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談張玉環案,冤案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的問題

2020-08-27 老表大超

最近張玉環案被炒的沸沸揚揚,張玉環和宋小女兩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成了目前各大網站的「網紅」,名字成了熱搜詞條,新聞一哥白巖松也對此事做了專門報導,並提出自己的觀點「27年,人生失去了多少,誰的人生都經不起折騰」。

老表感慨張玉環的遭遇,同時對宋小女的韌勁表示欽佩。大家都在討論張玉環冤案,卻忽視了當年的真正受害家庭,據說那家人家已經搬離了村莊。如此冤假錯案,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錯?

以當年的判案能力和條件,張玉環是最大嫌疑,抓他是肯定的;很多網友咬著「嚴刑」不放,老表認為有點隨風倒了,想想看如果犯罪事實成立,面對失去的兩個弱小生命,你還感覺那叫嚴刑嗎(老表這裡有點偏激請忽略,《刑事訴訟法》對嚴訊逼供有嚴令禁止)?另外一點張玉環是因為證據不足被釋放出來的,是法律上的無罪。哪個環節出了錯定論都還尚早。

總之不管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調查還是要繼續,希望這個案件能夠真相大白於天下。

大家都在關注張玉環案和宋小女的時候,老表最替真正受害的那一家感到擔心,失子之痛過去27年,本來心情少許平靜了,現在全網都是這個事件的新聞,無異是給這家人再次的痛苦呈現,老表呼籲,都別再追熱度了,都別再關注了,把事情交給警察人員去處理吧,讓儘快恢復平靜吧。


相關焦點

  • 張玉環案26年後改判無罪,冤案作賠金額到底是怎麼算的?
    最近張玉環案改判無罪的新聞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在被羈押9778天後,張玉環因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紙「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無罪判決重新獲得了自由。聶樹斌案,趙作海案到最近被媒體反覆曝光的張玉環案,可以發現,法治環境其實與當下的政治大環境是不可分離的。
  • 張玉環案:27年,人生失去多少當年遇害男童家人也應獲得公平正義
    被關押27年後改判無罪的張玉環,登上了輿論的風口,案件的相關細節也一步步浮出水面。央視記者白巖松表示,對於張玉環來說,這27年在人生當中失去多少?央視新聞最新發表評論稱,對於錯案責任追究,有關部門應該將這項工作進行到底,當年遇害男童家人也應獲得公平正義對於錯案責任追究,有關部門也沒有理由不將這項工作進行到底。這既是對張玉環和家人的交代,也是正義的一部分。必須強調的是,除了張玉環及其家人的「公平正義」,還包括當年遇害男童家人的「公平正義」。實現後者,當地辦案機關需付出最大努力。
  • 氣朗風清,人間不再有冤案——張玉環案思考
    近日,張玉環案牽動著億萬熱心網友的心。案件回顧: 27載申訴路,陳冤終於得昭雪8月4日下午4點,江西省高院再審張玉環案,認定&34;,宣告張玉環無罪。至此背負故意殺人罪名近27載的張玉環,終於等來了無罪判決。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男童張振榮和張振偉被人殺害。
  • 張玉環案辯護律師王飛:力破3大冤案的背後,不止破釜沉舟的勇氣
    2016年,王飛及其他40名律師先後努力下,幫助蒙冤16年之久的江西樂平案當事人平反。2018年,幫助河北廖海軍的19年冤案平反,廖海軍的父母因包庇罪入獄,卻相繼去世,沒能看到兒子和自己洗去冤屈。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平冤這條路註定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是一路艱辛碰壁的荊棘。
  • 張玉環案:2234萬賠償金的背後,或許藏著一個天大的隱情
    張玉環案這齣戲到今天,應該越來越多的人能看明白。 一股背後的力量在操盤,他們拿著現成的劇本,張玉環一家配合演出就可以了。 張家儘管是提線木偶,但配合演,有百利無一害。 有網友說, 媒體炒作吧,萬年不變的套路。先是炒作夫妻感情,現在是巨額賠償, 之後肯定就是金錢爭奪戰,緊接著當事人陷入家庭危機等等。
  • 張玉環案:炒作出來的中國「好前妻」
    2019年3月,江西高院對此案覆審。2020年7月,江西高院一審未宣判,2020年8月4日,江西高院認定張玉環案證據不足,事實不清,宣判其無罪,並向其道歉。到此,張玉環已被羈押26年,也獲得數百萬元的國家賠償。
  • 張玉環等來了無罪釋放:從冤案看死刑
    少部分人則拿出冤案和人權反駁死刑的存在,還將其稱為理性。近日,經過案件複查以後,因疑罪從無,法院再審判26年前被控殺害同村兩個男童而鋃鐺入獄的張玉環為無罪。張玉環出獄,和家人團聚,他妻子宋小女的26年來從沒有放棄為他上訴的毅力讓不少人為之動容。果然,這件事情之後,知法君看到了有人基於該不該廢除死刑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
  • 張玉環案給我們的啟示
    張玉環,緣於1993年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年僅6歲和4歲的兩名男孩,被殺後拋屍案有關。 這個百餘戶人家、平日冷清的張家村熱鬧了,網絡熱鬧了,村民的疑惑仍然存在,到底誰是殺害兩個孩子的兇手?網民質問著,為什麼讓張玉環等了27年,這到底是誰的錯?如果沒有張玉環哥哥張民強的堅持,沒有其前妻宋小女的執著,沒有現在網絡環境的透明,那麼張玉環還要等多少年?
  • 從張玉環案看古代冤案,古人是否也能獲得國家給予的賠償?
    近日來,張玉環案在社會上持續發酵著。張玉環在冤獄20多年後,向當初司法機關的索賠。正是仰仗著現代社會完善的法律體制,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給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公民有權獲得國家賠償。要是在古代,老百姓蒙受不白之冤,生命財產受到侵害,能否獲得國家給予的賠償?
  • 張玉環申請追責16名辦案人員 代理律師:不放過任何一個製造冤案的人
    9月17日,記者從張玉環案追責代理律師尚滿慶處獲悉,張玉環已在刑事冤錯案件追責控告書上簽字,請求對張玉環故意殺人一案16名公檢法辦案人員立案偵查,追究其造成冤假錯案件的刑事責任,並對該案中有關人員違反黨紀、政紀的行為一併追究責任。尚滿慶表示,已通過郵寄的方式提交追責申請。
  • 張玉環案終平反:捅破一層窗戶紙,讓陽光照進來
    01刑訊逼供是冤假錯案的開始縱觀張玉環案始末,公安刑偵人員的刑訊逼供是釀成這起冤案的根源。1995年1月26日,南昌市中院一審判決,張玉環犯故意殺人罪,判處其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如果當時的法律已經建立起成熟的監督體制,如果刑訊逼供在上世紀首次被曝出後就被嚴格問責並強硬制止,張玉環的26年是不是不用在監獄中度過?千裡之堤,潰於蟻穴。每一起案件都將涉及無數人的利益生死,比起最快的結果,公眾更期盼得到公正的回答。
  • 從張玉環案想到楊乃武!
    今天看到張玉環案無罪的新聞,感慨萬千!同治12年(1872年)餘杭舉人楊乃武被逼打成招。後經歷近四年家人拼命申冤,得以平反昭雪。成了歷史名案,試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能翻案是多麼的不容易,得經過多少血雨腥風才能出如此結果。當年該案摘掉了一百多位大清官員的頂戴花翎,永不續用。
  • 張玉環被羈押26年後改判無罪 冤案製造者會免於追責?
    張玉環的申訴代理律師在查閱案卷材料後向澎湃新聞總結出該案現存的六大疑點:物證缺乏鑑定,無法直接證明張玉環作案,無法排除其他可能性並形成證據閉環;全案僅有的兩份有罪供述之間存在很大出入;江西高院終審時沒有律師為張玉環辯護,涉嫌程序違法。 經過多年申訴,2019年3月1日,江西高院對張玉環案作出再審決定。
  • 冤案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獨家對話張玉環案律師王飛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楊百會 | 北京報導隨著張玉環被宣告無罪,當事人的家庭悲歡故事受到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這樣的冤案為何會在現實中發生?以後又該怎麼避免?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了張玉環的辯護律師王飛。
  • 「張玉環再審宣判無罪」事件輿情傳播復盤
    張玉環案律師王飛談到,司法理念落後和正當程序的缺失都是本案成為冤案的成因,他說「出現這樣的案件都是法律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這是我始終的觀點。」小兒子張保剛對媒體表示「他和哥哥計劃,用一年的時間輪流『陪護』父親,幫助他適應出來後的生活。」被害男童母親劉荷花則已經離開村莊,她說已經不想再去追究了,心裡恨到了極點,但是放棄了,「已經這樣了,沒有辦法了。」
  • 張玉環案:27年洗脫罪名,卻洗不去偏見
    來源: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張玉環殺入案平反刷屏之後,在網絡上算是落下一段帷幕,可回到家中的張玉環,生活對他的考驗遠遠沒有結束。我們認識的張玉環是冤案平反之後的張玉環,是基於熱搜之上的人,我們相信他是好人,是被冤枉的,可對於當地的村民來說不是,他依然活在他們的偏見裡面。所以,別看張玉環剛回家這些天很熱鬧,我們也感覺大家都很正義,但是等熱搜褪去,他需要自己獨自去面對那個真實的世界,一個人是不可能不融入社會的。
  • 張玉環申請賠償2234萬元:冤案背後是不能承受之重
    鑑於該案的平反如此漫長,張玉環案也被外界稱為「沉冤昭雪耗時最久的案件之一」。如今,張玉環向國家提出高額賠償,也合情合理。從近年平反的冤錯案來看,被無罪釋放的人,通過法律討回公道,索要賠償,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
  • 張玉環申請巨額賠償,看看歷史上的十大著名冤案
    同年末,高級法院駁回張玉環上訴,維持原判。張家人堅持上訪,時隔多年,在張玉環被羈押25年後,2018年,張玉環案被重新立案複查。兩年後,與2020年,檢察院認定張玉環實施犯罪行為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建議法院依法改判張玉環無罪。
  • 張玉環冤案何去何從:請真兇站出來講話
    張玉環冤案引起轟動,全國各地網友都在關注著這一案件。有人對張玉環的無辜表示同情,對他的人生表示遺憾,有人對張玉環被無罪釋放心有不甘,甚至認為他並非不是真兇,或許他只是沒有證據的兇手。更多人的關注點在這個案件到底該何去何從,而這個案件的來龍去脈的關鍵在於真兇究竟為何人,真兇究竟在哪裡,真兇究竟因為什麼原因而對兩個幼兒痛下殺手,真兇又是怎麼逃脫了二十六年而沒有露出任何蛛絲馬跡。
  • 好想問問宋慈,張玉環案中的真兇到底是誰?
    很多人疑問,張玉環案核心物證的那個麻袋到底怎麼了,現場的麻袋是縫了兩塊麻袋料,而宋小女說他家的麻袋是縫了布的,但目前好像所有資料都沒交代那個縫布 的麻袋去哪了,是26年前案件發生時沒注意取證,還是後來時間久遠不了了之了,那個年代農村有個麻袋還是很稀罕的,也肯定不是家家都有的,否則就不會出現還需要縫補的麻袋反覆使用,一般村莊裡誰家有個什麼樣的麻袋,村子裡人都能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