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降英語比重引熱議 能否撬動高考改革是關鍵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高考降英語比重引熱議 能否撬動高考改革是關鍵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近期,中國多地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其中,北京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出:2016年起語文學科分值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語學科分數由150分減為100分,並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

  除北京外,山東從明年起也將取消英語聽力測試。江蘇英語將「退出」高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計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

  雖然北京的方案還在公開徵求意見中,但這是高考改革十多年來首次獲得難得一致的好評。在某門戶網站調查中,超過七成網友對降低英語比重表示支持。原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微博中說,「減弱英語教學剛性要求、降低英語考試權重分值,增加母語教學剛性要求和提高母語考試權重分值,應是下一步考試改革方向之一,堅持!」

  多年來,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中國學生學英語的起步時間已從中學提早至小學、甚至幼兒園。升學、就業、評職稱都要看英語成績,雖然可能工作內容與英語並不相關。儘管「重英語、輕母語」多年來一直為許多學者特別是國學研究者詬病,但整體並未改觀。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表示,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把另一個國家的語言擺在這麼重要的位置上,「當英語成為從幼兒園到博士後的噩夢時,英語不得不改。」

  「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未全面完成之前,高考的內容與形式,甚至直接決定了中國基礎教育的走向和成效。」清華大學招辦主任於涵認為,本輪改革首先拿「過熱」的英語科目「開刀」,並且將分數「盈餘」投向中國母語科目及體現高校選才需求的綜合科目,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但降低英語比重能否撬動整個高考改革的難題,甚至對中國的教育變革產生根本性影響,很多人並不樂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北京這次推出的高考改革其實主要集中在考試評價上,對於高考的改革來說這僅僅是一小步,高考改革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和高校都擁有較大的自主性,學生自主地選擇高校,高校也不是被動地等著學生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認為,真正「啃硬骨頭」不是高考科目改革,而是錄取制度改革,這就是按國家教育改革綱要確定的高考改革思路,推進政府放權,落實大學的招生自主權、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其實,實行這樣的考試、錄取模式,根本不需特別關注英語科目的改革,因為各校在自主招生中自會根據辦學定位、特點提出不同的英語要求,這就讓英語教學真正回歸本質,從全民『一刀切』學英語,轉變為學生根據興趣、學業和職業發展選擇性學英語。」

  也許北京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從2014年起,本科志願填報實行平行志願組填報方式,每批次第一志願為2所平行的學校;第二志願為3所平行的學校」給了眾人一線曙光,但也只是一線曙光。教育改革「應標本兼治,關鍵是體制要變」是老調重彈,也是金玉良言。

  於涵認為,考試招生綜合改革的推進,既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也需要基於全局頂層設計、因地制宜分步實施以及堅持不懈紮實推進的智慧和作為,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做出「攻堅戰」的努力。(完)

相關焦點

  • 中高考改革方案下調英語比重 或促部分人提前留學
    中高考改革方案下調英語比重 或促部分人提前留學   教育部的高考方案引來了社會的熱議,尤其是針對英語成績比重下調的調整,引起了有意留學的學生和家長的關注。
  • 中高考改革方案出臺 語文分值上升英語降
    【新中考】   語文升英語化學降   從2016年中考開始,語文將由120分增加至150
  • 中考改革引熱議:理化降分,政史地生加分,這樣改革合理麼?
    中考改革引熱議:理化降分,政史地生加分,這樣改革合理麼?物理化學降分,政史地生加分:這樣的中考改革你適應嗎?當許多人還在幻想著高中快點實行義務教育的時候,中考力度卻不斷加大——不但體育增加了分值,那些本以為是副科的小學科也光明正大地擠進了中考行列裡。有人說中考比高考難多了,此話不假!
  •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出臺: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_經濟_央視網
    【新中考】  語文升英語化學降  從2016年中考開始,語文將由120分增加至150分;英語由120分減至100分,聽力佔50分;化學由80分減至60分。數學和物理不變,仍分別為120分和100分。
  • 高考英語降分的價值取向
    北京市高考英語改革方案引起不小的震動,某門戶網站調查顯示,70.4%的網友支持高考降低英語分值。(見10月22日《新京報》)  支持率這麼高,是高考改革十多年來難得一見的情況。很多人認為,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支持率,一是因為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能為學生減負。二是因為這能讓英語教學回歸本位。  確實,北京市公布的方案中就說,改革遵循的一個主要指導思想就是減負。
  • 高考英語降分利大於弊
    針對當下教育領域內的問題,今天我方評判利大還是弊大的標準是能否很好的通過解決當前教育問題,來逐步實現教育的最根本價值,即培養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發掘,完善,引導,促使個人自我價值的形成。首先,我國當今對於人才的需求變更,需要通過高考英語降分的帶動進行新的教育資源的優化分配。
  • 多地醞釀高考英語改革引震蕩 「英語熱」難退
    多地醞釀高考英語改革引震蕩 「英語熱」難退   中新社成都11月13日電 (殷櫻)「北京高考的英語分值都要降了,那成都的學生還要不要上英語補習班呢?」
  • 河南省兩會代表委員熱議高考改革 英語奧賽怎麼學
    閱讀提示|歲末年初,高考改革未停歇。2013年末,多地傳出高考改革消息,拿英語「開刀」;2014年,「瘦身」後的高考加分新政將首次執行,取消奧賽生保送資格……指揮棒方向有變,學生該如何學習、怎樣迎接高考?這些,也成為省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 英語尖子調查:多數不支持高考英語降分
    英語尖子生:多數不支持高考英語降分  ——百餘名英辯選手論英語降分,高考改革成英辯賽辯題  近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公布,英語學科有諸多改革措施,將2016年高考英語分值將從150隻在高考上減分好像是在流水線的中間某一環節突然變窄,而如果不去改革整個流水線,這個變窄的部分就成了瓶頸,它只能阻礙產品的發展。學生要是到大學以後再重拾英語、而且面對難度階梯驟增的學習壓力便會更加崩潰。"詳細>>  降低分數,能否讓英語學習真的減負?
  • 英語降分是高考改革的理性探索
    英語降分是高考改革的理性探索   北京市教育考試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重點高中名額向一般中學傾斜等成為方案的亮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起草工作的專家組成員、教育體制改革專題組組長孫綿濤教授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全國都將進行高考改革,教育部也即將出臺高考改革方案。」雖然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方案未出臺,但隨著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的出臺和江蘇高考改革的消息,全國高考改革將進入一個「集中期」。
  • 北京出臺2016年中高考改革方案 高考英語減少50分
    核心提示  「減少英語考試分值,提高聽力比重」「控制特長生招生比例」……北京市21日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引起普遍關注,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成亮點。其中「中高考降低英語分值」備受關注。
  • 北京高考改革兩大爭議焦點 英語改革和加分瘦身
    北京高考改革兩大爭議焦點:  聚焦一:高考改革先拿英語「開刀」 英語被拉下「神壇」?  備受關注的2014年至2016年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昨起向社會徵求意見。  ●2016年起高考英語由150分減為100分,其中聽力佔30分  ●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  ●中考英語由120分減為100分,其中聽力增加到50分  21日,北京市公布多項中高考改革方案
  • 最慘高考狀元引熱議,如何回應錢學森?怎麼「不拘一格降人才」?
    2020年高考江蘇文科狀元,到底是429分的宿遷中學的王亞迪與還是430分的淮陰中學白湘菱,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江蘇高考滿分480分,語文160,數學160,英語120。文科考生,語文有40分附加題;理科考生,數學有40分附加題。與其他省份相比,抬高了語文、數學的地位,稍微降低了英語的地位,值得肯定。
  • "高考英語分級"引熱議 廣東高考英語不搞等級制
    媒體報導江蘇醞釀高考英語「不打分」 江蘇省教育廳回應稱還在調研根據江蘇當地媒體報導,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在醞釀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語文廣東高考方案不變日前,江蘇有媒體報導,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在醞釀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制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
  • 委員:現行高考英語改革隔靴搔癢 解決不了問題
    城市晚報訊 教育部去年發文「試水」英語改革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北京、江蘇、上海、山東等省市相繼傳出醞釀高考改革的消息。江蘇英語將「退出」高考;從今年起,山東將取消高考英語聽力測試;北京英語高考分值將降低。在昨日的小組討論上,英語改革的話題無疑成了教育界別討論的熱點話題。
  • 教育觀察:英語一年多考昭示高考改革方向
    選拔性測試向水平測試轉變  教育部在3月初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放出的一個改革信號備受關注: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實施辦法將於今年出臺。  這意味著以英語為突破口,高考「一年多考」改革將正式進入實施程序。  事實上,探索高考「一年多考」並不是新聞。
  • 專家談高考英語改革:一次性壓力變持續性折騰
    原標題:專家談高考英語改革:一次性壓力變持續性折騰  前段時間,北京市考試院就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其中一個提法,英語分值由150分降到100分,語文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一降一升,引爆議題。
  • 俞敏洪呼籲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
    中國教育在線訊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評職稱還考英語,這是很荒謬的事!他說,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應該下降,比如從現在的150分降到100分。至於對「降低英語要求會不會影響中國走向國際化」的疑問,俞敏洪說,不會帶來任何影響。
  • 高考英語改革歷程!
    2010年《綱要》要求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直至2014年,隨著國務院《實施意見》的印發,將「有的科目」具體為「外語科目」,「一年多次」確定為「一年兩次」。至此,英語科目一年兩考政策確立,新高考改革試點上海、浙江兩地對英語試卷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英語科目再次擔任了高考改革「排頭兵」的重要角色。
  • 各省市高考英語近年改革趨勢分析:大部分省市保持穩定
    這一政策公布之後,迅即引發各界關注和熱議。省考試院昨天答覆:2014年浙江高考政策一般在2014年的2月或3月發布,英語考試目前沒有聽說有新變化。對北京高考英語新政,杭州第二中學校長葉翠微分析,高考改革是大勢所趨,英語改革是第一步,把英語的實用性考試加強,考試性減弱。未來高考改 革,不僅要在高考科目上作文章。