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棵521年的大樹旁,藏著鹽田最正宗的客家菜

2020-12-22 騰訊網

在這棵521年的大樹旁,藏著鹽田最正宗的客家菜

正宗客家風味

沙頭角探店:記·味004

——樂茹中西餐

若不是朋友親自帶,或描述得很清楚

絕對會錯過這家藏在

鹽田三村村口小山坡上的它

因為它的外表不過是一小棟

「長」在小山坡上的平凡民宅

還要被綠茵環繞「藏」起來

店面也很簡陋

大綠色的厚重鐵門嚴嚴實實

搭配簡陋的80、90年代

招牌大紅字與推拉門

店內方桌色調不一

牆壁已斑斑點點顯得老舊

電視機也是老式的

但一切雖質樸,但十分整潔

門外幾臺大小不一的大圓桌

搭配五顏六色的塑料凳子

還有一把風力強勁的大風扇

就是全部

這壞境要是以現在網紅店打卡標準

要高檔、要新奇、要吸眼球

分分鐘不合格

但,真香

老闆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雖然店名叫「中西餐」

但其實菜單上都是正宗的客家菜

話不多說,廣東人吃飯前必備儀式感:

「滾水錄碗」走起!

看這嫻熟的手法,飛快的手速

就知道我們看菜看餓了...

先來說我的最愛!

豉油王吹筒仔

「吹筒仔」其實就是「小墨魚」

廣東人通常形象地稱其為「吹筒仔」

當豉油王遇上「吹筒仔」

爆炒後被充分調動的豉油香

和恰到火候所帶出的脆嫩口感

讓人忍不住一吃再吃!

蘿蔔炆魚

但當吹筒仔遇上蘿蔔炆魚

我的眼裡只有它,因為實在

太!鮮!甜!了!

姑且不說這快要溢出的份量

光是蘿蔔的清甜魚肉的鮮美

用豆腐泡在這湯裡蘸一蘸,一口悶

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讓苦瓜

而說到客家菜的靈魂

讓苦瓜永不缺席

作為一名不能「吃苦」的90後

只有這裡的讓苦瓜我是服的

苦瓜完全褪去了其平時的青硬苦澀

入口柔軟帶蔬香,裹著肉咬一口

肉汁和苦瓜清湯在嘴裡混合

吃幾個都不會膩

白切雞

真正的美食永遠於簡單中見分曉

要說粵菜的頭牌,白切雞當仁不讓

白切雞

「溼身誘惑」

脆爽雞皮滑嫩雞肉達到完美平衡

配上自製的蘸料,地道!

怪不得不少純正客家人來吃

都挑不出毛病

其實比起「樂茹」,不少鹽田本地人

更喜歡叫它「榕樹頭餐廳」

不僅僅是因為這裡樹多

更因為它身後倚靠的是

超過520年的百年古樹

這棵大榕樹,明初便已存在

旁邊專門立牌保護

在鹽田三村村民心中極其神聖

有朋自遠方來,帶到大榕樹下

點幾道地道客家菜,喝幾口小酒

是不少鹽田三村村民的一大樂事

圖片來源微博@Stephen-C健-

但以後這樣的場景恐怕再難出現:

據老闆說,9月份樂茹就要

隨著鹽田三村一同拆遷了

說時雲淡風輕,眼裡難掩落寞

即使現在拆遷,人們基本走光

即使是大中午,高溫酷暑

每到中午這裡還是坐滿了人

有的是村民,有的是慕名而來的食客

在大榕樹的遮陰下

竟感覺不到過多的燥熱

只覺得在這裡大桌圍著吃飯

生活的一切都能被治癒

500多年的風雲變幻,歷史變遷

這些大榕樹始終靜靜佇立

毫不吝嗇地織起一片綠蔭

榕樹頭餐廳拆遷之前

一起再去吃一次?

樂茹中西餐

文案丨海胖胖

設計丨沙頭角杜蘭特

攝影丨青爭、沙頭角杜蘭特

沙頭角原創發布,轉載請獲取授權

商務合作請添加「沙頭角商務助手」微信

(quanyuwenchuang)

相關焦點

  • 《大樹風號圖》:站在那棵風中的大樹下道別
    《挾彈遊騎圖》◎王建南明末清初畫家項聖謨的《大樹風號圖》是2016年秋季武英殿「故宮藏曆代書畫展」的海報。為什麼選這件作品作為最後一期歷代書畫展的招貼畫?畫裡畫外有著一些耐人咀嚼的原因。一棵大樹佔據整個畫面正當中的位置,這樣的布局在古代繪畫中十分罕見,猛然間,觀眾感受到一種奇異的視覺衝擊力,奇崛豪邁。樹冠龐大,枝丫繁密,卻沒有一片葉子,樹下地面乾乾淨淨,也找不到一片落葉,這一切,為這棵大樹營造了一種奇特的意象。站在畫前,面對著它,你會在恍惚之中,感覺自己也來到了樹下,抬頭仰視,觀之良久。你的目光會游離在樹枝間,糾結纏繞。
  • 今生,做一個棵大樹!
    做父母的一棵大樹,讓他們老有所倚,讓他們不在為兒女操心牽掛。今生最重的就是父母養育之恩,沒有父母的辛勤養育,哪來兒女的健康茁壯。從咿呀學語,蹣跚而行,成長的每一步,無不傾注了父母的心血。莫要待到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為生存而發愁。
  • 多棵大樹被剝皮枯死
    近日,有讀者向反映,在昌平區龍騰苑三區內,十餘棵高大的楊樹、國槐被人用工具環剝去樹皮,樹皮沒了,大樹供不上養分,不久都將會枯死,希望屬地管理部門和園林綠化部門能夠嚴懲毀壞樹木行為。在這幾棵國槐樹下,是一條磚砌的小路,大樹距離最近的22號樓東牆近十米,中間還隔著一樓業主圈佔的小院,原本不會影響任何人。居民們納悶兒,是誰對大樹下此毒手?據知情的居民分析,小區的大樹不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但是會影響到一些住戶的採光,所以有人想法讓遮光的樹木死掉。
  • 粵菜裡的客家菜
    其中東江菜又稱作客家菜。客家是古代從中原遷徙而來的漢人,他們的語言是有中州古韻的客家話,其菜餚風味也是保持傳統特色的客家菜。這本《正宗東江菜譜》於1962年編寫,由香港萬裡書店出版,幾乎收集了東江菜的所有菜式,可能是最早全面介紹客家菜單的專著。
  • 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猜想61:「一棵大樹的莊嚴」
    「大樹」,稀鬆平常,數見不鮮,是不是只要是自己所見過的,或是自己所能回想起來的「大樹」都能一古腦的寫進自己的文章中來表現「大樹的莊嚴」呢?當然不是。因為,在「大樹」的前面還有一個修飾語——「一棵」!也就是說,我們在自己的文章中只能寫「一棵」樹,或者說,只能重點寫「一棵」樹。
  • 作為客家人,這5個地道客家菜,你一定要學會!
    今天給大家介紹5個最地道的客家菜,每一道菜品都擁有百年的傳承,你一定要學會哦。第一道:釀豆腐這道菜是客家的最經典菜品,現在不管是深圳、廣州還是其他地方都有很多客家菜餐廳,在客家菜餐廳裡,釀豆腐就是統治地位的霸主級菜品。
  • 《二毛的老菜譜》第23期|從釀豆腐到牛肉丸,客家菜豐富了粵菜的內涵
    編者按「中國美食不滅,正得益於幾千年來中國飲食文化極富生命力的發展。」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譜三十餘年,所藏文獻跨越明清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客家是古代從中原遷徙而來的漢人,他們的語言是有中州古韻的客家話,其菜餚風味也是保持傳統特色的客家菜。這本《正宗東江菜譜》於1962年編寫,由香港萬裡書店出版,幾乎收集了東江菜的所有菜式,可能是最早全面介紹客家菜單的專著。
  • 彌勒這棵大樹,與周恩來有關
    彌勒這棵大樹,與周恩來有關在彌勒,有一棵代表「中非友誼」,57年樹齡的「桃花心木樹」。此樹是周恩來總理1963年訪問非洲時,帶回的「友誼樹苗」,種在彌勒竹園國有林場場部。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對於彌勒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
  • 鹽田第二網紅餐廳,點菜要先學客家話
    偶然從鹽田小夥伴口中聽來一家餐廳據說這家店是只流傳於鹽田老一輩人裡的「老網紅」揣著小小的期盼,朝著30幾公裡遠的鹽田,衝鴨~其實呢,這是棵有500多年樹齡的樟樹。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以為它是棵榕樹,餐廳就在樹下,有了這個天然地標,樟/榕樹頭餐廳的外號也就傳開來了。
  • 18棵大樹一夜遭偷伐(組圖)
    首席記者阮班慧攝伐樹者正在將砍伐的大樹往車上裝  本報訊 (記者 李永利 實習生徐丹)1月12日晚至昨日凌晨,在西安八府莊銀河坊長了40多年的18棵大桐樹被人全部砍伐掉,被伐樹木樹徑都在75釐米至88釐米之間,昨天上午,西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一支隊已經展開立案調查
  • 遇見欒樹--秋天裡開花的一棵大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或者成為一棵桃花樹,在明媚的春光裡與故人相逢,但又覺得不像,直到遇見欒樹。當我初次遇見欒樹的時候很驚訝這是一棵會開花的樹,樹頂上開滿了小燈籠一樣的樹花,襯託在綠葉之中顯眼又漂亮。欒樹又稱為大夫樹或燈籠樹。稱它為大夫樹是因為有資料說以前士大夫的墓旁多栽欒樹。
  • 深圳寶安大道百餘棵大樹被剝皮
    昨日,在寶安大道與興華一路交匯處,多棵大樹被剝皮,露出黃色的樹杆中國園林網7月6日消息:在寶安大道安樂社區路段,綠化帶百餘棵20米高的樹木遭剝皮斬首。昨日,市民黃先生來電反映,他每天開車途經寶安大道,近期往機場方向安樂社區段及興華一路,有不少大樹遭到破壞,十分難看。記者現場看到,寶安大道安樂社區路段綠化帶上,有百餘棵高達20米的大樹,這些樹大部分被整體剝皮,只留下頂部一小撮樹冠;靠近興華一路的樹木,基本都被斬首。從被砍斷處的樹木顏色看,被砍時間並不長。
  • 武漢17萬棵大樹悄然「上街」送清涼,你家門口有幾棵
    「3年18萬株,這是武漢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喬木種植。」市園林和林業局相關負責人稱,這批「大樹」栽完後,武漢的「綠色骨架」將更加堅實,城市底色將更加美麗,酷暑炎夏也將更加清涼。特別是中心城區,不少行道樹種植點位,需要破除硬鋪裝,甚至鑿開又厚又硬的混凝土層,費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成功補栽上一棵行道樹。難怪有人開玩笑地說:「這哪裡是種樹,簡直是『釘』樹。」記者曾在武昌區靜安路曬湖公園旁的硬鋪裝人行道上,目睹了3株香樟的補栽過程。兩名園林工人先用電鑽破除混凝土,40分鐘後,混凝土層才被鑿穿。
  • 他是3780平方米光緒年大宅傳承人,一心推廣客家菜!
    這座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歷時11年完成的客家圍龍屋,佔地面積達3780平方米,三堂二橫一圍龍,中軸對稱,左右均衡,共有12個廳8個井83間房。在圍龍屋承德樓裡,客家媳婦鄧瓊香創辦了圍龍屋星園酒家,40多年來專注烹製傳統客家菜,炒香螺、釀酒雞、鹽焗雞、梅菜扣肉……一道道正宗客家經典菜式,立起了承德樓的招牌。
  • 你身後是否有那麼一棵大樹?
    一棵大樹和一棵小樹同時冒了芽,只是大樹出生的地方偏陽,位置採光點比較好,大樹天生性格少言,像個沉默的大哥哥;小樹天生像個孩子,時常抱怨大樹擋住了它的光,耽誤了它長高長胖,因此心生不滿,整日對大樹愛答不理。後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
  • 廣東梅州最好吃的客家菜有哪些?
    因此在美食方面來說,梅州的客家菜可以說是最正宗也是最全的。那麼今天小妞就要給大家介紹五道,可能你們都還沒吃過的關於梅州最正宗的客家菜吧。醋溜魚。醋溜魚。醋溜魚是屬於梅州市梅江區的一道傳統特色菜,也算是當地的最佳的佐酒佳餚,主要是選用鯇魚為主料,烹飪出來的醋溜魚會讓人特別的開胃,酸酸的使人充滿食慾。
  • 這4家藏在菜場旁「寶藏」小館子,是當地人的私藏美食!
    最讓人回味的美味,永遠藏在不起眼的地方。這幾家藏在寧波菜場旁邊的館子,生意超棒。有食客說:「就算只剩下別人挑剩的菜了,也心甘情願!」01寧波白沙菜場.阿二牛霸開在寧波江北白沙菜場旁的「阿二牛霸」已經30年了,寧波人的味道。很多人從小吃到大,據點評網食客說,一美國華裔每次回寧波,都會去這家店吃碗牛雜麵。面的份量大,價格也算實惠。每天營業到下午14點。
  • 紮根深山的一棵大樹
    她像一棵大樹,守望著這片山區,送走了一撥又一撥學生;她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深山娃兒的夢想,用愛詮釋著人民教師這一神聖的稱謂。  嚇不跑的小姑娘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教育事業方興未艾,師資隊伍青黃不接,尤其是在邊遠山村。時年19歲的支月英,滿懷對教育的熱愛、對生活的憧憬,參加了泥洋小學教師招聘考試。
  • 福州4年種下大樹75萬棵 五城區現有342條林蔭道
    福州新聞網9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文 陳暖/攝)「2017年那會兒,烏山西路不少路段人行道沒樹,夏天很曬。經你們反映後,園林部門馬上補種了大樹,這兩年大樹紮根,樹冠展開,沿路『綠傘』不斷。」昨日,記者回訪當年提供補種大樹線索的曹穎,她這樣說。  這幾年,福州晚報與市園林中心開展補種大樹線索徵集活動,市民提供的數以百計的線索得到落實。
  • 母親,您就是一棵大樹
    母親就是一棵大樹。母親叫李美花,今年94歲了。別看母親年事已高,可老人家的身板硬朗著呢。母親腰不彎,眼不花,頭腦清醒,記憶力好。在老家村裡,提起街坊鄰居的大事小事,母親沒有不知道的,六七十年前的事,母親也能記得清清楚楚。母親一生不易,她歷盡艱辛把我們兄妹七人拉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