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麼多年的營養科普,大眾已經形成共識:補鈣是有益的。
然而,落到實處,很多人心裡都會有「小問號」:
今天,你的補鈣疑惑一次性解決!感興趣的朋友,不要猶豫,在看、轉發、留言「三連」走起!
當然不是。老人、孕婦、小兒、更年期女性,都是補鈣的主力人群。
老人
隨著年齡增長、骨量持續走低、骨微結構損壞,老人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飽受腰背疼痛、周身骨骼疼痛的折磨。有些老人的病情嚴重,可能會出現脊柱變形、活動受限及脆性骨折。而引起這些痛苦的原因,絕大部分是由於缺鈣。所以,老人補鈣,大有必要。
小兒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小兒,如果補充不到足量的鈣,可能會引發佝僂病、軟骨症、發育遲緩、個子不高等問題,還會增加成年後骨質疏鬆的風險。
所以,嬰幼兒及兒童補鈣,必不可少。
孕婦
女性在孕期需要補充大量的鈣,如果常規飲食不能滿足,可能會導致妊娠期女性出現抽筋、牙齒鬆動、關節及骨盆疼痛的問題,甚至可能引發妊娠期高血壓、產後乳汁分泌不足等問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更年期女性 由於雌激素量迅速減少,更年期女性體內的鈣加速流失,,很容易出現腰酸背痛、骨關節痛、抽筋、浮腫、牙齒鬆動等骨質疏鬆前兆,繼而發生骨質疏鬆。
對更年期女性而言,補充鈣劑對預防骨質疏鬆症非常重要。
市面上的補鈣產品多得數不完,比較常見的有:葡萄糖酸鈣、碳酸鈣、乳酸鈣、磷酸氫鈣等,消費者幾乎無從下手。下面我們說一說這些鈣的特點,幫助消費者合理選擇鈣劑。
碳酸鈣 含「鈣」量最高的鈣劑,溶於胃酸,吸收率良好,是應用最廣的鈣劑,服用方便。 磷酸氫鈣 含鈣量較碳酸鈣低,但含磷量較高,不適用於腎功能障礙人群。 有機鈣 以葡萄糖酸鈣的代表,消耗胃酸少,但含鈣量低,對於鈣需求量大的人群不作為首選。但是,葡萄糖酸鈣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緻密性,也可用於過敏患者的治療。 動物鈣 以牡蠣鈣為代表,動物鈣的主要成分同樣為碳酸鈣。但由於動物本身的生存環境而富集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安全性不如上述兩類。
我們一般建議,在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這是為什麼呢?
維生素D能提高人體對鈣、磷的整體吸收,促進骨骼及牙齒的鈣化,促進血液中鈣、磷的平衡,還能調節胎盤的發育和功能,預防流產的等發生,因而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非常重要。
常見的維生素D包括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二者主要來源不同:D2主要來源於植物,D3主要來源於動物,均能起到同樣的效果,不必太糾結選擇哪一種。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也可選擇活性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如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
補鈣需適量 過量補充鈣劑可引發便秘、消化不良、高鈣血症、誘發或加重泌尿系統結石等,因而不能盲目補鈣。 注意飲食 補鈣期間,應避免大量飲酒、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或抽菸,避免進食含草酸、纖維素的食物,這都會影響鈣的吸收。注意藥物 鈣劑可能與其他的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如與噻嗪類利尿劑同用,可能引發高鈣血症。
以上關於補鈣的知識,你都學到了嗎?
(僅供專業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