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大兒子與她不親近。媽媽上班後會和孩子關係疏遠嗎?

2020-08-17 果味童年時光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聽她說:「大兒子與她不親近。」原來她是一位雙胞胎母親,生了兩個兒子。孩子小時候自己照顧不過來,小寶留在自己身邊照顧,大寶送到奶奶家照顧。直到上幼兒園大寶才回到媽媽身邊,感覺和她的相處有些的隔閡。

可能因為之前一直沒和大寶一起生活!現在他已經上小學了,母子間的互動仍然讓她覺得沒有和小寶之間來得自然。大寶與奶奶相處的更放鬆,更親近。她常常會對小寶沒有壓力的說教,對待大寶卻要小心呵護,觀察大寶的情緒變化,了解他在想什麼。因為要上班還要照顧孩子,她能給孩子的時間有限。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擔憂呢?媽媽上班後會和孩子的關係疏遠嗎?其實你不用難過,只要做好以下幾點,孩子自然與你親近。

讓寶寶了解自己的處境

寶媽要工作上班之前,提前告訴寶寶自己要出去工作。可以這樣告訴寶寶,例如:掙錢後可以給寶寶買愛吃的食物、漂亮的衣服和好玩的玩具。寶寶想不想要呢?媽媽去上班只是短暫的離開寶寶一會,晚上就會回來陪寶寶。媽媽仍然愛寶寶,會一直想著寶寶,好不好?

讓寶寶了解去工作只是短暫的分離,你仍然愛著寶寶,很快就會回來陪寶寶,讓寶寶了解你的處境。這樣不但能促進母子關係,還能讓媽媽有更大的動力面對更多的問題。

每天抽出固定時間高質量陪寶寶 

寶媽最好能找一個時間穩定的工作,這樣下班後才能有時間和精力高質量的陪伴寶寶。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與寶寶交流,一起講故事、做遊戲。才能不讓母子關係疏遠。

多鼓勵、多溝通

寶媽上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或煩心的事,如果這時遇到寶寶犯錯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和寶寶發脾氣,耐心地糾正寶寶的錯誤,告訴他正確的做法。

當你回到家,寶寶向你炫耀自己新學會的知識或技能時,例如:新學會一首古詩,原來搭不好的積木,現在能擺得很高很漂亮,你就要及時的誇讚寶寶,給予適應的鼓勵。得到你的認同,寶寶會更有成就感,也會更依賴你。

有時間多照顧寶寶日常生活

平時下班,親自餵寶寶吃飯,給他準備好喜歡吃的食物。晚上睡覺前給寶寶講故事,哄寶寶安然入睡。周末休息帶寶寶去戶外遊玩,都能很好地增加親子關係。

與寶寶進行互動

寶媽每天都要要多抱抱寶寶,根據寶寶的喜好,選擇他喜歡的衣服。多讓寶寶說一說一天裡都做了什麼事,遇到哪些開心不開心的事。教寶寶怎樣正確處理遇到 的問題。了解寶寶的喜好,讓寶寶能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和重視。

寶寶需要我們照顧,只有嬰幼兒的這幾年,寶媽上班後會很辛苦,但也不能疏忽與寶寶的關係。等寶寶長大上學能自己獨立後,你再來關心,孩子也許不會需要了。不管我們在不在孩子身邊,都要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


果味童年時光與你一起分享生活中實用的育兒的知識。喜歡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一位雙胞胎母親說,大兒子與她不親近,原來是這個原因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聽她說:「兒子與她不親近。」原來她是一位雙胞胎母親,生了兩個兒子。孩子小時候自己照顧不過來,小寶留在自己身邊照顧,大寶送到奶奶家照顧。直到上幼兒園大寶才回到媽媽身邊,感覺和她的相處有些的隔閡。
  • 孩子為什麼長大後會與媽媽疏遠?媽媽做好預防,切忌出現幾個行為
    兒子覺得媽媽的思想太守舊,太無知了,雖然嘗試了很多次溝通,但是看到媽媽一點轉變的意思都沒有,兒子也就放棄了,開始了無聲的對抗,拒絕跟媽媽溝通,越來越疏遠媽媽了。孩子為什麼長大後會與媽媽疏遠?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孩子最需要理解,鼓勵和支持的時候,媽媽並沒有及時地響應孩子的需求,所以才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隔閡。那麼想要孩子長大後不疏遠自己,媽媽需要做好哪幾方面?
  • 媽媽的4種做法,會讓親子關係疏遠,有些「為你好」孩子承受不起
    親情是天生的血緣關係,也在於後天的相互磨合,因此孩子和媽媽的關係不會一直不變。可能越來越好,或許長大後疏遠了。長大後去外省的女兒史女士只有一個女兒,多年來,她和丈夫一起工作努力經營這個家。史女士付出的更多,她不僅上班還要負責女兒的教育。
  • 媽媽的4種做法,會讓親子關係疏遠,有些「為你好」孩子承受不起
    從嬰兒到幼年,再到青春期直至成年,幾乎是媽媽對孩子的照顧最多。親情是天生的血緣關係,也在於後天的相互磨合,因此孩子和媽媽的關係不會一直不變。可能越來越好,或許長大後疏遠了。史女士付出的更多,她不僅上班還要負責女兒的教育。
  • 孩子不親近媽媽怎麼辦
    爺爺奶奶帶孩子是中國很多家庭的普遍現象,由於現在社會生活壓力增大,養孩子的壓力也不斷增大,所以很多媽媽生了孩子沒多久就急於工作,甚至有的孩子才幾個月媽媽就要去工作了,孩子只好讓老人幫著帶,有些是就在附近工作,有些要遠赴他鄉,這時候媽媽都會擔心孩子會變的不親媽媽了,甚至不認識媽媽了。其實如果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媽媽經常不在身邊確實會變的疏遠媽媽。
  • 孩子長大後逐漸跟媽媽疏遠,別怪孩子了,都是家長的「因果關係」
    家長們,尤其是經常陪伴孩子的媽媽們,心裡會很不平衡,自己花費了那麼多心思,用老一點兒的話形容,就是「一把屎一把尿」地將孩子拉扯大,等孩子自己成熟了,就不想聽媽媽的話,還逐漸疏遠媽媽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會越來越濃。有些時候,家長和孩子站立的角度不一樣,對待同樣的問題,看法就會不同。
  • 為啥孩子越長大和媽媽越疏遠?這4種媽媽,自己種的因卻渾然不知
    今日話題:為何有些孩子長大了反而卻和媽媽疏遠了?很多家長會抱怨自己的孩子是越是長大越有主意,父母的話基本都聽不進去,而且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教導,在孩子看來都是沒用的嘮叨。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越來的和父母疏遠,甚至不願意和父母說話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有些父母會有這樣的感覺呢?一般來說是因為這些原因,家長們要自省一下。
  • 孩子長大後為何疏遠媽媽?多半是這兩種經歷造成的,媽媽是主導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家長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與媽媽存在著更切密切的關係。很多得到媽媽寵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會與媽媽的關係特別地和諧,特別地親密,但也有一些孩子長大之後與媽媽慢慢地疏遠,與媽媽特別地不親。
  • 以下類型的孩子,長大會跟媽媽越來越疏遠,寶媽不想中招早預防
    文|好孕姐都說母子連心,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小時候,孩子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媽媽」。等到孩子長大後,媽媽更是家的象徵,有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可是,有些孩子,卻越長大越跟媽媽疏遠。有些孩子,從小就被迫與媽媽分開,等他們長大後也會跟媽媽親近不起來。就像現在很多寶媽外出打工,把一兩歲,甚至幾個月大的孩子交給老人帶,平時不怎麼回來看孩子,也不關心孩子。這種只生不養的媽媽,對孩子缺乏陪伴,孩子長大後自然會越來越疏遠媽媽。②被媽媽打罵到大的孩子媽媽本應該是孩子內心最溫柔的港灣,但是有些媽媽卻是孩子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 這三種類型的媽媽,將來很容易讓孩子疏遠,對照看看其中有你嗎?
    導讀:這三種類型的媽媽,將來很容易讓孩子疏遠,對照看看其中有你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三種類型的媽媽,將來很容易讓孩子疏遠,對照看看其中有你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嬰兒會認錯媽媽?若想孩子與自己親近,寶媽需親自做4件事
    之前看到一位寶媽黃女士的擔憂,她的寶寶個月,出月子後姑姑開始帶孩子一直到現在。★ 依賴和歸屬感的差別小嬰兒表現出喜歡別人,不代表他疏遠媽媽,而是因為對照顧他的人有依賴感,比較粘著他。而他只要看到媽媽就夠了,這是安全感和歸屬感,兩種感情有差別。
  • 長大後和媽媽疏遠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經歷,現實很戳心
    當孩子長大之後,很多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長大之後就不親媽媽了,感覺對媽媽很陌生,從而會疏遠媽媽。特別當他們去學校住宿的時候,你多打兩個電話他們都會覺得厭倦,也不愛回家,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孩子叛逆的表現。其實這跟孩子小時候的經歷還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千萬別給他們造成心理「陰影」。
  • 長大後和媽媽疏遠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2種經歷,讓人心疼!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家長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與媽媽存在著更切密切的關係。很多得到媽媽寵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會與媽媽的關係特別地和諧,特別地親密,但也有一些孩子長大之後與媽媽慢慢地疏遠,與媽媽特別地不親。
  • 為何孩子小時候跟媽媽親近,長大卻變疏遠?多半是你年輕時種的因
    媽媽犯了這幾個錯,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離心1、強勢人們都說,媽媽是孩子夢中的溫柔鄉,但是強勢的媽媽,對孩子的童年來說簡直是陰影這類媽媽總喜歡以愛之名來對孩子的生活進行各種幹涉,小時候幹涉孩子的喜好、交友,長大後幹涉他們的工作、婚姻,只要孩子表現出一絲的不情願,就會說一不二的要求他們按自己的標準做。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和媽媽疏遠了,這2種媽媽,自己種的因卻不自知
    但如果從小生長在缺乏溫暖的環境中,會導致他們的身心都收到很大傷害,他們平時的行為方式也會比較負面。朋友麗麗因為平時工作繁忙,經常要出差,因此她一直將兒子交給老人照顧或是讓孩子獨自在家。孩子小時候最依賴的就是媽媽,在最想念媽媽的時候,卻總是得不到溫暖。
  • 為何孩子喜歡對媽媽發脾氣?知道原因後,媽媽表示很欣慰
    文/樂樂媽(本文是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和分享)當孩子出生後,陪伴孩子最長時間的基本上都是媽媽。不管是餵奶,換尿布,洗澡等等,媽媽能做的,基本上都會親力親為,所以孩子和媽媽關係更加親密,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就會比其他親人多。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很多媽媽會發現,自己不在的時候,孩子不哭不鬧不發脾氣,情緒好好的,但是媽媽一出現,孩子就會哭鬧有情緒。
  • 有這3種特徵的媽媽,女兒長大後很難和你親近,很現實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女兒和媽媽最親,但是這句話放到我們小區黃阿姨的身上,那真是一點都不合適。黃阿姨前幾年剛剛退休,家裡有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女兒,就在我們本市上班,可黃阿姨的女兒寧願在外租房,也不願意住到家裡,原因就是她從小就和黃阿姨不親近。
  • 當孩子說「我不喜歡爸爸」時,聰明的媽媽往往會這樣回答
    1爸爸永遠都在忙忙著上班、忙著 應酬、忙著打遊戲……每當孩子圍上來主動找爸爸的時候,這類爸爸永遠只會說:「爸爸現在很忙,你去找媽媽」又或者是「爸爸下次陪你玩,你自己去玩」等等這類理由,甚至還有一些爸爸會斥責孩子,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害怕爸爸。
  • 長大後疏遠媽媽的孩子,有幾個相似點,多半是你年輕時種下的禍根
    都說「血濃於水」,本應該跟媽媽親近的孩子,隨著不斷長大,卻是越來越疏遠、冷漠。我姐姐嫁人,她就一句話:「這婚事我不同意,以後後悔了別來找我,也別怨我。」我考大學那年,她也是一句話:「你喜歡什麼就報考什麼,不用問我。」結果現在,姐姐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最恨的就是媽媽,我一想到她說的那些話,也是喜愛不起來。
  • 為什麼孩子長大卻和媽媽疏遠了?是這幾種媽媽為自己種下的「因」
    最近很多父母都在抱怨,為什麼自己把孩子養大而孩子卻漸漸和自己疏遠了,尤其是孩子和媽媽的關係變化得更加明顯,從小時候喜歡撲在媽媽懷裡、和媽媽說悄悄話,到現在越來越不想和媽媽溝通。很多家長都覺得是因為孩子越長大越叛逆了,但實際上媽媽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