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掛職鎮官 感嘆身份「好使」

2020-12-13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南都訊 洗得乾乾淨淨的格子襯衣,瘦削的臉上戴一副黑框眼鏡,一臉謙遜的微笑,雖然辦公室門口掛著橫瀝鎮鎮長助理的牌子,但私下裡,黃輝宇還是喜歡聽人叫他:黃老師。

    黃輝宇是東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目前已在橫瀝鎮掛職半年多。面對記者,他感嘆:政府身份很好使,此前搞學術調研,企業不理不睬,現在半年就派出去200多張名片。

    他的同事曾洪鑫亦有同感。曾洪鑫原為莞工管理學院副教授,現掛職東莞市經信局局長助理,政府身份讓他感覺到許多便利:「半年走訪了三四十家企業,這在學校裡是不可能完成的,此前一年調研一兩家就已經不錯了。」

    學者掛職政府的「私心」可接觸一線企業,讓研究不再「閉門造車」

    去年9月,為了加強校地對接合作,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東莞理工學院選派6名青年教師到東莞市直機關、產業園區和鎮(街)掛職鍛鍊。6名青年教師均為博士學歷,其中5人有副教授職稱,黃輝宇和曾洪鑫就在其中。當時競爭很激烈,6個名額有20多位教師報名,最後還是老師們上臺演講,請擬接收單位在臺下打分挑選出來的。

    學者赴政府掛職,都有一點「私心」,希望多跟一線企業接觸,讓自己的研究不再是「閉門造車」。

    黃輝宇在橫瀝鎮,會抓住一切機會,深入到企業一線。「只要聽說鎮裡哪個部門要下企業,跟我的工作方向相關的,我都會主動要求同去,現在保持一個星期至少要下企業一兩次。半年時間,光是名片就派出去200多張,數量很龐大,而且產生聯繫的,都是企業的高層。」黃輝宇說:「利用調研的機會,我還給學生們聯繫了5家企業,作為掛牌實習基地。這是坐在校園裡,不可能實現的。」

    以前在學校裡,學者去企業調研有多難?曾洪鑫講述了自己一段親身經歷。「有一次,我在網上查找企業聯繫方式,打電話過去,對方答應來接我。等來等去,一個漢子騎著一輛摩託車出現了,我剛想問,你怎麼騎摩託車來?他一把搶過我的手機就逃之夭夭了。」丟了手機,他還是要自己聯繫企業調研。但很多企業都會對大學教師的調研要求置之不理,就是願意的,也僅僅是讓辦公室主任帶著他們走馬觀花地參觀,連企業老闆都見不到一面,更談不上了解企業核心信息。一年下來,他到企業調研的機會往往只有一兩次。

    進入經信局後,情況大不一樣。「經信局此前工作做得很好,特別是在為企業排憂解難方面,很得企業信任。下去調研順風順水,半年時間,我自己帶隊調研了十幾個街鎮,跟隨局領導下去調研三四個街鎮,已經去過東莞15個鎮街企業,調研一線機械裝備企業三四十家,並對100餘家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這在學校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曾洪鑫說:「而且每次調研,企業老闆都會主動講述企業的核心情況和面臨的具體困難,為我提供了一手研究資料。」為了編制東莞市智能裝備產業規劃,曾洪鑫計劃把東莞所有鎮街跑遍。並在「娘家」東莞理工學院拉來數名教授、副教授組成編寫團隊。「平常他們想調研沒處去,我的掛職正好提供了機會。」

    列席領導層會議:政府工作並不總是「三下五除二」

    掛職鎮街一把手助理,讓黃輝宇得以列席領導層會議,體會到地方政府工作的不易,政府並不總是強勢的一方。

    「有一次,會議討論一起村民上訪事件。起因是徵地拆遷問題,絕大部分村民都同意了,但就是有一些人不同意,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又無法滿足這部分人的要求,要不然對那些已經同意的村民,豈不是很不公平?但是迫於維穩壓力,又不得不想辦法解決。其中糾結,很讓人頭疼。」黃輝宇說:「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其實政府沒有平常想像的那麼強勢,面對上訪事件,也會輾轉反側。」

    令曾洪鑫印象深刻的,是企業具體而微的需求,對政府部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降低汙染,政府提倡企業進行升級改造。但有家企業就提出,現在燒煤很汙染環境,政府能不能在附近修一條天然氣管道呢?」這樣的小問題都會相當難辦,還有更大的問題讓人糾結。曾洪鑫發現,現在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很多中小型機械裝備企業『靠天吃飯』,有訂單就開工,沒訂單可能就要停工一兩個月。如果養一批技術工人,成本太高(每人每月工資至少4000元以上),因此,他們往往留下少部分員工,一旦有訂單就臨時找人加班。這造成東莞很多高技術工人『居無定廠』,形成類似包工頭派活。但工人的安全沒法保障,一旦出事矛盾很容易激化,產生群體性事件,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是否要下大力氣規範勞動中介市場?怎麼規範好呢?這是一個他到現在還在思索的難題。

    [兩個學者掛職完成的工作]

    曾洪鑫 編制「智能裝備產業規劃」的光杆司令

    Face1

    姓名:曾洪鑫

    年齡:39歲

    標籤:2 0 0 5年華中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專業博士畢業,現為東莞理工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掛職市經信局局長助理。

    掛職心得:「各個科室日常工作都很忙,要憑私人關係辦事很難。但一項工作,只要領導通過,做好任務分解,安排到各個科室,一般都會保質保量完成。」

    黃輝宇的同事曾洪鑫,目前在東莞市經信局掛職局長助理。他的辦公室陳設更簡單,辦公桌旁邊直接擺了一張摺疊鐵床,中午休息就在辦公室湊合。見到記者時,這位學者抻了抻身上的一件橘紅色舊外套,說:「來政府掛職,我也沒新添置衣服,在課堂上,老師們還是比較重視儀表的,我覺得穿著給學生上課的衣服來上班,就已經很莊重了。」

    剛到任時,曾洪鑫也感覺到空前壓力。「局長安排給我一項具體任務,編制東莞市智能裝備產業規劃。該規劃編制工作由領導掛名指導,要求各科室配合,而真正主導實施的只有我一個人,我是光杆司令,手下沒有一個兵。」曾洪鑫說,作為一個學理科出身的人,他不會誇誇其談,唯有一個個科室誠心去拜訪,尋求幫助和配合。「我可以列席領導班子會議,往往一見面,好多人都會很客氣,說:歡迎領導來指導工作。我一聽心裡一驚:這不是我此前經常要說的話嗎?心裡沒底,客氣是客氣,不知道具體做起事來怎麼樣?」

    不過很快,曾洪鑫就看出了其中的門道。其一,對這個項目,領導十分重視,這就給了他一柄「尚方寶劍」,可以多多「麻煩」各科室。其二,曾洪鑫明白,自己僅僅在此掛職1年,要跟同事建立起多鐵的關係,不太可能。但政府部門講究規矩和任務分解。最後,他總結出一條經驗:「明白了政府部門的辦事流程和規矩,比私下搞好關係要方便實用得多。」此後,編制工作推進得快多了。

    黃輝宇 借3D技術為企業降低製造成本

    Face2

    姓名:黃輝宇

    年齡:37歲

    標籤:20 0 6年天津大學工業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現為東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去年9月起在橫瀝鎮掛職,協助鎮長工作。

    掛職心得:「掛職而已,不會過多的參與政府具體行政工作,僅僅是參謀角色,如果自己不找事情做,可能坐在辦公室裡喝喝茶,一天就混過去了。沒有人會逼迫你,讓你完成什麼任務。」

    沒有風水擺件,沒有充面子的書架,黃輝宇在橫瀝鎮政府的辦公室十分簡樸,一桌一椅,幾個舊沙發而已。2013年9月15日,他正式來到橫瀝鎮政府報到,被安排協助鎮長工作,並可列席領導會議。當天很巧,省科技經貿局下來調研,他全程參與接待。但是,當忙完閒下來,他心裡突然有了一種危機感。黃輝宇說:「我又不想混日子,讓別人在背後指手畫腳。」

    他選擇3D列印作為突破口。此前,東莞理工學院與橫瀝鎮在3D列印模具測繪方面就有合作,一直是他負責接洽。剛去掛職幾天,他就埋頭辦公室,撰寫建立3D列印模具測繪中心的策劃案,寫好後再找相關部門協調。如今,3D列印模具測繪中心已經籌備完畢,很快將正式掛牌。

    黃輝宇主導籌建的3D列印模具測繪中心很受當地模具企業歡迎。他感覺自己很幸運,「專業知識幫助我很快融入了新角色。目前工廠在模具上面的投入很大,需要人工雕琢,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極高,相關人才很缺乏,勞務費昂貴,而3D列印技術則可以替代人工制模,降低了制模成本。」

    本版採寫/攝影:南都記者 石長峰

相關焦點

  • 疏通學者掛職的通道
    學者到政府部門掛職,實際上是一個成本少、收穫多,政府和學者能夠雙贏的舉措,值得進一步開拓 從目前信息來看,學者到政府部門掛職,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而且一般還局限於高校裡的學科帶頭人。偶爾也有年輕學者到基層掛職的消息,但總體上來說,不論規模還是數量,還是太少,但此舉值得進一步推廣。  現在見諸報端的報導,基本上對掛職學者和政府部門的評價是積極的。
  • 浙江大學副教授在舟山建委掛職時跳樓身亡(圖)
    圖為韋亞平簡介(來源: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網站)  人民網2月24日電 23日上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23日凌晨,浙江大學在市住建委掛職幹部韋亞平跳樓身亡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規劃系副教授、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國外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 掛職黨政機關的「博士智囊團」
    第17批博士服務團9名成員,分別在海南省各地掛職:公安部辦公廳新聞中心輿情處副處長賈俊強,掛職海南省陵水縣委常委、副縣長;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信息調研處調研員楊玲,掛職海南省保亭縣副縣長;國家海洋局辦公室秘書處處長孟慶壘,掛職海南陵水縣委常委、副縣長;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趙森,掛職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副縣長;中國進出口銀行辦公室檔案處副處長張亞博
  • 3名團中央書記處掛職書記都是誰?
    6月29日,共青團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團中央領導機構:賀軍科當選為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汪鴻雁、徐曉、傅振邦、尹冬梅(掛職)、奇巴圖(掛職)、李柯勇(掛職)當選為書記處書記。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2016年8月印發的《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要求,「不拘一格從黨員、團員中選拔優秀人才,建設專職、掛職、兼職幹部相結合,符合群團組織特點、充滿生機活力的團中央機關幹部隊伍……掛職、兼職幹部在機關所任職務從工作需要出發,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作為團中央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選舉產生的新一屆團中央書記處中,3名掛職書記的身份引人關注。
  • 西南石油大學教師掛職開班典禮圓滿禮成
    ——一趟從「天府之國」到「十裡洋場」的訪學之旅2020年7月16日上午9:30分,來自西南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的七位一線教師抵達上海文化貿易語言服務基地,正式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企業掛職實習實踐活動。語言服務基地邀請來自上海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博士、碩士生導師姜誠副教授作為特邀嘉賓參加首天的開班典禮。語言服務基地總經理毛雋博士也出席參加開班典禮並致歡迎辭。
  • 90後「官二代」學渣掛職副縣長引爭議
    90後擔任副縣長並非個例,同時有真才實學的「官二代」擔任領導本無可厚非,但是再加一個學渣的標籤,肯定難以服眾。在這個本科生遍地走的時代,一個高中都沒讀過的年輕人憑什麼擔任副縣長?同為90後掛職副縣長的鄭睿臻,人們的態度則是從質疑到支持,因為鄭睿臻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經濟學專業博士畢業,同時也是陝西省委組織部給西安市定向招錄的選調生,這樣的背景人們肯定是支持的。
  • 省第九批「博士服務團」20人來黃掛職鍛鍊
    黃岡日報訊(記者方嫻 通訊員潘拯 餘艾倫)8月25日,我市召開湖北省第九批「博士服務團」成員來黃岡掛職鍛鍊對接會。省20名博士將分赴我市基層企事業單位,開展為期一年的掛職服務鍛鍊。此批到黃掛職的博士服務團成員分別是: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講師李承志,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祁亞軍,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副主任醫師元藝,黃岡師範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劉志,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物力與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肖龍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講師田丁石
  • 西安交大選派掛職幹部赴鹹陽市履職
    應鹹陽市對幹部人才的需求,經學校黨委同意,學校選派張琦等四人作為首批掛職幹部到鹹陽市掛職工作。12月30日,按照校黨委安排,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定紅與四位掛職幹部集體談話,並送幹部赴鹹陽上崗履職。 經鹹陽市委、市政府同意,西安交大機械學院車輛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張琦任鹹陽市工信委副主任;能動學院熱能工程系黨支部書記、副教授徐東海任鹹陽市發改委副主任;電信學院博士研究生吳飛龍任鹹陽市信息辦主任助理;校研會副主席、經金學院博士研究生武博華任鹹陽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 12月30日下午,鹹陽市委書記嶽亮校友親切會見了張定紅常委及各位掛職幹部,並作了重要講話。
  • 掛職博士的「宜都時間」
    今年7月 我市引進三峽大學18名博士 到鄉鎮、企事業單位 擔任產業顧問或科技副總 開展為期一年的掛職工作
  • ...大學教授、銀行經理……在滬郊「跨界掛職」一年,他們收穫了什麼
    民企老總、外企高管、大學教授、銀行經理……過去一年間,他們都「加持」了一個新的身份——金山區掛職幹部。眼下,經過為期一年的掛職鍛鍊,他們在多方面「喜獲豐收」,並迎來新一批「接棒人」。3月31日,記者從上海黨外人士創業創新金山實踐鍛鍊基地第四批掛職工作總結會暨第五批掛職工作啟動會上了解到,由上海市委統戰部和金山區委在2015年8月合作建立的上海黨外人士創業創新金山實踐鍛鍊基地,是上海唯一一個體制內外黨外人士均可掛職的黨外代表人士培養基地,到目前為止已有4批29名來自不同領域的黨外人士在這裡完成了掛職鍛鍊。
  • 大學副教授曬工資,感嘆工資低,網友:35歲當副教授知足吧
    一位大學副教授曬工資明細,嫌工資低!網友一下子炸了鍋:35歲就當副教授,知足吧!此位大學教授,描述自己看到自己的工資單,著實覺得太低了,我們來一起看看作為一名35歲的大學教授的工資構成!與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自己的付出相比,網友吐槽嫌棄自己工資低!可是次言論一處,網友一下子炸了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們再來看看網友對此怎麼看的?1,副教授,4000多少了點,但在學校也算不錯了。
  • 掛職有期 情結永恆
    掛職有期 情結永恆 2020-12-28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紐西蘭拒籤,掛職申請紐西蘭籤證的後果真的有那麼嚴重?
    小編整理了被拒籤的申請人材料發現,不少申請人都遞交了假的在職證明,即掛職。那麼,掛職申請紐西蘭籤證一定會被拒籤嗎?還會有什麼後果?紐西蘭籤證拒籤掛職申請紐西蘭籤證,一旦被籤證官發現,可以說是百分百拒籤了。並且掛職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有可能會影響到你下一次的籤證申請。
  • 掛職,更需要「掛心」——赴杭州掛職學習心得體會
    內容提要: 我很幸運,能有機會到杭州西湖區掛職學習,且還被分配到一個與工作崗位高度契合的西湖區教育局辦公室學習我很幸運,能有機會到杭州西湖區掛職學習,且還被分配到一個與工作崗位高度契合的西湖區教育局辦公室學習,倍感珍惜。來之前,我心裡閃過無數次鏡頭,陌生的城市、忙碌背影......這些讓我有了一些顧慮,掛職期間,我怎麼學、學什麼,又能學到什麼?
  • 哪些不良掛職心態亟待摒棄
    阻礙幹部掛職的不良心態「跳板」思想——「掛職就是升職」:所謂的「跳板」思想,即認為「掛職就是升職」,將掛職鍛鍊視為「鍍金」,視為領導幹部準備後備力量的前奏,因而持有這樣心態的幹部往往只願意到高級單位或是經濟發達地區掛職而不願意到基層或偏遠地區掛職,這也體現出了他們在「跳板」思想主導下的功利主義傾向。
  • 【新春走基層】扶貧掛職幹部袁聖凱下鄉報到記
    開車的人,有扶貧掛職幹部,有市派第一書記,到區委組織部集中報到後,他們將分赴各自掛職單位和任職所在鎮村對接工作。最終目的地雖不同,但扛著同樣的責任———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我生在農村,但並不了解農村。」途中,袁聖凱說起掛職扶貧的初衷。精準脫貧,是我們黨自上而下打響的一場攻堅戰。
  • 中央第18批赴贛博士服務團21名成員掛職崗位公布
    近日,中央第18批赴贛博士服務團共有21名成員,已分赴江西5個設區市和12個省直單位的21個單位開展為期1年的掛職。據悉,在今年初,江西舉行了赴贛博士服務團工作會議。據統計,博士們共為掛職單位引進項目180多個,引入資金250億元,撰寫調研報告59篇,舉辦各類講座和人才培訓60場次。
  • 浙江團省委首設掛職兼職副書記 周蘇紅、陳積明、呂義當選
    3名掛職兼職副書記亮相  新一屆團省委班子成員中,1.82米個頭的周蘇紅很容易被鏡頭捕捉到。  對於習慣被排球迷稱為「炮炮」的奧運冠軍、前國家女排副隊長周蘇紅而言,「周副書記」的稱呼似乎還一時難以適應。
  • 煙臺236名扶貧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集中下鄉報到
    截至7日上午,所有掛職幹部和市派第一書記或坐動車,或駕私家車,或打車下鄉報到,已全部到掛職單位和任職所在鎮村對接,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起來。  實施「332」集中攻堅行動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根據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新部署新要求,今年,煙臺市委、市政府經過綜合考量、認真研究,確定實施「332」重點貧困區域集中攻堅行動,明確海陽、棲霞、萊陽為扶貧工作重點縣,篩選30個扶貧工作重點鎮、200個重點村。
  • 企業家擔任「親清政商專員」樂清首批非公經濟人士赴政府部門掛職...
    選派非公經濟人士到機關部門掛職,是樂清推進「兩區」建設、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一次全新探索。今年7月初,由市委組織部選派的首批非公經濟人士共7人來到市發改局、經信局、商務局、稅務局、財政局等涉企部門進行掛職,吳方亮便是其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