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臺灣,趕走荷蘭人,鄭成功到底是如何攻陷熱蘭遮城的?

2020-12-15 響說歷史

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明朝末年,臺灣被荷蘭殖民者佔領。鄭成功率領南明軍隊進入臺灣驅逐荷蘭人。在跟荷蘭人作戰的時候鄭成功遇到了一塊難啃的骨頭,那就是熱蘭遮城。

為什麼說熱蘭遮城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呢,這座城市是荷蘭人在臺灣修建的堡壘,不僅城牆堅固,設施齊全,還有強大的外圍火力,鄭成功率領的船隊對於荷蘭人猛烈的攻擊,讓荷蘭人躲在熱蘭遮城城中不敢出來,而鄭成功的船隊也不敢冒然去攻打。

雙方對峙的情況下就要打持久戰了,荷蘭人躲在熱蘭遮城城中,而鄭成功就將這座堡壘給圍困起來,看誰能熬得過誰。鄭成功大軍圍困熱蘭遮城許久,開始糧草供給供應困難了。所以不少人勸說鄭成功趕緊撤軍,一旦軍隊斷糧,後果不堪設想。但是鄭成功卻不這麼認為,他讓圍城的士兵們在城外開荒種田,不是說糧草無法供應嗎,那就自己種地自給自足。

在當時的臺灣,老百姓備受荷蘭人的欺壓,知道鄭成功來收拾荷蘭人,立刻給予充分的支持,很多老百姓幫助士兵們一起開荒種田,不久之後糧食豐收,鄭成功的軍隊再也不用擔心糧草問題了。

而躲在熱蘭遮城中的荷蘭人只能躲在城中等待救援,而荷蘭的外圍前來救援的軍隊來一撥被鄭成功打走一撥,幾次下來之後就再也無人敢來救助熱蘭遮城了。熱蘭遮城被圍困了九個月,在糧草充足的情況下,鄭成功展開對熱蘭遮城的猛攻,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荷蘭人只好投降。不久之後,荷蘭人便離開了臺灣,被荷蘭人佔領了幾十年的臺灣終於被收復。

相關焦點

  • 臺灣是何時淪為荷蘭殖民地,又是何時收復的?
    1622年,荷蘭專門經營亞洲殖民地貿易的東印度公司企圖在我國東南沿海建立貿易據點,以打開對華貿易的大門。4月,荷蘭出動艦船遠徵中國,在進攻澳門失敗後,艦隊轉向澎湖,並在7月登陸並佔據了澎湖。1624年,明軍出兵收復了澎湖,荷蘭人轉而撤離到臺灣。
  • 1661年,鄭成功如何收復臺灣
    一些海島上的人被他們殺光,就成無人島。因此,荷蘭的總督科恩,便得到了一個「班達屠夫」的綽號。葡萄牙國小人稀,又不太會經營,在荷蘭人的擠壓下,慢慢讓出了小霸王的地位。他們被從日本趕走,他們的馬六甲要塞被荷蘭人攻佔,活動的通路被切斷,香料生意的壟斷權落到了荷蘭人手裡。荷蘭人在亞洲活動,怎能繞得開中國?
  • 1652年郭懷一起義: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前哨
    正當城內擾攘漸歸平靜之時,他又領著另外6人回到城中,大員原本祥和的節日景象,被這急急忙忙趕來的7個人瞬時打破。17世紀荷蘭人銅版畫中的大員城(熱蘭遮城)這個渾身是泥的人叫郭苞,是一個村落頭人。他從赤嵌附近的甲螺村趕來,並聯合大員城外另外6個村落長老告知荷蘭人,甲螺村的郭懷一準備在中秋起事,推翻荷蘭人的統治。
  • 一位荷蘭翻譯官的謊言,促使了鄭成功收復臺灣
    而鄭成功之所以能夠信心滿滿,是因為一個叫何斌的人帶來了一份臺灣地圖。1、何斌何許人何斌,鄭成功的福建老鄉。其際遇與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相似,都是信了洋教之後,給紅毛洋人當翻譯官。不同的是,鄭家在島外致富,而何家在島內。何斌的父親也是給荷蘭人做翻譯工作,靠工資吃飯,本來日子還應過得去。
  • 史景遷弟子寫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本可獲勝
    [摘要]1662年初,經過九個月的激戰,鄭成功帶領手下將領戰勝了如日中天的荷蘭人,拿下了臺灣。鄭成功是如何做到的?史景遷弟子歐陽泰的的專《1661:決戰熱蘭遮》詳盡地敘述了這一過程。1624年,荷蘭在臺灣南部海岸修建了熱蘭遮城堡,臺灣也逐漸發展成為荷蘭最富有的一座殖民地。而這時,在與清朝對抗中遭遇挫敗的鄭成功也將目光瞄向了臺灣,他將成為荷蘭人在遠東最強勁的對手。1662年初,經過九個月的激戰,鄭成功以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帶領手下將領戰勝了如日中天的荷蘭人,拿下了臺灣。鄭成功是如何做到的?
  • 收復臺灣的見證者——臺南赤崁樓
    當時已有一些倭寇、海盜,以臺南為基地掠奪附近海域,明朝廷幾次派兵討伐,也開啟了漢人往臺灣移民的歷史。公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臺灣,於大員港建立奧倫治城,後更名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並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歷史是如此巧合,這一年正好是38年後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日本平戶出生的那一年。
  • 專為收復臺灣而生的大英雄,這座城堡是他在臺灣的家
    荷蘭人最初在一鯤身只建立了一座簡單的砦城,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後來不斷擴建加固,以荷蘭執政的門閥「奧倫治」(Orange)為名,新建規模宏大的「奧倫治城」,1627年以荷蘭行省名熱蘭省改建命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成為荷蘭人殖民統治臺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 你不知道的歷史,臺灣差點被康熙賣給荷蘭
    鄭成功驅逐佔據臺灣的荷蘭,被大家視為民族英雄。然而有關歷史專家研究發現,鄭家軍與荷軍交戰前後,清朝並不急著收復失土,包括康熙皇、殲滅鄭家軍的施琅,都曾想將臺灣還或賣給荷蘭。鄭成功聯荷抗清沒談成1662年2月,荷蘭人被鄭成功驅逐出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後,極想再佔領臺灣。1663年,荷蘭艦隊司令出海率領16艘戰艦,配置424門大炮、2000多名士兵,與靖南王耿繼茂、福建總督李率太籤了一份聯兵攻打鄭成功的協定。雙方聯手攻的打鄭成功,事成後將臺灣給荷蘭。
  • 參觀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收復了被荷蘭侵略者侵佔38年的臺灣,臺灣人民尊他為「開臺聖王」。1962年2月1日,在鄭成功收復臺灣300周年的時候,鄭成功紀念館在鼓浪嶼日光巖景區建成。 鄭成功紀念館是海內外最大的鄭成功文物文獻收藏中心和研究基地,全館分7個部分,展出文物、資料、照片、雕塑和模型300餘件,系統地展示了鄭成功的生平事跡,以及他為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而英勇奮鬥的歷程。
  • 鄭成功收復臺灣時的中荷軍隊實力對比
    鄭成功從金門料羅灣出發,在澎湖暫駐之後,利用對水文的熟悉,趁著漲潮避過荷蘭人的封鎖,穿越海上險隘鹿耳門,成功登陸臺灣。此時臺灣有荷蘭士兵1500人。抵達臺灣之後,鄭成功首先通過切斷水源的方式,迫降了荷軍要塞赤嵌,大致與此同時,和荷軍之間爆發了北線尾會戰。
  • 鄭成功為何能打敗荷蘭人
    比如,殖民當局極為有限的兵力、東印度公司上級愚鈍的決策、海上變化莫測的天氣、關鍵時候掉鏈子的荷軍指揮官,再加上鄭成功本人高明的政治手腕,偶然或必然都扭動了歷史走向,共同成就那段國姓爺收復臺灣的佳話。 失算的荷蘭當局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活動。
  • 妙用氣候出奇兵:鄭成功妙用地理知識擊敗荷蘭殖民者
    1662年,由於鄭氏家族與荷蘭殖民者的商業競爭矛盾激化,再加上鄭明軍隊抗清的處境日益艱難,鄭成功決定揮師東進,收復臺灣。在發兵時間的選擇上,鄭成功選擇在農曆3月23日出發。鄭成功選擇這個點發兵有其用意。表面上看,春末夏初的盛行風向是東南風,鄭成功從大陸出發進攻臺灣是逆風航行,荷蘭人基於這一點認識而對鄭成功在夏季進攻疏於防範。
  • 血與火,鄭成功收臺灣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1644年滿清入關後,大明滅亡,鄭芝龍降清,被帶到北京,為清政府所軟禁,他一手打造貿易軍事系統全線崩潰,荷蘭人看到這種情況開始獨霸臺灣。荷蘭人在臺灣修築兩座堅固的城堡,分別是熱蘭遮城與赤嵌城。荷蘭在島上的駐軍有兩千人左右,武器裝備非常精良。
  • 明朝治理時期臺灣行政區劃
    1624年,荷蘭佔臺。1625年,荷蘭購買赤嵌一區。建築熱蘭遮城(即赤嵌城,臺灣城)。1626年,西班登陸雞籠,修建聖薩爾瓦多城。1629年,西班牙在淡水建築聖多明哥城(淡水城,當地居民稱紅毛城)。1634年,荷蘭熱蘭遮城完工。1642年,荷蘭逐出西班牙人,佔領臺灣北部。1644年,改聖多明哥城為安東尼堡(仍稱紅毛城)。
  • 鄭成功的偉大,連日本人也蓋章認證!
    他傳令各港,並通告東西各國,不準到臺灣與荷蘭人通商,就這樣封鎖了兩年,搞得荷蘭殖民者狼狽不堪。公元1661年正月,鄭成功決定出兵收復臺灣。二月,鄭成功率領將士數萬人,大小船隻數百艘,從廈門出發,渡過臺灣海峽,先後進攻荷軍據地「赤莊城」和「熱蘭遮城」。荷蘭殖民者憑藉堅船利炮和堡壘負隅頑抗。
  • 略談明末清初荷蘭對中國臺灣的侵略
    雖然直到1648年西班牙才正式承認荷蘭的獨立,但是,荷蘭自從獨立起,就迅速走向了霸權。最早,1624年,荷蘭開始侵略中國臺灣。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開始侵入南臺灣,時間長達38年。在其中,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臺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 也不看看我們四次收復臺灣的歷史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二回「馬車夫」竊據寶島鄭成功揚名中華17世紀初,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殖民者,開始打起臺灣的主意。清世祖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3月23日,鄭成功率大小戰船200餘艘,軍士2萬5千人橫渡臺灣海峽。船隊抵達臺灣西部海港鹿耳門,適逢漲潮,鄭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陸,經激烈戰鬥,佔領了海邊陣地。鄭成功採取先殲小股之敵、後殲大股之敵的戰略戰術,先將赤嵌等小城市拿下,又分派精兵勇將駐紮海岸,巡邏海上,嚴陣以待,以攔截從海上來的荷蘭援兵。繼而揮師熱蘭遮城。
  • 380年前的渡海之戰——第三集:鄭成功佔領澎湖島 巧渡鹿耳門
    鄭成功佔領澎湖群島 巧渡鹿耳門,打得荷蘭人接連失敗  鄭成功在醞釀、討論收復臺灣的過程中,也儲備糧餉,練兵造船,偵察敵情,在物資上、精神上作了周密充分的準備。他的作戰方針是:首先收復澎湖,作為前進基地,然後乘漲潮之機,通過鹿耳門港,於臺江實施登陸作戰,並切斷臺灣城與赤嵌城兩地荷軍的聯繫,分別予以圍殲,再收復臺灣全島。
  • 近代中國經典戰役之鄭成功收復臺灣,明朝最後的輝煌
    鄭成功準備收復臺灣的消息傳到臺灣後,荷蘭殖民者大為驚恐,為了阻止鄭成功的進攻,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首先從爪哇島向臺灣增兵600人和艦船數艘使駐臺灣的荷蘭軍總兵力達到了近3000人,還擁有「赫克託」號、「斯格拉弗蘭」號等多艘戰艦,同時在臺灣各城堡都儲備了大量糧食、武器彈藥及其他軍需品,以利於長期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