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可以說是我們在平常生活當中接觸最多的通勤工具了,而且電動車的普及也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可是關於電動車,一直以來都是飽受爭議。隨著電動車新國標政策的逐漸推進,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改動,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電動車的腳蹬子。明明知道電動車上的腳蹬子是累贅一樣的存在,為什麼還非要推廣呢?專家表示:電動車離不開它!
首先,國家政策規定。雖然我們在之前看到的大多數踏板電動車是沒有腳蹬子的,不過新國標已規定,腳蹬子就是必須要存在的,有了腳蹬子的電動車才能通過新國標的檢測,才能正常上路,如果沒有腳蹬子,那麼就不能合法上路了。
第二,腳蹬子能夠保證你在沒電的時候,還可以繼續行駛。雖然在平常來看,腳蹬子確實是累贅一樣的存在,但是誰都不能保證自己行駛過程中一直有電。如果突然出現沒電的情況把你扔在半路,這時候就可以使用腳蹬子來踩自行車一樣,把電動車騎回家而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第三,能夠保證安全。腳蹬子左右分布平衡,這樣一來能夠增加電動車的平衡感,而且還可以降低風阻,能夠像流線一樣切割迎面而來風的阻力。在加速的時候雖然新國標下的電動車跑得不快,但是也能夠在大風天氣保持電動車的安全和平衡。
當然了,新國標的實施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有人表示,新國標並沒有切合實際的解決電動車的通勤,比如速度不能超過25公裡每小時,這樣的速度對很多人來說並不能滿足實際的行駛的需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一項政策的出臺都需要不斷的試錯,希望新國標以後滿足更多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