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孩子做不了,為何幼兒老師還布置作業?知道用意後,媽媽汗顏

2020-12-11 騰訊網

生活在當下的小寶貝們,真的太幸福了。因為現在幼兒教育的日臻完善,教學方式靈活多變,幼兒園教育的多元化也被激烈競爭下的幼師們演繹得淋漓盡致,孩子們可是從中受益良多。

這不,我閨蜜的女兒跳跳四歲,剛剛上幼兒園中班。她不僅活潑可愛,而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什麼打擊樂呀、模特表演呀、講故事呀、做義賣主持呀等等,幹啥都有模有樣,靈動可愛。

據說前幾天跳跳幼兒園的老師布置家庭作業就說要做小房子。當看到交回來的五花八門的作業時,老師驚訝之餘都不由得興奮不已、激動萬分。除了帶來自己玩具模型房子的,還有用布縫製小屋的、有用橡皮泥捏制的、有蔬菜雕的、有剪紙的、摺紙的、一次性筷子拼搭的、有用細鐵絲折的、毛線編的、更有房型蛋糕和房型餅乾呢。不僅材料多樣,形狀、結構更是千姿百態。

一個寶寶一個創意,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這不僅僅展示的是作品,更讓孩子在融融的親子時光中感受了快樂,也提高了動手能力、想像力,創作力,老師也見識了多種藝術形式。

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那個用「神器」協助孫子的爺爺,爺孫完美地協作完成了幼兒園老師布置的畫魚的家庭作業。讓孫子親歷了,也讓師生們共同見識到了傳統的拓魚藝術的魅力。

寓教於樂、潛移默化,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滋養著孩子們。這也正是現在幼兒教育的進步,是幼師們的良苦用心!

那麼,幼兒園老師喜歡給孩子布置手工的家庭作業。都有哪些用意呢?下面我們來好好梳理一下。

1.利於情商的培養

在父母的指導下、協作中完成自己手工作業,孩子會更懂得溝通交流、默契配合。看到逐步成型的作品孩子會喜形於色,會讚美、感恩家長;自己也會成就感爆棚,做起事來激情盈盈、自信滿滿。

2.利於智力的開發

在家長的指導下,面對各種手工製作,孩子會興趣盎然地開動腦筋,勇於嘗試,更會主動請教家長,探究出個子醜寅卯。在一邊商議一邊啟發一邊製作的過程中,孩子會摸索出各種應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中悄無聲息地就增長了智慧。

3.增長見識,積累知識

在家長和孩子的配合中,隨時隨地的講解無形中就擴展了孩子的知識面,這樣日積月累孩子的視野就會很廣。因為動手動腦就會記憶深刻,逐步的累積使孩子猶如一本小百科全書。

幼教本身就是啟蒙教育的階段,重在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基本的是非觀、良好的的行為習慣及激發興趣和激活大腦等方面。

所以說家長要積極協助學校教育,配合指導孩子家庭手工作業時,家長不配合或者自己性急,容易陷入下面的誤區:

1.當著孩子的面抱怨學校和老師

牢騷滿腹的負面情趣會給孩子很不好的心理暗示,使孩子易產生煩躁、浮躁的情緒,並且做事缺乏責任心。

2.完全放任不管

有的家長不重視或以自己上班辛苦為藉口,且美其名曰鍛鍊孩子獨立性。這樣,因為手工可能要用到一些鋒利的刀、剪之類的工具,一方面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違背了老師想要傳遞的陪伴式、親子式教育的初衷。

3.直接越俎代庖幫助孩子完成

這種做法更不可取,正應了那句教兒無用的俗語,遏制了孩子的發展,養成孩子依賴、懶惰的壞習慣。老師布置這種手工作業可以說本就重在過程,在親子相伴中誘導啟動孩子的觀察力、思考力、創造力、協作力、表達力、審美力等等,諸如此類的基礎能力的培養。

幼兒時期的教育是孩子茁壯成長的基礎,是人生良好開端的基石。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幼兒教育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那麼,對於孩子的手工家庭作業,父母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呢?

第一,和老師的教育思想保持一致

無論手工作業難度多大都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展露自己的畏難情緒。其實,老師的主旨也是想激發孩子大腦的活力,同時培養孩子的性情,重在創作的過程。覺得有不妥之處,可以私下和老師說一說自己的建議,探討出啟發孩子的最優方案,總歸教育是以孩子為本的。

第二,指導為主、適度協助

家長可以根據作業的難易程度決定自己的參與度。孩子能做家長就儘可能放手;確實需要家長參與的,就事先和孩子劃分好責任區,家長操作的有難度的部分要求孩子認真觀察,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亮出自己的疑難之處,家長予以點化,然後鼓勵孩子去親手嘗試

第三,及時表揚、鼓勵孩子

剛開始,孩子的做手工可能有些笨拙,家長要及時鼓勵,並給孩子一個練習的過程。

譬如剪窗花,孩子開始肯定剪不了樣板的樣子,但是孩子剪成什麼樣,如果他(她)能自圓其說就要予以肯定和表揚。又譬如學畫畫,孩子的圖畫裡總是會展現出奇思妙想,可能你覺得畫啥不像啥,可說不定那奇奇怪怪的圖案裡面就藏著他(她)的夢想呢!例如把雲朵畫成七彩的冰激凌、把鯨魚畫成直升機、把太陽裡面畫上空調等等,天馬行空,無所不能。

你的及時誇讚也許就成就了一個未來的發明家呢!

第四 做個會嘮嗑的家長

每當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的時候,也是最輕鬆愉快的親子時刻。一邊和孩子一起倒騰著,一邊和孩子聊一聊其中包含的典故呀、傳說呀、科學道理呀、材料特點呀等等。

你享受著孩子崇拜的目光,孩子也樂滋滋的汲取著豐富的營養。

看來,這幼兒園的手工家庭作業還真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營養大餐呢!

你家寶貝的老師是不是也喜歡布置手工的家庭作業呢?對於孩子的手工家庭作業,你是怎樣幫助孩子把控的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明知道孩子的作業都是家長代勞,幼兒園老師為什麼還布置手工作業
    有朋友問:明知道孩子的作業都是家長代勞,幼兒園老師為什麼還布置那麼多手工作業?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要相信幼兒園的老師布置作業的用意是為了孩子好。在這個基礎上,家長的心態才能平和。只有我的孩子的,拿著一個毛巾做的帽子,一點創意都沒有。我也發現,她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拿不出手。但又沒辦法,她只有這一個作品啊。雖然我也知道,別的孩子的作品也是父母做出來的,並不是孩子本人的作品。但這有什麼關係呢,優秀的作品讓孩子展示的時候充滿了自信,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不同的作品反映出的是家長的態度和能力。
  • 為大班幼兒布置回家作業初探
    但在教學實際中,由於幼兒的人數多,多數幼兒得不到發言和複述的機會,但如果硬性規定幼兒回家去背,這勢必加重幼兒的心理和生理負擔。為此,我請家長配合,巧妙地為幼兒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我把故事、兒歌、謎語、繞口令等抄給家長,請家長利用傍晚或睡覺前的時間問一下孩子:「今天在幼兒園聽的什麼故事?」「學了什麼兒歌,念給媽媽聽好嗎?」孩子講或念不出的地方,家長適當提醒。
  • 老師布置的,作業孩子耿直照做,但家長快哭了
    近日,有網友爆料說某幼兒園老師給孩子們布置了作業,作業要求是:畫爸爸的車。於是有一個小朋友就把爸爸的車畫成了下圖這樣。網友都笑瘋了,紛紛感嘆:沒毛病啊,一點毛病都沒有啊,這就是畫爸爸的車呀!誰叫咱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呢,孩子理解得沒錯!
  • 媽媽布置超重家庭作業,卻幫孩子寫老師作業,討好型人格該怎麼做
    媽媽布置超重家庭作業,卻幫孩子寫老師作業,討好型人格該怎麼做今天我們就說說《親愛的小課桌》,前幾集的時候觀眾朋友們主要關注點聚焦在了徐敬凱和她媽媽身上,那麼我們今天還是延續了這樣的重點關注。也不知道徐媽媽看到了內心有什麼想法。
  • 孩子忘記作業了,媽媽一大早帶孩子去問老師,老師特麼不耐煩了!
    孩子忘記昨天的作業,去問老師,首先這就是孩子的不對了。為何老師昨天布置的作業不知道?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一般都會先告訴孩子們是什麼,在哪裡布置的。一般現在老師布置題目都是在家長群中發布,所以直接在放學的時候就可以問問媽媽或爸爸,看有沒有收到作業。
  • 幼兒園布置寒假作業,讓小朋友做挖掘機,孩子爸爸:太難了
    提到開學,不得不說到寒假作業,這年頭,幼兒園學生的寒假作業也可真不少。這不,一位爸爸就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孩子幼兒園的作業,竟然是讓做一個手工挖掘機!沒辦法, 只能開動腦筋想主意,過年朋友讓打麻將都不去了,終於用牙膏盒子之類的小玩意,拼出了一個。「真是太難了!現在幼兒園給孩子布置的作業都讓家長做了。」這位爸爸不禁感慨到。
  • 老師不布置作業了,老母親們急壞了
    周老師,學校不是今天發文了嗎?一二年級不能布置作業?哦,我知道。關鍵是現在我們娘倆沒事做,躁得慌。今天應該做點啥?你給我說說吧。低年級的語文我也不懂。那你讓孩子做……謝謝張老師!於是,周老師歡天喜地地和孩子一起做作業去了。
  • 幼兒園布置作業畫自家車標,作業上交後,老師的態度讓媽媽不適應
    導讀:幼兒園布置作業畫自家車標,作業上交後,老師的態度讓媽媽不適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幼兒園布置作業畫「媽媽的睡姿」,作業上交後,老師哭笑不得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常常會布置一些親子作業,一方面可以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一舉兩得。相信有孩子的家長們或多或少都跟孩子一起完成過這種作業吧?這天,幼兒園的老師又布置了一項作業,標題就是《媽媽的睡姿》。
  • 老師布置「微信寒假作業」 專治學生拖延症
    網際網路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寒假作業都是留到假期快結束才做?對於現在小學生來說,可能已經行不通了。南海區一小學的學生們,在這個寒假接到老師布置「微信寒假作業」,專治學生拖延症。記者了解到,這份作業需要學生們假期期間在微信群曬出自己寫的字帖、看的課外書,還需要語音上傳自己背的古詩、成語。
  • 老師,別再給我爸爸媽媽布置英語作業了
    這個周末我的英語作業沒有完成。課上,您讓我站起來讀那二十個單詞,我一個也不會讀。您不止訓我周末不學習,您還問我父母是幹什麼吃的,就這倆單詞都不教我。老師,您訓我,我不委屈,可是我替我的父母委屈。他們不是現在那些年輕的父母,本身學過英語,即使不會還可以百度學習。
  • 小學布置作業「媽媽睡覺的樣子」,老師看後哭笑不得:靈魂畫手
    相信有不少家長會發現,小孩平時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畫畫,而當孩子上學之後,學校也會時常布置一些繪畫作業。 前段時間,某所學校的小學老師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讓學生們回家畫媽媽睡覺的樣子。老師原本以為自己布置的作業非常簡單,可沒想到第二天學生們交出的作業,讓老師看後哭笑不得。
  • 幼兒園布置作業,讓孩子畫媽媽,當看到第一幅畫時,老師就笑噴了
    導讀:幼兒園布置作業,讓孩子畫媽媽,當看到第一幅畫時,老師就笑噴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布置作業,讓孩子畫媽媽,當看到第一幅畫時,老師就笑噴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向老師申請孩子不做作業合適嗎?一位臺灣媽媽的自述
    我寫這一篇相當猶豫,希望不被當成一個錯誤的學習對象,也不希望自己招致批評,所以請您當成一個我家的個人經驗分享。這不代表我認為自己的作法值得仿效,只是說出當時我決定這樣做的原因。三年多前,我還堅持孩子要寫作業,但是三年前的十月份已經動搖,我想那是我開始仔細思考孩子為何厭惡寫作業的重要階段。
  • 老師布置作業畫「恐龍」,兒子感覺沒靈感,機智媽媽妙招啟發孩子
    導語:大家好,現在的老師都比較注重開發孩子的想像力,所以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也往往會出現一些有助於發散思維性質的作業。不過孩子們往往並不喜歡這樣的作業,而家長們自然也就成了孩子的求助對象。最近就有一個小男孩被老師的作業難倒了,好在他的媽媽非常機智,完美解決了問題。
  • 幼兒園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畫魚」,爺爺一波神操作,網友:大師級
    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年,終於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很多媽媽以為自己終於熬出來了。可讓她們沒想到的是,幼兒園竟然經常布置一些家庭作業,讓她們心力交瘁。很多寶媽感嘆,這根本不是給孩子布置的,分明是給自己布置的啊!還有寶媽說直呼當媽媽實在太難了,要是沒兩手絕技還不敢送孩子上幼兒園呢!
  • 布置作業教師須先做?
    鵬鵬的媽媽林女士說:「每科老師都覺得自己布置的作業不多,可幾科下來,作業任務就很重了,孩子寫得手都酸了。」【新規】《意見》規定,凡是布置學生完成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以把握作業的難度與完成時間,使作業布置得科學合理。任何教師不得布置機械重複性作業,更不得布置超量作業。嚴禁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反應】「孩子寫作業,老師檢查,老師寫作業誰檢查?」家長陳女士認為,老師做作業,具體該怎麼操作?
  • 幼兒園家長這樣引導孩子做作業,孩子輕鬆愛上學習
    「媽媽,今天夏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家庭作業。」小班的小紫期待著對媽媽說。「好,我家寶寶也開始做作業了,你要認真完成哦!」小紫媽媽心想:果然,還是要面對孩子作業問題了。孩子做作業一直是家長們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做作業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績,還可以讓孩子養成課後複習的好學習習慣。當然,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做作業,這幾點需要家長和教師們注意。
  • 幼兒園老師布置作業,畫「媽媽睡覺樣子」,作品上交後老師笑岔氣
    由於小朋友們掌握畫面的比例還不準確,將媽媽畫的格外的渺小,在潔白寬大的紙上看起來就是烏黑一團,看起來有些滑稽,讓人忍俊不禁。媽媽睡覺時還戴著眼鏡,眼睛裡還冒著花,看起來睡的十分深沉。看來在這些小朋友的眼裡,媽媽睡覺的姿勢就是這樣的有趣,不知道小朋友的作業讓媽媽看見以後,媽媽們的反應是如何呢?想必是要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34;所驚奇到開懷大笑吧!
  • 女兒嫌老師布置的作業太簡單,私自加大難度,媽媽看後無法淡定
    當然了,這也是寶寶們最有趣的地方,這不,就有一個寶寶對老師布置的作業產生了不滿,不是因為作業太多太難,而是寶寶感覺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難度,於是寶寶就憑藉自己的想像力,給作業提升了難度,媽媽看後當場就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