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從鹽田小夥伴口中聽來一家餐廳
據說這家店是只流傳於鹽田老一輩人裡的「老網紅」
揣著小小的期盼,朝著30幾公裡遠的鹽田,衝鴨~
在車上一睡一醒,睜眼就從市區到了鹽田,周圍被各種大貨車包圍,揸著小車車的真香男孩表示內心有點小緊張。
1
開在500年古樹下的舊餐館
- 「阿姨,請問樂茹中西餐系邊度啊?」
- 「樂茹?哦~黎話榕樹頭啊嘛?前邊直行就系啦」
跟著導航到定位的地方到了三岔路口,右手邊的鬱鬱蔥蔥的高臺上就是啦。真香男孩開錯了路,我們還是一路問著村民找回來的。
其實呢,這是棵有500多年樹齡的樟樹。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以為它是棵榕樹,餐廳就在樹下,有了這個天然地標,樟/榕樹頭餐廳的外號也就傳開來了。
餐廳就依傍在樹旁,連同幾棵「年輕」的龍眼樹,在四周搭出了一個天然涼棚。紅膠凳和圓木桌,村民街坊坐了十幾年,只要不下雨,樹下就是好天氣。
2
客家話是這裡的通行證
偷偷觀察了一下,在這吃飯的都是長輩級別,我們成了全場最年輕的一桌()!
店裡的點菜阿叔同熟客們用客家話嘮嗑點菜。本想跟他聊幾句,他發現我們聽不太懂客家話,就叫了個年輕夥計招呼我們。
3
鐵盤裝著20年前的味道
這裡的菜均價都在30-40元,海鮮會貴一點。點了五菜一湯,都用我外婆家的同款鐵盤子盛著,看著很熟悉hhh
酸蘿蔔,客家人做菜的獨門配菜
酸蘿蔔燜魚看起來可能素了點,阿叔用不鏽鋼鐵盤盛著隨意地上了桌,看著有點亂糟糟,卻是每一桌的必點菜。
剝皮魚肉質很是鮮嫩,不過主角其實是白花花的酸蘿蔔。爽脆的酸蘿蔔很開胃,油豆腐吸滿了湯汁也吃起來也很有滿足感!
傳說每日限量的吹筒仔
我們是跟風來的,看到別人桌上都點了吹筒仔,問了才知道豉油王吹筒仔是店裡招牌,喇喇聲加單!
吹筒仔還有白灼的吃法,本來想一起點了,夥計說我們四人吃兩份太貪心,叫我們留點給其他客人..
這道菜工藝為零,好不好吃全看吹筒仔夠不夠新鮮。現在的吹筒仔正是爆籽的時候,隨便夾起一隻都是呼之欲出的籽,味道更是鮮到爆棚。
吹筒仔可以吃出鑊氣的感覺,一隻就能佔了半個碗。鹹香爽彈,送飯剛好!
口味偏重的下飯菜
他家很多菜都比較鹹,很下飯,沒一會兒飯盆就空了。我偷偷懷疑鹽田人是不是吃鹽長大的...
蘿蔔牛腩的分量一上桌就驚著我們了,蘿蔔完全入味,比牛腩還好吃!聽說原本是沒有這個菜的,不過現在來的年輕人多了,就多了幾道常見的菜。
聽了夥計推薦點了三杯鴨,半隻65元,價格還是很友好的,只不過四個人真的是吃不完。至於味道就沒有特別驚豔嚕~
油亮亮的釀雙寶,苦瓜和油豆腐裡塞著實打實的肉,經過客家人的確認,是媽媽的味道。
最後來個簡單的枸杞葉豬雜湯收尾,然後默默問小姐姐要了兩個打包盒..
4
隱秘難尋的鹽田街坊美食
忙完飯點時間,客人漸漸走了。夥計們都開始收拾桌椅,門口也一下子清淨了不少,連風聲都聽得仔細。
不得不說鹽田真的是個舒服的地方,趿著拖鞋懶洋洋來樹下吃個飯,連腳步都不自覺放慢~
來吃飯的老客人很多,比起十年如一的口味,愈久愈濃的人情味才更讓人留戀。
其實鹽田的街坊美食不少,沒地頭蛇帶路確實不太好找。
說不定再過一年半載,可能就又少了幾家。
希望以後可以多去舒服的鹽田,悠哉地吃好吃的~
用餐提示
1. 店內座位不多,坐外場會比較舒服,但是也有風險,比如從樹上掉下點東西什麼的。請三思~
2. 位置不算難找,我們用的是高德地圖,跟著導航走就好~拐進三岔路口後,右手邊很多大樹的地方就是啦
3.這裡離地鐵站很遠,建議自己開車來哦
4.村裡有人喊它榕樹頭餐廳,也有人喊它樟樹頭餐廳,美食當前,就不要太糾結啦~
- 樂茹中西餐 -
人均:45元-60元
地址:鹽田區明珠大道三村新圍128號
營業時間:08:00-22:00
交通信息:路程較遠,建議自駕前往;附近公交車站:鹽田三村
文案 | 白
攝影 | 一大口
設計 | domo 阿枝
吃貨們都在看
▼
深圳首家婚紗咖啡廳來了,要先穿過教堂
1㎡的麵包檔,開了16年,凌晨3點來買還是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