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有效英語教學」方面的實踐(3)

2021-03-01 李陸桂Englishlearner

三、聽說教學

 

最近讀到一句話,我覺得對聽說教學很有啟發:「讀乃寫之始,寫是讀之成。」精心的閱讀實際上是寫作的開始,是為寫作打下基礎;寫是檢驗閱讀質量的有效途徑。「讀乃寫之始,寫是讀之成。」這句話完全可以進行自然合理的遷移:「聽是說之始,說是聽之成」,通過聽力達成的語言、信息的理解性輸入是為了後續的說作鋪墊;而「說」的效果與聽的質量成正比。

 

(一)聽力教學的一些誤區

 

1.只聽寫單詞,不聽寫句子,更不聽寫段落。英語學習離不開「字」「詞」「句」「段」「篇」。我們可以通過聽寫句子和段落的辦法強化學生的「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意識。

 

2.單純地聽寫單詞,詞彙學習的訓練強度強度不足。有些教師習慣於聽寫單詞,這本身沒有什麼大的錯誤,但是經過觀察,在5分鐘或者10分鐘那麼短的時間裡,我們聽寫不了多少單詞。我們不妨通過默寫的方式提高詞彙學習的訓練強度強度。當然,我們在這裡並不是否認聽寫的作用,而是建議老師們最好能夠兼顧聽寫和默寫。此外,我們定期讓學生做詞彙的檢測題這也是提高詞彙學習的訓練強度強度的一種辦法。

 

3.聽錄音之前或者觀看錄像之前教師沒有提出與文本內容相關有關的問題。在給學生聽錄音之前或者觀看錄像之前提出1-2個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聽,有利於他們聚焦聽力內容的關鍵信息。

 

4.聽錄音之後不注重聽力錄音文字稿的學習聽力錄音文字稿不僅可以提供我們覆核聽力答案的便利,而且可以幫助我們分析錄音文本,找出在聽的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聽力錄音文字稿是很好的朗讀材料。我們通過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聽力理解的水平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二)英語教師英語口語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相信英語教師都會認可這麼一個看法: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問題是自己是否有強大的內驅力去改善自己的英語口語現狀。雖然不少英語教師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語組織教學,但他們的英語口語的含金量、性價比仍嫌不足。嚴格地說,用英語組織教學與用上乘的英語組織教學是不同的。前者由於口語流暢度不夠,語音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與學生的交流障礙重重,結果很有可能是一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平淡無奇,激發不了多少思想火花和求知慾的英語課;後者由於教師的英語口語能力較強,良好的語言能力使教師駕馭教學活動遊刃有餘,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水乳交融,師生之間互動頻頻,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因此出現了靈動、和諧的英語課,這毫不奇怪。

 實事求是地說,英語口語質量較高,能嫻熟運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的老師鳳毛麟角。雖然一個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不那麼流暢,語音面貌不那麼漂亮並不妨礙他/她當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但他/她要想成為一位優秀教師,培養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學生難度一定會特別大。我們常聽一些老師說:「這位老師的英語口語棒極了,語音語調漂亮,聽他/她上課真是一種享受,做他/她的學生真幸福。」英語口語好、語音面貌佳的英語教師給他/她的英語教學增加了許多附加值,其實這也是英語教學這門職業的基本要求。

 

       大家都說學習英語者要學會用英語來思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思維品質」也是其中一項內容。培養學生用英語來思維的渠道是多種多的,但英語教師能夠用流利無誤的英語口語組織教學在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假如英語教師自己本身的語言基本功都沒有過關,英語口語水平沒有比學生高出多少,那麼問題就嚴重了(怕就怕當事人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學生的英語學習即便不會誤入歧途,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高漲起來。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較弱突出表現在其口語表達水平長期停留在淺層次上。如:只能用英語與學生就某些話題或課文的話題進行簡單的交流,不能用英語表達較為深層次的思想。我在聽課時經常聽到老師問學生這麼一個問題:「Where did you go last Saturday?Did you have a good time?」學生回答完教師的提問之後,教師並沒有用示範性,較為得體、地道、準確的英語告訴學生自己「last Saturday」的是怎麼度過的,學生無形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模仿、鑑賞的機會。但如果教師的英語能力較強,口語水平不錯,譬如用英語解釋《新概念英語》第四冊某篇課文的一段話就會很有意思,凸顯了英語課的特點和味道,也從某種角度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英語教師要加強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原則的運用

 

  根據我多次的下校聽課觀察,英語教師對語法課教學、詞彙課教學、閱讀課教學以及試卷講評課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於聽說課教學,具體體現在在教學策略的運用上。事實上,如果我們對聽說課教學足夠重視,會促進學生的閱讀、寫作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英語的特性是既有聲音,又有文字;先有聲音,後有文字,英語學習最好能做到「5到」,即:「耳到」、「嘴到」「眼到」「手到」和「腦到」。

 

英語口語的教學方法原則的研究成果很豐富,限於篇幅,以下我們只對部分的方法原則做扼要的介紹:

 

1.聽為先,說為後。我們母語口語能力的培養之所以普遍成功,原因在於有大量的、長時間的聽的過程,耳濡目染,聽得多了,自然會說。

 

2.「3D英語口語教學法」。所謂「3D」是指dialogue, discussion,和debate。這種方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把學生定位在對話、討論、辯論這三種口語實踐活動的中心,學生充當演員的角色,教師則退居導演的位置,使整個教學過程完全變成學生的語言實踐過程。當然,運用「3D」法應該是學生有較多的語言知識的儲備和能力積累才進行,效果會更好。

 

3.確保英語口語活動與任務成功的四個特徵:

 

(1)在口語活動時,要讓學生儘量多用英語說話;

(2)儘可能多數學生獲得說話的機會,儘可能機會均等,不要讓口語好的少數學生長期獨霸課堂的話語權;

(3)口語活動或任務自身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話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促進真實性的語言溝通。

(4)運用的英語的難度應該是恰到好處,既不太難,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活動的難度要循序漸進,先讓讓學生跳一跳,然後跳幾跳能摘到「果子」。

4.「信息溝」原則。所謂「信息溝」就是對話的一方擁有對話的另一方沒有的信息,這種雙方在信息上擁有的差異能有效促進真實交際的進行。

 

5.英語口語活動應以語言意義為中心展開。語言離開了信息,便是死亡了的語言。不是以意義即信息為中心的語言活動,便是沒有生命的語言活動。對於沒有生命的語言活動,學生很快會失去興趣。因此,為了保證學生在英語口語訓練活動中能夠充分地、積極地用英語說話,教師就必須多設計語言信息量大且有意義的活動。

 

6.英語口語先準確,後流利。英語教學中關於「fluency」和「accuracy」之爭由來已久。一般來說,書面語對準確性的依賴更大,而對流利的依賴性卻較小;口頭語則相反,對流利程度依賴更大,對準確的依賴性卻小些。從中國英語教學的實際來看,片面強調準確或片面強調流利都是不可取的。我個人認為,英語口語教學應該先準確,後流利,先過「準確」關,再過「流利」關。這裡講的「準確」包括用詞、語法和語音方面的準確。我們發現,錯誤比比皆是、貌似「流利」的十句話抵不上準確、流利程度稍有欠缺的一句話。我就見過一個很喜歡說英語的人,但令人遺憾的是,當細聽ta說的英語時,我吃驚地發現ta說的大部分都是「broken English」,與ta溝通著實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情。

 

(未完待續)


【往期回顧】請點擊標題進入:

1.英語學習的誤區之二|「語法中心論」的誤區

2.一家之言|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上)

3.一家之言|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下)

4.作為英語教師,思考力這個問題可能被你不同程度忽略了

5.英國這所大學是這樣培訓教師的(上)

6.英國這所大學是這樣培訓教師的(中)

7.英國這所大學是這樣培訓教師的(下)---客觀的評價令我心服口服

8.如果你連應該學習哪些英語詞彙都搞不清楚,學習效果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

9.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10有些英語老師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知識面的重要性

11.如果你說得精彩,很有可能也教得精彩(上)---小議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設計

12.如果你說得精彩,很有可能也教得精彩(中)---小議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設計

13.如果你說得精彩,很有可能也教得精彩(下)---小議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設計

14.實話實說︱你的努力,或許只是做了大量的「無用功」

15.例說英語教學智慧

16.做題、讀題、命題、說題

相關焦點

  • 我們在「有效英語教學」方面的實踐(4)
    關於英語閱讀教學方面的文章數不勝數;關於閱讀方面的經驗、方法也不計其數。但是,我的幾十年的學習和教學經驗告訴我,最有效的經驗莫過於英語教師在閱讀方面率先垂範。如果一個英語教師自己沒有養成自主性閱讀的習慣,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是會被打折扣的。一個長年堅持閱讀、在閱讀中感受到無比快樂的老師在給學生講解和訓練時,他的教學態度、教學方式、他的氣場是深入人心的。
  • 我們在「有效英語教學」方面的實踐(10)
    因此,除了我們在聽說、詞彙、語法、閱讀、寫作、試卷講評、教學設計等方面規範教學行為之外,我們還應統籌兼顧,在以下方面多花時間和精力,使英語教學達到真正的有效。 (一)學 情 診 斷           學生的學習情況到底如何?我們不能只知道一個大概,要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進行診斷。
  • 張榮幹:有效教學的虛幻與追求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9951401980-896071970-794301960-693621950-5914無數據1940-4911無數據1930-39這一問題事實上「涉及到人們對教學的本質、教學中的學生與教師關係及學生、教師與教學材料(資源)的關係等多方面的認識」。Kyriacou認為對有效教學的研究大致可分為教師、學生、活動等三個相互關聯的視角,無疑,教師、學生、活動是構成教學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其觀點也說明有效教學涉及教學的一切。
  • 【教學實踐分享】如何進行有效的科學·英語整合教學
    關鍵詞:教學目標;情境創設;自主探究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記憶
  • 第四期有效教學課程建設項目成果分享會:在課堂實踐中體驗有效教學...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李一鳴 萬喬)11月27日,南開大學教師發展中心、教務處聯合有效教學團隊舉辦了第四期有效教學課程建設項目分享會。本次分享會線上線下共同進行,來自不同學院的三位老師就O-AMAS教學模型的課程應用進行了成果展示。
  • 英語繪本教學及實踐活動應用
    分享分為兩部分:一是雙課堂教學平臺在課堂教學方面的使用;二是平臺結合英語實踐活動方面的應用。       趙老師以本校年級組教師共同備課的一節六年級繪本課《Tiger’s Drum Kit》為例和大家進行交流。1.分段閱讀激發閱讀興趣      趙老師藉助教學平臺,通過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對繪本內容不斷進行挖掘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 專題拾萃 許時升:有效運用「課堂觀察」,達成英語教學實踐新高度(上)
    「首屆網際網路+學校教育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全國中學骨幹英語教師新課程教學高級研修班」在這個炎炎夏日為英語教育界和網際網路界帶來了一陣清涼。大會上,中國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許時升帶來的精彩發言備受矚目。許老師對「課堂觀察」的理論研究別具特色,見解獨到,真正做到了教學理論與一線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專題拾萃」欄目將分上下兩期為您完整呈現。
  • 慕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當前,在一些高校的大學英語課堂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佔有主導地位,知識傳輸方式仍以「教師講」為主,利用課本、課件等有限的媒介向學生傳授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基本理論或實踐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課程的普遍參與程度不高,最終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 英語教學創新,可以從這3方面入手
    英語課程作為一門語言教學,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更要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真正體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增進學生自主意識,促進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及利用。在英語教學的創新實踐中,以下經驗可供借鑑。
  • 實施有效英語教學的若干途徑(上)
    古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見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意即治大國就好像烹調小魚,油鹽醬醋料要恰到好處,不能過頭,也不能不到位;由於教學是長期、複雜、艱巨的任務,我們說「教學如同烹小鮮」也不為誇張。二、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與特徵 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有效學習,其核心是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 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如何有效,談談對有效課堂的認識與實踐
    下面將我們對有效課堂的認識、實踐和反思匯報如下:一、我們對有效課堂的認識1、有效課堂是實現教學目標達成的課堂我們談教學的有效性,我想首先是我們在價值取向上的正確性,即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是有效的。強烈的目標意識是有效教學的基礎,而且要確保學生有收穫,學生可以接受。一堂課是否有效,關鍵看學生是否有收穫與進步,看課堂的效益與效率大不大。而這一切都需要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並努力去達成目標,超越目標。因此,我們認為: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第一標準。
  • 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
    英語學習活動觀不僅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對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當下,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理解和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是值得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傳統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分重視語言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忽視語篇層面的整體理解和遷移創新,導致閱讀教學碎片化和模式化。
  • 原創 | 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3.思維品質: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       4.學習能力: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二.核心素養導向的英語課堂        教學實踐的有效策略現行的課堂教學改革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求教師在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中心的基礎上重新全面地認識課堂教學,從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引領學生參與聽、說、讀、看、寫等一系列的求知活動
  • 梅德明丨新時代的英語教育理念與教學實踐
    新時代的英語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必須體現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回答「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這三個核心問題,必須明確本學科的育人立場、育人目標和育人方法。 基於這一學科育人目標,我們倡導英語課程應該立足於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發展,通過創設一系列基於現實社會情境和跨文化交際語境,融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於一體的英語學習活動,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線上線下互動學習,進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逐步形成和有效提升,使他們成為胸懷祖國、面向未來、走向世界的社會主義強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者。
  • 「單元主題化德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要圍繞課程目標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挖掘課程思想內涵,充分利用時政媒體資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發展學生道德認知,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德育指導綱要》清晰地羅列了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範疇,其中第二大塊「文明禮貌,合理作息」,要求「認識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意義,要求了解父母日常家務勞動的情況。
  •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 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向我們提出: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嘗試將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運用到閱讀教學中,依據活動觀確立教學主題和設計課堂活動,有梯度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本文以人教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4 Read and write為素材,探討如何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有效的小學閱讀教學活動。
  • 北聯大師院英文系「小學英語教學原則及有效的課堂教學」主題講座
    【新聞稿撰寫】 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 師範英語1701B 翟泇璇主講教師: 朝陽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英語教師 李海龍2019年10月25日上午,師範英語1701B兩班於21005教室學習了「小學英語教學原則及有效的課堂教學」主題講座。
  • 順德小學英語線上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英勇抗疫 語學雲端
    學科教師如何開展線上教學?線上教學過程中如何管理學生?線上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以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如何基於線上平臺發展學生合作、交流、共享、探究、創新等方面的意識?線在教學如何做到「基於數據,以學定教;基於數據,因材施教;基於數據,以評促教」?. 無數個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此時此刻都會湧入到我們的大腦之中。
  •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口語教學,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提高表達能力
    口語是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是用於交流的工具。它鄙視口語訓練,只注重考試成績,不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英語教學也是「死胡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口語教學,並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 基於移動學習的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實踐探索
    73%的教師認為不知道如何有效運用移動教學平臺輔助英語教學, 27%的教師表示對當下的移動教學平臺知之甚少, 不會使用。超過一半的教師對移動學習的形式僅停留在QQ群, 對於目前應用面較廣的藍墨雲班、課堂派等教學平臺使用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