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洗得乾乾淨淨的格子襯衣,瘦削的臉上戴一副黑框眼鏡,一臉謙遜的微笑,雖然辦公室門口掛著橫瀝鎮鎮長助理的牌子,但私下裡,黃輝宇還是喜歡聽人叫他:黃老師。
黃輝宇是東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目前已在橫瀝鎮掛職半年多。面對記者,他感嘆:政府身份很好使,此前搞學術調研,企業不理不睬,現在半年就派出去200多張名片。
他的同事曾洪鑫亦有同感。曾洪鑫原為莞工管理學院副教授,現掛職東莞市經信局局長助理,政府身份讓他感覺到許多便利:「半年走訪了三四十家企業,這在學校裡是不可能完成的,此前一年調研一兩家就已經不錯了。」
學者掛職政府的「私心」可接觸一線企業,讓研究不再「閉門造車」
去年9月,為了加強校地對接合作,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東莞理工學院選派6名青年教師到東莞市直機關、產業園區和鎮(街)掛職鍛鍊。6名青年教師均為博士學歷,其中5人有副教授職稱,黃輝宇和曾洪鑫就在其中。當時競爭很激烈,6個名額有20多位教師報名,最後還是老師們上臺演講,請擬接收單位在臺下打分挑選出來的。
學者赴政府掛職,都有一點「私心」,希望多跟一線企業接觸,讓自己的研究不再是「閉門造車」。
黃輝宇在橫瀝鎮,會抓住一切機會,深入到企業一線。「只要聽說鎮裡哪個部門要下企業,跟我的工作方向相關的,我都會主動要求同去,現在保持一個星期至少要下企業一兩次。半年時間,光是名片就派出去200多張,數量很龐大,而且產生聯繫的,都是企業的高層。」黃輝宇說:「利用調研的機會,我還給學生們聯繫了5家企業,作為掛牌實習基地。這是坐在校園裡,不可能實現的。」
以前在學校裡,學者去企業調研有多難?曾洪鑫講述了自己一段親身經歷。「有一次,我在網上查找企業聯繫方式,打電話過去,對方答應來接我。等來等去,一個漢子騎著一輛摩託車出現了,我剛想問,你怎麼騎摩託車來?他一把搶過我的手機就逃之夭夭了。」丟了手機,他還是要自己聯繫企業調研。但很多企業都會對大學教師的調研要求置之不理,就是願意的,也僅僅是讓辦公室主任帶著他們走馬觀花地參觀,連企業老闆都見不到一面,更談不上了解企業核心信息。一年下來,他到企業調研的機會往往只有一兩次。
進入經信局後,情況大不一樣。「經信局此前工作做得很好,特別是在為企業排憂解難方面,很得企業信任。下去調研順風順水,半年時間,我自己帶隊調研了十幾個街鎮,跟隨局領導下去調研三四個街鎮,已經去過東莞15個鎮街企業,調研一線機械裝備企業三四十家,並對100餘家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這在學校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曾洪鑫說:「而且每次調研,企業老闆都會主動講述企業的核心情況和面臨的具體困難,為我提供了一手研究資料。」為了編制東莞市智能裝備產業規劃,曾洪鑫計劃把東莞所有鎮街跑遍。並在「娘家」東莞理工學院拉來數名教授、副教授組成編寫團隊。「平常他們想調研沒處去,我的掛職正好提供了機會。」
列席領導層會議:政府工作並不總是「三下五除二」
掛職鎮街一把手助理,讓黃輝宇得以列席領導層會議,體會到地方政府工作的不易,政府並不總是強勢的一方。
「有一次,會議討論一起村民上訪事件。起因是徵地拆遷問題,絕大部分村民都同意了,但就是有一些人不同意,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又無法滿足這部分人的要求,要不然對那些已經同意的村民,豈不是很不公平?但是迫於維穩壓力,又不得不想辦法解決。其中糾結,很讓人頭疼。」黃輝宇說:「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其實政府沒有平常想像的那麼強勢,面對上訪事件,也會輾轉反側。」
令曾洪鑫印象深刻的,是企業具體而微的需求,對政府部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降低汙染,政府提倡企業進行升級改造。但有家企業就提出,現在燒煤很汙染環境,政府能不能在附近修一條天然氣管道呢?」這樣的小問題都會相當難辦,還有更大的問題讓人糾結。曾洪鑫發現,現在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很多中小型機械裝備企業『靠天吃飯』,有訂單就開工,沒訂單可能就要停工一兩個月。如果養一批技術工人,成本太高(每人每月工資至少4000元以上),因此,他們往往留下少部分員工,一旦有訂單就臨時找人加班。這造成東莞很多高技術工人『居無定廠』,形成類似包工頭派活。但工人的安全沒法保障,一旦出事矛盾很容易激化,產生群體性事件,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是否要下大力氣規範勞動中介市場?怎麼規範好呢?這是一個他到現在還在思索的難題。
[兩個學者掛職完成的工作]
曾洪鑫 編制「智能裝備產業規劃」的光杆司令
Face1
姓名:曾洪鑫
年齡:39歲
標籤:2 0 0 5年華中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專業博士畢業,現為東莞理工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掛職市經信局局長助理。
掛職心得:「各個科室日常工作都很忙,要憑私人關係辦事很難。但一項工作,只要領導通過,做好任務分解,安排到各個科室,一般都會保質保量完成。」
黃輝宇的同事曾洪鑫,目前在東莞市經信局掛職局長助理。他的辦公室陳設更簡單,辦公桌旁邊直接擺了一張摺疊鐵床,中午休息就在辦公室湊合。見到記者時,這位學者抻了抻身上的一件橘紅色舊外套,說:「來政府掛職,我也沒新添置衣服,在課堂上,老師們還是比較重視儀表的,我覺得穿著給學生上課的衣服來上班,就已經很莊重了。」
剛到任時,曾洪鑫也感覺到空前壓力。「局長安排給我一項具體任務,編制東莞市智能裝備產業規劃。該規劃編制工作由領導掛名指導,要求各科室配合,而真正主導實施的只有我一個人,我是光杆司令,手下沒有一個兵。」曾洪鑫說,作為一個學理科出身的人,他不會誇誇其談,唯有一個個科室誠心去拜訪,尋求幫助和配合。「我可以列席領導班子會議,往往一見面,好多人都會很客氣,說:歡迎領導來指導工作。我一聽心裡一驚:這不是我此前經常要說的話嗎?心裡沒底,客氣是客氣,不知道具體做起事來怎麼樣?」
不過很快,曾洪鑫就看出了其中的門道。其一,對這個項目,領導十分重視,這就給了他一柄「尚方寶劍」,可以多多「麻煩」各科室。其二,曾洪鑫明白,自己僅僅在此掛職1年,要跟同事建立起多鐵的關係,不太可能。但政府部門講究規矩和任務分解。最後,他總結出一條經驗:「明白了政府部門的辦事流程和規矩,比私下搞好關係要方便實用得多。」此後,編制工作推進得快多了。
黃輝宇 借3D技術為企業降低製造成本
Face2
姓名:黃輝宇
年齡:37歲
標籤:20 0 6年天津大學工業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現為東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去年9月起在橫瀝鎮掛職,協助鎮長工作。
掛職心得:「掛職而已,不會過多的參與政府具體行政工作,僅僅是參謀角色,如果自己不找事情做,可能坐在辦公室裡喝喝茶,一天就混過去了。沒有人會逼迫你,讓你完成什麼任務。」
沒有風水擺件,沒有充面子的書架,黃輝宇在橫瀝鎮政府的辦公室十分簡樸,一桌一椅,幾個舊沙發而已。2013年9月15日,他正式來到橫瀝鎮政府報到,被安排協助鎮長工作,並可列席領導會議。當天很巧,省科技經貿局下來調研,他全程參與接待。但是,當忙完閒下來,他心裡突然有了一種危機感。黃輝宇說:「我又不想混日子,讓別人在背後指手畫腳。」
他選擇3D列印作為突破口。此前,東莞理工學院與橫瀝鎮在3D列印模具測繪方面就有合作,一直是他負責接洽。剛去掛職幾天,他就埋頭辦公室,撰寫建立3D列印模具測繪中心的策劃案,寫好後再找相關部門協調。如今,3D列印模具測繪中心已經籌備完畢,很快將正式掛牌。
黃輝宇主導籌建的3D列印模具測繪中心很受當地模具企業歡迎。他感覺自己很幸運,「專業知識幫助我很快融入了新角色。目前工廠在模具上面的投入很大,需要人工雕琢,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極高,相關人才很缺乏,勞務費昂貴,而3D列印技術則可以替代人工制模,降低了制模成本。」
本版採寫/攝影:南都記者 石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