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國人無知的往事:洋人的膝蓋不能打彎

2020-12-20 白雲閒聊蒼狗

洋人跟我們一樣,都是人,是人就有膝蓋,基本構造沒有什麼兩樣,除非像我們古代一個偉大的兵學大師孫臏一樣,被人「臏」掉了,不過,這個道理,曾經有一度中國人不太明白。

圖片源自網絡

說起來,事情是洋人惹起的。乾隆末年,英國馬嘎爾尼使團來華,打著為乾隆皇帝祝賀八十歲生日的旗號,要求建立平等通商關係,禮物沒有少送,從鐘錶、光學儀器到新式火炮,一大堆,但唯獨見了皇帝不肯彎曲自家的膝蓋下跪。結果呢,建立關係的請求泡了湯,除了一個隨團來的孩子得了一個乾隆賞的荷包,使團一無所獲地離開了中國,禮物原封不動地被封存在圓明園裡。1860年英法聯軍打上門,搶掠的圓明園財寶中,有一小部分原是大英帝國的東西。

馬嘎爾尼使團回去以後,西方有了很大的動靜,此前來華傳教士們多年宣傳所建構的那個理性的中華帝國影像,破滅了,使團成員用自己的記錄和素描,向歐洲人展示了一個外強中乾的東方大國的形象,從此埋下了以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伏筆。與此同時,在他們走過的中國,也留下來兩個相關的傳說。第一個傳說有點阿Q的味道,說是雖然洋鬼子嘴上硬,堅持不肯下跪,但見到皇帝那一剎那,天威之下,居然雙膝跪倒。第二個傳說有為鬼子開脫的意思,說是洋鬼子不肯下跪,是因為他們的膝蓋不能打彎,直腿,屬於生理問題,不是態度問題。

馬嘎爾尼回去之後歐洲發生了什麼事情,中國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這兩個傳說,卻一直在坊間流傳,傳得中國官員軍民人等都知道。一直到1839年林則徐來到廣州禁菸,連這個號稱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人,都信。

圖片源自網絡

林則徐來廣州禁菸的時候,底氣很足,底氣建立在兩個「情報」上,一個是洋鬼子天天吃幹牛肉粉,如果沒有中國的茶葉和大黃,就會大便不通脹死。一個就是我們上面說的鬼子膝蓋打不了彎,打仗的時候,肉搏很吃虧。好在林則徐到了廣州之後,親自觀察了洋人,而且還特意去了一趟澳門,跟洋鬼子來了個近距離接觸,總算有點明白了。從澳門回來以後,請人收集西方的「新聞紙」(報紙),編了《四洲志》,還從一個在廣州的洋人醫生討來了一條疝氣帶,治他的疝氣病。

不過,林則徐明白的事情,其它的中國人依然不明白。儘管林則徐編的《四洲志》已經經魏源改編成了《海國圖志》,印成了書,但看的人,卻寥寥無幾。京城內外的官員們,依舊津津樂道那些個關于洋人直腿的傳說,直到第二次洋人打上門。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人和法國人動了武,但也參與修約談判的美國人,卻沒有跟中國人撕破臉皮,所以,在戰爭還在進行的時候,美國的使節進了北京,而且被告知可以見皇帝,只是必須下跪,哪怕僅僅跪一下,一小下也行。沒想到,美國人一小下也不肯,一個中國官員說,你們就是現在不答應跪,見了皇帝,天威之下,自然就跪了。美國人說,肯定不跪,我們只對上帝和女人下跪。

無計可施的中國官員,最後只好認定,洋鬼子的膝蓋的確不能打彎。跟他們有同樣認識的還有前線的一批軍官,因此他們準備了很多長棍子,預備在跟鬼子短兵相接的時候,衝鬼子下三路下手,把他們掃倒。

圖片源自網絡

當然,洋人的膝蓋,一直都跟我們的一樣,能伸能屈,活動自如。不是洋人的膝蓋出了問題,而是中國人的腦袋有點進水,他們總是喜歡用自家的想當然來解釋那些他們不太明白的事情,根本不在乎這些想當然的故事本身就自相矛盾,邏輯不通。其實,中國人在馬嘎爾尼之前,也不是沒有見過西洋人,不僅有洋人在朝中為官,而且葡萄牙人、荷蘭人以及北邊的俄羅斯人都來過,而且見皇帝的時候都下跪過。可是,一旦碰到洋人不跪的事實,大家還是回去各自編故事。醫學家說,眼睛,是受腦袋支配的,這話不假。當腦袋進水的時候,眼見為實這句話,其實是不管用的。

相關焦點

  • 清朝中國人無知的往事:稱洋人少膝蓋骨腿不能彎
    洋人跟我們一樣,都是人,是人就有膝蓋,基本構造沒有什麼兩樣,除非像我們古代一個偉大的兵學大師孫臏一樣,被人「臏」掉了,不過,這個道理,曾經有一度中國人不太明白。後來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那時也還是無知人群中的一員。初到廣州禁菸時,也底氣十足,他覺得洋人是不敢惹咱們的。因為洋人天天吃幹牛肉粉,如果沒有了中國的大黃和茶葉,就只得大便不通活活憋死。何況他們的膝蓋不會彎,陸戰完全沒有殺傷力。
  • 林則徐多可悲,認為洋人腿不能打彎,到陸地走不了路,打仗必敗!
    然而,真實的林則徐會讓你大跌眼鏡,他竟然愚昧的認為,洋人腿不能打彎,只是擅長海戰,如果到陸地,根本走不了路,如果大戰,必敗無疑。然而,實際並不是這樣……(林則徐)1837年11月15日,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入廣州查處禁菸。 為什麼道光帝會安排林則徐去廣州禁菸呢?緣於林則徐的一道奏摺。在清朝閉關鎖國的時候,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
  • 林則徐和道光皇帝說,英國人腿不會打彎?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多無知
    道光皇帝又問,如果英國人真的進攻我們,我們能不能打贏?林則徐答覆沒問題!因為英國人的腿不會打彎,他們無非就船、炮厲害些,只要一上了岸,我們用長竹竿(一說鉤鐮刀)一掃一大片,他們爬起來不方便,只能束手就擒了。當我聽到這段的時候,如果不是葛劍雄教授講的課,我懷疑這個講課的人在滿嘴跑火車,簡直是在污衊我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 100年前,清朝大學士自編的英語教材,外國人看了都佩服不已!
    古代中國可謂是泱泱大國,外國人來天朝「學習」是再常見不過的,到了清朝時期,在閉關鎖國的背景下,西方列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西方思想文化得到了激烈的碰撞,「見著洋人,打膝蓋」古代清朝屬於封建社會
  • 洋人看見乾隆皇帝都不跪,卻對這個中國人跪下,號稱「清朝馬雲」
    他是美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人,他不僅僅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首富,他更是當時被西方世界敬重的一個商人,就連馬克思都在自己的書中多次提到此人。在洋人看到乾隆皇帝都不下跪的年代,他卻在中國清朝最衰弱的時候,讓當時的美國首富對他行跪拜禮,他就是廣州十三行總商伍秉鑑。
  • 清末最牛的中國人,洋人恨之入骨,慈禧竟要討好他!
    眾所周知,清朝末年,在神州大地上,有兩種人碰不得,高高端坐在食物鏈的最頂端。(1)洋人,尤其是英法俄美德日等。不要說百姓了,就是當官的見到洋人,腿都軟了。(2)慈禧,這個女人曾說過一句話,意思是:誰讓我一時不舒服,我就讓誰一輩子不舒服。
  • 破除對洋人的迷信——至關重要
    中國人對洋人歷來有一種非常複雜的情感。來看一下清朝史鑑大體上從近200年來的歷史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我們曾經非常自信,到後來這種自信被洋人用堅船利炮摧毀之後,就到了另一個對面——我們變得很自卑。只有近七十年以來我們的自信心才逐漸建立起來。
  • 清末罕見照:洋人近距離的觀看「三寸金蓮」,圖5新娘子美,伴娘團也...
    清末罕見照:洋人近距離的觀看「三寸金蓮」,圖5新娘子美,伴娘團也很美! 圖1【清朝官員和外國人互相作揖,旁邊的隨從都跪在地上】這名外國人名叫奧古斯特·弗朗索瓦,中文名方蘇雅。
  • 慈禧問一個洋人屬什麼生肖,洋人的回答令慈禧無語
    慈禧統治了中國近五十年,在這五十年裡慈禧做了許多的荒唐甚至是天怒人怨的事,這些都是因為他的愚昧無知以及貪婪造成的。洋人充分利用了慈禧的這些特點,總是變著法的敲詐勒索她。甚至是想盡辦法安排人在慈禧身邊,時刻監視著她,以圖有機可乘。
  • 清朝中國人反洋教士 曾用「豬精」代表耶穌
    清末的時候,街上貼的一些大字報,用詞極為粗俗,裡面就用了不少的這種動物化的字眼來醜化洋人跟洋教士。鳳凰衛視7月27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梁文道:我們知道,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些把非我族類的人形容為像動物一樣的傳統跟習慣。
  • 洋人憑什麼在中國的土地上叫中國人滾出去
    近兩日,一則青島嶗山社區,洋人插隊並叫囂中國人滾出去的事件,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初看這條新聞時,不禁有了兩個問題,究竟是我們的思想還活在一百多年前,還是洋人認為他們還可以像一百年前那樣囂張?先生某一刻發問:「為何外國人在街上打中國人,中國人反倒叫好。」先生也說,國人的奴性太重,被統治心理很深,到了現在社會,此等現象在不同場合仍源源不絕。電影《戰狼》宣言:「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叫人熱血沸騰。當年,周恩來總理豪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清朝讓一個洋人做了50年三品大官,並且尊其為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是我國古代王朝品級非常高的官職,在清朝時是從一品的官。雖然主要是一種榮譽性的官銜,但是也不是誰都能輕易當上的。因此反過來說,能夠當上太子太保的人都是皇帝近臣。但是清朝有一位太子太保是個例外,他不僅不是皇帝的近臣,還是一名洋人,他就是羅伯特·赫德。
  • 「扶清滅洋」的義和團究竟殺了多少洋人?真實數據令人可笑
    清朝末年西方列強發展資本主義,為了積累更多的資本,他們尋找更大的市場,於是便開始謀劃侵略中國的策略。
  • 古代中國人出國需要什麼?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
    原標題:古代中國人出國需要什麼?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古代中國人出國需要什麼?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12-11 11:16 日前,阿聯也對中國實行免籤政策,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而在古代,中國人出國需不需要類似護照這樣的證件呢?來中國遊歷的外國人又是如何獲得籤證的呢?
  • 洋人看砍頭,正室看小妾洗衣服,清朝的老照片今天看有什麼感覺?
    對於清朝這個朝代,是我們很多人都比較感覺興趣的一個朝代了,因為一方面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另外一方面,清朝也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再加上現在的很多的古裝劇有很多的題材都是取之於清朝的,所以,人們還是比較的熟悉的。
  • 中國人為什麼要把日本人叫日本鬼子?
    中國人對外國人的稱呼很多,古時候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說法,但是到了近代,這些稱呼統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鬼子,比如日本鬼子、英國鬼子等等。為什麼把外國人都稱為鬼子呢?這裡有這麼幾個說法。其一、清朝皇帝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要人家外國人下跪,外國人啊不願意,雙方矛盾分歧挺大。然後就有清朝大臣給皇帝說:紅毛番(夷)不僅鬚髮與我邦不同,身體構造也不太一樣,膝蓋都是直的,不會打彎啊,走路都跟殭屍似的蹦來蹦去,皇帝一聽,原來如此啊!於是就把外國人叫做鬼子,這個詞也就流傳至今。
  • 直擊清朝官員老照片:盡顯不對稱的腐朽奢靡!圖8官員給洋人下跪
    圖為清朝官員練習射箭。不過在當時,儘管你有「百步穿楊」的功夫,怎能抵擋國外的船堅炮利,清朝的落後處處可見。不過人家練習不是為了保衛祖國,而是休閒娛樂,比如定期狩獵什麼的!
  • 研究清朝奏摺的「洋人」在寧波諾丁漢大學教起了中文
    洋人能夠教中文,自然有點來頭。Thomas老師本碩博學的都是中國學,十幾年時間全部撲在中國相關的研究上面。還在德國的時候,他就教過中國歷史、中國哲學和文言文,還是一名清朝奏摺的研究專家,是一名「中國通」。擅長文言文、研究清朝奏摺Thomas和中國的情緣始於1993年。
  • 林則徐第一次吃雪糕,吹冷氣被洋人嘲笑,他的做法讓洋人出盡洋相
    清朝晚期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開端,也是滿清政權的衰微,那時候西方列強持續地在華謀取利益,也是這個時候閉關自守的中國人剛開始掌握來自西方國家的文化科技,可以說那時候西方國家的文化科技對中國人造成了非常大的記憶。在這個進程中,也是有許多 官吏在和西方國家交談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 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出洋相了。
  • 這是清朝的英語教科書:原來清朝普通話是這麼說的!
    可以說相當高深,高深到現在的人只能認識英語,而讀不懂書上標註的漢語,哦不,或者說「清朝普通話」。。。正文部分都是這樣,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我們與古人一脈相傳——用漢語來注音,比如說救護車ambulance,標為「俺不能死」~~~古人則是這樣標註的: 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to do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