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的孩子,或成暴躁少年。教孩子不打架,不如學會這個道理

2020-09-21 孩子王的育兒談彈堂

容易產生衝突的孩子,不合群。

容易打人的孩子,不會溝通,或將來成為暴躁少年

暴躁不安

當孩子急需要一樣東西的時候,他們的狀態是不理智的。

想得到一樣東西,越得不到,他們就會拳腳相加

終歸一點:就是孩子的需求,沒得到滿足

將來的樣子

作為父母一方:「你會告誡孩子,千萬不要打別人,打了別人可不是好惹的。」

孩子答應你說:「好。

這種方式的教導無用的。

當實際情況的到來,連孩子自己也不會想到:我等一下要打他

孩子打不打人,他們打人的動機為什麼會突然冒出來?

這取決於:孩子的需求沒得到滿足

01 分析問題

對於0-6歲的孩子,缺乏自律,缺乏自控力。家長往往會以自己的想法,以要求孩子要做到像大人一樣理智,守規矩,但「冰凍三日,絕非一日之寒」。孩子的規矩得經過反覆練習,養成文明待人的習慣

但對於0-6歲的孩子,有時,可能解決不了主動打人的問題,也解決不了被人打的夙願

例如:小飛是在幼兒園被打的,被人家的水壺刮傷了臉上的皮膚。均是3-4歲的孩子。

現在的樣子

家長開始尋找打人的原因和動機,也無濟於事,在幼兒園裡孩子不會有明顯的訴求

或是你撞了我,我撞了你;


或是你越過了我的桌子;


或是我越過你的三八黃金分割線。

小空間,好相處嗎?

關鍵性的問題是:

  1. 孩子缺乏溝通,不合群;
  2. 性格暴躁,爆開了暴力;
  3. 沒有融入集體,沒有學會友愛。

02 化解打架

推倒上面所說的一切,我覺得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在幼兒園裡孩子公然打架,在老師的眼皮之底下,2個孩子在打架。全班30個人

收到這麼多的學生,很多老師會說孩子打架是正常的事情,以此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化成沒事。

學什麼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第一天來學校,這個大染缸裡有太多的布料,如果全部丟在一起,勢必要讓孩子們一起學會團結、友愛;學會愛自己、愛別人;學會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因此,我覺得學會如何相處,是第一重要的一課,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習提高到新的階段。

愛自己

當兩個孩子開始打架,牽扯到兩方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孩子更會產生心理陰影,甚至厭學,缺乏自信。

有人說孩子不吃飯是世界性難題。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徵和個性發展,同樣需要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愛他人

03 聚焦未來

總結一下:落到最終極的問題點上,除老師需要看好學齡前的孩子之外,讓孩子們不要打架;同時也需要藉助家長的力量,努力地讓孩子學會這個道理:愛自己,也要愛別人。

友好相處

喜歡我說的觀點,您可以點個讚或直接關注我了解更多的育兒內容,再次謝謝您的閱讀與支持。


相關焦點

  • 怕孩子被欺負,又怕孩子暴力,該怎麼教孩子了解打架這件事?
    孩子打架,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面臨的難題,怕孩子出去惹事,又怕孩子被打了還不敢還手,該怎麼把握這個教育的度?其實,我們只需要正確認識孩子打架這件事情,然後再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就能迎刃而解了。有家早教機構曾出過這樣一個事:老師帶領一群孩子做操,圍成一圈躺在地上,有個小男孩比較調皮,扭來扭去,一直在亂動,結果就踢到了對面小女孩的頭。
  • 打架還手的孩子與一聲不吭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不只是一星半點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打架之間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講究以和為貴。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面對孩子打架的時候,絕大多數都覺得要給孩子講道理,但真的要這樣做嗎?有的孩子還在懵懂期,甚至經常闖禍,父母每天都為他們擔憂,孩子闖下的禍,父母就會擔心將來為他們承擔更多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孩子打架是默默的接受還是選擇還手呢?長大後確實有區別,差的不只是一星半點兒。
  • 家長應教會孩子如何解決打架
    我同事的兒子就很老實,在幼兒園老被欺負,我的同事心疼兒子,教孩子要還手,結果孩子下手太重,敲破了同學的腦袋。小孩子不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夠打,一旦造成嚴重的傷害,家長會一輩子內疚和難過。  專家觀點:讓孩子「學會」打架  「打架看似小問題,卻影響孩子性格成長,家長不願孩子當
  • 孩子打架之後,家長怎麼辦?
    孩子與人打架之後,家長們有兩種典型的反應:一種是:教孩子:「別人打你,你就要還手,可不能吃虧啊!」另一種是:孩子打人一頓,家長打孩子一頓。顯然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對的。孩子與人打架,家長首先不要急著評判孩子的是非對錯,而是要給孩子一雙傾聽的耳朵,了解事實的真相。
  • 讓學生學會「打架」
    這個標題誰看了都會驚訝,在我們的觀念裡,「打架」不論怎麼有理,都不該提倡。打架絕不是好孩子,這是我們一貫的理念,但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使我改變了這個看法,《打架與助人為樂》,作者寫了一段孩子小時候在美國的求學經歷,大意是自己孩子上幼兒園,其他孩子先打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自覺有理,也沒有給教師說明打架的原因,其他孩子都說了,正因為孩子沒說結果被罰座,自己怎麼都想不明白。
  • 馨香智慧:孩子總打架鬥毆,惹是生非?蔣長英導師教機智應對
    馨香智慧:孩子總打架鬥毆, 惹是生非?蔣長英導師教家長機智應對蔣長英:《聰慧父母》家庭教育導師;心理撫養倡導者;曾幫助500餘個家庭走出困境,擅長家庭教育、情感、育兒等。如何處理兒童間的糾紛,對於很多家長來講,都是個難題,特別是對於一些獨生家庭的家長來講,孩子捧在手裡怕化了,怎麼培養孩子成了一個大難題
  • 大家討論:男孩到底該不該「打架」?
    今天這節課我們開談談男孩到底該不該打架的問題。男孩打架的事情,讓家長和老師頭疼,尤其是媽媽和女老師,在面對孩子打架的時候,通常由於沒有切身體會而不知從何下手,怎樣教育孩子。從這個角度考慮,對於男孩的打架,就不應該每次都上綱上線,大驚小怪,他們打架的原因也許很簡單,只是本能而已,能淡化處理的一定淡化處理。
  • 當孩子打架,你會怎麼做?
    當然,我也很淡定的面對了這起小小的打架衝突。 只是當孩子打架,我們應該怎麼做?而平時又要做些什麼準備?其實關鍵就一個:別傷害別人,保護好自己。如果父母能把這個觀念真正教給孩子。那就會少很多的衝突和校園欺凌了。
  • 學會「打架」
    3個,甚至打10多個,可是孩子們樂此不疲,這個學期他們還制定了目標:學期末每人至少連續打30個人。 當然,此打架非彼打架,不是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的野蠻行為,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家館的孩子還是挺君子的。我們的打架是雙方帶上拳套、頭盔,做好安全防護,是有準備、有計劃、循序漸進的比拼,是公平、公正、公開展示勇敢、堅毅、智慧的比賽。
  • 「小朋友打我」,教孩子「打架」這事,咱們該提上日程了!
    因為,昨天在小區溜達時,一位孩子的媽媽,特別擔憂地跟我說:「我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一下,雖說打得不重,他也不敢還手,但總這樣也不行啊。」確實如此,打架看似小問題,卻影響孩子性格成長,家長不願孩子當狼,也不忍心孩子當羊,失去自我保護能力。有一次孩兒爸從幼兒園接六六回來,跟我說孩子被一個小朋友打了,故意抓了她的臉。
  • 孩子吵鬧打架不休,家無寧日,父母管教無效?四招助你破除困局!
    玲子的頭痛來自於她不明白孩子打架背後的原因,採取了講道理這種無效的管教方式除了講道理,還有一些無效的管教方式,比如:1、批評一方,偏袒另一方衝突時大人經常批評大的,偏袒小的,把大的孩子看成是欺壓人的斤斤計較的小氣包,把小的孩子看成需要保護的受害者,因為很多大人認為大的應該更懂事,應該謙讓小的
  • 打架「還手」和打架「不還手」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不是一星半點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們做父母的沒辦法全部及時應對。例如孩子和別人打架了,有的孩子被人欺負了,會選擇勇敢的還手,而有的孩子不敢還手,只能默默忍受。面對不敢還手的孩子,父母如何教會孩子解決方法就很重要了。
  • 孩子打架很正常,教育不要死板
    孩子打架也能變聰明打架是一種經驗的積累,不是倡導打架,而是要知道不能被挨打,如果孩子天天被打,父母沒有處理會導致更不好的結果,所以被打不要忍聲吞氣,學會反抗,讓對方不要囂張孩子打架父母應該插手孩子打架父母應該插手,當然不是父母去打欺負自己孩子的孩子,而是了解真正的原因,告訴孩子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 如何教孩子從打架中受益?暗藏黑體3個字,點透快樂交友的方法!
    —— 百年回聲編輯:百年回聲整自:網絡,侵刪當老師的都知道,每個班級都少不了幾個經常打架的孩子,當家長的也都知道,如果孩子打架了,肯定不想自己家孩子吃虧,如果孩子吃虧了,孩子怎麼辦?家長怎麼辦?「小宇緊咬嘴唇,小剛高昂著頭,絲毫沒有道歉的意思,最後小宇往前走了兩步,主動伸出手……小宇媽媽看了看,依舊似乎在玩手機的小剛爸爸,又說了一句:你們記住,任何時候打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會兩敗俱傷,以後記住這個教訓。
  • 孩子打架,家長千萬不要幫倒忙
    看到兩個媽媽動真格的,兩個孩子有點暈了,又有點好奇大人們怎麼比孩子還容易生氣呢? 後來兩個媽媽從此不相往來,兩個孩子想在一塊玩都不能了,因為自己的媽媽堅決不讓。有一天,小白說還想要找小北玩,被她的媽媽嚴厲的打了回來。 孩子之間早已忘了吵架的事,可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卻因此成了仇人!
  • 二胎家庭困惑之:兩個孩子總是吵架、打架怎麼辦?
    如果在不了解事情全部信息的情況下,貿然指責孩子,其實對孩子來說不公平,同時也助長了小孩子「耍小心眼」的習慣。也有一些辦法,能讓他們減少打架,或者至少知道打架的尺度。畢竟,孩子並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談判妥協的。孩子在沮喪生氣或煩躁的時候,他們容易會出手打人。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不教導孩子一些控制情緒的技術,以及一些談判妥協的方法,他們可能會繼續藉助打架方式,來得著他們想要的東西。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教孩子如何用一種可接受的方式來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
  • 生活小故事,育人大道理,孩子在外打架闖禍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生活小故事,育人大道理,聽「鄉哥」跟你說明白。七歲的小丁闖禍了,放學回家路上用石頭砸了同學,因為那個同學用小動物欺負女生,小君路見不平就打了起來。小君個子矮吃了虧,剛好身邊有個小石頭就砸了那個孩子一下,當時那個同學額頭上就起了個小包。不一會兒,同學的家長就登門到小丁家告狀來了。
  • 孩子經常打架,不要呵斥孩子,這種行為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多給孩子一份自由,放寬心態,讓孩子學會正確解決問。,只是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表達,學會正向溝通。打本身也是孩子們學習交際的一種方式,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的學會協調,學會忍耐。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自己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提升。
  • 孩子打架,家長咆哮課堂:愛孩子不是為孩子出頭
    ———阿德勒《兒童成長心理學》當父母覺得孩子受到委屈時,出於愛孩子的心理,總想著為孩子出頭,就像這個媽媽說的:「就不可能讓你白打」。這是人之常情。我們都能理解這樣的心情,但既然是成年人了,那麼就應該有更成熟的方式來處理。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事(霸凌除外)。
  • 孩子幼兒園打架是好事?掌握兩個原則,聰明家長教育出懂事的娃
    小朋友在幼兒園裡打架,這個擔心可能每個家長都有過,也想過出現這種情況後的處理方法,但實際上,真當父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打架後,態度和做法就發生了變化。有家長認為,小孩子打架很正常,不用管;有家長認為,憑什麼打我們家孩子,就是不成;還有家長認為,這是老師的責任。那麼,對於幼兒園小朋友之間的衝突,家長應該怎麼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