點都不吃虧,所學的東西立刻就要做到,要跟長輩問好,這才是一個好孩子。」接著我把這個孩子帶出去,讓他跟他母親回家。這個孩子第二次再到我們中心來的時候,他一看到我就問好,然後不論他走到哪裡,眼睛的餘光都在觀察我的態度。

所以,教孩子要恩威並濟,一定要有威嚴,孩子才不會造次,不會目中無人。

以上恭摘自《幸福錦囊集》(蔡禮旭老師獻給天下父母的56條錦囊妙計!)

標準書號:ISBN 978-7-5012-4455-3

掃 碼 結緣

微信結緣

服務時間:9:30-18:00(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

客服電話:王老師 15515597305(可加微信)

【微信結緣注意事項】

   發送微信,請寫清結緣善書的全稱,數量,收件人的姓名,電話,收貨地址(詳細),資料不全者,恕難受理。

一句話推薦

給孩子長善救失,蔡禮旭老師給出56條錦囊妙計。

 

教也者,長善而救失。怎麼「長善」?怎麼「救失」?怎樣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蔡禮旭獻給天下父母的56條錦囊妙計,且一理貫通,種下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善的種子,成就孩子一生正確的做人處世的態度,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美滿的根基!

目錄

 

 

書 籤

 

編輯推薦

本書並不是一本「家教百科全書」,涉及案例不是最多,囊括問題不是最全,但卻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有理有據、開闊視野的育兒寶典。

已達第7次印刷。

 

讀者推薦

「幸福錦囊真是好啊,不知道該怎麼辦時一定要翻看,裡面有很多詳細的講解及例子……很好,很好,絕對是一部好書,現在好書真的太難得了,市面上的書有太多的「邪惡」啊……這本書是至善。」

 

一本實操性非常強的家教書。一本書就囊括56條錦囊妙計,陷入困局卻總能柳暗花明,誠然幸福!

 

書籤也很漂亮,淡雅的水彩畫了一柄如意,五個柿子,寓意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事事如意。

 

內文摘錄

為人父母,每天所做的是什麼事?教育孩子。有人做了七八年,甚至幾十年,當人家問他:什麼是教育?每天在做的事,竟然答不出來。孩子的這一畝心田,這些年究竟被種下了什麼種子?這個種子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這些種子是否開始發芽?有沒有結果?雖然我們不知道種下的是好是壞,但是一定會發芽、結果。

 

世間醫生有兩種,一種是醫人的身體,一種是醫人的思想觀念,老師與父母就是醫治孩子思想觀念的醫生。你都不知道孩子思想觀念錯誤的根源在哪裡,每天只能看著結果著急、煩惱,這就是不合格的醫生。補救孩子的過失,一定要把種下去的錯誤種子除掉,然後再將好的種子種下去,過兩三年,好種子就會發芽,好結果自然就有了。

 

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只要長養孩子的一個善,孩子所有的壞習慣就會全部改正。哪一個善?孝心。「百善孝為先」,這句話隨著你深入聖賢教誨,體會就會愈來愈深。這句話有兩個意思,第一是孝為百善之首;第二是孝心開了,百善自然就有。一個有孝心的人會不會自私?不會!會不會頂嘴?不會!會不會沒有責任心?不會!

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新通橋合盛時代商務樓5樓5C

相關焦點

  • 天下父母第一課 | 恩威並濟
    教育的方法,就像我們昨天分享的《病梅館記》,要解開束縛孩子的太多的他做不到的一些事情。有些人就會說了,您把這個給他解開了,不給他厲害一點,他將來就長成什麼樣的人了?這說得對不對?咱回去到底用哪個方法?教育第五點是恩威並濟,「恩」是什麼?就是慈,是父母對孩子的慈。
  • 孩子的格局影響他的未來,專家表示:做到這3點很重要
    在他人生的最後,有人想得到他跟林徽因的種種故事。他說:「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頓一下,他接著說:「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魯迅先生說: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任其跋扈,在門裡是暴主、是霸王,但到了外面,便如施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一類是終日給予冷遇和呵斥,讓孩子畏葸退縮,仿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看似聽話,放出去,則像剛出籠的小禽,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 任正非、馬雲所代表的華人領導力——「恩威並濟」與「打一巴掌給顆糖」的毫釐之殤!
    很多人認為,「恩威並濟」就是所謂的「打一巴掌給顆糖」,但兩者其實有很大區別。「打一巴掌給顆糖」屬於恩威交替,典型特徵是需要利用員工的時候,就用「威」來對待他。利用完了,恐怕員工被自己榨乾,就緩一緩,給他一些補償,就是「恩」,然後下次要利用的時候又用「威」的方式…… 長此以往,員工會覺得情緒耗竭,也就是所謂的「心累」。雖然他偶爾會被「恩」迷惑,覺得老闆對自己挺好的,但長期來看還是會察覺到自己被利用,最終選擇離開。
  •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關係緊張,只因你「目中無人」
    也就是說,一個人與他人的關係,直接影響他的人生幸福程度。據此,我深信,一個人即使擁有常人沒有的財富、權力、名聲、地位,但他的親密關係緊張,與周圍的人相處不來,他的幸福感是要大打折扣的。當然,他所取得的這些社會意義上的成功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
  • 有時間一定要給自家孩子看看
    從小教會孩子,不因所謂的優越感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讓孩子學會控制負面情緒,他就已經離成功更近了一步。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才能屈能伸,能下人。能容人,不能只靠教,更要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實踐中培養。
  • 在孩子10歲之前,一定要教給他這8件事
    最近這幾年,兒童性侵事件屢見不鮮,我們也把越來越多的關注點集中到女孩如何保護自己身上,很多文章都在講女孩應該怎麼做,很少有說男孩應該怎麼尊重女孩,比如不要盯著女孩子的胸部和腿看,公眾場合要和女孩子保持一定距離等等。
  • 無規矩不成方圓,6歲前要給孩子立下6個規矩,長大後才不會後悔
    現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多自由,讓他們有機會去鍛鍊獨立的能力,因此,就對他們一味地縱容,犯錯就以&34;之類的藉口搪塞過去,沒有對他們形成有力的約束力,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不僅會變得自私,還有可能在長大後目中無人。因此,對他們的教育不能縱容過度,更重要的是要賞罰分明讓他們知道是非黑白,並且要教會他們,在外人面前不能太任性,要有一定的家教。
  • 小故事大智慧:老師教禮貌,對孩子要恩威並用
    我遇到很多家長,他們都跟我說,我這孩子天生就沒禮貌,天生就不會向家長問好,這句話有沒有道理?當然沒有道理,把家長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有個孩子才兩歲多,到我們的親子中心來,他的母親說,這個孩子都不跟老師問好,我就跟家長說,假如你覺得孩子從小有禮貌很重要,那今天我們兩個配合一下,你就先到外邊去,我跟這個孩子溝通一下。
  •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想一下,你自己是怎麼做的?你認為你在拼命的賺錢,給孩子一個物質的滿足,就能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生活。可是你不知道孩子在發育期最需要什麼?孩子在一開始有意識的時候,在他第一印象中所形成的意識,就是他以後要發展的目標。那麼你可能就是他第一印象中的人。所以你試想一下,孩子的現在,是不是你的當初呢?
  • 善待孩子不是放縱孩子,要把好的東西教給他才是愛他。
    善待孩子不是不給孩子提要求,也不是放縱孩子,而是要堅持要求孩子努力,否則長大更苦,還不如小時候多吃苦,長大就很甜,現在覺得生活很甜,沒吃過苦怎有甜每個當家長的都愛自己的小孩,都想把好的東西,生活中有用的知識教給它們,都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更有出息,期盼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佼佼者,現在生活各方麵條件相對來說是給他們最好的,教育孩子是善待他們,不是棒棍下面出孝子,不是靠棍棒打出來的 ,所謂的善待他們,就是要給它們提要求,養成一種好的習慣,這種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對它們將來都是有相當幫助的,好習慣成就好未來,養成好品德。
  • 孔子:教育孩子時不要急,要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才去教
    聖王文化公開課現場照片二、孔夫子認為,教育孩子時不能急,要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才去教,這樣才最後效果孔子教育他的學生遵循天道規律,非常具有成效。老師家長們不妨靜下心來,好好領悟一下孔子是如何教育學生的。孔子不但能夠因材施教,還善於運用啟發式教育,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善於學習。孔子認為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目中無人」可不是No people in the eye!知道錯在哪麼?
    相比之前的實習,她會遇到冷漠的同事,有些會表現出「目中無人」的態度。我一邊鼓勵她,一邊告訴她 「目中無人」可不是No people in the eye,而是這樣表達的.....因此,說一個人坐在高大的站馬上,就暗暗指他的地位較高,這種姿態被引申為用來形容「頤指氣使或者目中無人的態度」例句:I've told him many times to come off and mend his manners
  • 「目中無人」怎麼說
    不管是在學校裡,還是在職場上,總有些人自以為是、趾高氣揚、目中無人。這種人實在是討厭的很。那麼,英語中是怎樣形容這樣的人的呢?估計你怎麼也想不到這些貶義詞會和馬這麼溫順、可愛的動物聯繫在一起,據小編推測,可能是因為這些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的人總是騎著高頭大馬吧(馬:我冤枉啊!)。
  • 孩子不尊重長輩、目中無人,教育孩子有禮貌,家長得掌握方法
    甚至有些時候看到講禮貌的孩子,還會誇讚:「這孩子爸爸媽媽教育的真好,真有禮貌!」但是要是遇到一些沒禮貌的孩子,大家內心就是十分的嫌棄,順帶覺得家長不會教育孩子。特別是一些在公共場合不懂禮貌的孩子,更讓人生厭。前幾天坐地鐵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小孩子,剛上車之後就直接跑的飛快去搶座位。一個人佔了兩個,周圍阿姨說他,他還說了幾句髒話。過了一會,又站到座位上去。
  • 對於「目中無人」的人,其實我們應該給予尊重
    「目中無人」,好像不是一個好詞兒,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瞧不起別人……其實,在很多時候,別人體現出來的「目中無人」,並不是真的「無禮」,而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品質,比如下面這兩個真實的小故事。因兩場比賽間隔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聶衛平找來了小林光一的所有資料,他的棋譜,他的性格,他的習慣,都進行了細緻的解剖、研究。聶衛平說,那段時間,他滿腦子都是小林光一,睜開眼是他,閉上眼是他,走路想著他,吃飯也想著他,以至於整個人都陷入了一種與世隔絕的精神狀態。
  • 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很可能是性格出現了問題
    就連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示:孩子的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正是3-6歲,若是孩子有這3種表現,那麼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很可能是性格出現了問題!對此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別讓性格問題影響孩子的前途。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捫心自問,如果不考慮對孩子是否有不利因素的影響,我第一反應肯定是讓孩子打回去,相信這也正是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就像網友們說的那樣,讓小孩自己打回去,我們可以不欺負別人,但如果被別人欺負了,一定要有敢於還手的能力。
  • 孩子若有這幾個行為,別慣著,一定要及時糾正。
    ,任性又目中無人,總認為家裡面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所以,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出門,我們都要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影響別人是不禮貌的,有時候家長不能手軟,該管教就管教,放任不管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那些關乎孩子素質問題的教育,家長可不能拖延,因為這種行為會伴隨著孩子一生,到時候想改都不可能了。
  • 他上臺表演「目中無人」惹爭議?鄧紫棋看了他的簡歷後表情亮了!
    他上臺表演「目中無人」惹爭議?鄧紫棋看了他的簡歷後表情亮了!最新的一期《中國新說唱》開播了,在第一期節目裡我們不但可以看見帥氣的吳亦凡,還有可以看見小天后鄧紫棋,但這一期節目最顯眼的卻不他們倆個,而是一個選手走姿勢「目中無人」的選手。
  • 一課譯詞:目中無人
    一課譯詞:目中無人 chinadaily.com.cn 2020-04-26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