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不輟初心在 耄耋之年志彌堅——「老書記」張萬義

2020-12-25 中國張掖網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 >> 臨澤 筆耕不輟初心在 耄耋之年志彌堅——「老書記」張萬義 來源:中國張掖網    0 人參與互動 2019年10月10日 09:57

  一萬多個日日夜夜、上千冊黨性教育書籍、200多萬字學習筆記……暑往寒來,年逾八旬的老黨員張萬義一如既往地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筆耕不輟撰寫筆記,堅守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

  今年87歲的張萬義是臨澤縣板橋鎮壕窪村五社村民,曾先後擔任壕窪村聯合社長、壕窪二村村主任、支部書記等職務。1988年7月,張萬義主動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踏上了一條堅守信仰之路。在職期間,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工作,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真誠奉獻。1991年離職後,他依舊沒有降低對自己的要求,總是能夠站在老共產黨員的視角關心國家大事,關注黨的建設和社會發展,村裡人都親切的稱他為「老張書記」。

  堅持學習3小時、撰寫學習筆記、練習毛筆小楷10頁,這是張萬義每天的「必修課」。年紀大了視力不好,他就隨身攜帶放大鏡方便閱讀;手裡的書看完了,他就找鄉村振興幫扶幹部和鎮村幹部借閱;偶爾因病因事外出耽擱了學習,他回家後必定補上……幾十年來,政治理論學習猶如他的精神食糧,風雨不改。

  在張萬義陳舊的書桌上,除了《黨的建設》《求是》《黨建文匯》等書籍,還有一本不知翻了多少遍的黨章。「雖然我年紀大了,也已經退休,但思想上絕對不能滑坡,要給年輕人做個榜樣,也為黨組織繼續貢獻一份心力,對得起黨員身份。」說到動情之處,張萬義幾度哽咽。

  在壕窪村,老黨員張萬義年復一日堅持學習的事跡幾乎無人不曉,「張萬義同志87歲高齡了還在持之以恆的學習,這種精神真的難能可貴,是我們年輕黨員學習的榜樣。」板橋鎮壕窪村十社村民魏開廣說。

  每月召開的「黨員固定活動日」,只要接到通知,張萬義就會積極參加,極少缺席。由於腿腳不方便,推著輪椅去村委會的他總要比別人早出門一小時,即便如此,他也從未遲到。偶有通知不到的情況,他就積極和村上聯繫詢問,即使有事外出,他也能按時向組織請假,說明去向。閒暇之際,他總是積極為本村其他黨員講解黨的政策理論,為黨總支搞好學習教育出謀獻策,時刻彰顯著一名老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本色。多年來,張萬義屢次被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並於2016年獲得了縣老乾局、老齡委和電視臺聯合授予的「餘熱生光輝、增添正能量」幸福和諧健康老人榮譽稱號。

  「張萬義同志幾十年來為我們村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雖然如今他年事已高,但始終牢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堅持學習黨的方針、路線,了解國家政策,並積極參加組織生活,確實給我們樹立了標杆、起到了帶頭作用。」壕窪村黨總支書記張宏這樣評價張萬義。

  簡樸、親切、認真……這是張萬義留給記者的深刻印象,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雖已到耋耄之年,但是他「活到老、學到老」的優良作風卻始終鮮明。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深深影響著身邊的人。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何為初心不改?我想,當張老回首自己的一生,他可以當之無愧的說,對黨的絕對忠誠就是在年過八旬時依然記得黨旗下的誓言,並在這一生中始終踐行,從未動搖。(蔣蕾)

  

  

 

 

編輯: 王麗蓉

最新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勝利醫院張萬義、潘繼波入選全國老中醫藥專家指導老師、繼承人
    張萬義博士和潘繼波  大眾網東營12月14日訊 近日,喜訊傳來,振奮人心。勝利醫院首席醫療專家、老年病醫院院長張萬義博士成為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勝利醫院中醫科的副主任醫師潘繼波成為學術繼承人。
  • 舒巧:我的老書記
    任務落在了老書記頭上。這是他第一次整我。那個批判會開得不是很成功。雖然老書記辛苦地營造會場氣氛,苦口婆心嘮叨一大篇,遺憾的是我始終不得要領。也怪與會者對會議的期望值太高,當時人們心中的「反革命」是和「殺人犯」差不多的。這樣我就不能說雨果、莎士比亞什麼的,但又說不出別的驚人材料,會場很快困頓鬆散。老書記著急,其實我也著急,很想能幫得上老書記。
  • 「老書記」的葬禮
    華西村的一位幹部說,喪事簡樸,不僅因為老書記一貫低調,也因為「他老人家考慮到黨中央正提倡節儉」。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吳仁寶也顯示了他與時俱進的政治智慧。這恰是吳仁寶做大華西村的密碼之一。在後吳仁寶時代,華西村是否仍能具有這樣的能力?
  • 耄耋之年 戴明賢筆耕不綴
    戴明賢在安順老宅  中新網貴州新聞7月11日電 題:耄耋之年 戴明賢筆耕不綴  作者 趙萬江 曾雪梅  2018年初,83歲的戴明賢與多名作家共同創作的約170萬字的《安順城記》交稿到出版社,預計年內出版發行。
  • 復興村的「老書記」們都去哪了?
    復興村有一群「敲得開門、說得上話、辦得成事」的老書記,為發揮老黨員、老幹部餘熱,架起黨和群眾的連心橋、幸福橋,8月31日, 復興村黨總支組織召開「復興村老書記工作室」成立大會。鎮黨委副書記吳潔、副鎮長金偉出席會議,復興村黨總支書記戴蘇林、第一書記毛偉,鎮組織辦相關負責人以及老書記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會議,會議由副鎮長金偉主持。復興村黨總支書記從老書記工作室為何成立、如何開展工作兩個方面,介紹了老書記工作室的籌備情況以及今後的運行模式,著重強調了「12345」工作法。
  • 「睦鄰·老書記工作室」讓優良傳統薪火相傳
    9月19日上午,全省首家老書記工作室內,55歲的老書記孫方珍給社區黨員和兒童說起了鐵麵包拯廉潔奉公、鐵面無私的故事,圍在一旁的學生們聽得入了迷。   「以前只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沒想到在合肥還有吃冰心無絲藕的習俗呀,真是長了知識。」轄區的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品嘗著社區志願者們製作的「冰心無絲藕」。
  • 伊川「老書記調解室」化解群眾煩心事
    記者黃紅立 通訊員 周中強 趙偉「工作中有了難題找『老書記』幫一幫,生活中有了苦惱找『老書記』聊一聊!」在伊川縣,群眾口中的「老書記」,不是哪位姓張或姓李的老書記,而是該縣打造成立的「老書記調解室」。今年以來,為適應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情況新變化新要求,積極支持老幹部繼續發揮引領、帶動、示範作用,伊川縣以單位退休或退居二線的原黨組織領導為主,探索打造成立「老書記調解室」,用「傳」「幫」「帶」三字工作法,搭建引領帶教、經驗交流、服務群眾的新平臺。「傳」字上做文章,「老書記調解室」成為改進作風、推動工作的「分享堂」,政策方針的「傳達室」。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什麼意思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歲。「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齡稱謂中的一種,古時對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  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耄,形聲字,上形下聲,本義為年老,音"冒";而耋,形聲字,本義也為年老,泛指老年,音"迭"。
  • ...初心映芳華 榮光助薪火——富陽區開展退職村幹部榮退儀式
    」老書記顧問團成立暨退職村幹部榮退(交接)儀式。   憶初心,不忘來時路   大會以影像的形式,回顧了萬市鎮新民村、槎源塢村、白馬村3名退職村書記近20年來,紮根偏遠農村,用責任、擔當、奮鬥扛起新農村發展的艱巨任務。
  • 信陽農林學院王景晨:耄耋之年初心彌堅,稻花香裡笑說豐年
    第一次看見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重點學刊上讓王景晨從事科研、致力於農業農村的初心更加堅定。1977年,在一次農村實踐活動中,王景晨在農戶的大豆田裡發現了大豆突變株,經過5年時間的苦心選育,培育出了息豆一號,得到省農業廳的認可。次年,息豆一號便在沿淮兩岸推廣種植。
  • 「老書記」傳幫帶,新思想薪火傳|河南伊川:「三字」工作法搭建服務...
    老書記調解室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工作中有了難題找『老書記』幫一幫,生活中有了苦惱找『老書記』聊一聊!」在河南省伊川縣,同志們口中的「老書記」,不是哪位姓張或姓李的老書記,而是該縣今年來打造成立的「老書記調解室」。
  • 大江大河:老書記上吊事件的發展,已註定了雷東寶日後的結局
    在最近的劇情中因四寶魏為向東寶討要官職,輸說出老書記在管理磚窯期間貪汙儀一事,雷東寶向老書記求證,在得到答案以後他決定和老書記私下解決要求老書記把錢補上,離職回家養老,。這樣的處事還算妥善,卻不曾想被老書記的兒子一鬧,所有人都知道了老書記在磚窯貪汙的事,為了管理,整治不良風氣,大家一致要求要徹查貪汙事件,卻得到了老書記上吊自殺的消息,頓時小雷家村炸開了鍋,都說老書記一輩子為村裡奉獻,奉公廉潔不可能貪汙,是雷東寶比逼死了老書記。
  • 大江大河楊爍小包總再上身,小機靈讓老書記上套,背後想好鬼主意
    對於楊爍飾演的這個雷東寶的人設,大家其實已經能夠猜出一二了,基本就是看著耿直,實際小點子特別多的類型,楊爍之前在《歡樂頌》的小包總就是這樣的性格,這次的雷東寶完全就有一些小包總上身的感覺,其中一段關于田地聯產承包的問題上,老書記就中了他的套,雖然看著是順應老書記的意思,但其實背後已經動起了小心思。
  • 八中故事匯|謙和為人,勇於任事——我所知道的譚謙益老書記
    我估計,譚謙益老書記的父親,即便不是書香世家出身,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地方鄉長,所以才會給自己的兒子,取這麼一個期許很深的名字。從2003年出任八中黨委書記到2011年的八年期間,譚謙益老書記在八中老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與很多老師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也因此,不少人希望我能夠寫一寫他老人家。老書記自己是文章高手,我很怕寫不出寫不好,因而躊躇。同事們說:老書記大度得很,你只管寫,好不好他都不會計較。
  • 【校園新聞】傳承仁寶精神,踐行核心價值,實現中華夢想 ——華士實驗中學「仁寶中隊」祭掃緬懷吳仁寶老書記
    2016年3月18日,恰逢華西村吳仁寶老書記逝世三周年祭日,華士實驗中學新一屆「仁寶中隊」在華士實驗中學趙愛民校長、分管德育校長、工會陳榮琪主席的帶領下,前往華西幸福園的仁寶閣舉行了一次特別的中隊活動——祭掃緬懷吳仁寶老書記。上午9:15,隊員們乘車從學校出發。到達目的地後,隊員們安靜有序地步入仁寶閣,懷著深深的敬意依次向老書記雕像敬獻了花籃和一朵朵潔白的菊花。
  • 奔騰歲月:風物長宜放眼量,超美美姿競爭老書記一句話點醒眾人!
    面對兩家服裝廠這樣的情況,當地政府的領導,老書記出面,說了兩句話,可以說點醒了眾人,只是肖雄依舊執迷不悟,這也為超美未來的發展買下了禍根。老書記是這麼說的:「風物長宜放眼量,競爭是手段,發展才是目的。」對於老書記的話,周小強表示很認同,因為美姿一直都是在被動應戰,並沒有主動出擊,所以如果能和平相處自然是對雙方都有利。
  • 【不忘初心 永跟黨走】走在希望的河坎上
    恩施州文體新廣局微信公眾號從今日起推出「不忘初心  永跟黨走」主題實踐活動心得體會。作者:劉俐萍(州文體新廣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5月26日,大雨,我帶著局裡的年輕人,驅車到鹹豐縣活龍坪鄉河坎上村開展「不忘初心.永跟黨走」的活動。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耄耋這兩個字你認識嗎?
    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齡稱謂中的一種,那麼你知道耄耋之年是多少歲嗎?小編就來告訴你,耄耋就是泛指古代80歲的老人,耄耋這兩個漢字小編估計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會念,這兩個字念(mao die)。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啊,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 「餐飲行家」耄耋之年著書《饌事留痕》首發式在京舉行
    《饌事留痕》作者劉達華先生半生心血濃縮20餘萬字精華劉達華先生今年83歲,年輕時就喜愛寫作,半生與餐飲結緣,筆耕不輟。在本書後記《我的真情告白》中,劉達華是如此評價自己的:「雖已耄耋之年,仍然壯心不已,依然像年輕人那樣活躍於各種活動現場,樂此不疲,精神倍兒足。」在京城餐飲業界,有媒體圈記者說他是餐飲行家,無論是活動策劃、現場拍攝,還是與年輕記者打交道,他總能與潮流合拍。
  • 耄耋之年再回首(四):西口之路
    四興莊村的故事(五):殤四興莊村的故事(六):軼事四興莊村的故事(七):大場面四興莊村的故事(八):夜戰四興莊村的故事(九):水井四興莊村的故事(十):發小耄耋之年再回首(一):求學之路(上)耄耋之年再回首(一):求學之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