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的高考填報志願之自我定位篇,看到有好多人轉發收藏了,謝謝大家的認可,想和大家先隨便聊幾句,我也是從小學,初中,高中,高考,上大學,保研,讀研,轉博這樣一路走過來的,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很多選擇,越往上走,越沒人能告訴我們,該怎麼走,才是最好的。2020年對我也很特殊,從碩士研究生真正轉成為一名博士生,在真正選擇讀博之前,也很糾結,是工作呢還是繼續讀博,這過程中也會遇到困惑,很感謝遇到了很負責的老師,給我很多建議的師兄,也很感謝我的爸爸媽媽,雖然他們很多東西不懂,但有一顆愛我的心,無論我做什麼決定都會支持我。
在這些過程中,有很多陌生人願意在網上分享自己的心得經驗,給我提供了很多信息,我很感激,所以也希望自己可以給別人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但很多時候最終還是要靠大家自己做決定,正如我前邊提到的,認清自己,我想這不僅是高考完需要做的事,我們這一生,都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認識到什麼是自己擅長的,什麼是自己喜歡的,還要學會和自己和解,有些東西奮力爭取可能也達不到,但沒關係,在努力的過程中,我們也一定有所收穫。
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有時選擇遠比努力要重要!
為了不浪費大家的時間,我把填報志願系列化,方便大家有重點的去看。
也方便21屆,22屆學生的家長提前了解,其實這兩年的高考填報志願的方法都大差不差,如果政策上沒有大的變動,這幾篇文章到時候應該也能用上。
其實查分之後才開始考慮報志願就有點稍晚一留給你仔細思考的時間就不多了。最好是高考完之後就開始這項系統的工程。
如果你有針對性的按照我寫的這個系列走下來,時間應該也是夠的。
收集院校和專業相關資料,了解填報志願,看明白學校發的高考填報指南那本書裡的細節,這幾點我認為在高考完就可以著手準備,而且越早越好,之後有時間會整理一下相關材料分享給大家,高考完到分數出來這段時間決不是讓大家用來放鬆自己。高考這場硬仗是到你收到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才算你勝利了!
這一篇我主要針對具體講一下拿到分數後,如何定位自己,如何針對自己的情況合理選擇院校和專業。很多人拿到分數之後,直接去看往年的學校錄取分數,這個是不對的,由於我們的高考錄取是選拔性錄取,再加上每年試題的難度不一樣,參加考試的人數不一樣,招生計劃數量不一樣,所以我們拿到的實際高考分數在填報志願當中參考的意義不大,那應該怎麼看呢?有兩個很重要的指標,排位和線差。
如果你已經了解了,就往下看,如果不懂,可以看一下這篇,裡邊介紹了常用的兩種高考報志願的方法,以及適應於什麼樣的考生。
我認為省排位才是你報考時最重要的參考標準!
再次強調一點,院校和專業的選擇我認為一定要因人而異,要根據你的分數,性格,職業規劃,身體健康狀況綜合考慮。同時也要考慮高校和專業的發展,有些學校是上升趨勢,發展的越來越好,但有些是沒落趨勢。
如果你分數挺不錯的,感覺能夠考上原來的985,211,也就是現在說的雙一流高校,那我建議你優先選擇學校,現在很多企業在招聘時對第一學歷其實是有隱性要求的,咱不談個例,只說這個總體的情況是這樣的。有人可能會說,我不打算直接工作,我想繼續考研,OK,我想說的是就算考研的話也是這樣的,首先雙一流高校本身的保研名額多,其次好的學校在招生時對雙非學校的學生稍微有一點看不上。但你足夠努力,足夠強的時候也是沒關係的,咱這裡就是客觀分析。
關於學校的排名可以根據第四類學科評估結果,網上都能查到。
大的方向就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優於二三線城市,特別是金融計算機等需要實習的專業,大城市更好。除非專業明確,不要去專業性院校,否則你對這個專業不感冒,未來想轉專業找工作都很不好。
未來計劃在家鄉發展,成績又不是太強,可以考慮當地的比較認可的學校。比如山大在山東省可是很有名的,可以和華五相提並論,但放到全國認可度不是那麼高。
這個我了解的學校有限,還得靠大家自己查詢院校的信息。具體到某個院校的問題,建議大家通過院校官網、官微,知乎、貼吧、微博、認識的學長學姐等渠道找相關信息,比如:環境、設施、師資、學風、規章制度、生活條件(宿舍、飯堂、球場)、科研實力、就業和深造情況……你關心的都可以問。
如果想要留學,可以關注QS,THE,US NEWS等排行榜,選擇排名靠前的學校對於之後你申請國外學校好一點。
如果你分數只能夠上普通一本(雙非),二本,專科類院校的話,我個人認為學校這時就不太重要了,你更應該關注專業。
因為除去雙一流高校,其他的學校對你將來就業區別不大,但專業不是。
注重專業的選擇,選你願意學的、技能型的、人才市場有需求的專業。記住千萬別選一些特別看重學校背景的專業。
選一個就業率高的專業就讀,畢業找工作時你就會發現機會很多,即使自己的學校不是雙一流高校,只要你把本事學到手,你就會有不錯的工作。
希望都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學校和專業。
那下一篇我再最後羅嗦一下,在往系統填報的時候你要注意什麼,幫助你儘可能被你想去並且本可以去的那個學校錄取,避免因為失誤而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